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

搜索文档
招行行长王良最新发声:“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2:01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战略 聚焦零售业务优势、ROE领先目标及国际化发展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稳中有进并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2][3][4] 全年业绩展望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经营情况整体好于一季度 主要因一季度受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下行带来营收压力 [3][4] - 下半年将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中间业务增长及资产质量管控等措施实现稳中有进、逐季向好态势 有信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4] 零售业务优势 - 零售业务三大支撑为科技能力(如一卡通、App及AI产品)、全行协同的队伍体系("人人讲零售、人人懂零售、人人做零售")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5][6][7]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 半年增量创近年新高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 [5] - 客户风险偏好稳健为主基调 但进取型偏好边际改善 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 [3][9] ROE管理目标 - 公司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标保持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 当前ROE为13.85% 较行业平均9%高约4个百分点 [10][11] - ROE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回升 将在利润增长、净资产积累和分红间寻求平衡 但分红比例调整需综合资本实力、业务发展及监管政策等因素 [11][12] 短期与长期平衡 - 强调银行经营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需坚持长期主义 避免为当期业绩牺牲长远利益 [8] - 通过巩固客户、队伍、管理及业务四大基础 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国际化发展 - 国际化是"四化"转型之首 因应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及金融强国建设需求 [13] - 境外机构(如香港永隆银行、招银国际)总资产增速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但对全行贡献仍需三年以上培育期 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13] 财富管理趋势 - 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 客户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含权类产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规模提升有望推动财富管理中收增长 [9]
招行行长王良最新发声:“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1:56
全年业绩展望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经营情况整体好于一季度[4][6] - 下半年预计实现稳中有进 逐季向好的发展态势 有信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4][6] - 将通过加快战略转型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等多措并举[6] 零售业务优势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 半年增量创近年来最高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5][7] - 三大底层支撑包括科技与业务高度融合 全行协同的零售队伍 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5][8][9][10] - 客户风险偏好稳健为主基调 进取型偏好边际改善 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5][12] ROE管理目标 - 上半年ROE为13.85% 较国内银行业平均9%水平领先约4个百分点[13] - 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标保持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4][13] - ROE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回升 将在利润增长 净资产积累和分红间寻求平衡[13][14] 国际化战略 - 将国际化作为"四化"转型首要任务 顺应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趋势[15] - 境外机构总资产增速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对全行贡献初见成效[16] - 预计需要3-5年提升能力 国际化将成为新增长点[16] 经营理念 - 强调银行经营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坚持长期主义[2][11] - 需平衡当期利益与长远风险 巩固客户 队伍 管理和业务四大基础[11] - 通过差异化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11]
招商银行(03968)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9 19:18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20][37]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20][37]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126571.5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16%[21][37] - 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0.93%,较2024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7][38] - 2025年1 - 6月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53] - 2025年1 - 6月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60]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1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336.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6%[141] - 公司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144]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公司将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加强风险形势研判,优化业务和风险管控策略[17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信息科技投入44.44亿元,达到公司营业收入的2.93%[149] - 新增立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386个,新增上线项目214个[1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投行业务贡献的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较年初增长8.90%,并购金融业务发生额同比增长27.39%,人民币并购贷款投放金额同比增长129.37%[147] 其他新策略 - 融资业务线上化率达94.26%,外汇业务线上化率达84.33%,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45和6.92个百分点[151] - 小企业尽调报告自动化引入率达70.00%,撰写效率提升15.97%[153]
