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变压器
搜索文档
可立克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13:5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日,于2015年12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磁性元件和开关电源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主要从事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以及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和定制电源等开关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其他电子Ⅱ - 其他电子Ⅲ,涉及逆变器、电感、太阳能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0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9位(共33家公司),低于行业平均数48.46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20.5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3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9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39亿元和行业中位数8219.57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4.55%,高于去年同期的51.91%,也高于行业平均的44.9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4.17%,高于去年同期的13.48%,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1.49%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赣州盛妍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兼总经理为肖铿,2024年薪酬为134.3万元,较2023年增加0.0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79万户,较上期增加5.0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8万股,较上期减少5.7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689.82万股,较上期增加1213.80万股;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和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A为新进股东 [5]
可立克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深耕磁性元件押注高增长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20:20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05亿元,同比增长24.86%,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52.5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24.10%,净利润为8159.15万元,同比增长65.95% [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3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1.09亿元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以及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和定制电源等开关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磁性元件产品按照特性分为电源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和电感三大类,其中电子变压器是主导产品 [2] - 公司电感类产品包括太阳能逆变电感、大功率逆变电感、PFC电感、滤波器、整流电感、谐振电感、输出电感和贴片电感等多个系列 [2] 公司市场与客户 - 公司磁性元件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充电桩、UPS电源、AI服务器电源、工业及消费电源、医疗等领域 [1] - 公司充电器和开关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网络通信、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算力服务器、工业设备、机器人及智能家居LED照明以及工业及仪表等领域 [1] - 通过控股海光电子,公司拓展了新应用领域和新客户,海光电子与华为公司合作超20年,并是阳光电源、锦浪科技、比亚迪、威迈斯、特来电、英搏尔等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2]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电源是AI服务器升级确定性方向,其中电源磁性元器件叠加UPS电源市场空间超150亿元 [1] - 磁性元器件是供配电重要组件,占电源成本7%至8%,整体服务器电源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在50亿元以上 [1] - 数据中心UPS是必选项,市场空间近100亿元 [1]
可立克跌2.18%,成交额7912.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43.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下跌2.18%至17.03元/股,成交额7912.55万元,换手率0.94%,总市值84.4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3.18万元,特大单净卖出894.22万元(占比11.30%),大单净买入151.0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6.23%,近60日上涨27.57%,近5日和近20日分别上涨1.79%和1.85%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同比增长25.2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46.10%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磁性元件83.01%,开关电源16.58%,其他(补充)0.41%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60万,较上期增加0.54%,人均流通股13624股,较上期减少0.5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76.01万股,较上期减少142.60万股 [3]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A(019876)和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149.18万股和119.89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日,于2015年12月22日上市,主营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以及开关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变压器、太阳能、电感、光伏玻璃、融资融券等 [1]
可立克涨2.01%,成交额3510.9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09: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7.23元/股,成交金额3510.94万元,换手率0.42%,总市值85.4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29.83万元(占比6.55%),大单净买入209.38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7.83%,近60日上涨28.87%,近20日上涨1.53%,近5个交易日上涨0.1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磁性元件(占收入83.01%)和开关电源(占收入16.58%)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6.67亿元,同比增长25.2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46.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7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60万户,较上期增加0.54%,人均流通股13624股,较上期减少0.5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76.01万股,较上期减少142.60万股 [3]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A(019876)和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149.18万股和119.89万股 [3] - 博道成长智航股票A(013641)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72.70万股,较上期减少7.89万股,国泰海通中证500指数增强A(01415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感、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玻璃、融资融券等 [1]
