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云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KINGSOFT CLOUD(KC)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9 21:1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达到2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上一季度的24%有所加快 [7][19] - 调整后毛利润为3.9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12% [9][23] - 调整后毛利率从上一季度的50%提升至本季度的16% [20][23] - 调整后营业利润首次转为盈利,达到1536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0.6% [9][24] - 调整后净利润首次实现历史性盈利,为2873万元人民币 [9] - 长期缺口EBITDA利润为8.266亿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1.854亿元人民币的3.5倍,EBITDA利润率达到33%,去年同期为10% [2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545亿元人民币,较2025年6月30日的54.641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对智能云基础设施的投资 [25] - 本季度资本支出为27.878亿元人民币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有云服务收入为17.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7][10][19] - 智能计算云业务总账单额达到7.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0%,占公有云收入的45%,较去年同期的31%显著提升 [7][19] - 企业云服务收入为7.257亿元人民币 [19][22] - 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收入为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占总收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8% [8] - 2025年1月至9月,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总收入达到18.2亿元人民币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定位于在稳步满足模型训练需求的前提下,为推理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做好充分的技术和资源储备 [5] - 提供稳定高效的集成训练和推理智能云计算服务,并布局模型API业务,将推理场景转化为新的增长引擎 [6]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云在技术、产品和客户交叉销售等多方面共生融合,人工智能需求不仅驱动智能计算云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基础公有云的增长和技术创新 [7] - 在公有服务领域,致力于成为公共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推理需求方面的首选智能计算云合作伙伴 [12] - 在医疗领域,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中医临床场景融合项目的里程碑式突破 [14] - 在企业服务领域,持续推进信贷审批全流程的智能化转型 [14] - 坚定抓住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持续投资基础设施,专注于打磨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 [18] 产品和技术进展 - 在公有云领域,本季度增强了智能计算云技术,强化了StarFlow平台能力 [16] - 推出了模型API服务,为模型调用和管理提供高可用、易集成的能力 [16] - 升级了在线模型服务,集成了多个开源基础模型并配备自动扩缩容能力 [16] - 推出了数据标注和数据集市场,旨在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据流支持 [16] - 在企业云领域,为满足私有化部署场景需求,构建了算力调度平台、轻量化MaaS平台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库 [17] - 与WPS AI紧密合作,为公共服务用例构建可信赖的智能产品架构 [17] - 通过北京和武汉双研发中心的组织发展,吸引各地人才,建立人才梯队 [17] - 截至第三季度末,武汉员工数量是2022年首次提出武汉战略时员工数的2.8倍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云计算革命,公司不仅满足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计算需求,还赋能企业调用API并将AI能力应用于业务 [26] - 随着AI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和需求爆发性增长,公司将进一步投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提升服务稳定性,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云服务 [26] - 面对模型快速迭代和人工智能应用日益普及的双重趋势,公司已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集成训练和推理智能云计算服务 [5] - 公司瞄准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随着规模经济效应日益凸显,在加速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加强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9]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9月成功完成风险股权融资,筹集28亿港元,其中8%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投资AI基础设施,20%用于一般运营需求 [20][21] - 公司预计今年将充分履行持续关联交易年度配额下的业务合作,并对明年配额的进一步增加持乐观态度 [8] - 本季度显著改善部分由一次性其他收入驱动,预计下一季度将恢复正常水平 [3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AI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生态系统和外部客户的需求结构在过去一个季度是否有变化?管理层如何看待未来几个季度的利润率趋势?不同计算资源获取模式的预期组合是怎样的? [30][33] - AI收入增长的核心原因是部分在之前季度(如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集群,在第三季度开始按完整季度确认收入,此外还有部分收入延迟确认的因素 [34] - 从大趋势看,目前正处于从大型顶级客户的训练需求向更广泛客户的推理需求过渡的阶段,当前大部分需求仍来自大客户的训练需求,但最近一个季度越来越多地看到客户将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不同行业的趋势 [35] - 面对这一趋势,公司推出了StarFlow平台,未来推理需求预计将呈现出比当前训练阶段更高的利润率特征 [35][36] - 在EBIT层面,随着AI业务占比持续上升且其成本结构主要以折旧为主,预计今年EBITDA利润率仍将保持在20%以上,但本季度的显著改善主要受一次性其他收入驱动,下一季度将恢复正常水平 [37] - 关于计算资源获取模式,公司主要根据实际客户需求(包括集群规模、交付时间和供应库存水平)来调整资本渠道,没有硬性的自上而下的分配目标 [42] - 从成本效益角度看,采购和租赁模式各有优缺点,租赁模式对供应链渠道友好,在资源分配上提供一定灵活性,而自行采购则让公司在控制交付时间和管理集群方面拥有更大自主权,减少了与供应商的利润分成,从而提升了利润率 [42] - 对于大型、基本面扎实、值得信赖的优质客户(如小米),公司倾向于选择资本支出模式,而对于其他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型公司,则普遍采用租赁模式,这也是降低自身风险的有效方式 [45][46] - 过去三个季度采用了这两种不同模式的各种组合,第三季度毛利率较第二季度环比改善,现阶段不预期当前状况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总体上预计未来利润率会改善 [47] 问题: 管理层能否分享明年及以后的收入展望和指引?除了今年已经进行的模型训练和具身智能场景外,哪些其他行业和应用场景预计将产生强劲的算力需求以推动明年收入增长?随着多家云服务提供商增加服务器租赁在计算资源组合中的比例,管理层如何看待当前采购与租赁的市场动态?从成本效益和利润率角度,公司将在两种方法之间如何分配资源? [41] - 公司的预算流程目前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明年年初完成,一旦最终确定将分享具体细节,但对AI业务的后续需求增长充满信心 [42] - 中国的机器人公司增长非常迅速,今年已覆盖了中国大多数机器人公司,收入增长非常快,预计明年机器人公司的增长也将很快,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互联网公司使用Token服务(即API服务),该业务增长非常迅速,相信这将是推动明年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4] 问题: AI训练与推理之间有何区别?管理层能否分享这两种需求的定价方法,以及过去几个月或年初至今的定价趋势?在芯片/GPU的整体利用率、定价和盈利能力方面,能否分享更多关于训练和推理之间差距的信息? [50] - 推理和训练的定价策略没有太大差异,价格基于使用的资源数量,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51] - 比较利润率,有两种推理服务:一种是客户购买资源并使用公司平台进行推理,其利润率与训练利润率非常相似;另一种是客户直接购买公司的API Token服务,预计这种服务将有更好的利润率,但该业务刚刚起步,需要时间观察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51][52]
中国电信(601728):25Q3经营业绩稳健,战新产业规模拓展
