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广场

搜索文档
商业地产版苏超来了:这13个人气商场,谁才是江苏“大哥”?!
36氪· 2025-07-03 10:53
江苏省商业地产竞争格局 - 江苏13城商业呈现"双核引领、多极竞争"格局,南京德基广场和苏州仁恒仓街分别代表奢侈品与文旅商业两极[2][11] - 无锡恒隆广场以12.2万㎡商业面积、260家品牌、日均6.4万客流成为苏南重奢标杆,聚集30个重奢品牌包括爱马仕双层旗舰店[5][7][8] - 常州武进吾悦广场作为全国首个金标吾悦,2024年销售额超25亿元,销售千万店达50家,11周年庆单日销售破1085万[14] 头部商业项目运营数据 - 南京德基广场2024年销售额245亿元问鼎全国店王,奢华品牌占比33%居准一线城市第一,艺术博物馆接待客流超120万[16][18] - 扬州京华城Living Mall年销售额43.8亿元、客流2178万人次,18年来保持扬州商业霸主地位,首店经济布局超前[27][29][31] - 南通CBD大有境14年平均年销售额超15亿,2025年前5月日均客流5万,端午节单日客流创新高达13万[35][37] 新兴商业体特色定位 - 苏州仁恒仓街作为14万㎡街区型MALL,首店占比超60%,融合平江历史街区打造"现代园林"商业,获亚太地产大奖[11][12] - 徐州文庙·东方以4万㎡体量实现70%首店占比,创新融合两汉文化IP与上海时尚资源,承接彭城广场商圈年100亿交易额[52][54] - 淮安华信Mall通过A/B座差异化运营,A座首店占比30%,B座打造二次元街区,五一期间客流突破25万[42][45] 区域商业升级案例 - 盐城金鹰建军路店400+品牌中34家销售额位列全国/华东前十,2024年引入46家首店包括6家苏北首店[46][48][50] - 连云港灌南恒基广场12.66万㎡体育综合体首年客流950万,五一魔幻大马戏活动5天吸引36万人次[54][56] - 宿迁宿城吾悦广场开业日客流30万+,引入30%宿迁首店包括江苏最大门店盒马鲜生,裸眼3D大屏为苏北首例[58][60][62]
华润、万达、新城、龙湖、大悦城...12家企业租金收入与运营情况:有的商场更值钱了!
36氪· 2025-06-12 10:44
行业概况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以资产运营为核心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租金收入成为最稳定现金流 [1] - 统计的140个购物中心中,超85个租金收入突破1亿元,超60个实现同比增长 [1]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商场仍是主要收入来源,部分二线城市如沈阳、大连、无锡等表现突出 [1] - 轻资产转型加速,运营模式向委托管理和品牌输出倾斜 [1] - 行业进入"存量运营决胜期",多个企业发力存量项目改造,实现客流、租金、销售额同步增长 [1] 华润置地&华润万象生活 - 华润置地2024年营业收入2788亿元(+11%),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93.5亿元(+8.4%)[2] - 华润万象生活综合收入170.4亿元(+15.4%),商业运营管理服务收入42.1亿元(+30%)[2] - 9个标杆mall租金收入合计76.23亿元,占总租金收入的39.4% [2] - 深圳万象城以15.57亿元年租金收入居首,杭州万象城14.25亿元,沈阳万象城11.67亿元 [3] - 二线城市项目表现突出,沈阳铁西万象汇租金增长率达8.39% [4] - 全国在营购物中心122座,管理面积1314万㎡,2024年零售额2150亿元 [6] - 2024年新开21座购物中心,新签12个轻资产项目 [8] 珠海万达商管 - 2024年新开25座万达广场,包括首座"四代+"武汉汉街万达 [10] - 截至2024年底运营513座万达广场,管理面积超7000万㎡ [11] - 2025年计划新开30座万达广场,重点布局华中和华东地区 [12] 龙湖集团 - 商场租金收入109.8亿元(+6.8%),42个天街租金收入超1亿元 [14] - 重庆时代天街以7.3亿元租金收入成为集团最高 [14] - 2024年新开13个商场,其中6个为轻资产项目 [18] - 2025年计划至少新开8个天街项目 [21] 新城控股 - 商业运营总收入128.1亿元(+13.1%),超额完成目标 [24] - 全国布局200座吾悦广场,已开业173座,出租率97.97% [25] - 2024年新开15座吾悦广场,其中8个为轻资产项目 [27] - 2025年计划实现商业运营总收入140亿元,新开至少5座吾悦广场 [29] 大悦城地产 - 购物中心租金收入30.2亿元(+1%),10个商场年租金收入突破1亿元 [32] - 上海静安大悦城租金收入增长20%,三亚大悦城实现100%出租率 [33][34] - 2024年新开3座大悦城,2025年计划新开深圳大悦城和南昌大悦城 [37][39] 宝龙地产&宝龙商业 - 宝龙商业2024年新开11个项目,包括7座宝龙广场 [41] - 截至2024年底已开业98个零售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110万㎡ [43] - 2025年计划新开7个项目,包括5座宝龙广场 [44] 恒隆地产 - 内地商场总收入48.1亿元(-3%),上海两个旗舰商场收入均下跌 [46] - 次高端商场表现较好,天津恒隆广场租金增长12% [46] - 杭州恒隆广场计划2025年起分阶段开业,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 [50] 太古地产 - 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44.89亿港元(+7%),上海前滩太古里租金和销售额双增长 [51] - 北京太古坊(原颐堤港二期)将于2026年分阶段落成,成为内地首个"太古坊"项目 [55] - 未来2年将有7个项目陆续面市,包括西安太古里、三亚太古里等 [57] 瑞安房地产 - 租金及相关收入35.47亿元(+9%),77%来自上海物业组合 [59] - 蟠龙天地租金收入增长64%至1.15亿元,鸿寿坊增长290%至0.82亿元 [60] - 2025年将新开上海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和武汉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 [64] 嘉里建设 - 内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40.7亿港元(-1%),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表现稳健 [67] - 杭州嘉里城计划2025年10月开业,商业部分由10万方盒子+街区组成 [71] 新鸿基地产 - 内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8.47亿元(-2%),广州天环Parc Central表现突出 [73] - 未来三年将有6个新项目入市,包括苏州环贸广场ICC和上海徐家汇中心ITC Maison [74] 九龙仓集团 - 内地投资物业收入45.7亿港元(-4%),成都IFS和长沙IFS表现稳健 [77] - 长沙IFS去年新开80+家品牌,其中30+家为首店 [78]
恒隆广场贴隔壁的安置房开始办证,房东想卖7万~8万元/m²
搜狐财经· 2025-06-10 00:02
最近,一些百井人家的业主陆续收到通知,不动产权证办下来了。这也意味着,这个杭州武林广场板块年代最新的住宅项目,接下来将会出现在二手房市 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淑竞 去年年底,潮新闻曾经报道过,位于杭州市中心黄金地段武林广场的回迁安置房——百井人家迎来交付。当时,记者去现场探营时得知,不动产权证预计会 在今年会办出。 百井人家实景图 记者 徐淑竞摄 虽然这些年杭州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出现多中心并头发展的态势,但武林广场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公认的杭州绝对市中心。百井坊就在武林广场标志性建 筑武林银泰和杭州百货大楼后面,2009年,杭州启动百井坊地区综合改造工程,百井坊巷、耶稣堂弄一带进入征迁范围,涉及动迁1251户居民、86家商铺单 位。当时,政府部门提供了货币补偿、异地安置、原地回迁等几种安置方式,大约有30%的住户选择了原地回迁。 2018年5月,被誉为"浙江最具商业价值地块"的百井坊地块出让,经过336轮鏖战,最终以107.3亿元被恒隆收入囊中,欲打造世界级商业街区恒隆广场。与 恒隆广场一起建设的,还有3幢百井坊回迁房,被安置在恒隆广场地块的西南角,总建筑面积7.7万m²,总户数361户,户型面积段60 ...
太古、恒隆、新鸿基、领展、凯德...13大港外资企业产品线与最新项目布局情况!
36氪· 2025-05-16 10:24
行业概况 - 13家港外资商业地产企业在中国内地布局40+筹开项目,2024年预计至少14个新项目入市 [1] - 内地成为头部港企主战场,上海最受青睐,外资企业则重仓非一线城市 [1] - 多个新产品线首次进入内地,产品线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高端、次高端、年轻化等不同定位 [1] 港资企业动态 瑞安房地产 - 核心产品线包括城市综合体、滨水文化综合体、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和创新园区,已在全国开出23个商业项目 [1] - 2024年将开业武汉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和上海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后者为20年来最大体量商业综合体 [3][4] - 代表性项目包括上海新天地(3.2万㎡)、武汉天地(4.9万㎡)、上海蟠龙天地(4.1万㎡)等 [2] 新鸿基地产 - 主要产品线包括国金中心(IFC)、APM、ICC和ITC,已开业12个项目,上海占比最高(5个) [5][6] - 未来3年将有6个新项目入市,包括苏州环贸广场ICC(3.2万㎡)和上海徐家汇中心ITC Maison(27.9万㎡) [7][8] K11集团 - 产品线分为K11(文化艺术)、K11 Select(年轻潮流)和K11 ECOAST(绿色海滨),已开业8个商场 [9][10] - 深圳K11 ECOAST试运营期间日均客流25万人次,投资超100亿,定位全年龄段文化体验场 [11] -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30个文化商业项目,2024年将开业广州和厦门K11 Select [12][14] 太古地产 - 产品线包括太古坊、太古汇、太古里和太古源,已开业7个项目,如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万㎡)、广州太古汇(13.8万㎡) [15] - 广州太古汇扩容至18万+㎡,未来将开业6个项目,包括三亚太古里(36万㎡)和西安太古里(27万㎡) [16][18][19] 香港置地 - 产品线分为"中环系"(高端)和"光环系"(中档),已开业7个项目,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17万㎡) [22][23] - 南京JLC金陵中環试营业,引入超40%区域首店,未来将开业杭州光环梦中心(16.9万㎡)等6个项目 [24][25] 恒隆地产 - 运营10个项目,分为高端商场(如上海恒隆广场)和次高端商场(如济南恒隆广场) [27][28][29] - 杭州恒隆广场(10万㎡)计划2026年开业,将引入文华东方酒店和爱马仕 [30][31] 嘉里建设 - 产品线包括嘉里中心(高端)和嘉里城/嘉里汇(区域型),已开业8个项目,如上海静安嘉里中心(8.6万㎡) [32][33] - 未来将开业上海PRISMA新嘉中心(36万㎡),计划引入500+品牌 [35][36] 九龙仓集团 - 核心产品线为IFS系列,成都IFS(21万㎡)和长沙IFS(24.6万㎡)长期占据城市客流榜首 [39][40] - 近年内地无新项目拓展计划 [41] 领展集团 - 品牌矩阵包括"领展广场"和"领展中心城",内地运营6个项目,如深圳领展中心城(13万㎡) [42][43] - 北京中关村领展广场和通州领展广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44] 外资企业动态 凯德集团 - 已运营42个购物中心,包括9个来福士和25个凯德广场/MALL,如重庆来福士(23.5万㎡) [45][46] - 未来将开业苏州来福士等4个项目 [47][48] 永旺中国 - 已开业24家永旺梦乐城,武汉和天津各4家,2024年新增长沙星沙项目(23万㎡) [49][50] - 长沙湘江新区项目(23万㎡)计划2025年开业,拟引入260+品牌 [51][52] SM集团 - 中国内地已开业8个项目,如SM厦门(38万㎡),未来将开业厦门海沧城市广场(14万㎡)等3个项目 [54][55][57] 英格卡集团 - 运营10座荟聚购物中心,上海荟聚(43万㎡)为全球单体投资最大项目,2024年9月开业 [59][60][61]
恒隆地产CEO卢韦柏:练好内功应对行业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4-25 01:14
文章核心观点 恒隆地产长期看好内地市场,试图在复杂周期中练好“内功”,在高端商业领域寻找新增长点,其审慎稳健的经营范式或为房地产下半场提供新思路 [2] 瞄准高端商业综合体 - 公司是历史悠久的港资地产商,聚焦高端赛道和差异化定位,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3] - 面对行业调整,公司不盲目扩张,聚焦高端商业领域,从存量资产中挖掘新增量 [3] - 国内商场总数超7000家,但真正高端标准的不到5%,公司坚持高端定位提升回报率的策略正确 [3] - 公司走“商业先行”路线,与多数内地房企“以住养商”模式不同 [3] - 公司在香港聚焦高端住宅等抗风险项目,在内地目标是把地块开发到极致 [3] - 公司大力布局二线城市,占据高端品牌龙头位置后,后来者难以撼动 [3][4] - 公司未来仍关注新机会,但不盲目追求体量增长,注重练好内功适应行业变化 [5] 持续调整发展节奏 - 公司未来核心策略是提升现有资产回报率和运营效率,为市场周期回归做准备 [6] - 公司将重心从横向扩张转向垂直增长,如上海恒隆广场推进三期建设,预计两年内零售面积增加13% [6] - 公司强化项目差异化和服务,提升“首店效应”,2024年已引入170个首店品牌 [6] - 公司尝试以多元体验型业态破圈,如引入体育运动类新品牌、开展“社区化运营” [6] - 公司酒店业务作为商办配套提升综合商业体整体价值,非单纯追求盈利 [6] - 2024年末大部分恒隆办公楼出租率保持在80%至90%,因其位置好、配套完善 [7] - 公司通过技术投入简化基础工作,实现租赁、财务、人力系统整合及物业管理系统定制优化 [7] 保障充足现金流 - 公司依托商场多元业态租金收入和住宅项目去化保障现金流,每年稳定租金收入约100亿元,净利润约30亿元,未来有望提升至40 - 50亿元 [7] - 公司在香港和内地拥有约200亿元可售住宅货值,按5年销售周期年均带来约40亿元现金流 [7] - 2025年公司将加快住宅项目销售节奏,推动去化和资金回笼,但不会因短期资金需求仓促决策 [8] - 公司财务稳健,融资渠道畅通,去年底启动融资计划,今年1月获100亿港元银团贷款 [8] - 充足现金流支撑重点项目建设,杭州恒隆广场2025年起分阶段落成,无锡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酒店2025 - 2027年陆续开业 [8] - 2027 - 2031年公司有望迎来“黄金回报期”,前期投入项目将产生回报,资金压力缓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