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联科技(688531)
搜索文档
日联科技: 新总部园区开工奠基 护航下游精密制造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1-07 06:47
文章核心观点 - 日联科技新总部园区项目奠基,致力于打造智能化产业园,将扩大产能、加大研发,增强市场优势并推进国际化战略 [1] 行业情况 - 工业X射线检测技术是高端制造重要检测手段,下游高端精密制造业射线检测需求持续增长 [1] 公司动态 - 1月2日,日联科技新总部园区项目奠基仪式在无锡高新区举行,该项目为2025年江苏全省重大项目 [1] - 公司拟建设总部办公大楼、研发检测中心、智能制造基地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达产后年产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3000台 [1] - 新总部园区投产后,公司将扩大实际产能,加大高端检测装备领域系列产品研发力度,扩大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产品矩阵和生产规模 [1] - 公司将以新总部为基础,为国际化战略发展奠定基础,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公司将丰富X射线源系列产品研发,扩大产品矩阵和生产规模,形成规模化优势 [1] - 公司将利用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态势,积极布局海外设施,设立离岸研发、区域销售中心和海外生产基地 [1]
日联科技(6885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
2024-11-18 15:37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20.03%[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0.09%[2] 各领域收入情况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前三季度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长34.64%主营占比43.50%[3] - 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前三季度收入为9968万元同比下降9.12%主营占比19.51%[3] - 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前三季度收入为1.19亿元同比增长21.47%主营占比23.27%[3] - 备品备件及其他前三季度收入为5945万元同比增长35.98%主营占比11.63%[3]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 - 前三季度该领域检测市场景气度较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64%毛利率达45%以上[3] - 下游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器类主板等场景需求景气度较高带动相关产业链检测需求上升[3] - 从目前在手订单情况来看全年该领域收入预计保持同比增长[3] 集成电路领域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集成电路领域检测设备收入为4512万元同比2023年前三季度增长67.07%[3] - 目前公司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传统封测场景正在推进切入先进封测场景自研的纳米级开管射线源样机在同步测试验证中[3] 新能源电池检测 - 公司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检测包括液态电池及固态电池[3] - 能够实现对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电芯卷绕对齐度极耳焊接质量极片褶皱等工艺或缺陷的检测分析广泛应用于动力类电池消费类电池及储能类电池内部缺陷检测[3] - 产品已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力神电池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珠海冠宇捷威动力等知名新能源电池厂商[3] 人形机器人相关 - 公司产品和技术可应用于机器人产品上游所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新能源电池及机械零部件的检测但未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检测[4] 收并购方面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八条")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六条")[4] - 公司秉持着"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发展战略积极关注收并购机会围绕工业检测方向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进行合作开发以覆盖更多的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4] - 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并购重组工作如有进展将及时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对外公布[4]
日联科技20241115
2024-11-18 01:01
一、纪要涉及的公司 日联科技[1] 二、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整体业务情况 1. **前三季度收入与增长** - 整体前三季度收入两个多亿,同比业务增长超30%。主要受益于下游消费类电子、服务器级别产品、汽车电子需求旺盛,在手订单同比增长在电子半导体领域超40%,未来预期成长性不错[3]。 2. **毛利率情况** - 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有较好改善,去年同期40%左右,今年到了45%,随着产品迭代升级、设备高端化、自用射线源比例提高等还有持续向好空间[6]。 (二)不同应用场景情况 1. 锂电新能源领域 - **收入与趋势** - 前三季度收入不到一个亿且同比下降,但趋势向好,半年度收入同比下降近20个点,到三季度降幅收窄到不到10个点,往后全年降幅应会继续收窄[3]。 - **订单情况** - 今年锂电订单同比去年有接近20%的成长,但确认收入同比下降,原因是下游节奏放缓。前三季度订单结构中老线改造、维保占比高,新增需求上半年不多,不过随着下游大客户有扩产计划,从明年来看订单新增产线占比可能提升[7][8]。 - **与宁德时代合作** - 与宁德时代在设备和射线源都有合作,订单每年有所增长且结构有变化,2022年以后射线源产品供给宁德的订单逐步增加。宁德采购工业X线锂电检测设备的订单形式从22年起发生变化,将设备和核心射线源分开采购,日联在宁德的射线源占比越来越高,国外的逐步被替代[12][13]。 - **产品价值量趋势** - 随着锂电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和价值量也在提升,从离线设备价值量100万以内到在线设备平均收价上百万,未来还有存量设备改造和从2D检测向3D在线检测过渡的需求,会带来产品迭代升级和价值量提升[9][10][11]。 - **毛利情况** - 在锂电池相关检测设备的毛利在35%以上,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这是公司的战略性选择[16]。 - **宁德收入占比** - 在锂电业务中,宁德占公司收入约30%,剩下的如比亚迪、欣旺达等也有份额,前三家估计占锂电池业务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到七八十[25][26]。 - **明年展望** - 对锂电业务明年收入偏谨慎乐观,初步规划在整个大环境影响下可能会有所增长[26]。 2. 住建领域 - **收入与增长** - 前三季度收入占比23%左右,超过一个亿,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场景和需求占比越来越高,从车架、副车架、冷压底盘等检测需求旺盛,在手订单和全年计划同比去年有不错增长[5]。 - **增速情况** - 全年来看增速应高于平均增速,目前订单增长接近40%,低于电子半导体领域,明年预计增速在30%以上[34]。 3. 电子制造领域 - **增长情况** - 收入同比增长超30%,订单增长40%以上,超出年初预期。主要受下游消费类电子、AI服务器级别需求、汽车电子电动化影响,同时公司在中低端和高端市场的渗透率在提升[28]。 - **各细分方向占比与增速** - 消费类电子在收入中占比50 - 60%,汽车电子占20% - 30%,服务器级别占百分之十几。从订单增速来看,以前在服务器级别业务很少,现在逐步增长,消费类电子增速可能会放缓,汽车电子和服务器级别增速可能相对提高,预计明年电子半导体整体有30%的成长[29][31]。 (三)产品研发情况 1. **设备端** - 更多集中在3DCT产品开发,已进入头部电子制造厂商,产品价值量高、毛利好[6]。 2. **射线源产品** - 微焦点射线源前三季度同比成长超50%,确认收入数量同比基本翻倍,前三季度已超过去年全年。目前主要做纳米焦点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研发,纳米焦点有三台样机在做测试,大功率小焦点已出货十几台,明年大功率小焦点会有一定量,纳米焦点可能陆续装在设备上推向市场[5][32]。 (四)射线源销售情况 1. **确认收入与交付量** - 前三季度射线源确认收入接近1100只(不到1100只,1000多只),实际交付不到1450只(1400多只)。确认周期方面,锂电客户设备确认收入慢,一般一个季度以上接近两个季度,电子制造快,一般一个季度以内,单独销售给宁德时代的类似锂电设备确认周期,非宁德时代基本交付就验收[35]。 2. **不同行业占比** - 独立销售和随设备销售目前是一半一半,随设备销售中45%是锂电,55%是电子制造,独立销售中60% - 65%是锂电,30% - 35%是非锂电行业,微焦点目前只用在电子制造和锂电池行业[36]。 3. **明年展望** - 随设备销售明年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独立销售可能有50%左右的增长,实际确认收入可能会比今年高,交付量如果今年随设备销售1000台,明年可能1700 - 1800台,独立销售今年1000台,明年可能1500台左右,从确认收入口径可能独立销售占比会多一些[39]。 - 独立销售价格有下降趋势,每年降幅5 - 10点以内,若有新的高端射线源产品推出,均价可能会拉高[41]。 三、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宁德的设备供应以在线2D为主,会根据项目财务测算、难度等做筛选,有战略性选择项目以保证财务数据特别是毛利等[15][16]。 2. 在线2D设备在锂电检测中有定制化程度,要满足生产节拍、检测精度、算法准确度等要求,如宁德时代一台设备最多配置8套射线源来满足节拍要求,检测精度方面要满足如极片褶皱、杂质等更多工艺参数检测要求[17][18][19]。 3. 公司接触的前20装机量的锂电客户基本都上了X - ray检测设备,且以在线式检测为主,储能类客户的电芯也要经过在线式全检,检测数据要和内部MAT系统对接[22][24]。 4. 公司在电子半导体领域新渗透进服务器级别检测业务,今年有两三千万收入,占前三季度百分之十多,预计明年会进一步放量[30]。 5. 除了目前业务增长,还可关注日联在外延方面如苹果等的动作,这也是公司明年的重点方向之一[42]。
日联科技:2024Q3稳步增长,扩产X射线源设备,拓展海外市场
华安证券· 2024-11-11 21:00
投资评级 - 日联科技(688531)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日联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30.1%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8.1%[1] - 盈利性随着射线源出货增长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5.2%同比增加5.6pct净利率为20.5%同比增加1.6pct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8%同比增加4.1pct净利率为15.8%同比下降1.5pct[1] - 存货及应收账款充沛为后续持续增长打下基础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2.7亿元同比增长36.3%应收账款2.7亿元同比增长27.9%合同负债0.7亿元同比增长24.8%[1] - 2024年9月27日公司拟开展“日联科技年产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金额为7亿元[1] - 公司X射线检测设备深耕多个领域核心部件X射线源的出货也在持续放量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1]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已在新加坡、匈牙利成立海外子公司马来西亚首家海外工厂已开业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1] - 考虑下游尤其锂电行业景气度影响调整公司业绩预期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5/10.04/12.95亿元(调整前为7.73/10.32/13.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11/2.73亿元(调整前为1.72/2.35/3.09亿元)以当前总股本1.15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3/1.8/2.4元公司当前股价对2024 - 2026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44/32/24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工业X光检测设备领军企业且射线源国产替代能力强劲维持买入评级[1] 财务数据相关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7/765/1004/1295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21.2%/30.2%/31.3%/28.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4/151/211/273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59.3%/32.5%/39.5%/29.2%毛利率分别为40.6%/45.4%/47.1%/48.4%ROE分别为3.5%/4.4%/5.8%/7.0%每股收益分别为1.0/1.3/1.8/2.4元P/E分别为58/44/32/24P/B为2EV/EBITDA分别为25.2/17.8/12.5/9.4[3] 财务报表相关 - 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259/3797/3919/4278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07/524/602/642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3566/4321/4521/4920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291/866/865/1002百万元非流动负债为16负债合计分别为307/882/882/1018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3259/3439/3640/3902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为0股本分别为79/115/115/115资本公积为3019留存收益分别为161/305/506/768[4][5] - 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531/ - 128/ - 179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458/ - 209/ - 87/ - 53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688/533/ - 102/ - 11百万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238/855/ - 317/ - 243百万元[5]