招商证券· 2025-10-27 21:34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电信“强烈推荐”评级,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稳健,实现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0%,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248亿元,同比微降0.9%;归母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 [5] - 公司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用户与业务发展 - 移动业务用户基础稳固,25Q3移动用户数达4.37亿户,净增1267万户;其中5G网络用户数达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5] - 宽带业务持续增长,25Q3宽带用户增至2亿户,净增305万户,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 [5] - 战略新兴业务规模高速增长,IDC收入275亿元(yoy+9.1%),安全收入126亿元(yoy+12.4%),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5] - 公司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加速业务融智升级 [5] 成本管控与盈利能力 - 公司通过AI赋能推进降本增效,费用结构优化,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1149亿元(yoy-3.0%),占通服收入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至31.4% [5] - 人工成本为752亿元(yoy-0.3%),占通服收入比重为20.5%(yoy-0.3pct) [5]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5Q3研发费用91亿元(yoy+4.4%),为新技术与新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5]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达873亿元(yoy-10.4%),但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正增长,自由现金流同比转正至425亿元(yoy+9.0%),呈现回暖趋势 [5] - 应收账款小幅上升至693亿元(yoy+17.2%),预计随项目验收与回款节奏加快将改善 [5] - 根据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364亿元、380亿元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8元、0.40元、0.42元 [7]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8.2倍、17.3倍、16.6倍 [5] - 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PB)分别为1.4倍、1.3倍、1.3倍 [5]
中国电信(601728):经营业绩保持稳健,战新业务持续规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10-26 17:1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健,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基础业务稳健发展,战新业务持续规模拓展,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2][6][12] - 展望全年,公司有望实现全年收入、EBITDA、净利润保持良好增长 [2][1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366亿元、38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5.4%、5.2%、5.0%,对应PE分别为18倍、17倍、16倍 [12] 经营业绩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服务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2][6][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0%,EBITDA为1156亿元,同比增长4.2% [2][6][12] - 单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48亿元,同比下滑0.9%,其中服务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0.5%,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6% [12] 基础业务表现 - 公司基础业务稳健发展,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12]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2] 战新业务表现 - 公司以“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战新业务持续规模拓展 [12] - 2025年前三季度,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1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12] 成本费用管控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费用为3593亿元,同比增长0.3% [12] - 折旧及摊销为779亿元,同比增长4.4%;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1149亿元,同比下降3.0% [12] - 人工成本为752亿元,同比下降0.3%,成本精准管控成效显著 [12]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8元、0.40元、0.42元 [17]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14倍、17.25倍、16.42倍,市净率分别为1.37倍、1.34倍、1.32倍 [17]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5%、7.8%、8.0% [17]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超三百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22 06:13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943亿元,同比增长0.6% [1] - 服务收入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归母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5%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 [1] - 营业成本为2748亿元,同比增长0.1% [2] - 销售费用为389亿元,同比下降1.4% [2] - 管理费用为271亿元,同比增长0.7% [2] - 研发费用为91亿元,同比增长4.4% [2] 基础业务运营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1]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 [1] - 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1]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 战略新兴业务发展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2] -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2]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2] - 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1] - 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1] - 持续深耕应用基础研究,聚焦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方向 [2] - 未来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 [2] -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演进升级 [2]
战新业务表现抢眼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净利增5%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18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服务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0%,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 [1]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748亿元,同比保持稳健,销售费用389亿元,同比下降1.4%,管理费用271亿元,同比增长0.7% [2] 战略性新兴业务表现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1]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1] 基础业务与用户数据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2]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2] 研发投入与战略方向 - 研发费用为91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投入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及安全方向的研发 [2] - 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3] 股东结构变化 - 中国人寿保险相关产品在三季度增持公司4376.4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三季度小幅减仓2794.8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后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3]
中国电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
智通财经· 2025-10-21 23: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42.7亿元,同比增长0.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 [1] - 扣非净利润为286.97亿元,同比增长0.04%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 [1] 战略方向与转型 - 公司推动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加快向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转型 [1] - 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 [1] - 公司坚定履行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责任 [1] 基础业务发展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1]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1]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 - 公司持续提升个人及家庭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1] 战略新兴业务 - 公司以“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2] - IDC业务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安全业务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2]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量子收入大幅增长,中国电信公布三季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22:32
