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地嘉人善的长三角几何中心,投资魅力几何?
上海证券报· 2025-11-22 15:10
"通过'遇见嘉善,预见未来'活动,我真切感受到了嘉善'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近日,"遇见嘉善预见未来——百名上市公司高管走进'双示范'"座谈会在嘉善隆重举行。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百名上市公司、行业优强企业、头部金融 机构高管及科研院所专家齐聚于此,深入嘉善创新一线开展调研,并围绕产业协同、项目合作、创新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绘高质量发展蓝 图。 "遇见嘉善预见未来——百名上市公司高管走进'双示范'"座谈会现场 嘉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吕忠飞 嘉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吕忠飞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企业家们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嘉善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把企业发展视为核心动 能,全力为企业深耕资本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保驾护航。尤其在上海证券报社等各方鼎力支持下,科创助力板总部服务基地、北交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服务基地两大金融服务平台成功落地,为企业搭建起"引、育、投、融"全链条服务体系,畅通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期待各位企业家与嘉善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深化对接、找准合作契合点,扎根这片发展沃土,链接全球资源、拓展全国市场。嘉 善将始终以最便捷的政务服务、最优质 ...
日联科技20250928
2025-09-28 22:57
日联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日联科技是国内领先的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提供商 业务覆盖X射线源 AI影像软件和检测装备全产业链[2]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 新能源电池 汽车零部件等高精度检测领域[2] * 客户包括比亚迪 宁德时代 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及华为等龙头企业[2][3]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过去四年营收复合增速接近38% 利润及扣非利润复合增速达到60%[2]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长接近100% 预计三 四季度报表表现强劲[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速33% 二季度收入增速43%[5] * 从2020年至2024年的营收复合增速达到38.6%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56%[10] 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量产X射线源的企业 打破了国外垄断[2] * X射线源核心部件占设备成本约30% 毛利率高达70%-80% 净利率较高[2][6] * 公司深度融合AI技术 首创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加算法加算力的AI智算闭环系统 发布业内首款工业检测影像AI垂直大模型[3][20]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达成2,300至2,400套自研自产目标 实现95%至100%的自供比例[10] 市场空间与行业前景 * 预计到2030年 中国X射线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 复合增长率高达20%[3] * 2024年全球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574亿元 到2030年预计超过1,000亿元[18] * 2024年中国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187亿元 预计到2030年达到35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速10.3%[18] * 半导体 新能源电池及电子制造行业快速增长推动了X射线设备需求[3][11] 各细分领域市场情况 **半导体与电子制造领域**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制造领域的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124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3.3%[19]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4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2.4%[19] * 国产渗透率不足5%[19] * 在电子制造领域 全球市场规模为23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为11亿元 日联科技是国内唯一代表企业[13] **新能源电池领域** * 2024年中国新能源电池领域X射线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为13亿元[14] * 中国企业主导该市场 占据75%的市占率[14] * 日联科技 正业科技和大成精密位于第一梯队 市场份额均超过5%[14] **铸件 焊件领域** * 2024年全球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7.4亿元 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0.7% 到2030年有望达到71.8亿元[15] * 国内本土企业市占率为28%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有40.1%的份额[15]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日联科技 奥龙射线和丹东华日 每家的市占率在3%至5%之间[15] **食品异物检测领域** * 2024年中国食品异物检测领域X射线设备市场规模为7亿元 