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
搜索文档
香港互认基金2025年三季报:风险偏好抬升,资金增配权益类产品
Morningstar晨星· 2025-10-16 09:05
整体资金流向 - 2025年第三季度香港互认基金投资者风险偏好抬升 股票及混合型基金获资金净流入 债券基金面临净流出 [1] - 亚洲股市上行带动亚洲股票型基金吸引力显著提升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三季度资金净流入超18亿元 [1] - 环球股票型基金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较大 资金流入乏力 东方汇理香港组合-创新动力股票基金与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等均出现净流出 [1] - 随着亚洲权益市场回暖及A股反弹 投资者对债券类互认基金的配置需求下降 三季度债券类产品整体呈资金净流出态势 [1] - 在国内低利率环境下 亚洲债券基金相较于国内纯债基金的收益率优势较明显 吸引力依旧稳固 [1] - 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单季度流入近18亿元 东亚联丰亚洲策略债券基金和高腾亚洲收益基金等同类产品三季度资金净流入规模也位列前十 [1] 基金公司动态 - 近三个月瑞士百达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实现了最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入 其产品百达香港-瑞士百达策略收益基金过去三个月和年初以来的收益均稳居美元灵活配置型基金前20% [6] - 从年初至今的净现金流来看 摩根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资金净流入榜 [10] - 施罗德因旗下唯一互认基金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录得最大规模资金净流出而处于净现金流榜末 [10] - 惠理旗下两只股票型互认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和惠理价值基金均出现大量赎回情况 [10] - 截至2025年9月底 摩根与汇丰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互认基金产品资产规模分别达783.1亿元和344.2亿元 两家公司合计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市场总规模的60%以上 [13] - 汇丰持续拓展互认产品布局 于9月26日向内地投资者新推出汇丰亚洲多元资产高入息基金 [13] 销售上限影响 - 2025年初内地资金对亚洲债券基金需求旺盛 部分产品一度触及销售上限 [1] - 汇丰旗下三只亚洲债券型互认基金因达到销售上限在内地销售受限 三季度出现阶段性资金净流出 [1] - 汇丰亚洲债券基金随着内地销售比例回落已于9月12日重启面向内地个人投资者的申购 但该基金及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目前仍暂停对内地机构投资者的申购 [1] -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在2025年1月也曾触及内地销售上限 三季度资金净流出30亿元 [1] - 从年内累计情况来看 汇丰旗下多数互认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规模远超过流出规模 [7]
资金流向分化!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6:37
资金流向总体情况 - 2025年8月香港互认基金资金流向呈现分化态势 净流入与净流出产品数量基本持平 [1] - 2025年3月香港互认基金内地发行销售累计净汇出金额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随后数月连续回落 [1] - A股市场强劲复苏导致内地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热情降低 [1] 基金产品表现 - 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8月净流入9.75亿元 月净流入规模居首位 今年以来净流入排名稳居前三 [2] - 该基金采用无基准总回报策略 借助亚洲信用债 本币债券及可转债投资获取收益 今年表现显著优于国内纯债基金平均水平 [2] -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8月成为第三受欢迎产品 延续7月净流入态势 长期目标实现超越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30%收益率 [2] -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8月净流出8.94亿元 延续7月赎回趋势 但今年以来仍录得最大资金净流入 [2] - 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8月净流出9.33亿元 在今年净流入榜中垫底 [2] - 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8月再度流出1.89亿元 是年初至今净流出规模最大基金 [2] - 全球股票类基金普遍面临较大规模资金流出 因全球股票市场表现弱于中国和亚洲股票市场 [2] 基金公司动态 - 汇丰亚洲债券基金 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和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自2025年3月触及内地销售上限后暂停申购 成为单向退出通道 [3] - 东亚联丰7月曾是最大资金净流入方 但8月遭遇大量净流出 主要受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影响 [3] - 摩根8月及年初至今均稳居净流入榜首 [3] - 汇丰旗下所有产品维持销售限额状态 8月资金继续净流出 但今年以来净流入额仍远超净流出额 [3] - 截至2025年8月底摩根与汇丰互认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770.8亿元和345.5亿元 合计占市场总规模60% [3]
资金流向分化!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6:26
