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用储能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赣锋锂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2025华夏ESG实践绿色机遇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18:1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锂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三大产业化技术[1] - 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盐深加工、锂金属冶炼、锂电池制造、锂电池回收五大业务板块 产品涵盖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1] - 业务模式垂直整合 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制药等领域[1]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持续强化动力电池技术研发 分阶段扩大高镍三元和固态电池先进产能[2] - 加速户用储能产品迭代 强化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渗透 开发光储一体化应用[2] - 推进电池回收产能建设 完善退役电池-黑粉提锂-再生材料垂直整合能力[2] - 2024年研发卤水萃取提锂技术 取代传统盐田摊晒 显著减少盐田建设面积和淡水使用量 提高锂回收率并节省成本[3] - 锂电板块着眼于固态电池和移动储能 发展动力电池多场景应用并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3] 具体实践案例 - 阿根廷Mariana项目配套120MW光伏电站和288MWh储能系统 实现完全可再生能源供电[2] - 国内运输全面电动化 外部运输广泛使用电动车 马洪万吨锂盐工厂油改电减少约1265.85吨二氧化碳排放[2] - 内部运输采用电动叉车和铲车 每台电动叉车年减排约53.39吨 电动铲车年减排约220.53吨[2] - 所用动力电池均来自自产 形成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价值链绿色闭环[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建立涵盖生产技术优化、废旧原料回收、业务产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全价值链体系[3] -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循环经济项目 拓展资源储备路径并提升利用效率[3] - 举措降低碳足迹的同时巩固市场竞争力 拓展新兴市场份额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3]
赣锋锂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2025华夏ESG实践绿色机遇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17:50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锂行业第一家A+H上市公司 拥有A股代码002460和H股代码01772 [1] - 公司拥有卤水提锂 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三大产业化技术 [1] - 形成锂资源开发 锂盐深加工 锂金属冶炼 锂电池制造 锂电池回收五大业务板块 [1] - 具备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 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 [1] - 业务模式垂直整合 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 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 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航空航天 功能材料及制药等领域 [1] 绿色转型与技术研发 - 持续强化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分阶段扩大高镍三元和固态电池先进产能 [2] - 加速户用储能产品迭代 强化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渗透 包括开发和推广光储一体化应用 [2] - 推进电池回收产能建设 完善退役电池-黑粉提锂-再生材料垂直整合能力 [2]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锂综合回收率 构建政策导向的再生锂盐供应体系 [2] - 在阿根廷Mariana项目周边建设120MW光伏发电站 搭载288MWh自研储能系统 实现完全可再生能源供电 [2] - 国内运输环节全面电动化 马洪万吨锂盐工厂通过油改电减少约1265.85吨二氧化碳排放 [2] - 内部使用电动叉车和铲车 每台电动叉车年减排约53.39吨 电动铲车年减排约220.53吨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 2024年研发卤水萃取提锂技术 取代传统盐田摊晒 显著减少盐田建设面积和淡水使用量 [3] - 提高锂回收率并节省成本 锂电板块着眼于固态电池和移动储能 [3] - 发展动力电池在多场景应用 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 [3] - 建立涵盖生产技术优化 废旧原料回收 业务产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全价值链体系 [3] -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循环经济项目 拓展资源储备路径并提升利用效率 [3] - 降低碳足迹的同时巩固市场竞争力 拓展新兴市场份额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3]
昱能科技跌2.84%,成交额2.10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2298.80万
新浪财经· 2025-09-18 15:3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 [2] - 储能产品已完成便携式移动储能、户用储能到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布局 其中单相户用储能系列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并销往欧美市场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4.95% 工商业储能系统29.14% 智控关断器8.94% 其它3.89% 户用储能产品3.06% [7]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 同比减少27.54% 归母净利润7913.62万元 同比减少9.88% [7] - 海外营收占比为66.03%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9亿元 [8]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股价跌2.84% 成交额2.10亿元 换手率2.47% 总市值83.91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减仓 当日主力净流出2298.80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5828.25万元 [4][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51.95元 股价在压力位61.86元和支撑位46.38元之间波动 [6] 公司资质与股东结构 - 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属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的排头兵企业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6万户 较上期减少0.20% 人均流通股13524股 较上期增加94.31%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8]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包括逆变器、新能源、储能、光伏玻璃、太阳能等 [7] - 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 属于共同富裕示范区概念企业 [2][3]
