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姜

搜索文档
广西崇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8 16:47
抽检总体情况 - 崇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随机抽检食用农产品390批次,合格378批次,不合格12批次,不合格率3.08% [2] 不合格产品问题类型 - 牛蛙中检出恩诺沙星203μg/kg(超标103%),标准限值100μg/kg [4] - 大姜中噻虫胺含量0.39mg/kg(超标95%),标准限值0.2mg/kg [4] - 5批次生姜铅含量超标(最高0.366mg/kg,标准限值0.2mg/kg) [4][5] - 3批次姜类镉含量超标(最高0.175mg/kg,标准限值0.1mg/kg) [4][5] - 黄豆芽/绿豆芽中检出禁用物质4-氯苯氧乙酸钠(最高22.2μg/kg)和6-苄基腺嘌呤(15.8μg/kg) [5] - 山药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1.40mg/kg(超标367%),标准限值0.3mg/kg [5] - 茄子镉含量0.144mg/kg(超标188%),标准限值0.05mg/kg [5] 涉事企业及处置措施 - 涉及宁明县、龙州县等6家农贸市场摊贩及个体工商户 [4][5] - 监管部门要求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并依法查处涉事单位 [3] 行业影响 - 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噻虫胺、咪鲜胺)和重金属(铅、镉)超标问题突出 [4][5] - 豆芽类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现象存在 [5]
广东省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监督抽检(生产、经营和餐饮环节)信息通告(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15:3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2025年抽检27类食品535批次,合格518批次,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3.18% [2] -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微生物污染(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农药残留(毒死蜱、克百威等)、重金属(铅、镉等)及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脱氢乙酸等) [2]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具、蔬菜干制品、水产品、调味品等类别 [9][10][11] 不合格产品具体问题 - 餐饮具(饭碗、餐碟等)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实测值0.027-0.586 mg/100cm²(标准:不得检出)[9][10][11] - 干制黄花菜、百合等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最高达0.598 g/kg(标准≤0.2 g/kg)[3][13][14][15] - 油炸花生米检出黄曲霉毒素B₁ 650 µg/kg(标准≤20 µg/kg),花甲中氟苯尼考超标650 µg/kg(标准≤100 µg/kg)[4][5][9] - 香辛料(白芷、辣椒粉)检出二氧化硫残留0.233-0.579 g/kg及脱氢乙酸超标 [9][10] 行业生产与监管措施 - 干制蔬菜加工企业为保持色泽违规过量使用二氧化硫 [3] - 餐饮单位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流程存在缺陷导致洗涤剂残留 [9][10][11] - 监管部门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开展源头整改并记入信用档案 [3]
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第二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14:2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第二批食品抽检共15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不合格率2% [3]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具 调味料 肉制品等类别 [3][4][5] - 抽检覆盖餐饮 流通 生产等多个环节 包括学校食堂 超市 农贸市场等场所 [3][4][5] 食品品类抽检情况 - 调味品类抽检发现黄辣椒王 花椒粉等产品不合格 [4] - 肉制品抽检发现自制猪肉丸 牛肉丸等产品不合格 [4][12] - 餐饮具抽检发现复用汤碗等产品不合格 [3] - 农产品抽检覆盖蔬菜 水果 水产品 畜禽肉等 [16][17][18][19][20][21][22][23][24][25][26] 抽检范围与执行 - 抽检按照广东省2025年食品抽检计划执行 [3] - 抽检区域覆盖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 [3] - 抽检结果依法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3] 重点抽检对象 - 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是重点抽检场所 [3] - 自制食品 散装食品是重点抽检品类 [4][12] - 农产品抽检重点关注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等指标 [16][17][18][19][20][21][22][23][24][25][26]
贵州贵定:从十二时辰观德新产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1:07
烤烟产业 -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2024年种植烤烟44户,合同面积1703亩,产值665万元 [1] - 2025年烤烟种植面积突破1800亩,烟农增至52户,预计产值712万元,通过生产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技术 [3] - 采用"烟叶+N"特色产业体系,农作物与烤烟轮作,改造高山生态蔬菜园、生态玉米园等 [1] 小黄姜产业 - 贵州高寒小黄姜专业合作社2024年成立,采用"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基地种植300亩,带动农户种植180亩 [3] - 开创"订单式农业"模式,明确种植品种、质量标准、保底收购价格,开发姜茶、姜粉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带动农户405户,流转土地增加收入48万元,农民工工资增加收入55.72万元,订单收购预计增加收入100万元 [5] 林下经济 - 德新镇林下经济包括天麻、骨碎补、何首乌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00亩,每亩产值1.8万元 [5] - 天麻预计产量12万斤,何首乌园村民务工繁忙,每年发放务工工资近100万元 [5] - 中药材销往知名公司,每年累计务工人员近10000人次 [5] 刺梨产业 - 德新镇刺梨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鲜果产量160吨,产值约65万元 [7] - 晓丰村为刺梨种植先行村,通过扩大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原特色刺梨产业 [7] 黄桃产业 - 德新镇丰收村2021年开垦荒山种植黄桃,总投资67.54万元,覆盖建档立卡户210户共834人 [7] - 2024年鲜果产值13万余元,村民入股合作社实行滚动分红 [7] - 2024年引入水肥一体化建设,计划年投入40万元,2025年计划产出15万斤,用工量最大时每天约30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