香港互认基金资金流向分化 - 2025年8月香港互认基金资金流向呈现分化态势 净流入与净流出产品数量基本持平[4] - 自年初放宽互认基金内地销售比例上限后 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额快速增加 2025年3月累计净汇出金额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但随后数月连续回落[4] - A股市场强劲复苏导致内地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热情降低[4] 单只基金表现差异显著 - 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8月净流入9.75亿元 月净流入规模居首位 今年以来净流入排名稳居前三 该基金采用无基准总回报策略 借助亚洲信用债 本币债券及可转债投资获取收益 截至2025年8月底表现显著优于国内纯债基金平均水平[5] -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延续7月资金净流入态势 8月成为第三受欢迎的香港互认产品 长期目标是实现超越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30%的收益率[5] -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延续7月赎回趋势 8月资金净流出8.94亿元 但今年以来仍录得最大资金净流入[5] - 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8月遭遇严重资金净流出达9.33亿元 在今年以来的资金净流入榜中垫底[7] - 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8月再度流出1.89亿元 是年初至今净流出规模最大的基金[7] - 汇丰亚洲债券基金 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和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自2025年3月触及内地销售上限后暂停内地申购 成为单向退出通道[7] 基金公司层面资金流动 - 东亚联丰2025年7月曾是香港互认基金最大资金净流入方 但8月遭遇大量资金净流出 主要受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净流出影响[9] - 摩根在8月以及年初至今均稳居净流入榜首[9] - 汇丰旗下所有香港互认基金产品自达到销售限额后维持"闭门谢客"状态 8月资金继续净流出 但今年以来净流入额仍远超净流出额[9] 市场集中度分析 - 截至2025年8月底 摩根与汇丰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互认基金产品资产规模分别为770.8亿元和345.5亿元[13] - 两家基金公司的香港互认基金合计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市场总规模的60%[13]
8月香港互认基金月报:资金流向分化,内地投资海外热情降温
Morningstar晨星· 2025-09-18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香港互认基金资金流向呈现分化态势,净流入与净流出产品数量基本持平[1] - 自年初放宽互认基金内地销售比例上限后,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额快速增加,但随后数月连续回落,显示内地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热情因A股市场强劲复苏而降低[1] - 摩根与汇丰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两家公司互认基金合计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市场总规模的60%[15] 基金产品资金流向 - 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8月吸金9.75亿元,月净流入规模居首位,年初至今净流入排名稳居前三,其今年表现显著优于国内纯债基金平均水平[1] -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延续7月资金净流入态势,8月成为第三受欢迎的香港互认产品,长期目标是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30%的收益率[1] - 摩根国际债券基金延续7月赎回趋势,8月资金净流出8.94亿元,但2025年初至今仍录得最大资金净流入[1] - 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8月遭遇严重资金净流出达9.33亿元,在2025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入榜中垫底[1][3] - 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8月再度流出1.89亿元,依旧是年初至今净流出规模最大的基金[1] - 汇丰亚洲债券基金、汇丰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和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自2025年3月触及内地销售上限后仍暂停内地申购,成为内地投资者的单向退出通道[1] 基金公司市场份额动态 - 东亚联丰在2025年7月曾是香港互认基金最大资金净流入方,但在8月遭遇大量资金净流出,主要受东亚联丰环球股票基金净流出影响[8] - 摩根在8月以及年初至今均稳居净流入榜首[8] - 汇丰旗下所有香港互认基金产品自今年早些时候达到销售限额后仍继续对内地投资者维持"闭门谢客"状态,8月资金继续净流出,但从年初至今净流入额仍远超净流出额[8] - 截至2025年8月底,摩根与汇丰继续在香港互认基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互认基金产品资产规模分别为770.8亿元和345.5亿元[15]
一周基金回顾:公募二季度加码北交所,重仓市值逼近百亿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41
