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

搜索文档
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近百家上市公司参展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43
产业趋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100余款为全球首发新品[1] - 中国机器人产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产品特性从"单一功能"发展到"一机多能",技术维度从机械式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迈向"泛化智能"[2] - 行业正从传统以硬件为主的"机器属性",转向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的"类人智能"系统能力[7] 技术突破 - "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让机器人实现从环境感知到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例如机器人可预判需求自动送水[2] - 宇树科技展示两款新品(四足和人形),其机器人可实现灵活闪避、迅猛出拳等高强度运动控制[2] -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采用高性能电驱动关节与自适应步态算法,可稳定穿越复杂地形并在严苛环境下运行[6] 商业化进展 - 陪伴机器人逼真程度大幅提升,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铺平道路[4] - 工业机器人应用进入全面爆发期,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4] - 高危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年增长率25%,国内目标细分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6]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机器人能大量干活的时代可能在2-5年内到来,公司上市是对过去九年发展的交代[3] - 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推出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诺宝II号",针对高危作业场景实现"零风险的触碰"[5] - 首程控股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已投资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7] 市场前景 - 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2022年达5.78万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8万亿元,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超2000亿元[6] - 机器人产业从"工具思维"迈向"类人智能"的共识正在形成,展示维度更加真实和立体[7]
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 近百家上市公司参展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5
产业趋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WRC 2025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100余款为全球首发新品 [1] - 行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产品从"单一功能"发展到"一机多能",技术从机械式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从"精准高效"迈向"泛化智能" [2] - 行业共识正从"工具思维"转向"类人智能",AI模型、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方向企业参展增多,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的系统能力 [7] 技术突破 - "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实现全链路AI智能化,例如机器人可预判需求主动送水而非等待指令 [2] - 宇树科技展示四足和人形两款新品,其机器人擂台赛表现突出,具备灵活闪避、迅猛出拳等高强度运动控制能力 [2] -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X7采用自适应步态算法,可穿越35°陡坡等复杂地形,IP66防护等级适应-20℃至40℃严苛环境 [6] 商业化进展 - 陪伴机器人逼真度显著提升,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铺路,但通用性仍面临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技术挑战 [4] - 工业机器人应用爆发,上半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7 8%,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 6%和25 5%,中国连续12年全球最大应用市场 [4] - 高危作业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30亿美元(年增25%),国内细分市场2028年将突破500亿元(CAGR超30%),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超2000亿元 [6]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称机器人量产时代或2-5年内到来,届时可能征收机器人税,公司上市是"对九年发展的交代" [3] - 诺力股份与浙大联合推出"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主打高危作业场景如化工、钢铁冶炼,解决柔性生产与安全挑战 [5] - 首程控股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 [7]
从永不停机到极限巡检,大湾区机器人天团亮相WRC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11:12
大湾区机器人企业参展概况 - 大湾区超过30家企业参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全场景应用 [2] - 企业以"技术实用化"和"商业化落地"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展会主角 [2] 优必选 - Walker S1机器人动态分拣任务协同精度达亚毫米级 [5] - Walker S2身高1.76米,拥有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具备自主换电能力,可实现7×24小时作业 [5] - 通过"群脑网络2.0"系统,Walker S2与其他机器人协同完成从物料入库到智能分拣的全流程作业 [5] 越疆科技 - DOBOT AtomⅡ人形机器人左手持扳手将轴承旋紧至0.1毫米公差,右手同步分拣零件 [8] - 探索者-六足仿生机器人具有高稳定性,三角支撑三点触地,抗滑动稳如磐石,能承受接近5倍体重的拉力 [8] - 构建"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支持开发者训练专属智能体,并整合OpenAI、Claude等大模型 [8] 里工实业 - 里掂D1人形机器人双臂载荷40kg,续航4小时,腿部单腿6自由度、手部单手7自由度 [11] - 已应用于航天航空精密部件搬运和医疗器械生产线无菌环境物料转运 [11] 乐聚 -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可实现1200公里低时延通信操控 [13] - 物料分拣系统已落地一汽红旗工厂,多模态交互能力支持前台接待、导览讲解 [13] 高擎机电 - 足球机器人"小派"身高52厘米,单机售价万元级,瞄准教育娱乐市场 [15] - 将汽车电机技术复用于机器人关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响应速度 [15] 视源股份 - 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可在-20℃至40℃宽温运行,适配电力巡检、地震救援等场景 [18] -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可实时识别设备过热、管线泄漏等异常 [18] 逐际动力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拥有31个主动自由度,可表演高动态舞蹈动作和中国功夫 [20] - "刚柔混合驱动"设计使机器人兼具爆发力与稳定性,已应用于物流搬运中的急停、转向等动态场景 [20] 行业整体表现 - 大湾区企业展现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聚焦"价值创造" [20] - 大湾区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有望继续引领产业发展 [20]
周末沸腾!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百家上市公司参展,王兴兴:上市是宇树的高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9 23:05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炫技展示走向真实场景应用,实现"泛化智能",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 [1] - 行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产品从"单一功能"到"一机多能",技术从机械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从"精准高效"到"泛化智能" [1] - 展品形态从静态转向动态,具备实时感知、动态避障、抓取操作等复杂任务能力,交互性显著提升 [9]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实现环境感知到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例如机器人可预判需求主动送水 [2] - 人形机器人逼真度大幅提升,如孔子、屈原造型可实现穿越时空互动,技术达展览最佳水平,教育场景将率先落地 [2] - 宇树科技展示四足和人形两款新品,其创始人预测机器人大量干活时代或2-5年内到来,商业化进程需加快 [3] 工业级应用与市场数据 - 工业机器人应用进入爆发期,上半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6%和25.5% [4] - 高危作业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30亿美元(年增25%),国内2028年预计超500亿元(CAGR超30%),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超2000亿元 [5] - 诺力股份与浙大联合推出"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挑战,Slogan为"零风险的触碰" [4]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可适应35°陡坡、沙石等复杂地形,IP66防护等级支持-20℃至40℃宽温作业 [7] - 行业从"工具思维"转向"类人智能",AI模型、传感器等企业参展增多,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系统能力 [10] - 首程控股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已投资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推动产业从"结构优化"到"行为泛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