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软件

搜索文档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8月11日-8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8-19 16:40
行业信息 - 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同比增长34.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80.4% [9] - 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占汽车总销量48.7% [9] - 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822万辆,同比增长38.5%,占比达45% [10] -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型锂电池,能量密度超600Wh/kg,性能提升2-3倍 [18] - 央企出资6.5亿元成立电池回收公司,布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15] - 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落地广州,V2G技术实现电动车反向供电 [17] 政策信息 - 动力锂电池运输新国标将于2026年2月实施,规范运输包装和多式联运要求 [21] - 吉林省对巡游出租车换电站提供最高120万元建设补贴 [22] - 广州计划2027年虚拟电厂接入容量达500万千瓦,重点整合充换电设施 [22] - 三部门对单笔5万元以上汽车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23] - 两部门规范辅助驾驶宣传,禁止将辅助驾驶暗示为自动驾驶 [24] - 广西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发展方向 [42]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推出电池返修服务,成本降至1-2万元,仅为换新费用的10%-20% [13] - 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14] - 蔚来G318川藏换电路线贯通,建成全球海拔最高换电站(4500米) [44][50] - 小鹏汽车7月新增86座自营充电站,网络覆盖超2440座 [45] - 比亚迪天神之眼辅助驾驶车型累计销量超120万辆,国内市占率87% [48] - 广汽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华望汽车"启动城市招募,采用1+N渠道模式 [50] 技术进展 - 中创新航与广汽高域合作开发eVTOL专用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12] - 特斯拉FSD将于9月重大更新,提升罕见路况处理能力 [47] - 阿维塔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5系统,支持OTA升级 [53] - 小鹏与大众深化电子电气架构合作,技术将扩展至燃油车型 [55] - 赛力斯公布电池包刮底预警专利,实现实时风险监测 [57]
押注华为,广汽埃安欲再战高端
华尔街见闻· 2025-08-12 21:16
合作背景与动态 - 广汽埃安计划对华望汽车进行不超过30%的股权投资 双方合作从2023年降级后重新深化 [2][4] - 华望汽车为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核心载体 成立于2024年3月18日 广汽集团独资出资15亿元 [4] - 新合作车型瞄准30万元高端市场 规划两款车型(轿车/SUV) 含纯电与增程动力 预计2026年面世 [3][6] 历史合作演变 - 2021年7月广汽与华为签署AH8项目协议 联合开发中大型纯电SUV 总投资7.88亿元 [4] - 2023年3月合作降级 华为从联合开发者变为供应商 项目投资额从9.25亿元上调至12.33亿元 [4] - 分歧核心在于华为"全栈方案"主导权与广汽核心技术控制权冲突 [5] 品牌高端化挑战 - 广汽埃安2022年10月创182.94亿元A轮融资纪录 月销峰值突破5万辆 但主要依赖15-20万元车型(AION S/Y) [8] - 高端车型表现乏力:AION LX销量惨淡 昊铂品牌2024年全年销量仅约1.7万辆 旗舰车型昊铂GT次月销量不足千辆 [8] - 超跑车型昊铂SSR定价128.6万元 2023年销量仅约300台 2025年7月销量26,557辆 同比下降24.6% [8] 战略转型需求 - 华望项目将搭载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智能驾驶/HarmonyOS座舱/智能车控) 对标华为IPD/IPMS体系 [5][9] - 广汽集团强调该项目为"番禺行动"改革关键环节 旨在重塑品牌基因并突破高端市场 [9] - 行业智能化竞争加剧 华为合作方包括长安/岚图/方程豹等品牌 广汽需加速智能化拼图保持竞争力 [9]
大摩闭门会-从马力驱动到算力驱动 — 人工智能接管方向盘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 - 智能驾驶行业:预计2030年全球L2+级别车型销量达2,600万辆,相当于当前美国或欧盟轻型车市场总量[1][2] - 特斯拉、小鹏、理想:通过快速算法迭代和资源投入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技术积累可能延伸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飞车领域[1][10][11] - 小米:通过收购Deep Motion加速自动驾驶研发,2025年预计收入近1,000亿,2026年达2,000亿,但智驾技术仍处于追赶阶段[4][14][16] - 比亚迪电子、顺宇、欧菲光:ADAS渗透率提升将推动其域控系统、摄像头等零部件业务增长[4][17] - 台积电:稳定占据智能汽车芯片市场,特斯拉订单转移影响有限(营收影响约1%),继续生产数据中心DOJO芯片[13] - 汽车半导体公司:Alchip为理想提供5纳米芯片,豪威(OmniVision)中国市占率超60%,联发科联合Nvidia进军自动驾驶芯片市场[1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智能驾驶硬件+软件市场规模:2030年达2,000亿美元,2035年增至3,000-4,000亿美元,硬件占比约70%[1][3] - L2+级别渗透率:2024年8%、2025年11%、2030年28%,对应2,600万辆销量[2] - ADAS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健康,有望复制手机行业2010年前后的高速成长[17][18] 技术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突破[5] - 东西方经济体技术合作降本(如中国产业链成本优势+硅谷AI算力优势)[6] - 政府监管与产业标准完善(L2-L4级别法规推动)[7]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全球竞合模式:车企需协作降低AI驱动成本,中国电动车用户基数+产业链优势与西方AI技术互补[6] - 传统零部件公司转型:德赛西威(智能驾驶预控制器)、伯特利(线控制动)受益于智驾渗透率提升,但面临车企压价压力[19] - "智能驾驶60强":摩根士丹利筛选的全球先发优势企业[9] 潜在风险与挑战 - 政策滞后:技术发展初期可能超前于监管,需完善法规避免劣币驱逐良币[7] - 台积电台股表现弱于美股:因AI关联营收仅20%,投资者更倾向直接配置AI软件或Nvidia股票[20] - ADR溢价:供给有限+地缘政治影响,AI技术热潮推高溢价[21] 扩展应用场景 - 交通生态系统变革:智能驾驶将拓展至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人无人机)等[8] - 用户场景升级:L4自动驾驶可能将用户车内时间利用率从8%提升至更高[8] 技术对比与趋势 - "人工智能加" vs "互联网加":技术壁垒更高,头部企业主导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21] - 自动驾驶技术路径:从L2向L2+/L3升级,中长期目标L4[10]
