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

搜索文档
北交所公司半年报披露季迎调研热 机构聚焦创新与成长主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47
机构调研热度 - 北交所超过20家公司8月以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包括明阳科技 富士达 创远信科 林泰新材 慧为智能 华密新材等[1] - 华源证券 开源证券 易方达基金 南方基金 Tiger Pacific Capital 金长川资本等各类机构广泛参与调研[1] 调研核心议题 - 机构聚焦企业业绩增长动力 新产品布局 产能扩张及海外市场拓展等核心议题[1] - 调研内容不仅局限于财务表现 更深入到技术细节与战略规划层面[2] 技术研发突破 - 创远信科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通过验收 并加入IMT-2030(6G)推进组[2] - 基康仪器产品采用工业级宽温元器件设计 能够充分适应高寒高海拔极端环境[2] - 海能技术设立大模型智能运营部 布局基于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 6月已在TANK系列部分型号测试[5] 高端制造优势 - 林泰新材为国内唯一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量产企业 全球仅6家可实现量产 行业认证周期需2至3年[3] - 卓兆点胶在Meta AI眼镜领域获得千万级量产订单 并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取得三星电子Vender Code[3] - 明阳科技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专注液压阻尼器 电动同心调角器等核心产品[3] 产能与市场扩张 - 建邦科技海外收入占比近一半 上半年非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6498.94万元 同比增183.18% 占比提升至17.34%[4] - 太湖雪抖音电商营收3328.45万元 同比增59.62% 微信生态销售营收同比增813.46%[5] - 太湖雪未来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400万件丝绸制品及20万件丝绸服饰[5] 医药研发进展 - 梓橦宫药业一类新药马甲子胶囊2024年8月启动Ia期临床试验 正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6] - 峆一药业将募投项目升级为年产420吨阿嗪米特等十六种原料药项目 总投资增至7.08亿元[6] 战略布局方向 - 多家公司明确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新能源 半导体和海外市场等高潜力赛道[1] - 华光源海通过收购汉牛物流进入大宗商品物流领域 并投资湖南低空产业基金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战略[4] - 峆一药业计划为自建制剂工厂供应原料药 构建药品制造全产业链[6]
北交所公司 半年报披露季迎调研热 机构聚焦创新与成长主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01:44
机构调研热度 - 北交所超过20家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包括明阳科技 富士达 创远信科 林泰新材 慧为智能 华密新材等企业 [1] - 调研机构类型广泛 包括华源证券 开源证券 易方达基金 南方基金 Tiger Pacific Capital 金长川资本等 [1] - 机构调研内容聚焦业绩增长动力 新产品布局 产能扩张及海外市场拓展等核心议题 [1] 技术研发进展 - 创远信科6G技术研发项目通过验收 已加入IMT-2030(6G)推进组 [2] - 基康仪器产品采用工业级宽温元器件设计 能适应高寒高海拔极端环境 [2] - 明阳科技持续投入自润滑轴承 粉末冶金等新品研发 [3] - 海能技术设立大模型智能运营部 推动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 [6] - 海能技术布局基于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 6月已在TANK系列部分型号测试 计划年内上线推广 [6] 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 - 建邦科技海外收入占比近一半 上半年非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6498.94万元 同比增长183.18% 占比提升至17.34% [4] - 建邦科技计划开发软硬件结合的高科技新产品 拓展游艇 摩托艇 智能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 [4] - 华光源海通过收购汉牛物流进入大宗商品物流领域 并投资湖南低空产业基金 [4] - 太湖雪抖音电商实现营收3328.45万元 同比增长59.62% 微信生态销售营收同比增长813.46% [6] - 太湖雪未来工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400万件丝绸制品及20万件丝绸服饰 [6] 细分领域技术优势 - 林泰新材为全球6家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量产企业之一 国内唯一供应商 行业认证周期需2至3年 [3] - 林泰新材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获两家头部企业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开始应用 [3] - 卓兆点胶在Meta AI眼镜领域获得千万级量产订单 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并取得三星电子Vender Code [3] 医药领域研发突破 - 梓橦宫药业一类新药马甲子胶囊于2024年8月启动Ia期临床试验 目前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7] - 峆一药业将募投项目升级为年产420吨阿嗪米特 普仑司特等十六种原料药项目 总投资增至7.08亿元 [7] 业绩表现与产品突破 - 明阳科技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专注液压阻尼器 电动同心调角器等核心产品 [3] - 多家公司明确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新能源 半导体和海外市场等高潜力赛道 [1]
明阳科技(837663):“主业专精+技术外延”战略下业务版图有望持续扩张,2025H1营收yoy+31%
