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红茶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而行,消费市场活力更足
人民日报· 2025-10-19 09:48
消费市场整体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 [8] 方式创新: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 - 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跨境电商实现商品“隔夜达全球”,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2] - 天门市服装电商城企业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今年新基地开工后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市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已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体系 [2] - 天门服装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仓投用后,海外消费者线上下单最快次日收货 [3] 技术创新:小龙虾产业突破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等多种模式技术攻关,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今年上半年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产品可送达全国600多个城市 [6]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内容创新:茶文旅融合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打造茶园景区、茶厂展厅等特色文旅项目 [7] - 今年前8月五峰共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湖北省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向“新”而行,消费市场活力更足
人民日报· 2025-10-18 15:16
消费市场整体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 [8] 跨境电商与新型消费 - 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实现中国电子产品、生物医药、汽车配件“隔夜达全球”,以及进口生鲜产品及时送达 [2] - 天门市已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的全链条体系,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 [2] - 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今年新基地开工后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服装已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仓投用后,当地消费者线上下单最快次日收货 [3] - 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赋能,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表现抢眼 [3]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消费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稻田养虾等多种模式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今年上半年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产品可快速送达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 [5][6] - 技术创新推动武汉热干面、襄阳牛肉面、潜江小龙虾、宜昌肥鱼等餐饮服务消费火爆出圈 [6] 文旅融合与内容创新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前8月共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五峰县打造青岗岭生态茶园、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等特色文旅项目,通过沉浸式演出《一叶芳华》等吸引游客,实现“茶园变景区、茶厂变展厅、茶农变导游” [7] - 湖北持续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蓬勃发展 [8]
向“新”而行,消费市场活力更足(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消费市场活力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湖北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 [1] - 同期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2.9% [8] 消费方式创新 - 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跨境电商实现商品“隔夜达全球” [2] - 天门市已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的全链条体系,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 [2] - 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新基地建成后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服装已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仓投用后当地消费者最快次日收货 [3] 消费技术创新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今年上半年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 [5]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消费内容创新 - 五峰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前8月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湖北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8]
湖北加快打造消费新高地 向“新”而行 消费市场活力更足(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8 05:59
消费市场活力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零售业和餐饮业累计交易额达526.06亿元 [1]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网络零售额103.2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今年前8月湖北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3] - 今年前8月湖北省限上餐饮营业额增长6.3% [6] - 国庆中秋假期湖北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36.34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2.9% [8] 消费方式创新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跨境电商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商品“隔夜达全球” [2] - 湖北莱依窕服饰有限公司去年日均发货10万单,年销售额达13亿元,新基地目标销售额20亿元 [2] - 天门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约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超1.3万家 [2] - 天门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链条体系 [2] - 天门服装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投用后最快次日达 [3] - 湖北加快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赋能,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表现抢眼 [3] 消费技术创新 - 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约870亿元 [4] - 通过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等多种模式实现“四季有虾”,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5] - 今年上半年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鲜活小龙虾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75.27亿元 [5] 消费内容创新 - 五峰县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前8月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1% [7] - 湖北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8] - 湖北持续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发展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 “卖茶叶” 到 “卖体验” 一片绿叶的增值之道
央广网· 2025-09-07 19:13
茶产业社会化服务改革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通过支部领办、能人领办、茶企领办及配套服务联动组建72支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队 队员从155人增至3294人 成为茶园专业管家 [2] - 青岗岭服务队231人承担全村2300亩茶园管护 鲜叶产量同比增长30% 优质品率提升50% 服务队2024年总产值超百万元 队员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 [4] - 服务主体升级为31家茶园医院 覆盖75个产茶村 提供农资集采、农残检测等综合服务 2024年全县茶叶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8] 茶树品种与种植管理 - 国家级茶树良种五峰212氨基酸含量达6.5% 茶多酚含量34% 分别比普通品种高出30%和5% 已推广种植4万亩 [9] - 全县现存百年以上古茶树近30万株 其中7000多株实现线上认养 采花毛尖古树茶获湖北省绿茶茶王奖 品牌价值达10.71亿元 [10] - 对22万亩茶园实行分区管理 2024年全县茶叶产量突破3万吨 产值达14亿元 [10] 茶旅融合与文化产业 - 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推出沉浸式大秀《一叶芳华》 2024年接待参观团体120批次超1.2万人次 [14] - 茶旅示范园提供土家罐罐茶制作体验 新建文化长廊和手工制茶坊 引进全县首条全智能化茶叶生产线 [15]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35.7万人次 旅游收入39.99亿元 茶文旅综合产值超50亿元 [17]
老茶园新玩法
人民网· 2025-09-02 21:29
八月末,驾车沿着蜿蜒山路行驶至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海拔800米的青岗岭生态茶园,目之所及皆是层层叠 叠的绿——成片的茶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远处的游客穿梭其间,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成一片。这片曾被称 作"穷山坳"的土地,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茶旅胜地。 五峰,作为宜红茶的核心产区、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全县8个乡镇75个村遍布茶园,总面积达22.2万亩。 10多年间,这一古老的产业,从过去家家户户的传统手工作坊,到如今规模化、智能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从 单一的茶叶种植,到"茶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一片小小的茶叶,成了村民眼中的"黄金叶",不仅绿了山坡,美 了乡村,也富了百姓。 "茶园变景区、茶厂变展厅、茶农变导游",这是五峰为茶园打造的"新玩法"。围绕茶旅融合,当地建起了青 岗岭生态茶园、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单说青岗岭,今年以来就迎来了32个研学团队,近 万名来自武汉、荆州、宜昌的师生在这里采茶、制茶、学茶史,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通过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的深度融合,我们让茶叶这片'金叶子'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成为赋能发展的新动能。"五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栋的话,道出了 ...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五峰:多元融合“沏”好茶乡“一杯茶”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13:25
茶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五峰茶园总面积达22.2万亩,2024年全县收购鲜叶超13万吨,生产干茶3.01万吨,产值14.01亿元 [4] - 茶农人均鲜叶收入为5950元 [4] - 五峰是宜红茶的核心产区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种茶是当地传统生计 [2] 产业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 - 通过组建专业服务组织实现劳动力错峰互助和跨区域调度,以市场化方式缓解用工短缺 [2] - 茶农徐昌权在服务队协助下,茶叶收入从两年前的2万多元增至近4万元 [4] - 汲明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全自动生产线,日加工鲜叶能力从3000公斤提高到6000公斤,茶叶品质提升 [4] 产业链延伸与多元化融合 - 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打造“茶园变景区、茶厂变展厅、茶农变导游”新模式 [4] - 建成青岗岭生态茶园、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等文旅项目,仅青岗岭今年已接待近万师生体验茶文化 [4][7] - 推动茶产业与研学、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