整体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2.70亿元,同比增长0.59% [2]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3%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48.48亿元,同比下降0.91%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6亿元,同比增长3.6% [2]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748亿元,同比增长0.1% [4] 战略新兴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IDC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前三季度安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前三季度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2] - 前三季度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2] - 前三季度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2] - 前三季度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 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超过3000家行业客户 [2] 基础业务发展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3]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 [3] - 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3]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3] 研发投入与战略方向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91亿元,同比增长4.4% [4] - 研发聚焦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方向 [4] - 公司以"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4] - 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 [4] 股东持股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减持2794.8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5.10% [5]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增持4376.49万股,持股比例增至1.25% [5]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股东应占利润为308亿元 同比增长5.0%
智通财经· 2025-10-21 20:5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收入为人民币3,970亿元,同比增长0.6%,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5.0%,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34元 [1] - EBITDA为人民币1,156亿元,同比增长4.2%,EBITDA率为31.6% [1] - 经营费用为人民币3,59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折旧及摊销为人民币779亿元,同比增长4.4% [2] 基础业务发展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1]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1]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 战略新兴业务 - IDC收入达到人民币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安全收入达到人民币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 - 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人民币1,149亿元,同比下降3.0%,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AI赋能加强成本精准管控 [2] - 人工成本为人民币752亿元,同比下降0.3% [2] 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 [2] - 未来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 [3] -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演进升级 [3]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8亿元 战新业务规模持续拓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0:0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服务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1] - 营业成本2748亿元,同比增长0.1%,销售费用389亿元,同比下降1.4% [2] - 管理费用271亿元,同比增长0.7%,研发费用91亿元,同比增长4.4% [2] 用户与基础业务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1]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同比增长11.4% [1]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 战略新兴业务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2] - 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2]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推动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1][3] - 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提供一体化智能云服务,加速业务融智升级 [2] -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演进升级 [3] - 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培育新增长极 [2][3]
中国电信(00728)前三季度股东应占利润为308亿元 同比增长5.0%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9:29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收入为39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 服务收入为36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9% [1]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 每股基本净利润为0.34元人民币 [1] - EBITDA为11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2% EBITDA率为31.6% [1] - 经营费用为35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3% [2] 成本结构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7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 主要原因是加快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固定资产增长 [2] - 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114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0% 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AI赋能加强成本精准管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2] - 人工成本为75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0.3% [2] 基础业务发展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 渗透率提升至66.9% [1] - 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6.9% 手机上网DOU达到22.3GB 同比增长11.4% [1]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1] 战略新兴业务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1% [2] - 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4% [2]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2] 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加快推动连接、终端、应用、权益等融合要素升级 提升个人及家庭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1] - 公司以"息壤"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 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 加速业务融智升级 [2] - 未来公司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 强化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