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干冰
icon
搜索文档
暑运服务台 | 五花八门“消暑神器”哪些能带?有什么要求?
央视网· 2025-08-02 16:04
消暑神器携带规定 - 电动小风扇作为普通电器可以在列车上使用 只要不影响他人 [3] - 密封冰袋可以携带上车 但需确保包装完好无渗漏 [5] - 干冰因可能产生高压危及列车安全 严禁携带上车 [5] 防晒及日用品携带限制 - 非压力罐装防晒品如防晒霜、防晒乳可携带上车 [7] - 防晒喷雾等自喷压力容器产品单瓶容量不得超过150毫升 每人限带1瓶 [7] - 发胶、定型喷雾等同类产品总量不得超过600毫升 [7] - 花露水、香水等含易燃成分日用品单瓶容量不得高于100毫升 每人限带1瓶 [7] - 安检以瓶身标注容量为准 即使剩余液体少但标注超限也不允许携带 [7] 其他物品携带规定 - 含酒精、乙醚等易燃易爆成分的化妆品严禁携带上车 [9] - 含有75%酒精的消毒湿巾可以携带 [9] - 不确定物品可通过铁路12306APP、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 [9] - 不允许携带物品可通过托运或车站自助快递柜寄送 [9]
不同颜色快递“冷媒”代表什么?冰袋能否重复使用?科普↓
央视网· 2025-07-10 11:39
冷链运输中的冷媒技术 - 夏季生鲜、药品等快递运输面临高温挑战,冷媒成为快递包装关键部分 [1] - 冷媒包括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冷藏冰袋和冷冻冰袋,分别适用于不同温度需求的食品运输 [4] - 干冰制冷温度极低达-78.5℃,适用于牛羊肉、海鲜等低温食品运输 [4] 冷媒性能与研发进展 - 实验室通过24小时高温试验,对比不同泡沫箱材质对干冰剩余量的影响,筛选性价比更高的改性料 [6] - 冰袋和冰盒是冷链运输主流冷媒,颜色差异代表不同温度区间 [8] - 研发新型包装箱通过特殊化设计减少冰袋用量,提升环保性 [10] 冷媒成分与使用注意事项 - 白色冰袋主要成分为水,适用于0℃温区,其他颜色冰袋需添加特殊化学物质以实现目标温度 [10] - 干冰不可放入家用冰箱,因其-78.5℃升华特性会导致密封空间压力骤增 [11] - 普通冰袋在密封无破损条件下可重复使用,但需清洗消毒,污染后禁止复用 [13]
指数多头排列 新行情来了
长沙晚报· 2025-06-30 19:1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30日集体收涨 沪指涨059%收报344443点 深证成指涨083%收报1046512点 创业板指涨135%收报215301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4869亿元 较上周五缩量542亿元 [1] - 行业板块普涨 航天航空 游戏 船舶制造 光伏设备 医疗服务 电子化学品 珠宝首饰 小金属 通信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1] - 证券 银行 水泥建材 航空机场板块逆市翻绿 [1] -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4056只涨停92只 下跌股票1127只跌停5只 [1] 行业动态 - 军工板块30日继续领涨 九三阅兵 中东形势持续发酵 军工板块后期仍有活跃空间 [2] - 证监会更新logo 由套环改为三个V字形环抱 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 [2] 技术分析 - 沪指连续5个交易日站稳3420点 向上突破有效 市场上行趋势未改变 [1] - 沪指60日 20日 10日 5日均线呈多头排列 技术面坚定看涨 [2] - 成交量缩量542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8亿元 但成交仍活跃接近15万亿元 [2] 公司表现 - 湘股30日表现亮眼 147只个股中107只上涨 凯美特气 湖南天雁 中兵红箭 湘电股份涨停 [3] - 凯美特气202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05元 归母净利润317506万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4200% [3] - 凯美特气生产芯片所需超高纯气体和光刻气产品通过多个国际头部企业认证 控股子公司凯美特光刻气产品获ASML子公司Cymer公司合格供应商认证 [3]
2025年中国干冰清洗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趋势研判:工业清洁技术升级和环保要求趋严,干冰清洗机需求日益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26
干冰清洗机行业概述 - 干冰清洗机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的物理特性,通过高压空气或氮气将干冰颗粒加速喷射到待清洁表面,利用爆破效应和温差使污垢剥离 [1][3] - 干冰清洗机可分为颗粒型、刨冰型和触控型三类 [3] - 工作原理是通过干冰颗粒在高速气流中喷射到目标表面,迅速升华带走污垢,不损伤被清洗物体 [5] 行业发展历程 - 干冰清洗技术起源于1930年代美国实验室,1945年美国海军首次用于油脂清除 [6] - 1970-1980年代技术专利密集涌现,美国改进制造工艺使设备重量从60吨降至2吨,成本降低并转向民用 [6] - 中国在90年代末引进技术,2005年被列入国家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10年后实现国产化,2020年进入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7] 市场规模与产业链 - 2024年中国干冰清洗机市场规模约7.25亿元,干冰原材料市场规模约10.19亿元 [1][11] - 工业清洗行业整体规模达1187亿元(2024年),其中设备占比43.5% [12] - 产业链上游包括干冰、压缩机、控制系统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下游覆盖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九大领域 [9]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国际品牌如酷捷(Cold Jet)、凯驰(Karcher)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苏普曼、菲尔格林通过智能化方案崛起 [17] - 东莞市胜明自动化2019年推出V10机型,能效比提升15%以上,尾冰消耗最小1厘米 [20] - 酷捷上海公司提供全系列干冰清洗设备,包括智能型、颗粒式和专用机型 [22] 技术发展趋势 - 信息化:物联网实现设备数据云端管理,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清洗方案 [24] - 智能化:AI视觉识别污垢类型,机器学习优化清洗策略,减少能耗25%以上 [25] - 自动化:集成机械臂实现高危作业无人化,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喷嘴 [26]
华达通二度IPO:九成收入来自广东 板块定位曾遭问询