昱能科技股价涨5.09%,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22万股浮盈赚取11.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33
股价表现 - 9月15日昱能科技股价上涨5.09%至58.44元/股 成交额达1.26亿元 换手率1.40% 总市值91.3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构成: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占比54.95% 工商业储能系统29.14% 智控关断器8.94% 户用储能产品3.06% 其他业务3.89% [1] 基金持仓动态 - 国融融银A基金持有昱能科技4.2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2372股 9月15日持仓浮盈约11.93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国融融银A基金规模777.89万元 今年以来亏损0.43% 近一年收益21.3% 成立以来亏损56.25% [2] - 基金经理周德生管理规模12.26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59.56% 最差回报-43.73% [3] - 基金经理贾雨璇管理规模5.3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5.34% 最差回报-53.35% [3]
曼恩斯特:公司在储能领域构建了以集中式储能为核心业务、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产品为主力业务的产品矩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37
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在储能领域构建了以集中式储能为核心业务、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产品为主力业务的多层次产品矩阵 [2] - 公司储能产品覆盖下游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全应用场景 [2]
昱能科技股价涨5.05%,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00股浮盈赚取992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50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上涨5.05%至51.58元/股 成交额2.32亿元 换手率2.95% 总市值80.61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构成: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5.56%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30.63% 智控关断器10.46% 户用储能产品1.84% 其他业务合计1.5% [1] 基金持仓情况 -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A/B(100053)持有400股 占流通股比例0.0002% 位列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2.7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7.03% 近一年收益37.26% 成立以来收益89.7% [2] - 9月3日持仓浮盈约992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保合任职14年189天 管理规模90.6亿元 最佳回报126% 最差回报-95.66% [3] - 基金经理方旻任职10年292天 管理规模252.09亿元 最佳回报161.79% 最差回报-96.64% [3]
昱能科技股价涨5.05%,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22万股浮盈赚取10.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50
股价表现 - 9月3日昱能科技股价上涨5.05%至51.58元/股 成交额2.32亿元 换手率2.95% 总市值80.61亿元[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 - 收入构成: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5.56%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30.63% 智控关断器10.46% 户用储能产品1.84% 其他业务合计1.5%[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融融银A基金持有昱能科技4.2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2372股 9月3日浮盈10.46万元[2] - 基金规模777.8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76% 近一年收益28.48% 成立以来亏损55.28%[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周德生任职5年178天 管理规模12.26亿元 最佳回报61.47% 最差回报-39.75%[3] - 基金经理贾雨璇任职3年305天 管理规模5.39亿元 最佳回报5.35% 最差回报-49.5%[3]
昱能科技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855.83万元,融资余额2.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1.95% 成交额1.6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855.83万元 融资偿还2252.75万元 融资净流出396.92万元 [1] - 融资余额2.15亿元 占流通市值2.81%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1.10万股 融券余额54.02万元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16万户 较上期减少1.72% [2] - 人均流通股6960股 较上期增加1.7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1.68万股 较上期减少5.12万股 [3]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持股47.32万股 较上期减少14.81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1亿元 同比下降55.39% [2] - 归母净利润2887.97万元 同比下降27.6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49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收入构成: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5.56%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30.63% 智控关断器10.46% [1] - 注册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2010年3月成立 2022年6月科创板上市 [1]