为什么是深圳? 创新与价值重估“三巨头”给出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1:17
深圳上市公司概况 - 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424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 - 截至2025年4月底,深圳上市公司总资产超40万亿元、净资产近6万亿元 [2] - 截至8月1日收盘,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万亿元,约为2024年GDP的三倍 [2][8] A股新七舰与美股科技七巨头对比 - "A股新七舰"筛选标准为"核心资产+估值优势+均衡配置+科技创新",深圳占3家(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迈瑞医疗) [2] - 美股科技七巨头总市值:英伟达4.23万亿美元、微软3.82万亿美元、亚马逊2.46万亿美元 [3] - A股新七舰总市值:中国移动2.36万亿元、宁德时代1.31万亿元、中国平安1.09万亿元 [3] 深圳三巨头创新表现 技术研发 - 中国平安2024年研发人员2.1万人,研发投入180亿元;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33.5亿元;迈瑞医疗研发投入40.08亿元 [6] - 迈瑞医疗2023年推出重症医疗垂域大模型"启元",2015年即布局"设备+IT+AI"融合 [5] 业务创新 - 招商银行实现银行业三大突破:计算机时代"一卡通"、互联网时代"一网通"、移动互联时代手机银行App [5] - 中国平安构建"五大实验室+九大数据库",深化AI大模型与大数据技术应用 [5] 市场表现与品牌价值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计营收6.88万亿元,净利润5188.61亿元;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净利润均近1500亿元 [8] - 中国平安品牌价值3160.04亿元,招商银行1504.99亿元,迈瑞医疗279.23亿元(医药行业第一) [9][11] - 202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上涨18.38%,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市值分别上涨14.05%和19.09% [8] 深圳创新生态 - 深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为全国平均7.9倍 [4] - 深圳企业创新三大动能:技术迭代(如微软Azure)、资源整合(如谷歌收购YouTube)、模式革新(硬件+软件+生态) [4]
银行支付业务行业研究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6-04 1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经历电子支付探索、第三方支付联动、移动支付转型、数字化与生态化4大阶段,未来将与各支付场景深度融合,建立“无界支付”场景 [4][5] - 银行支付业务广泛应用于零售、电商、餐饮、游戏等主流场景,为消费者和商户构建全场景金融服务生态 [7] - 不同场景下银行支付费率存在差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14][19][26][34] - 未来银行支付业务有望在支付流程简化、提供针对性服务、拓展新兴场景、增强支付安全建设等方向实现突破与拓展 [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之前,现金和票据是主要支付工具;1985年发行国内首张银行卡;1996年和1999年分别推出国内首家网上银行和“一网通” [6] -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统一银行卡跨行清算,银行接入第三方支付渠道;2010 - 2020年进入移动支付转型阶段,推出手机银行APP和“云闪付” [5][6] - 2021年至今进入数字化与生态化阶段,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银行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共建“无界支付”场景 [5] 我国银行支付重要场景 零售场景 - 银行依托移动支付工具实现便捷消费体验,通过信用卡服务刺激消费;为商户提供聚合支付等解决方案,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8] 电商场景 - 银行构建安全稳定的线上支付体系,保障交易即时到账;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助力中小电商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9] 餐饮场景 - 银行推出智能收银系统,简化结算流程,提供资金实时清算服务;为连锁餐饮定制财务管理方案;联合商家开展优惠活动拉动消费 [10] 游戏场景 - 银行以安全交易为核心,为游戏充值等提供专业支付通道,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为游戏企业提供账户托管等服务,确保资金透明可溯 [12] 各场景银行支付费率情况 零售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0.4% - 0.6%,商业银行0.4% - 0.8%,地方性银行0.5% - 1% [14]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商户规模与交易量、客户引流、规模效应等 [14] 电商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0.3% - 0.6%,商业银行0.3% - 0.8%,地方性银行0.4% - 1% [19]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目标一致性、场景互补性、成本收益、品牌协同效应等 [19] 餐饮场景 - 国有四大行、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支付费率区间均为0.2% - 0.6% [26]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餐厅生命周期、经营情况、支付系统兼容性等 [26] 游戏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1% - 1.3%,商业银行1.3% - 1.6%,地方性银行1.5% - 2% [34]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风险控制、品牌提升、增值服务等,且费率会根据游戏公司流水规模浮动 [34][38]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发展展望 支付流程简化 - 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升级,刷脸、指纹支付将更精准安全并广泛普及;区块链技术可优化跨境支付清算流程 [42] 提供针对性服务 - 为老年群体打造简易支付产品,为青少年设计专属支付账户,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支付方案 [43] 新兴场景拓展 - 涉足智慧医疗、智能出行、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提供便捷支付渠道 [44] 增强支付安全建设 - 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与信息隐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5]
招商银行竞逐AI浪潮
36氪· 2025-03-29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银行业掀起新科技军备赛,招商银行将AI战略上升至新高度,虽面临竞争但有自身优势,提出“人+数智化”模式有望在AI竞逐中挺进前列 [1][2][8] 科技战略升级 - 招商银行科技战略从“数字招行”升级为“数智招行”,凸显战略重心从“数字”到“数智”转变 [2] - 过去数字时代招商银行始终处于科技前沿,一系列科技创新见证其“科技领先型银行”发展之路 [2] - 2024年公司信息科技投入133.5亿元,达营业收入4.37%,研发人员10900人,占员工总数9.30%,科技投入和研发强度业内领先 [3] 大模型时代的激烈竞逐 - 招商银行科技战略升级为全面拥抱新一代AI技术,大模型加持下AI进程加快,落地超120个应用场景,全年智能化应用替代工时2600万小时 [4] - “AI小招”是银行业首个应用大模型的智能财富助理,财务报销审核效率提升63%,全年处理无纸化报销单113.81万笔,还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金融大模型“一招” [4] - 国外世界头部银行广泛运用AI,如摩根大通推出内部大模型工具,星展银行裁减临时工新增AI岗位 [5] - 国内多家银行部署DeepSeek探索,招商银行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有优势,其能力矩阵是竞争底气 [6][7] 人与AI的双向奔赴 - 银行业美好服务是人与AI有机融合,招商银行提出“人+数智化”新模式,打造人机协作模式增添竞争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