假期基金要闻 - 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达38.72%,领涨宽基指数,39家公募旗下基金重仓59家北交所公司,合计持仓市值近百亿元,机构数量与重仓规模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1]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25%,华夏旗下ETF规模突破8000亿元,超过后40家总和,头部机构优势明显 [1] - 8月券商金股推荐集中在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东方财富、洛阳钼业获最多推荐,7月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康辰药业月涨107% [1] 上周基金行情 - 新发基金62只,混合型基金16只,华夏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A目标募集金额最大为80亿元,基金分红64只,债券型占39只,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派发红利最多 [1] - 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1.58%,创业板指下跌0.74%,医药生物、通信、电子行业涨幅居前,有色金属、采掘、房地产行业跌幅较大 [2] 上周绩优基金 - 易方达瑞享灵活配置混合I周涨幅12.6135%,表现最佳,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股票周涨8.2104%领跑股票型基金,兴业恒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A周涨1.3352%为债券型冠军 [2]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周涨5.8365%为ETF型冠军,财通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周涨7.3203%领跑LOF型基金,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QDII)周涨2.6708%为QDII冠军 [2][3] 基金主题收益率 - 元件主题近一周平均收益率8.41%居首,超级真菌、化学制药、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紧随其后,创新药主题近一年收益率54.91% [4] 上周新发基金 - 华夏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A/C、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联接A/C、前海开源研究优远混合A/C等新发基金目标募集金额均为80亿元,南方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等产品亦在列 [5]
【晨星焦点基金系列】: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
Morningstar晨星· 2025-02-26 17:18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代码为968165 类型为大盘平衡 分类基准为晨星亚洲50/50净收益指数 [1] - 成立日期为2024-11-25 基金规模为137.78亿元 规模日期为2025-02-25 [2] - 基金经理为近藤敬子 股票投资风格箱未明确标注 [2] 投资策略与配置 - 股票部分以高息股为本 2023年改进选股方针 纳入更多周期性股票如金融和信息技术板块 增强资本增长潜力 [9] - 债券部分专注于亚洲美元债 以投资级别为主 支持收益并降低波动性 [10] - 资产配置范围:亚洲股票30%-70% 亚洲债券20%-70% 全球资产0-20% 现金0-20% [6] 基金经理与团队 - 主基金经理近藤敬子拥有31年投资管理经验 自2021年9月起担任亚洲多元化资产投资主管 [4] - 股票投资由Manish Bhatia负责 拥有30年亚洲股票投资经验 业绩超过同类中位数 [4] - 债券投资由Jian An Huang负责 具备14年经验 受亚洲信贷主管Peng Fong Ng监督 [4] - 研究团队包括约40名股票分析师和10名亚洲信贷团队成员 [5][6] 业绩表现 - 2021年9月至2025年1月底 年化回报2.86% 超越基准92个基点 同类排名第17百分位 [2][11] - 同期波动性7.16% 低于基准的9.05%和同类平均10.40% 排名第7百分位 [11] - 过去12个月派息率6.72% [11] 费用结构 - 人民币累计份额年化综合费率1.56% 低于同类中位数1.75% [13]
【晨星焦点基金系列】: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
Morningstar晨星· 2025-02-26 17:18
基金概况 - 基金代码为968165 类型为大盘平衡 分类基准为晨星亚洲50/50净收益指数 [1] - 成立于2024-11-25 截至2025-02-25规模达137.78亿元 基金经理为近藤敬子 [2] - 股票投资风格箱未明确标注 但采用亚洲股票、债券、全球资产及现金的多元化配置策略 [2] 投资策略与业绩 - 股票部分以高息股为核心 2023年改进选股方针 增加金融和信息技术等周期性板块 同时保留高股息率特性 2020年引入优质成长股增强配置灵活性 [5] - 债券部分专注亚洲美元投资级债券 采用宏观分析与自下而上个券筛选结合的方法 使用评分卡辅助国家/行业配置 [5] - 2021-09至2025-01期间年化回报2.86% 超越基准92bps 同类排名第17百分位 波动率7.16%显著低于基准(9.05%)和同类平均(10.40%) [2][5] - 近12个月派息率达6.72% 年化综合费率1.56%低于同类中位数1.75% [5][7] 管理团队与资源 - 主基金经理近藤敬子有31年经验 2021年起任亚洲多元化资产投资主管 团队包括10名多元资产成员 40名股票分析师及10名债券专员 [3] - 股票部分由Manish Bhatia管理(30年经验) 债券部分由Jian An Huang负责(14年经验) 均获资深主管监督 [3] - 资产配置流程包括风险溢价研究和全球资产配置委员会决策 近藤女士主导30-70%亚洲股票、20-70%亚洲债券等动态配置 [3] 投资流程特点 - 股票筛选注重基本面分析 偏好ROIC高于WACC或呈上升趋势的企业 评估行业壁垒与竞争优势可持续性 [5] - 债券投资结合发行人业务/财务/ESG分析 选择价格具吸引力的个券 [5] - 历史表现显示高息股行情中超额收益显著 但成长股主导市场时相对弱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