日联科技(6885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1日)
2024-11-01 16:38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已在新加坡、匈牙利成立海外子公司,马来西亚首家海外工厂已开业,未来将加大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点,提高销售份额 [1]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 - 公司是最早进入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X射线检测装备领域的国内厂商之一,系国内该领域龙头企业,已成功开发出VISION系列在线式3D/CT智能检测装备并交付多家电子制造领域领先企业,与安费诺等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1][2] 并购战略 - 公司秉持“横向拓展、纵向深耕”发展战略,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合作开发,覆盖更多产品品类、占领细分市场,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竞争力 [2] 机构调研与市值管理 - 公司市值受市场行情等多因素影响,管理层将做好经营管理,加强研发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影响力,建立与股东沟通渠道,适时组织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并披露情况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毛利率为45.21%,同比增加5.55个百分点,射线源对整体营收毛利率改善贡献较大 [2]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5,929,670.82元股权激励相关费用 [3] 股权激励费用计提 - 公司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估值工具确定授予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按归属安排比例摊销,详见2024年6月7日披露的《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3]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新能源电池及机械零部件的缺陷检测,将关注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领域发展趋势和产业机会 [3]
日联科技:24Q3收入yoy+18%,投资扩充X射线设备产能
申万宏源· 2024-10-30 16: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X射线检测设备以及射线源需求增长,公司Q3收入同比增长18% [5] - 盈利能力修复,Q3毛利率44.81%,同比提升4.07pct [6] - 公司拟投资7亿元扩充工业射线检测设备产能,表明下游高端精密制造业检测需求日益增长 [6] - 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计提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预计24-26年业绩分别为1.52、2.14、3.07亿元 [7]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从而丰富产品矩阵,重点考虑布局光学、超声、磁粉、涡流、能谱、中子、量子等协同检测技术 [7]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营业总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21.2% [10] - 2023年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59.3% [10] - 2024年Q1-3营业总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20.0% [10]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30.2% [10]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33.1% [10] 风险提示 - 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等 [7]
日联科技(688531)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9 16:01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79,013,299.25元,同比增长18.2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11,821,080.91元,同比增长20.03%[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12亿元,2023年同期为4.26亿元,同比增长20.03%[16]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28,918.52元,同比增长8.1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5,031,802.93元,同比增长30.09%[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023,680.84元,同比增长5.6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7,744,623.40元,同比增长44.78%[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30.09%,主要系本期销售额保持较好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44.78%,系销售额增长及对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18亿元,2023年同期为0.91亿元,同比增长29.25%[16]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17亿元,2023年同期为0.91亿元,同比增长28.93%[17]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5亿元,2023年同期为0.81亿元,同比增长29.84%[1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23,326.81元[3]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9,649,100.55元,2023年同期为323,857,756.98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0,745,621.37元,2023年同期为11,134,835.69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19,820,946.87元,2023年同期为370,888,123.82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32,344,273.68元,2023年同期为375,093,650.81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23,326.81元,2023年同期为 - 4,205,526.99元[20] 每股收益情况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5元/股,同比增长8.70%;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0.92元/股,同比增长22.67%[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2元/股,2023年为0.75元/股,增长22.67%[19]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92元/股,2023年为0.75元/股,增长22.67%[19] 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4%,增加0.41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25%,减少0.27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8,772,565.62元,同比下降8.4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9,924,042.87元,同比增长28.70%[3]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585,849,938.6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189,657,621.89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4%[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9,459,294.60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4,357,339.53元[12]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614,993,635.36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9,869,954.09元[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68,675,257.12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9,996,550.27元[13] - 2024年9月30日存货为265,115,557.39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4,503,589.91元[13] - 2024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170,798,650.96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334,018.19元[13] - 2024年9月30日在建工程为207,794,762.25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839,096.74元[13]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156,049,814.88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918,867.04元[14]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3,585,849,938.65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66,118,812.09元[1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704户,无锡日联实业有限公司持股31,384,380股,持股比例27.41%[9] - 刘骏持有公司股份2,244,600股,占比1.96%[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为1,567,736股[11] 营业成本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46亿元,2023年同期为3.78亿元,同比增长17.82%[16] 负债与资本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为3.96亿元,上一报告期为3.07亿元,增长29.14%[15] - 2024年第三季度实收资本为1.15亿元,上一报告期为0.79亿元,增长44.20%[15] - 2024年第三季度资本公积为29.95亿元,上一报告期为30.19亿元,下降0.81%[1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751,156,243.89元,2023年同期为1,561,170,000.00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862,934,360.87元,2023年同期为4,114,069,735.75元[21]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0,487,742.51元,2023年同期为 - 2,546,461,448.48元[21]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0,427,376.98元,2023年同期为2,690,706,821.42元[2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73,658,153.71元,2023年同期为139,977,021.88元[21]
日联科技(6885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8月28日至9月3日)
2024-09-03 17:3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和线上会议(业绩说明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安证券、海通证券等众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1] - 活动时间为2024年8月28日至9月3日 [1] - 地点是公司会议室和线上会议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辛晨和证券事务代表鲍凡蓉 [1] 公司营收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1.01% [1]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上半年收入1.36亿元,营收占比41.09%,同比增长31.45% [1] - 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上半年收入5780万元,营收占比21.78%,同比下降17.37% [1] - 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上半年收入9090万元,营收占比27.31%,同比增长54.11%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毛利率为45.43%,同比增加6.36个百分点 [2] 射线源产品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射线源独立销售方面,备品备件及其他收入为4120.61万元,大部分为自研射线源独立销售收入 [2]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射线源的比例为90.67%,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X射线源的比例为91.58% [2] - 微焦点X射线源已实现90 - 150kV产品的产业化,正在研发更高功率产品,160kV开管微焦点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处于产品验证阶段 [3] 公司研发情况 - 采取自主研发模式,建立核心部件、应用和系统软件及算法研发体系,研发中心设基础、应用和软件研发部 [3]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115.1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2.36% [3] - 研发人员24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26.10% [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获得各种IP登记或授权共计521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 [3] 公司业务布局 - 持续扩大主营业务领域X射线检测装备应用场景,拓展新领域、新应用 [4] - 大力加强销售团队及渠道建设,参与国内外展会活动,产品销售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4] - 已在新加坡、匈牙利成立海外子公司,马来西亚首家海外工厂开业,正筹建美国公司 [4] 公司发展战略 - 采取“横向拓展、纵向深耕”战略,计划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合作开发 [4] - 未来围绕检测行业上下游对优质企业进行投资,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和竞争力 [4]
日联科技:2024H1盈利能力提升显著,研发助力射线源国产替代及设备产品线拓展
华安证券· 2024-09-03 00:08
报告评级 - 报告给出了"买入(维持)"的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1.01%;归母净利润为0.77亿元,同比增长40.58%;毛利率为45.43%,同比增加6.36pct;净利率为23.08%,同比增加3.21pct [4] - X射线检测板块营收29,101.78万元,同比增长20.42%,其中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营收13,674.37万元,同比增长31.45%,毛利率48.39%;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营收5,780.34万元,同比下降21.78%,毛利率32.58%;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营收9,089.79万元,同比增长54.11%,毛利率37.20% [4] - 公司备品备件板块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主要受益于X射线源外销增长,2024年上半年射线源自用比例不断提升,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射线源的比例为90.67%,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X射线源的比例为91.58% [4] - 公司持续扩大X射线检测装备产品线,并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应用,实现了高端在线3D/CT设备销售和AI智能检测技术突破,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深度合作 [4][6]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73/10.32/13.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35/3.09亿元,以当前总股本1.15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5/2.1/2.7元 [7] - 公司当前股价对2024-2026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26/19/14倍 [6] 投资建议 - 考虑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6] 风险提示 - 关键技术和人才流失风险 - 公司微焦点X射线源及相关检测设备进口替代与市场拓展可能不及预期的风险 -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相关风险 - 测算市场空间的误差风险 - 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充分反映公司最新状况的风险 [6]
日联科技(68853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4-08-30 15:37
产品研发 - 160kV开管微焦点射线源研发处于产品验证阶段 [1] 境外布局 - 2024年上半年利用技术和客户资源,深挖应用场景,加强销售和服务能力,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2] - 已在新加坡、匈牙利成立海外子公司,马来西亚首家海外工厂开业,正筹建美国公司以拓展美洲市场,未来将加大“出海”力度 [2] 股价与投资者回报 - 股价距发行价跌幅超70%,二级市场股价受资本市场环境和公司经营等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正常,坚持可持续稳健发展 [2] - 2023年度派发现金红利6,239.81万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4.62% [2]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1,567,73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37% [2] - 2024年半年度拟进行中期分红,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账户后剩余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超募资金使用 - 采取“横向拓展、纵向深耕”战略,计划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或与知名设备厂商合作开发 [3] - 重点布局光学、超声等协同检测技术,深耕纳米至微米和大功率小焦点X射线源,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研制检测领域软件平台和软件包 [3] - 围绕检测行业上下游对优质企业进行投资,提升产业链协同性,进展以后续公告为准 [3] 产品应用 - 工业CT检测系统可采用平板或线阵探测器,选型根据检测产品形状结构和CT检测成像方式确定 [3] - 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安防领域X射线检测装备检测精度一般为毫米级 [3] - 公司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工业领域的2D及3D/CT检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