华源证券· 2025-08-18 16:5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专精+技术外延战略下业务版图有望持续扩张,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1%[5] - 2025H1各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新能源车智能化座椅功能配置升级创造行业增量[8] - 公司战略聚焦主业深化(汽车座椅总成件推广)和技术外延拓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1.19/1.46亿元,对应PE 34.0/27.7/22.6倍[8] 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1.67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3188万元[8] - 2025H1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营收7221万元(yoy+32.08%),自润滑轴承3923万元(yoy+26.51%),传力杆3044万元(yoy+34.51%)[8] -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46307元(含税),共派发3000万元[8] - 2025H1研发费用1116万元(yoy+88%)[8] 行业动态 - 2025H1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1083.08万辆(yoy+8.10%),新能源渗透率达48.89%[8] - 中国品牌市占率升至62.08%,工信部计划印发机械、汽车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8] - 新能源车智能化座椅功能(电动调节、交互界面等)需求提升,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8]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371百万元(yoy+21.76%),归母净利润97百万元(yoy+22.41%)[7] - 2026E营业收入449百万元(yoy+21.18%),归母净利润119百万元(yoy+22.65%)[7] - 2027E营业收入549百万元(yoy+22.20%),归母净利润146百万元(yoy+22.94%)[7] - 2025E每股收益0.72元/股,ROE 23.33%[7]
明阳科技(837663):营收端稳步增长31%,客户年降与生产成本增加致利润率下滑
东吴证券· 2025-08-18 10:0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1.67亿元,同比+31.03%,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4.12%,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0.72% [2] - 2025Q2营收0.82亿元,同环比+20.31%/-4.10%,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环比-27.07%/-39.28% [2] - 2025H1销售毛利率同比-5.09pct至39.14%,销售净利率同比-6.98pct至19.04% [2] - 2025H1研发费用同比+87.94%,主要因研发人员扩招及股权激励支出329万元 [2] 产品表现 - 五大类产品营收均增长:金属粉末冶金零件(0.72亿元,+32%)、自润滑轴承(0.39亿元,+27%)、传力杆(0.30亿元,+35%)、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0.17亿元,+23%)、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0.07亿元,+93%) [3] - 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毛利率同比-22.05pct至30%,主要受客户年降及成本上升影响 [3] 业务优势与增长点 - 绑定本土座椅龙头华域汽车,定制化开发满足需求 [4] - 横向拓展新型调节机构产品,纵向布局座椅调节系统总成与扶手总成赛道 [4] - 技术优势:掌握自润滑板材薄壁粘接技术,二层复合自润滑轴承实现国产替代 [4] - 2024年完成PEEK材料工艺验证(载荷>400MPa,摩擦系数0.05-0.1) [4] 盈利预测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0.87/1.06/1.30亿元,对应PE 37.88/31.17/25.37倍 [1][9] - 2025E-2027E营收预测:4.00/4.83/5.92亿元,同比+31.59%/+20.55%/+22.69% [1]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4.62元,总市值32.96亿元,市净率8.79倍 [7] - 每股净资产2.80元,资产负债率21.59% [8]
明阳科技(837663):推动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拓市场扩产能、总成件蓄势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4-20 14: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营收增长,通过横向拓展、纵向深耕实现业务升级;中国新能源车销售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聚焦下游新能源车厂迎发展机遇;总成件开发与关键材料优化两端发力,2025年拓市场扩产能、蓄势中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1.19/1.4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1.15/1.4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8.0/22.8/18.6倍;看好公司募投达产在即预期下的中长期发展潜力,维持“增持”评级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收盘价26.29元,一年内最高价38.00元,最低价8.50元,总市值27.1313亿元,流通市值12.806亿元,总股本1.032亿股,资产负债率21.31%,每股净资产3.61元/股 [3] 投资要点 事件 - 2024年年报发布,公司实现营收3.04亿元(yoy + 18.04%)、归母净利润7913万元(yoy + 18.93%);权益分派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83元(含税)、每10股转增3股,拟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3998万元,转增3089万股 [6] 业务升级 - 