新浪证券· 2025-06-20 18:25
公司IPO进展 - 华达通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此前2021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2年终止[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态二氧化碳 干冰 氨水 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液氨销售[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亿元 2.92亿元 3.42亿元 同比增长5.30%和17.01%[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168.47万元 6241.24万元 6740.66万元 同比增长1.18%和8.00%[1] 公司业务与市场 - 销售区域高度集中于广东省 报告期内广东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1.16% 89.16% 89.85%[2] - 员工学历结构显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达67.14% 其中硕士仅3人占比1.41%[2] 公司治理结构 - 控股股东为陈焕忠等5人 合计持股82.10% 呈现高度集中的家族式股权结构[2] - 家族控股可能带来决策效率优势 但也存在缺乏制衡和利益输送风险[2] 历史审核关注点 - 深交所曾要求公司说明主营业务是否符合创业板"三创"定位及高新技术产业特征[1]
华达通北交所IPO:董事长陈焕忠95后女儿任副总裁,儿子任资产管理部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6-20 09:59
公司IPO进展 - 华达通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边洪滨、何焕明 [2] - 公司曾在2021年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后于2022年2月终止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石化尾气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处理 [2] - 主要从事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氨水、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液氨的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亿元、2.92亿元及3.66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168.47万元、6241.24万元及6740.66万元 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 [3] - 2024年毛利率为40.55% 较2023年的39.72%有所提升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32.76% 较2023年的35.68%有所下降 [3]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陈焕忠、徐鸣、徐义雄、陈培源和陈培滋 合计持股82.10% [5] - 徐鸣持股24.04% 其子徐义雄持股20.47% [5] - 陈焕忠持股24.37% 其子女陈培源与陈培滋分别持股7.37%与5.85% [5][7] - 实际控制人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在所有重大问题上保持一致 [5] 管理层情况 - 陈焕忠担任公司董事长、总裁 拥有30余年石化行业经验 曾获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十三五"气体行业影响力人物 [7][8] - 徐鸣任副董事长 徐义雄任副总裁 陈培滋任副总裁 陈培源任资产管理部经理 [7] - 陈培滋为95后高管 拥有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本科学历 [8] - 陈培源为90后高管 拥有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9]
华达通更换券商转战北交所IPO,徐鸣与陈焕忠两大家族控股82%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22
公司IPO进展 - 华达通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政旦志远(深圳)[2] - 公司曾于2021年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后于2022年2月终止[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石化尾气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2] - 主营业务为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氨水、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液氨销售[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亿元、2.92亿元及3.66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25.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168万元、6241万元及6741万元 2024年同比增长8%[3] - 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 2024年为40.55%[3]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从2022年35.12%降至2024年32.76%[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陈焕忠、徐鸣、徐义雄、陈培源和陈培滋 合计持股82.1%[4] - 徐鸣家族持股44.51%(徐鸣24.04%+徐义雄20.47%)[4][6] - 陈焕忠家族持股37.59%(陈焕忠24.37%+陈培源7.37%+陈培滋5.85%)[4][6] 管理层架构 - 陈焕忠任董事长兼总裁 徐鸣任副董事长[6] - 徐义雄与陈培滋均担任副总裁 陈培源任资产管理部经理[6] - 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在所有重大问题上保持一致性[5][7]
一季度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3%泰州企业坐享“家门口就是国际港”
新华日报· 2025-06-04 07:24
