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
搜索文档
都什么年代,居然还有人存定期存款?银行员工直言不讳
搜狐财经· 2025-11-12 18:13
居民储蓄趋势 - 中国居民储蓄意愿高涨,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居民存款达10.33万亿元,超过过去几年全年新增总额 [1] 定期存款优势 - 定期存款安全性极高,能提供稳定利息收入,而股市、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可能面临本金缩水风险 [3] - 定期存款投资门槛低,易于大众参与,相比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和公募基金起投金额更具优势 [7] - 将资金存入定期存款有助于培养量入为出的良好储蓄习惯,避免移动支付便捷性导致的过度消费 [7] 储蓄动机 - 疫情冲击及裁员降薪等因素增强了居民风险意识,储蓄旨在应对突发事件如疾病、失业的经济压力 [5] - 部分居民储蓄为应对未来大额支出,例如购房首付、房屋装修及购买车辆等 [5]
普通人赚钱第一步:禁欲
洞见· 2025-10-30 20:20
文章核心观点 - 财富积累依赖于对抗消费本能,通过禁欲和投资自我来实现 [2][3][4] - 普通人需以理性消费替代冲动消费,将资金导向能提升自身价值的地方 [7][8][19] - 储蓄为把握重大机遇提供基础,存款达年收入50%的人群把握机遇成功率提高400% [22] 认知与行为模式分析 - 穷人易输给物欲,经受不住促销诱惑和消费冲动 [5] - 消费主义鼓励及时行乐,但真正的聪明人进行理性消费并投资自己 [8][17] - 财富是对反人性者的奖赏,与本能作战是积累财富的关键 [3] 投资自我案例研究 - 海底捞CEO杨利娟将收入用于购买键盘学习打字,后投资电脑报班学习,成为最早掌握电脑技能的员工,实现从服务员到CEO的职业晋升 [9][10][13][15] - 真正的投资自我是将钱花在最能产生新价值的地方,而非仅体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19] 储蓄与机遇捕捉 - 博主程立通过低物欲生活(月租2500元小公寓、七套衣服三双鞋、自带午餐)三年存下60万,投资学长新能源电池创业项目,最终获得150万回报 [22] - 职场人阿秀在北京工作期间积攒30万存款,为其创业提供起始资金,最终公司规模扩大,收入翻十几倍 [26] - 美国企业家托马斯·斯特劳通过节俭生活(廉价衣服、旧车、小公寓)积攒资金开设电器店,后扩展为连锁品牌 [26] 成功要素总结 - 致富依靠清醒的认知(自知之明,不过度消费)和执行力(控制欲望、节约金钱、为未来做准备) [28] - 储蓄是变富的第一步,为投资奠定基础,属于富人思维 [26] - 低物欲生活与早期储蓄预示着个体开始走上坡路 [26]
4个方法,帮你攒下更多钱来做投资|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18 21:58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针对月光族财务规划问题提出改善方法 核心观点是通过工资规划、记账、小额储蓄启动和个税优化来培养储蓄习惯并盘活家庭资产 [2][3][4][5][6][7][8][9] 工资与日常开支规划 - 工资到手后立即将日常开支资金分成四份 每周分配一份以避免月初将钱过早花完 [3] - 该方法旨在帮助月光族克制乱花钱的困难习惯 [2] 家庭财务记录与分析 - 需做好记账工作 记录收入与支出 [3] - 家庭财务报表应记录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定期更新 [3] - 通过记录可清晰了解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 识别闲置资产并进行盘活 [4] 储蓄习惯培养 - 储蓄率指从收入中存下的比例 高储蓄率家庭可存下收入20% [6] - 建议从小额开始 如先尝试节约收入1%或每周节约20元 以更容易适应节约生活方式 [6] - 随后可逐渐增加储蓄比例 长期积累小额节约能产生巨大效果 [7][8] 个人所得税优化 - 个税是重要支出 可通过合理利用国家福利政策进行优化而非违法逃税 [9] - 申报个税时可利用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房贷房租、个人养老金等抵扣项目 [9] - 以家庭为单位将支出记在收入较高成员身上可实现更有效的家庭财务优化 [9]
独家!万亿巨头重磅发声,事关中国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1:19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回升 - 全球机构和高净值个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在回升,投资者需超越房地产行业的短期压力,关注更广泛的中国经济机遇[4][12] - 投资者核心关注点包括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后续政策力度以及创新驱动增长,特别是在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12][15] - 监管机构间协调性增强,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性政策环境[12][15] 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中国业务与市场观点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约1.6万亿美元,拥有超过75年历史,自二十多年前开始投资中国,并在香港和上海设立研究办事处[3][6][7] - 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涵盖机构客户、主权财富基金、QFII及私募股权,并与多家QDII合作[3][8] - 认为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相对温和,15%有效关税税率相当于征收3%的全国消费税,仅推升通胀约1.5%,对GDP影响有限[9][10][11] 新兴市场迎来拐点 - 几乎100%确定新兴市场迎来拐点,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关注增加,弱美元将支撑投资者向新兴市场倾斜[6][48][59] - 