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6.8%[16] * 2024年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规模达到2.19万亿元[16] 研发进展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自研开管式X射线源及一体化大功率小焦点X射线源 并已实现小批量出货[3][4] * 在铸件 焊件检测领域 CT检测技术投入进度为33.2%[23] * 在异物杂质X射线高速检测技术研发方面 项目投入进度为62.9%[24] * 公司掌握了158项知识产权[10] 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IPO后账上现金约20亿元 计划通过境内外投资并购团队进行外延扩张[2][6]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00万美元认购创新电子10%股份以切入美洲市场[27] * 公司收购珠源九源电力电子科技45%股份 并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对其增资以拓展电性能检测领域[27] * 公司坚持横向拓展与纵向生根的发展战略 目标成为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26] 海外扩张与全球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突破10% 产品已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公司具备向海外扩张的潜力[2][6]
未来已来 要来早来——上市公司涌进安徽抢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0:30
安徽省投资环境与战略定位 - 安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互动,创新生态生机勃勃[2] - 安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2] - 安徽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叠加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优势,被企业视为“投资未来”[34] 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在皖投资与合作 - 华鑫信托累计为安徽提供超150亿元资金支持,作为德豪润达第一大股东,成功推动其转型,车规级灯珠批量配套奇瑞、赛力斯、小米等车企[6] - 国泰基金管理规模达1.4万亿元,开发超1000亿元科技创新产品,重点投资安徽企业,将持续引导资金投向安徽优秀上市公司[17] - 工银安盛人寿累计对安徽投资总额超100亿元,近期参与发起专项支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创企业的AIC股权投资基金[46] - 大族激光拥有120多个独立子公司,孵化出十余个具备上市条件的项目公司,计划联合安徽各级政府基金组建并购基金,推动项目落地[20] - 恒顺醋业在安徽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为省外第一大销售市场,计划借并购政策支持,在安徽及全国围绕调味品赛道推进并购布局[23] 新能源与光伏产业 - 中环新能源在淮南凤台县与安庆桐城市总投资62亿元,2023年销售收入36.5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超50%达55.66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7.60亿元,累计营业额129.76亿元,累计纳税超2亿元[7] - 中环新能源提出安徽应抓住行业出清契机,以N型产品为主导方向,冲刺全国第二位,并希望获得更多应用场景和政策金融支持[7] - 公司目标三年内产值突破100亿元,跻身安徽省制造业百强[8] - 势加透博拥有车规级动压气悬浮技术平台,在氢能、节能、新型储能、碳捕捉领域创新,其储能型空分技术即将在安徽固镇投产[51] 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产业 - 华大集团掌握基因领域“读、写、存”三大核心工具,建议安徽建设“双高双投”先行区,推出“基因+”行动,构建生命算力新基建网络[9] - 华大集团愿成为安徽“双高双投”建设共同定义者,运用基因组学等核心技术为安徽生命健康产业提供支撑[12] - 宝藤生物聚焦临床分子诊断等前沿医学,计划与安徽合作发起天使基金,建设“科大硅谷—上海张江”双核驱动孵化器,打造硬科技产业集群[40][41] - 维康药业核心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等,亳州是其重要中药材采购地,计划拓展在皖业务,考虑通过收购建立联系[31] 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 - 中科金财在安庆建成400P算力中心,其创新产业园获批安徽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园区,2026年计划将算力中心扩容至1000P,并申报国家级人工智能示范区[13] - 先知大数据专注多场景AI落地,打造“人工智能+体育教育”产品,希望与安徽合作打造“AI+教育”国家标杆[14] - 日联科技为中国工业X射线领域龙头,2023年科创板上市,计划与安徽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扩产优先考虑安徽[36] 高端制造与集成电路 - 东方晶源攻克国家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问题,与合肥芯片企业及中科大有紧密合作,助力提升芯片良率[16] - 申达股份核心产品为汽车纺织品,全球细分市场头部企业,在淮南设厂为畅销车型配套,期待依托安徽制造业基础进一步投资[25] 其他产业与具体项目 - 泛和集团为海运企业,计划在安徽打造航运数智化产业示范平台,构建服务全球的体系[26] - 万丰化工核心产业为传统服装分散染料,聚焦功能性分散染料,希望将低碳染料引入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并寻求与聚酰亚胺产业合作[30] - 苏商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计划在安徽新基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等领域加大投资[34] - 云气控股专注农村天然气市场,O2O供气模式,已在巢湖等地建成项目,希望深化合作开拓安徽农村天然气市场[38] - 中化学冷链物流为中国化学旗下企业,计划结合安徽农业资源优势,深度参与当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43] - 陆德丰达集团拥有尾矿提纯专利技术,可将钛回收率从低于35%提升至46%以上[48] - 艾蒂亚文旅计划协助安徽16个地级市进行文旅产业顶级设计,引入顶级资源,将行业盛典与艺术季落地安徽[52]