美信科技: 中伦: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36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美信科技拟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426万股的2.26%,其中首次授予80万股(1.81%),预留20万股(0.45%)[16] -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等,共涉及48人,其中高管获授比例在0.07%-7%之间[16][17]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0.63元,为公告前1个交易日和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50%[23] 激励计划实施安排 - 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设三个解除限售期,首次授予部分分别在24/36/48个月后解除限售40%/30%/30%[18][19] - 预留部分若在2025年三季报后授予,则分两期解除限售,每期50%[19] - 激励对象需满足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双重条件方可解除限售[26][27][29] 业绩考核指标 - 首次授予部分考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10%/25%/40%和10%/15%/20%[27] - 采用双指标考核机制,当任一指标达到目标值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其他组合情况下为80%[27][29] - 个人绩效考核不合格者将无法解除限售,合格者按100%比例解除[29] 公司治理与合规性 - 公司已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31][37] - 计划尚需履行股东会审议、公示等程序,股东会表决需经三分之二以上通过[32][34] - 公司符合实施股权激励的主体资格,不存在《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禁止情形[9][10]
顺络电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达人民币17.63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2.24亿元,同比增长19.80% [1][15]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32.03%,扣非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32.87% [1][15]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5年Q2为36.78%,Q1为36.56%,同比上年同期(36.98%)略有提升 [1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82%至2.77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8.60% [15][19] 业务发展 - AI+应用、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战略市场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订单显著增长,成为继汽车电子后的又一标志性突破 [1][15]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22%,占营收比重持续提升;电源管理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5.73% [15] - 产品矩阵覆盖信号处理(精密电感/滤波器等)、电源管理(功率电感/变压器等)、汽车电子专用元件(车规级电感/陶瓷件等)三大领域 [15] 技术平台与创新 - 拥有叠层/绕线/薄膜/钽电容等六大工艺平台,构建了磁性/微波/敏感/精密陶瓷四大材料技术体系,支撑高端元器件研发 [1][4][5] - 在AI服务器领域推出超薄钽电容、铜磁共烧电感等创新产品,满足GPU主板垂直供电需求 [6][9] - 布局氢燃料电池(SOFC)预研项目,开发氧化锆陶瓷电池片,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 [14] 行业趋势 - 电子元器件行业向微型化/高功率密度/绿色化演进,高端元器件在整机中的技术附加值持续提升 [3] - AI服务器渗透率提升推动DDR5电感、大容值钽电容需求;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成为磁性元件新增长点 [6][7] - 公司片式电感产销量全球前三,与村田/TDK等国际巨头竞争,在车规级元件市场已建立先发优势 [3][9] 客户与市场 - 产品获全球顶级科技客户认可,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发AI服务器/DDR5等高端应用解决方案 [1][6] - 国内销售占比84.19%(同比+20.74%),出口销售占比15.81%(同比+15.04%),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15] - 通过IATF 16949等八大国际体系认证,车规产品已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座舱等全场景 [15][19]
政策“组合拳”激活深市并购 “三好”格局引领资本市场加速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8 19:40
政策改革与市场响应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后,深交所已高效召开8次审议会议,加速发行股份类重组项目落地[1] - 2025年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配套规则,预示并购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政策利好周期[1] - 简易审核程序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核时间压缩至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证监会注册时间同步缩短至5个工作日,显著提升效率[2] 龙头企业并购案例 - 中钨高新作为全球硬质合金龙头,通过快速审核机制在50天内完成收购全球最大钨矿资源企业的项目,创深市注册制改革后首单快速审核范例[3] - 华大九天拟全资收购芯和半导体,整合后形成从芯片到系统级的EDA解决方案能力[4] - 领益智造拟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切入汽车饰件总成市场,构建消费电子与汽车双业务线[4] 并购方案创新与产业整合 - 内蒙古电投能源拟收购大股东旗下煤电公司100%股权,推动"煤电+新能源"协同发展模式[5] - 麦捷微电子收购亏损但掌握合金磁粉芯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电子变压器全链条生产[5] - 富乐德科技采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组合支付方式,满足59名交易对方的多元化对价需求[6] 行业影响与监管导向 - 政策推动下深市并购案例呈现行业广泛性(涵盖硬质合金、EDA、汽车饰件、煤电等)和交易模式多样性[1][4][5] - 深交所明确将提高监管包容度,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强化对不当交易的监管[6]
法拉电子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法拉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营收与市场增速**:公司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30%,各下游市场增速为汽车超30%、光伏约17 - 18%、工控接近20%、风电今年增速接近30%、家电和照明与去年同期持平[2][4]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公司约20%销售面向海外,主要出口欧洲,直接出口美国比例小,直接影响小;间接影响涉及多行业,下游产品出口美国数据难算,难以判断[6] - **毛利率情况**:一季度毛利率降至31.3%,因价格调整和成本变化;预计今年毛利率稳中有升,新能源车占比提至58%,全年毛利率将逐步上升[2][8] - **产品价格趋势**:产品价格按年度确定,一季度价格体现不完整,二三四季度价格稳定,或通过成本改善提升毛利率,新能源车份额提升带动整体业绩[9] - **行业景气度**:二季度汽车、光伏、工控领域景气度好,光伏二季度表现优于一季度,汽车二季度预计好于一季度[2][10] - **全年市场增速预期**:全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汽车市场增长快于行业平均,光储市场与行业平均匹配[2][11] - **薄膜电容器增长驱动力**:最大驱动力是新能源车,全球替代率不到20%,未来三到五年增长空间大;其次是光储业务,相对稳定有增速;最后是工控领域,如柔性交流输电特高压输变电和服务器电源类产品[14][15] - **比亚迪自制影响**:仅比亚迪自制薄膜电容器,公司技术和规模仍领先,客户引入竞争谈判价格,公司仍保持优势[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务占比**:薄膜电容器在公司总收入中占大部分,电子变压器收入占比较少[3] - **工控增长原因**:一季度工控领域增长主要来自电源类产品,数据中心有贡献[7] - **原材料与产线准备**:第一季度原材料和产线准备无法立即调整,半年度招标逐渐减少[12] - **大客户项目涨价**:第一季度大客户项目涨价体现不明显,价格变化集中在一到两个月内[13] - **产能规划**:新能源车产品产能规划和市场订单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产品定制化,与项目定点及市场占有率相关[17] - **光储业务增长**:4月份光伏业务有所增长[17] - **国内外增速与风电业务**:一季度国内增速较快,具体数据待核实;全年风电业务预计增长,因招标和项目不确定性,增幅难判断[18] - **成本与毛利率影响**:二季度母排替代率预计提至30%左右,下半年达50%;薄膜成本今年下降,降幅与预期有差距[5][19] - **财务收益与信用减值**:一季度财务收益约1200万,来自外汇收益;信用减值冲回约500万,因销售款项回收;四季度归母净利润承压因存货与信用减值计提多,今年一季度重估并按需计提[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