新兴市场作为整体资产类别纳入全球投资组合,有助于构建更具韧性的组合,吸引力大幅提升[59][63]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结构性改革值得关注,印度市场虽前期涨幅显著,但部分领域仍有机会[55][57] 中国投资机会的5S框架 - 供应链:如电池制造商[13][17] - 可持续性:如电动汽车、氢能发电机及长江电力等公司[13][17] - 服务:如携程等旅游服务平台[13][17] - 系统:如阿里巴巴在云基础设施等布局[13][17] - 储蓄:如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13][17] 亚太市场机遇与人口结构 - 亚太机遇来自人口结构与财富增长,中国、印度等大型经济体产生的财富,加上流入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国际资本,带来丰富机会[25][27][28] - 中国、日本、韩国面临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挑战,需要高度差异化的投资解决方案[26][29] - 日本呈现增长机遇,政府推出新储蓄项目并鼓励外资进入金融市场,股票估值极具吸引力[26][30] 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变化 - 全组合方法越来越受重视,更强调集中度、相关性及气候风险[33][36] - 固定收益市场迎来良好配置时机,美国企业信贷利差处于合理区间[33][36] - 另类投资受到重视,对冲基金策略在2025年重获青睐,市场波动性上升增加阿尔法机会[33][38] 财富管理客户需求变化 - 收益是高净值客户的核心驱动因素,全球固定收益资产是最受关注的类别之一[41][45] - 多资产及高股息类解决方案提供多元化收益来源,美国多资产策略在亚太地区表现成功[42][46] - 主题投资是重要趋势,涵盖技术、医疗保健、黄金及贵金属等多个领域[43][47] 欧洲市场与美元走势影响 - 部分投资者降低美国市场配置,转向欧洲市场,原因包括估值疑虑、地缘政治因素及欧洲经济刺激措施[49][50][51] - 若美元走弱或企稳,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将受益,商品价格上涨及出口增加提供投资机会[54][56][58] - 美元企稳或略有下行将利好部分国家货币及市场表现[55][58] 美国科技股估值与投资机会 - 标普500指数2025年和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4倍和21倍,均处于高位[69][71] - 投资机会正从大型股向中小型股拓宽,半导体等全球化创新核心领域展现广阔前景[69][73] - 主动管理在科技领域至关重要,帮助投资者动态调整组合并捕捉机遇,需关注私人公司以获取更全面洞察[70][75]
先存钱还是先投资?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8-18 14:44
应急储备金的重要性 - 建立三到六个月生活费的应急储备是家庭理财的首要步骤[3] - 拥有2000美元应急金可提升财务幸福感21%[3] - 应急储蓄少于5000美元的人群患抑郁症几率比超过5000美元储蓄者高出52%[3] - 储蓄不足2万美元与超过2万美元人群的抑郁症概率差距达49%[3] 财富积累行为特征 - 美国百万富翁最常驾驶的汽车品牌为丰田(12.5%)、本田(11.4%)和福特(9.0%)[4] - 真正积累财富者注重将资金投入保值增值领域而非消费性支出[4] - 理财应聚焦低成本投资与资产本身 避免浮华消费[5] 投资成本控制 - 加拿大共同基金年管理费率达2%-2.5% 部分超过3%[5] - 高额管理费长期将侵蚀投资收益[5] - 建议优先选择低成本指数基金和ETF产品[5] 家庭支出管理 - 房屋年维护更新成本可达房屋价值的1%以上[6] - 保费与税费年增长率可能超越平均通胀率[6] - 全球83%人口净资产不足10万美元(40%不足1万美元 43%处于1-10万美元区间)[6] 储蓄行为与情绪管理 - 具备应急储备金者在市场波动中表现更稳健[6] - 低利率环境导致部分家庭养成透支消费习惯 未能实现10%-15%的收入储蓄率[6] - 贫富差距关键源于长期储蓄坚持与支出控制 而非短期投机收益[6] 理财哲学与长期规划 - 理财本质是节制欲望与合理规划的结合[7] - 投资是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 需先建立应急储备和稳健投资基础[8] - 财富积累需遵循"先修渠再引水"原则 注重根基建设而非追逐风口[8]
学会储蓄,坐收“渔”利
搜狐财经· 2025-07-19 10:39
储蓄的重要性 - 储蓄是穷人变富人的第一步,不是有钱人的游戏 [1] - 储蓄的"时间魔法":从25岁开始每月存1000元,年收益率6%,到35岁可攒15万本金+利息,比30岁开始多赚7万 [1] - 储蓄本质是用现在的克制换取未来的自由 [2] 储蓄的三大核心价值 - 应急护盾:应对失业、生病等突发情况 [4] - 投资跳板:为理财、买房、创业积累本金 [4] - 心理底气:帮助抵御消费诱惑,做出理智决策 [4] 常见储蓄误区及破解方法 - "及时行乐"误区:建议工资到账先转10%到储蓄账户 [5] - "小额无用"误区:推荐"52周存钱法",一年可攒13780元 [5] - "等发大财再存"误区:强调本金少时储蓄性价比最高 [5] 实用储蓄策略 - 设定可视化目标如买房首付、教育金等 [5] - 打造自动储蓄系统:工资卡绑定理财账户自动转账 [8] - 零钱利用:通过支付宝/微信零钱理财自动攒钱 [8] - 副业收入单独存储,不混入日常开支 [8] 资金配置建议 - 短期资金:配置货币基金,收益比活期高3-5倍 [8] - 中期资金:购买银行定期或国债,锁定3-5年更高利率 [8] - 长期资金:定投指数基金,每月500元10年后可能翻倍 [8] 储蓄的附加价值 - 提升自律性,养成良好财务习惯 [8] - 锻炼财商能力,促进主动学习理财知识 [8] - 增强抗风险能力,年轻时积累经验成本低 [8] 成功案例参考 - "3333计划"案例:月薪8000元,30%强制储蓄(2400元),5年积累50万本金 [8] - 案例显示储蓄带来升职加薪和副业收入超过主业的效果 [8] 储蓄的本质 - 是用现在的小付出换取未来的大回报 [6] - 强调越早开始储蓄效果越好,时间是最重要的盟友 [6] - 建议从每月100元开始行动,耐心积累终获财务自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