定制电源

搜索文档
新雷能跌2.03%,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3%至18.30元/股 成交1.19亿元 换手率1.42% 总市值99.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94万元 特大单买入585.63万元(占比4.93%)/卖出1153.49万元(占比9.71%) 大单买入2100.96万元(占比17.68%)/卖出1562.04万元(占比13.15%) [1] - 年内股价涨63.39% 近5日涨8.03% 近20日跌8.50% 近60日涨42.52% 年内1次登龙虎榜(最近为2月21日)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大功率电源及系统 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电源及电机驱动收入占比98.8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 归母净利润-9513.85万元(同比减少39.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4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7万户(较上期增加11.57%) 人均流通股16887股(较上期减少10.37%) [2]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持股2590.03万股(增持1358.59万股)为第二大股东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817.14万股为第七大股东 [3] -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持股703.50万股(增持34.60万股)为第八大股东 广发两只基金及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属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行业 概念板块含军民融合/航天军工/商业航天/专精特新/芯片概念等 [2]
新雷能涨2.02%,成交额2.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6.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3: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8.71元/股 成交额2.07亿元 换手率2.52% 总市值101.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6.83万元 特大单买入680.23万元(占比3.29%)/卖出1161.20万元(占比5.62%) 大单买入3709.22万元(占比17.95%)/卖出3835.07万元(占比18.5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7.05% 近5日涨6.25% 近20日跌6.36% 近60日涨51.50%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亿元 同比增长12.93% 归母净利润亏损9513.85万元 同比减少39.8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源及电机驱动占比98.8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1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增加11.57% 人均流通股16887股 较上期减少10.37% [2]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持股2590.03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358.59万股 [3]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817.14万股(第七大股东)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持股703.50万股(第八大股东) 增持34.60万股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军民融合、航天军工、商业航天、小盘、专精特新等 [2] - 公司专注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大功率电源及系统 产品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电力等行业 [1]
新雷能股价涨5.02%,长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17.14万股浮盈赚取694.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1:23
股价表现 - 新雷能9月11日股价上涨5.02%至17.79元/股 成交额2.16亿元 换手率2.77% 总市值96.51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大功率电源系统 产品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工业领域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电源及电机驱动占比98.8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14% [1] 机构持仓动态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基金二季度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817.14万股(占流通股1.81%) [2] - 该基金同期将新雷能列为第三大重仓股 持仓占基金净值比例达5.02% [4] - 基于当日股价涨幅 该基金单日浮盈约694.57万元 [2][4] 基金业绩表现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基金规模7.5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1.8%(同类排名前24%) 近一年收益率66.5%(同类排名前18.5%) [2] - 基金经理宋海岸任职7年214天 管理总规模34.43亿元 任职最佳基金回报147.55% [3]
新雷能股价跌5.09%,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4万股浮亏损失22.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33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9%至17.33元/股 成交额4.68亿元 换手率5.80% 总市值94.0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1日 2017年1月1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大功率电源系统 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等行业 [1] - 电源及电机驱动业务占比98.86% 其他业务占比1.14% [1] 基金持仓情况 - 鹏华宏观混合基金(206013)二季度持仓24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06%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2.32万元 [2] - 基金规模7918.7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4.67% 近一年收益22.78% 成立以来收益40.3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杨凡累计任职4年315天 管理资产规模7919.7万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3.04% 最差回报9.34% [2]