2024年公司多项核心产品实现营收增长,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自润滑轴承、传力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座椅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收入分别为12929万元(yoy + 23%)、7268万元(yoy + 19%)、5400万元(yoy + 0.4%)、3409万元(yoy + 36%)、991万元(yoy + 15%);公司双轮驱动推进业务升级,深化成熟产品国产替代,聚焦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领域加速进口替代,开拓新产品市场,将阻尼铰链技术应用于新式调节机构,实现产品品类横向延伸,围绕座椅调节系统产业链纵向深耕,开发并推出集成化产品,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跨越 [6]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韧性十足,产销量分别达3128.20万辆(yoy + 3.70%)和3143.60万辆(yoy + 4.50%),新能源汽车产销破千万辆,占比40.90%,市场化进程加速,汽车出口超600万辆蝉联全球首位,新能源车成出口增长主力;2025年政策利好叠加全球碳排放法规趋严、补贴延续,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座椅零部件需求有望随之增长;公司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新能源车型订单占比高达90%,产品已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应用于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未来1 - 2年有望把握行业红利,实现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双突破 [6] 研发与发展 - 2024年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创新,研发费用达1564万元(yoy + 18%),年末累计拥有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积极推进风电齿轮箱滑动轴承、办公座椅电动调节机构、PEEK复合材料等项目研发,从总成件开发与关键材料优化两端发力,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2025年将凭借技术优势开拓新市场,计划将核心技术产品向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动工具等领域拓展;募投项目“年产20,500万件自润滑轴承、5,300万件汽车零部件、24,200万件金属零部件项目”截至2024年末已完成65%的投资进度,预计2026年5月建成投产,达产后将显著扩产,为中期发展筑牢根基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8|304|371|449|549| |同比增长率(%)|24.31%|18.04%|21.76%|21.18%|22.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7|79|97|119|146| |同比增长率(%)|30.59%|18.93%|22.44%|22.71%|22.98%| |每股收益(元/股)|0.64|0.77|0.94|1.15|1.42| |ROE(%)|18.76%|21.21%|22.45%|23.63%|24.72%| |市盈率(P/E)|40.78|34.29|28.00|22.82|18.56|[8]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部分数据)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98|/|92|153|238|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158|/|180|198|219|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320|/|347|430|539| |固定资产(百万元)|112|/|133|162|164| |资产总计(百万元)|474|/|547|633|744| |负债合计(百万元)|101|/|115|130|15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73|/|431|503|591|[9] 利润表(部分数据)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4|371|/|449|549| |营业成本(百万元)|174|212|/|256|312| |净利润(百万元)|79|/|97|119|14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79|/|97|119|146| |EPS(元)|0.77|0.94|/|1.15|1.42|[9] 现金流量表(部分数据)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02|101|143|173|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52|-67|-31|-30|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72|-40|-50|-59|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22|-6|61|84|[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营收增长率(%)|18.04%|21.76%|21.18%|22.20%| |营业利润增长率(%)|20.04%|21.82%|22.16%|22.9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8.93%|22.44%|22.71%|22.98%|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102.42%|-1.01%|41.20%|21.49%| |毛利率(%)|42.96%|42.73%|42.97%|43.17%| |净利率(%)|26.00%|26.15%|26.48%|26.65%| |ROE(%)|21.21%|22.45%|23.63%|24.72%| |ROA(%)|16.69%|17.72%|18.77%|19.66%| |ROIC(%)|27.60%|34.96%|34.14%|40.22%| |估值倍数(P/E)|34.29|28.00|22.82|18.56| |估值倍数(P/S)|8.92|7.32|/|6.04|4.94| |估值倍数(P/B)|7.27|6.29|5.39|4.59| |股息率(%)|0.00%|1.42%|1.74%|2.14%| |EV/EBITDA|13|20|1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