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白云机场将跃升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9:59
枢纽竞赛策略 - 广州白云机场通过T3航站楼建设强化单体机场规模优势,预计投运后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2亿人次,相当于日均33万人流量[1][2] - 与北京、成都等城市布局"双机场"不同,广州选择集中资源做大白云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同比+20.89%),仅次于上海浦东机场的7678.7万人次[2] - 白云机场曾连续4年位列全国旅客吞吐量第一,历史表现优于北京首都、上海浦东等竞争对手[2] 基础设施升级 - 2004-2025年完成多阶段扩建:双跑道(2004)、第三条跑道(2015)、T2航站楼(2018)、T1/T2贯通(2023)、T3航站楼(2025)[3][4][5][6][7] - T3投运后货邮吞吐能力将提升至600万吨,当前国际运力占比达58.5%,货邮吞吐量30年间增长12倍至全球第九[8][9]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珠三角地区贡献全国近20%进出口总额,广东制造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三分之一,白云机场作为物流枢纽支撑产业链高效运转[8] - 大湾区56500平方公里内11城形成高密度产业集群,广佛同城化及深莞惠百万级日均人口流动强化超级机场运营基础[9][10]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广州明确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白云机场被定位为全球价值链战略支点,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同比+24.5%)[7][10] - 机场与轨道网络深度融合,"花瓣"造型航站楼将加速广州向全球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迈进[10]
中国第一机场,要易主了
虎嗅APP· 2025-07-08 17:24
机场建设与竞争格局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即将投运,终端旅客吞吐能力达1.4亿人次,将成为全国第一及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3][9] - 后疫情时代民航客流量迅速复苏,带动千万级机场扩容至40座,其中5座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 [5]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十大机场为: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深圳宝安、成都天府、北京大兴、重庆江北、上海虹桥、杭州萧山、昆明长水 [7] - 上海浦东与广州白云机场旅客量差距仅百万人次,竞争激烈 [8] - 广州白云机场T3投运后有望在规模与客流上实现"双第一" [9] 城市航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前十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昆明、西安、武汉 [11] - 上海、北京、成都为"双机场城市",广州、深圳规划第二机场但位于都市圈内 [12] - 广州单机场旅客量逼近成都双机场(4300万 vs 4000万),差距不到10% [17] - 广州凭借"综合性门户"定位与京沪并列三大国际航空枢纽 [15] 国际航空枢纽体系 - 中国形成"3+7+N"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北京上海广州为第一梯队;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为第二梯队;南京杭州武汉厦门等为第三梯队 [21][22] - 枢纽能级决定航线资源分配,高能级城市在国际航线扩容、机场扩建等方面具有优先权 [26] - 机场能级与城市定位直接相关,如广州的"综合性门户"、成都的"西部交往中心"、昆明的"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25] 机场建设驱动因素 - 过去5年全国续建/新开工70多个机场项目,包括39个新建、10个迁建、24个改扩建 [27] - 西部省份机场建设力度大:新疆规划33个、四川22个、云南20个 [30] - 机场争夺战本质是流量入口、城市能级与经济话语权之争,如苏州对机场的迫切需求 [31] - 800公里以下高铁占优,1200公里以上民航优势明显,西部地广人稀地区更适合建机场 [28]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690.2万人次(同比+10.2%),广州白云653.9万人次(+14%) [6] - 深圳宝安机场516万人次(+9%),成都天府447.6万人次(0%),北京大兴439.6万人次(+10%) [6] - 乌鲁木齐天山机场同比增速达6.3%,兰州中川+8.1%,宁波栎社+9.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