开源证券:给予日联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5 07:4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 专注于X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 具备自研工业X射线源产业化和智能检测装备研发制造能力 [2] - 实现工业X射线源全系列产品矩阵覆盖 包括普通射线源 闭管射线源 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 [2] - 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大批量应用于半导体 电子制造 新能源电池 铸件焊件 食品检测和安防检测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 [2]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开源证券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0.05亿元) 3.12亿元(+0.74亿元) 4.26亿元(+1.13亿元) [2] - 对应EPS分别为1.13元(-0.46元) 1.88元(-0.19元) 2.57元(-0.16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8.5倍 29.0倍 21.3倍 [2]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 主要受益于电子半导体需求旺盛 锂电需求修复和汽车零部件检测需求增长 [3] 内生增长驱动因素 - 下游需求增长来自泛AI领域需求高速增长和异物检测新应用领域拓展 [3] - 海外市场拓展通过马来西亚工厂产能爬坡和海外销售渠道推进 [3] - 高端设备突破体现在离线型设备向在线型设备升级 以及2D设备向3D/CT设备升级 [3] 外延扩张战略 - IPO超募资金超20亿元 拥有充裕现金流用于外延并购 [4] - 制定"横向拓展 纵向深耕"并购战略 横向拓展光学 超声 涡流 量子等检测技术 纵向突破磁控管 射频真空管和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 [4] - 2025年6月拟收购珠海九源 正式开启收并购布局 目标打造检测领域全球龙头 [4] 机构研究覆盖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 包括买入评级1家和增持评级1家 [6] - 东亚前海证券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5.07亿元 根据现价换算预测PE为8.56倍 [4] - 多家机构对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在1.80亿元至5.21亿元之间 其中国联民生预测最高达5.21亿元 华西证券预测最低为1.80亿元 [6]
2.28丨日联科技 重点支持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2-12 18:06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7][11] - 活动主题: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1][11] - 举办时间:2025年2月28日 [1][7][11] - 举办地点: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 [1][11] - 活动规模:500+参会人员,200+圆柱电芯及应用企业,300+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 [1][11] 活动背景及亮点 - 2024下半年以来圆柱电池市场爆发,头部企业供不应求 [9] - 32、40、46等大圆柱系列产品在轻型动力、铅改锂、便携式及户用储能、两轮车及换电、无人机及EVTOL、汽车动力等领域快速放量 [9] - 全极耳、高镍、硅碳、钠电等技术与圆柱电池结合产生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空间 [9] - 起点研究院(SPIR)将发布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排行榜20强,覆盖圆柱电池电芯、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 [9] - 行业首届聚集圆柱电池的技术高峰论坛,将深度探讨圆柱电池前沿技术、工艺、材料 [9] 活动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 [11] - 赞助单位:包括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威金迈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蓝京新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日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普森科技有限公司等 [11] 大会议程 - 2月27日: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高层闭门研讨会 [11] - 2月28日: - 大会开幕式:主办方致辞、冠名赞助商致辞 [11] - 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场:中国圆柱电池综合竞争力20强排行榜发布、圆柱电池良率提升与控制节点、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开发及产业化进展、超高倍率圆柱电池技术与市场研究等 [11] - 圆柱电池工艺及设备创新专场:大圆柱电池关键工艺创新进展、圆柱电池制造控制向ppb级别升级、大圆柱电池卷绕工艺迭代路径、全极耳圆柱电池制造工艺革新等 [11] - 圆柱电池技术与应用专场:圆柱电池在轻型动力市场的应用创新、40135大圆柱电池技术与市场应用、高倍率圆柱电池技术发展等 [11] - 圆桌对话:圆柱电池技术创新关键点、全极耳圆柱电池工艺和制造瓶颈何在、圆柱电池产品创新迭代与细分市场应用空间探讨等 [11] - 晚宴:起点圆柱电池晚宴 [11] 拟邀参会企业 - 圆柱电池企业:多氟多新能源、蓝京新能源、亿纬锂能、新能安、LG新能源、三星SDI、比克、比亚迪、赣锋锂电、国轩高科等 [12] - 圆柱电池下游应用企业:小牛、九号、大鱼、新日、美团、哈啰、青桔、五菱汽车等 [12] - 圆柱设备领域企业:诚捷智能、逸飞激光、日联科技、超业精密、中基自动化等 [12] - 材料领域企业:德方纳米、赣锋锂业、多氟多、海创锂电、华友钴业等 [12] - 电池结构件企业:上海晋强、昇兴新能源、科达利、中瑞股份、金杨股份等 [12] 参会方式 - 报名费用:2888元/人,含会议门票、会议当天午餐、2025中国圆柱电池行业白皮书1份(简版) [13] - 收款单位:深圳市起点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