昱能科技跌0.45%,成交额7545.78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408.97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16:0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 [2] - 储能产品已完成便携式移动储能、户用储能到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布局 其中单相户用储能系列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并销往欧美市场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微逆及能量通信产品55.56%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30.63% 智控关断器10.46% 户用储能产品1.84% 其他(补充)0.98% 其他0.52% [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 同比减少55.39% [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887.97万元 同比减少27.68% [7] - 海外营收占比为66.03%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9亿元 [8]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2日股价跌0.45% 成交额7545.78万元 换手率1.05% 总市值72.56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408.97万元 占比0.05% 行业排名6/70 [4] - 主力持仓方面 主力成交额4026.87万元 占总成交额的5.37%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4.04元 股价靠近支撑位46.38元 [6]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16万户 较上期减少1.72% [7] - 人均流通股6960股 较上期增加1.75% [7] - 第十大流通股东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持股47.32万股 较上期减少14.81万股 [8] - 第九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1.68万股 较上期减少5.12万股 [8] 公司资质与定位 - 公司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7] - 概念板块包括逆变器、太阳能、融资融券、光伏玻璃、小盘等 [7] - 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成立于2010年3月24日 于2022年6月8日上市 [7]
合康新能(300048):美的赋能,聚焦能源,踏浪前行
国投证券· 2025-07-16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合康新能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12 个月目标价 7.6 元 [5][9][1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康新能多轮业务整合后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业务,2024 年扭亏为盈,背靠美的集团,新能源业务有望快速发展,虚拟电厂业务蓄势待发,高压变频器业务稳健且市占率领先,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增长 [1][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美的旗下绿色战略先锋,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 - 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03 年成立主攻高压变频器,2020 年被美的收购,2021 年起剥离低效资产,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业务,2024 年继续精简业务,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何享健 [15][17] - 新能源业务为主,变频器为辅: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 39.15 亿元,同比增长 512.04%,占比 81.98%,涵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户用储能及光伏并网逆变器;变频器业务收入 6.45 亿元,占比 13.5%,聚焦高频变压器,市占率领先 [21][22] - 光伏 EPC 业务推动营收大幅提升,2024 年业绩扭亏: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20.31%至 47.76 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 1000 万元,因光伏 EPC 业务增长、高压变频器业务回暖及费用管控;毛利率因业务结构调整下滑,费用率压降,净利率回暖;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波动,资产负债率 60%左右,回款情况改善 [26][29][32] 2. 光伏 EPC + 户储 + 光伏逆变器,背靠美的乘势而起 - 政策与经济性驱动海外户储需求提升:户用储能可降低用电成本,适合高电价或电网老旧地区;2024 年全球户储累计装机量 51GWh,同比增长 48%,新增装机超 16GWh,受经济性、政策支持、用电刚需驱动 [36] - 美的集团品牌与渠道赋能,公司户储产品瞄准海外市场:自主研发户储和光伏逆变器产品,获国际最高安全等级认证,海外销售以 ODM 模式为主;美的集团在品牌、渠道、供应链、制造等方面赋能,助力公司拓展海外市场;2024 年户储业务毛利转正,未来有望高增 [43][49][55] - 光伏 EPC 压舱石业务稳健:主营户用和工商业 EPC、美墅绿电解决方案,产品定制化、数字化程度高;借助美的供应链与用电需求优势,项目有望稳健发展;2024 年新能源收入 39.15 亿元,约 96%来自光伏 EPC,在手项目充足 [59][67] - 新能源全面入市,虚拟电厂蓄势待发:“136 号文”后新能源全面入市,电价市场化倒逼企业精细化运营,对管理和信息化能力要求提高;虚拟电厂需求突出,公司推出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已完成售电资质申请,商业化运营蓄势待发 [76][79][84] 3. 深耕工业传动领域二十余载,高压变频器龙头 - 变频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重要的能源优化设备:变频器是工业自动化关键设备,我国变频器市场近 500 亿元,高压变频器占比约三分之一,预计 2025 - 2029 年行业复合年增长率为 9.1%,亚太地区增长最快 [85][86] - 公司高压变频器产品丰富,市占率领先:产品涵盖通用、水冷、海外专机等系列,应用于多个关键行业;市占率领先,参与国家标准修订,完成多个代表性项目;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客户矩阵丰富;2023 年起更改销售模式,聚焦高壁垒领域实现突破,2024 年收入 5.5 亿元,同比增长 9% [95][96][103]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预计 2025 - 2027 年光伏 EPC 业务增速 40%/30%/15%,户用储能业务增速 100%/80%/60%,变频器业务增速 10%/8%/6%;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65/83.75/97.6 亿元,增速 36.09%、28.84%、16.55%;归母净利润 1.46/2.07/2.55 亿,增速 1316.6%、41.9%、23.3% [113] - 可比公司估值:选取正泰电器、德业股份、固德威为可比公司,采取 PEG 法估值,可比公司 2026 年平均 PEG 为 0.32 倍,给予公司 2026 年 0.18 倍 PEG,12 个月目标价 7.6 元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