整合广汽集团与华为各自优势 华望汽车正式开启招聘
证券日报· 2025-06-19 00:00
华望汽车成立与招聘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资成立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注册地为广州市南沙区 [1] - 华望汽车开启大规模招聘,岗位数目超50个,其中研发领域占40个关键岗位,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工程师、智驾系统工程师等 [1] - 华望汽车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销售、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 [1] 合作模式与产品规划 - 华望汽车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方面融合广汽集团与华为的优势,对标华为IPD和IPMS体系构建全新流程 [1] - 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新车型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 [1] - 华望汽车产品定义和定位由华为主导,但拥有独立决策权 [2] - 华望汽车首款产品有望在2026年推出,定位30万元级别的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 [2] 广汽集团品牌战略 - 广汽集团旗下三大自主品牌分工明确:广汽昊铂定位智驾引领者,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定位智驾普及者 [2] - 广汽集团通过华望汽车与传祺、埃安、昊铂等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覆盖10万元至百万元价位段的完整产品矩阵 [3] - 公司整合自主品牌研产供销领域,导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以提升运营效能 [3]
中国推迟批准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计划
鑫椤锂电· 2025-03-24 15:51
比亚迪墨西哥建厂计划受阻 - 中国政府推迟批准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 因担心智能汽车技术可能泄露到美国 [1] - 比亚迪2023年首次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 并计划在巴西 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亚生产汽车 [1] - 墨西哥工厂预计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 年产能15万辆汽车 [1] - 中国商务部尚未批准该项目 因国内汽车制造商需获得批准才能在海外生产 [1] 比亚迪市场竞争地位 - 比亚迪是特斯拉在中国及多个欧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1] - 2024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超越特斯拉 [1] - 比亚迪抢先特斯拉为多款平价车型推出智能驾驶软件 [1] 鑫椤资讯服务内容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 主要服务于炭素 锂电 电炉钢3大行业 [2] - 提供数据库 产业前瞻预测 战略咨询和媒体宣传等服务 [2] - 提供新能源企业员工培训解决方案 [3] 鑫椤报告系列 - 发布多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固态电池 快充电池 大圆柱电池 钠电池等 [3] - 发布锂电产业链报告 包括电池铝箔 锂离子电池回收 碳酸锂 磷酸铁锂等 [3] - 提供全球储能市场和锂电池应用市场研究报告 [3]
岩山科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上海岩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的回复
2023-09-12 18:19
业绩总结 - 2023年6月底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分别为1.15亿元、6405.07万元、3879.11万元、1.14亿元[1]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2850.707395万元,开发支出1564.640401万元,研发投入4415.347796万元;2022年研发投入7151.881203万元[15] 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合计1.1481819223亿元,主要往来单位有Stonehill Technology Limited等[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合计1.1439240209亿元,主要往来单位有西藏岩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4] - 截止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原值84,267,797.30元、开发支出账面余额38,791,062.38元[17] 研发情况 - 报告期资本化项目为BEV感知研发项目,2022年1月进入产业化前的项目开发阶段[11][12] - 行泊一体智能驾驶项目研究阶段为2017 - 2019年9月,费用化金额60,218,216.41元[18] - 行泊一体智能驾驶项目开发阶段为2019年10月 - 2021年12月,资本化金额84,267,797.30元[18] - BEV感知项目开发阶段为2022年1月 - 2023年6月,资本化金额38,791,062.38元[18] 审计情况 - 审计获取公司管理层对2022年度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模拟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与假设声明等资料[26] - 审计获取管理层就模拟财务报表关联方声明并核实关联方往来情况[26] - 审计对公司研发项目相关人员询问并查阅重要文件核实研发活动真实性及关联性[27] - 审计获取并了解公司研发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测试有效性[27] - 审计了解公司研发费用归集与分摊等会计政策并与同行业比较[27] - 审计对研发项目会计记录抽样实施分析性复核与细节测试[27] 财务处理 - 公司模拟财务报表其他应收款及其他应付款余额构成及关联方关系说明与审计情况一致[28] - 公司报告期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