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优势企业混合
搜索文档
9000亿招商基金“换帅”!钟文岳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搜狐财经· 2025-09-24 20:13
核心人事变动 - 招商基金董事长王小青于9月23日因工作安排卸任 由总经理钟文岳代行董事长职责[2] - 王小青掌舵公司五年期间实现公募及非货管理规模翻番并保持行业前十[3] - 2025年以来公司失去翟相栋、马龙、王岩等4位核心投研人才[2][15][18] 管理层背景 - 王小青拥有银行、保险、资管等金融领域丰富管理经验 曾任中国人保资管副总裁等职[2] - 前任总经理徐勇深耕保险行业 曾任职太平洋人寿及长江养老保险总经理[7] - 新任总经理钟文岳为老将回归 曾任职招商银行及招银理财总裁[13][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53.08亿元 净利润16.5亿元 近两年净利润连续下滑(2023年17.53亿元 2024年16.5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61亿元(同比增长1.17%) 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6.81%)[5] - 权益类产品2022-2024年合计亏损594.08亿元 债券型基金同期盈利332.14亿元[10] 管理规模与产品结构 - 管理规模从2019年3788.49亿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末9057.07亿元 行业排名第12位[8][9] - 固收产品占主导地位:货币型基金3737.87亿元 债券型基金3387.96亿元 合计占比78.68%[9] - 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不足20%:混合型基金501.44亿元 股票型基金1240.16亿元[9] 投研人才变动 - 固收领军人物马龙离职 其2024年上半年管理规模876.18亿元 占公司债基总规模21.6%[18] - 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离职 其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规模从0.4亿元增至超百亿元[16] - 公司近一年新聘23位基金经理 在职总数达92人 远高于行业平均数3.81[20] 战略调整 - 公司表示将丰富产品类型 巩固业务优势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12] - 5月底任命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 投研骨干进入管理层[20] - 强化人才选拔培养 持续做好"选用育管"各环节工作[20]
公奔私升温!明星基金经理频出走,继任者面临业绩“保鲜”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41
基金经理离任趋势 - 截至8月12日,年内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0人,较去年同期212人增加28人,增幅13.21% [2] - 多家基金公司出现多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招商基金5人、中信证券资管7人、申万菱信基金5人、永赢基金5人及信达澳亚基金5人 [8][9] - 部分资深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较长,如招商基金马龙任职超11年、申万菱信基金唐俊杰任职超6年、永赢基金李永兴和乔嘉麒任职均超7年 [8][9] 明星基金经理案例 - 招商基金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其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规模达81.32亿元,年内A/C份额回报分别为23.88%和23.44%,任职总回报124.59%,年化回报27.96% [2] -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前管理9只基金,代表作安信稳健增值A任职回报82.81%,排名行业前20% [14][16] - 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安信基金张翼飞及招商基金翟相栋等明星基金经理均于二季度后离职 [3] 公募行业生态变化 - 公募行业面临费率改革与薪酬调整,浮动费率机制使收入与业绩挂钩更紧密,考核标准细化严格 [5] - 行业传统"旱涝保收"模式被打破,部分基金经理因职业发展考量流动加剧 [5] - 多家基金公司如中庚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规模显著缩水,截至二季度末资产从189.72亿元降至116.07亿元,同比缩水近四成 [17][18] 继任者业绩挑战 -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继任者面临业绩保鲜难题,如招商优势企业由陆文凯接任,其管理6只基金合计规模124.41亿元,但任职回报差异较大 [10] - 圆信永丰基金范妍离任后,继任者陈臣管理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任职回报仅4.98%,年化回报3.64%,同类排名786/915,落后业绩基准8.13% [11][12] - 陆文凯管理的招商产业升级1年持有A和招商康益任职回报均为负值,分别为-3.60%和-0.52%,同类排名落后 [11] 公奔私现象升温 -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转战私募趋势加剧,私募因投资策略弹性、高业绩分成及监管约束少更具吸引力 [13] - 截至6月底,私募行业共有863位公募背景基金经理管理320只产品,其中36位在百亿私募任职 [13] - 翟相栋、鲍无可大概率加盟高瓴旗下私募,张翼飞也可能转战私募领域 [3][16][17] 基金产品及规模变动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为招商基金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去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规模曾突破百亿元,分别达100.17亿元和101.46亿元 [2] - 马龙在招商基金离任前在管规模峰值达876.18亿元(2024年二季度末) [8] - 范妍在圆信永丰基金离任前管理规模超170亿元,占公司总规模超四成 [11]
9000亿招商基金今年“痛失”4位知名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22
核心观点 - 招商基金经历重要人员变动 包括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离任和高管团队调整 引发市场对基金业绩稳定性和投资策略延续性的关注 [2][3][25] 人员变动情况 - 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于8月9日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卸任后无在管产品且不再转任其他岗位 [2] - 2024年至2025年招商基金共有4名基金经理离任 包括苏燕青 王岩 马龙和翟相栋 [2][14] - 固收核心人物马龙离任前管理规模达876.18亿元 占公司债基总规模21.6% [16] - 贾成东离任前代表作招商优质成长和招商行业精选任职回报分别达192.09%和140.27% [14] - 近一年新聘22位基金经理 在职总数达92人 远高于行业平均数3.84 [18] 投资业绩表现 - 翟相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期间规模从0.4亿元增至百亿 任职回报124.59% 年化回报27.96% [4][9]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2025年二季度A类亏损2.85亿元 