硫酸铵出口与港口吞吐量 - 江苏江农新材料有限公司1-4月发货硫酸铵20万吨 全年目标90万吨 同比增长10% 产品主要出口南美洲 大洋洲 东南亚等地 [1] - 泰州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2亿吨 居全省第2 全国第11位 一季度吞吐量1.05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11.1万标箱 同比增长4.3% [1] - 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季度航线箱量同比增长30.89% 日韩航线加密至每周一班 预计商品箱业务全年贡献吞吐量1.5万标箱 [1] 危险货物作业与航线拓展 - 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获批9类危险货物作业许可 包括锂电池 氢氧化钴 干冰 可定片等 为药品进口企业提供物流保障 [1] - 公司通过加密日韩航线频次和开发新客户提升运营效率 其中商品箱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1] 集装箱码头运营突破 - 姜堰优力博集装箱码头3月作业量首次突破5000标箱 达5253标箱 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内陆集装箱码头项目(ICT)贡献41.63%箱量 [2] - ICT项目有效提升物流效率 使泰州企业享受"家门口就是国际港"的便利 [2] 海外工程建设进展 -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承建塞尔维亚国家足球场项目 钢结构总用量1.26万吨 首批发运构件1340吨 采用海运方式运输 [2] - 项目采用"设计+制造+安装"一体化模式 加工周期仅一个月 运用BIM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协同 [2] 港口发展战略 - 泰州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重点发展大健康 海工装备 高技术船舶等地标产业 布局新材料 新能源 新智造等新兴产业 [3] - 交通运输部门将实施集装箱船舶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 计划提升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占比 服务两个百亿级项目 [3]
长春机场恢复开通危险品货物航空运输业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5-21 15:10
业务恢复与首单完成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正式恢复危险品货物航空运输业务 [1] - 5月21日顺丰航空完成首批160余千克锂电池、干冰等9类危险品货物进港 [1] - 首批货物保障完成标志着机场货物运输进入新阶段 [1] 服务对象与产业支持 - 危险品运输业务将为化工、医药、新能源、电子制造等产业提供高效物流支持 [1] - 当前开通品类主要涵盖第9类锂电池和干冰,满足新能源及医疗生物制品运输需求 [3] - 未来将通过密集货运网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支持高端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发展 [3] 合规与安全管理 - 严格遵循《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等法规要求 [2] - 组织多轮论证研讨,全面梳理部门职责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2] - 从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完成多轮资质培训和管理专项培训 [2] 硬件设施升级 - 年初完成国际国内进出港危险品存储区域全面升级改造 [2] - 配备专业化监控报警系统及应急处置设施设备 [2] - 作业环境完全符合危险品航空运输存储要求 [2] 流程优化与培训 - 修订各层级危险品手册和业务操作手册 [2] - 制定收运、存储、装卸等保障流程标准和专项应急预案 [2] - 开展锂电池收运模拟操作练习和航司手册差异化学习 [2] 风险防控机制 - 开展专项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隐患 [2] - 建立法定自查、定期检查、专项监察等多维度监督检查机制 [2] - 通过五种检查方式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12分钟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
格隆汇APP· 2025-04-07 15:59
股价表现 - 4月7日凯美特气股价经历从跌停到涨停的戏剧性反转,当日最高涨幅达22.2%,最终报收11.12元,总市值77.32亿元,市净率3.85,市盈率(TTM)-177.3倍 [1][2] - 3月27日至4月7日期间累计上涨77.35%,期间五次登上龙虎榜,实现七天六板 [3] - 4月3日冲击六连板失败,当日成交额23.8亿元,追涨资金单日浮亏10% [5]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纯二氧化碳、氢气、电子特气等特种气体,产品应用于电子、化工、饮料、食品等领域 [5] - 子公司通过ASML光刻机核心部件供应商Cymer认证,光刻气产品纯度达99.9999%(6N级),可用于KrF/ArF准分子激光光源 [5] - 覆盖85%国内12寸晶圆厂供应链,包括长江存储、台积电等 [6] - 氢能源领域布局年产2万吨高纯氢气项目,环保领域二氧化碳产能全国第一,冷链领域生产疫苗运输用干冰 [6]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亏损4380万元至54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561万元 [6][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52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66亿元、-2561万元 [7] - 2023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4.29亿元,同比下滑32.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28万元 [7] 资本运作 - 实控人近三年累计减持套现3.2亿元,质押股份比例达67% [7] - 4月7日地天板当日,某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2.3亿元筹码 [7] - 2023年财信资产及一致行动人减持2.24%股份,2024年继续减持 [8] 市场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5元,瑞信给出"卖出"评级认为合理估值仅6元 [10] - 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公司动态市盈率-177倍,存在击鼓传花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