新雷能跌2.02%,成交额1.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16.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18.43元/股 成交额1.33亿元 换手率1.59% 总市值99.9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6.1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0.81%和4.0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87%和19.2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4.5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51%/8.09%/40.4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亿元 同比增长12.9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9513.85万元 同比下滑39.8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0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9万户 较上期减少11.46% 人均流通股18,841股 增加12.94% [2]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增持1358.59万股至2590.03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817.14万股 华夏优势增长混合增持34.60万股至703.50万股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大功率电源系统 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1] - 电源及电机驱动业务占比98.8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1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其他电源设备Ⅲ 概念板块涵盖专精特新/军民融合/商业航天等 [2]
新雷能股价跌5.29%,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4万股浮亏损失27.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8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5.29%至20.43元/股 成交额2.29亿元 换手率2.41% 总市值110.8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1日 2017年1月13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 [1] - 主营业务为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大功率电源系统 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工等工业领域 [1] - 电源及电机驱动业务占比98.8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14% [1] 机构持仓情况 - 鹏华宏观混合基金(206013)二季度持有24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06%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7.36万元 [2] 持仓基金表现 - 鹏华宏观混合基金规模7918.7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2.77% 近一年收益30.69% 成立以来收益51.2% [2] - 基金经理杨凡任职4年313天 管理规模7919.7万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3.04% 最差回报17.82% [3]
航锦科技:中电华星是全球众多顶级电源品牌的合作伙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6:32
公司业务定位 - 中电华星是全球众多顶级电源品牌的合作伙伴 [1] - 为客户提供定制电源及技术支持和二次开发服务 [1] - 自主研发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可靠、铁路、电力等行业 [1]
新雷能20250727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源行业、军工行业 - 公司:新雷能、中航高科、菲利华、振华科技、火炬宏远宏达、新华三集团、英伟达、谷歌、亚马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力**:新雷能是研发驱动型企业,2024 年研发投入达 4 亿元,研发人员占比 46%,通过高技术人才引进和业务布局建立强大竞争壁垒,在数据中心电源领域进展显著[3][12][13] - **财务表现**:2017 年上市,2020 - 2022 年收入 17 亿元,2023 - 2024 年行业需求放缓收入降至 9 亿元;2024 年营收 9.2 亿,亏损 5 亿(主业亏损 2 亿,减值计提 3 亿),投入 4 亿研发,若不考虑研发正向利润可达 2 亿[7][17] - **未来展望**:未来三到四年预计收入 40 - 50 亿元,军品和民品各占 20 亿左右,净利率 15%左右,利润超 6 亿元,对应市值超 200 亿元;2025 年特种领域预计增长 50% - 100%,收入恢复至 10 亿左右,民品收入略微增长,总收入 13 - 15 亿,利润几千万至 1 亿左右;2026 年收入预计突破 20 亿,军品约 15 亿,民品至少 5 亿,净利率 15%,利润约 3 亿元;后年收入至少 30 亿元,利润约 5 亿元,市值至少可达 200 亿元[2][8][18] - **行业位置**:处于电源行业上游偏中游环节,订单可预见性优于上游被动元件企业,业绩兑现性优于下游主机厂,2021 - 2022 年走出独立行情,2025 - 2027 年预计继续保持[10] - **特种领域影响**:是核心增长点,2020 - 2022 年因装备放量、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国产化替代周期连续十几个季度环比增长,2025 年开始军品和导弹领域复苏,需求恢复且有明显增长弹性,如北京本部母公司 2024 年收入约 6 亿,同比下降 40%,2025 年预计增长 50% - 100%,2026 年保持增速[11] - **前瞻性布局**:在通信和服务器电源扩展项目有布局,深圳雷能建设两条双硅贴片生产线并试运行;完成 1300 瓦以内主流服务器电源国产化任务,实现 1600 瓦以内服务器电源批量出货;针对 AI 应用研制更大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服务器电源,与新华三集团签署战略协议[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发展历程**:1997 年成立,2000 年左右进入军工特种领域,2012 年拓展到后膜电源业务,2016 年涉足电源上游芯片业务,2019 年开始做服务器电源[5] - **产品形态**:包括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大功率电源及系统[5] - **股权结构**:是民营企业[5] - **子公司布局**:军品集中在北京本部,拥有深圳雷能(专注民品)、武汉永力(大功率和系统电源)、西安新雷能(电驱业务)、成都新雷能(芯片业务)等核心子公司或分公司,设有上海研发中心,以北京和深圳为核心辐射全国[6] - **市场拓展策略**:积极拓展国内外头部客户,包括英伟达、谷歌和亚马逊等[14] - **数据中心电源研发进展**:2024 年年报显示进行 550 瓦到 2700 瓦全系列国产华福电源升级研发,2000 瓦以内 ACDC 负极电源已批量生产,预计 2025 年年报披露更高功率产品信息[15] - **服务器电源发展情况**:2024 年在多家客户测试和试用,数据中心板卡用模块电源完成系列化开发并送样,2025 年是重要阶段,预计年底或 2026 年有更多信息发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