C类亏损1.59亿元 净值增长率-3.63%和-3.77% [6][7] - 公司权益类产品2022-2024年合计亏损594.08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23.35亿元 [19] - 旗下59只基金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19只亏损超30% [18]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2025年二季度A类亏损40.44亿元 C类亏损11.25亿元 [21] 资产配置特点 - 前十大重仓股中8只为白酒股 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等 [23] - 贵州茅台今年以来股价下跌3.86% 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分别上涨4.99%和5.12% [24] 管理层调整 - 5月20日总经理由徐勇变更为钟文岳 后者曾任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26][29] - 5月底任命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 王景 朱红裕和陈方元 [29] - 董事长王小青8月4日辞任招商银行副行长 且不再在控股子公司任职 [2][29][30] - 王小青任期内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18.13亿元降至2024年16.5亿元 [30] 接任安排与策略 - 陆文凯接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管理规模124.1亿元 [11][12] - 陆文凯管理时间最长的招商瑞利灵活配置混合任职回报16.22% 年化5.17% [12] - 其管理的招商产业精选A任职回报34.28% 年化27.84% [14] - 公司表示将保持投资策略延续性 注重估值和成长性核心投资理念 [11]
传闻落地!招商基金绩优基金经理离职,接任者能否担当重任?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43
核心事件 -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于8月9日离任,其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由基金经理陆文凯接管 [1][2] 离职基金经理概况 - 翟相栋证券从业经历超过10年,于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2022年4月开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 [2] - 在其管理下,该基金规模从几亿元迅速增长至百亿级别,并在今年一季度末达到101.46亿元的历史新高 [2] - 截至8月8日,其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份额的任职回报率达124.59%,年化回报率达27.96% [1][2] - 该基金深受机构投资者青睐,截至去年末,其A份额和C份额的机构持有人占比分别为69.12%和87.04% [2]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总规模为81.32亿元 [2] 接任基金经理概况 - 接任者陆文凯证券从业经历长达15年,于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3] - 陆文凯目前在管基金6只,在管总规模为124.41亿元 [3] - 其管理招商产业精选基金一年多的任职回报率为34.28%,年化回报率为27.84% [3] 基金公司背景与回应 - 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12月,大股东为招商银行 [4]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公募产品总规模为8964.87亿元,行业排名第十二位,其中非货币管理规模为5227亿元,行业排名第十位 [4] - 公司表示此次变更是基于整体投研团队长远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的正常调整 [5] - 公司强调其权益投资团队已形成有序的人才梯队,并探索出自主培养的人才成长路径 [5] - 公司称陆文凯将秉持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理念,采取逆向投资策略,并确保投资策略的延续性 [5][6] 行业影响与市场关注 - 绩优基金经理的离职可能对基金公司带来影响,如基金规模缩水、投资风格转变导致业绩变化等 [4] - 对于头部基金公司,保持权益类基金规模的稳定增长对维持行业地位至关重要 [4] - 投资者普遍关注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后能否延续之前的出色业绩 [5]
近一年翟相栋、马龙等三位顶流基金经理同时离职,招商基金陷大换血,新总经理钟文岳如何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8-11 21:17
招商基金核心人才流失危机 - 三位顶流基金经理翟相栋、马龙、贾成东集体离职 对公司权益和固收业务造成重大冲击[2][3][4][5][7] - 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规模从0.4亿增长至百亿级 任职回报达122.95% 2023-2024年连续两年收益超27%[3] - 马龙管理的固收产品规模达876亿 占公司固收板块35% 招商产业债年化回报5.36% 最大回撤仅2%[4][5] - 贾成东作为权益老将2024年6月卸任5只产品 9月正式离职转投竞争对手[7] 人才流失背后的薪酬问题 - 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限薪退薪政策导致多名员工不满 被认为是人才流失主因[7][8] - 薪酬体系僵化 缺乏股权激励等灵活机制 落后于竞争对手[10] - 核心人才收入与市场价值不匹配 马龙等因薪酬缩水萌生去意[8][10] 新总经理面临的挑战 - 钟文岳新任总经理 曾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熟悉内部情况但面临严峻挑战[13] - 需解决三大难题:重建薪酬体系 稳定投研团队 恢复投资者信心[13][14] - 公司品牌形象受损 吸引新人才难度加大 业务发展面临不确定性[14] 基金经理变动数据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 与濯相株共同管理[4] - 2024-2025年公司共有10位基金经理离职 包括马龙等核心人员[6]
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离仼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09:06
基金经理变动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8月9日离任 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1][2][3] - 翟相栋任职期间(2022年4月29日至2025年8月9日)该基金规模达80亿元 任职回报率超110% [1] - 该基金后续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陆文凯于2025年7月22日被增聘为共同基金经理 [3]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 - 陆文凯现任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权益基金管理经验丰富 [3] - 投资风格以成长股为核心 采用均值回归思维 行业配置较分散 覆盖TMT/军工/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领域 [3] - 将延续逆向投资策略 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理念 保持投资策略连续性 [3] 市场展望与配置方向 - 对A股/H股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认为市场信心处于恢复阶段 [4] - 未来可能增加消费行业配置 重点关注内需消费中零售终端相关领域 [4] 公司投研团队建设 - 招商基金权益投资团队拥有超70名投研人员 其中50余人为基金经理 平均从业年限13年 [5] - 采用投研一体化模式 设立资产配置与行业比较小组+七大产业链小组的运作架构 [5] - 行业普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通过阶梯式结构缓解核心人员流动冲击 [5]
知名基金经理,正式离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5:09
基金经理变动 - 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于8月9日正式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2][3][4] - 翟相栋离任后,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将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4][6] - 市场传闻翟相栋下一站可能为私募基金 [2] 基金业绩与规模 - 翟相栋自2022年4月29日接手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以来,任职总回报接近125%,任职年化回报率为27.96%,在近290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 [7] - 招商优势企业规模从不到4000万元增长至百亿级,但最新二季报显示规模降至80亿元出头,净值下跌3.63%,份额净赎回超3亿份 [7] 投资策略与后市展望 - 接任者陆文凯为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有望确保投资策略延续性 [10] - 陆文凯对A股和H股持中性偏乐观态度,认为市场信心正在恢复,基本面无显著趋势性变化 [9][10] - 未来可能逐步增加对消费相关行业的配置,尤其聚焦内需消费中与零售终端关联度更高的方向 [10] - 消费行业估值较低(PE约十几倍),海外同类消费股估值约30倍,存在估值差 [11] - 消费行业竞争趋于缓和,部分企业已夯实竞争优势并探寻二次成长曲线 [10][11]
知名基金经理,离任!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14:49
基金经理变更 - 招商基金宣布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该基金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1] - 招商基金表示此次变更是基于整体投研团队长远规划 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正常调整 [3] - 翟相栋自2022年4月29日开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 截至2025年8月8日任职回报率为11924% [3]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 - 陆文凯拥有超过14年投研经验 近7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 覆盖家电 轻工 传媒 计算机行业 [3] - 陆文凯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现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3] - 陆文凯将秉持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核心理念 采取逆向投资策略管理该基金 [4] 行业动态 - 截至8月8日 年内已有超过200位基金经理离任 包括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5] - 部分基金经理离职可能因个人职业规划调整 或追求更具挑战性的平台 [6] - 人员流动促使行业更加注重长期业绩考核与团队协作机制的完善 减少单一明星基金经理依赖 [6]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增聘陆文凯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7
基金经理变更 - 招商基金增聘陆文凯为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1][2] - 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拥有超过1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曾任职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汇丰晋信基金 上海道仁资产及北信瑞丰基金 [1] - 陆文凯于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现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兼基金经理 [1] - 该基金共同管理的其他基金经理为霍相栋 [2] 基金产品表现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类份额成立于2012年2月1日 C类份额成立于2023年1月30日 [1] - 截至2025年7月21日 A类份额今年来收益率达20.19% C类份额为19.80% [1] - 自成立以来 A类份额累计收益率达448.66% C类份额达70.70% [1] - 截至同期 A类份额累计净值为5.4866元 C类份额为5.3889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该基金规模为81.32亿元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 - 基金简称为招商优势企业混合 [2] - 基金主代码为217021 [2] - 基金管理人为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洗牌如潮!招商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51
基金经理变动传闻 - 招商基金增聘陆文凯与翟相栋共同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 触发市场对翟相栋离职的猜测 [2] - 公募行业存在"先增聘共管、再卸任离职"的潜规则 过往案例包括嘉实基金洪流、中庚基金丘栋荣等 [5] 基金业绩与规模变动 - 翟相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任职回报达11581% 基金规模从2022年4月不足4000万元增长至2024Q4超百亿 [3] - 2025Q2基金规模从100亿元跌至80亿元 流失近20% 因未参与高股息、创新药等板块且港股互联网头部布局跑输指数 [3] - 基金2025Q2前十大重仓股为金蝶国际、腾讯控股、第四范式等港股TMT标的 [3] - 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此前管理规模4308亿元 重仓绿城中国、海底捞等资源消费股 业绩回报优于市场 [3] 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招商基金总经理钟文岳上任后任命3位副总 首席配置官于立勇升任副总主管FOF和养老金 [4] - 2024年起共有10位基金经理离任 包括马龙、贾成东等 离职数量居行业并列第四 [4] 行业趋势 - 公募行业正推动"去明星化"转向团队化运作 弱化个人影响 [4] - 绩优基金经理选择多元化 截至6月30日"公奔私"人数达863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