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露酒
icon
搜索文档
ST通葡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92亿行业排第三,远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亏损行业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27日,于2001年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吉林省通化市,是国内葡萄酒行业老牌企业,拥有深厚品牌底蕴和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果露酒、葡萄酒制造与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综合电商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9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行业第一名国联股份营收387.8亿元,第二名ST易购营收381.31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白酒收入3.31亿元占比86.02%,葡萄酒收入4773.99万元占比12.42%,其他收入599.53万元占比1.56%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870.89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行业第一名国联股份净利润13.27亿元,第二名ST易购净利润7609.9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11%,去年同期为65.29%,低于行业平均的67.5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2.91%,去年同期为16.49%,低于行业平均的13.03% [3] 股权与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安吉众虹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吴玉华、陈晓琦 [4] - 董事长吴玉华2024年薪酬为39.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33万,较上期减少3.56%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22万,较上期增加5.56% [5]
拥抱Z世代 年轻化已成酒业转型“必选项”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09
在消费迭代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新时代,"Z世代"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这 一成长于国家强盛、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群体,带着独特的审美体系、价值追求与消费习惯,为传统酒 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2025赤水河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外饮品企业的人士齐 聚一堂,围绕"拥抱Z世代,酒业走向年轻化"展开深度研讨,共同勾勒传统酒业与年轻一代同频共振的 发展蓝图。 图为专题论坛现场 Z世代崛起催生酒业变革新机遇 Z世代指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国家繁荣发展与信息技术飞速迭代的黄金时期, 这一群体视野开阔、崇尚个性、注重体验,既怀揣文化自信,又秉持理性消费态度,已成为驱动消费升 级的核心力量。据统计,我国Z世代群体规模约2.5亿人,他们更看重精神共鸣、文化认同与社交价值, 乐于为兴趣、品质和情感体验买单。 数字技术的普及与消费场景的革新,为酒业年轻化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日 益成熟,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短视频、社群运营成为触达Z世代的重要渠道。这些 变化不仅搭建起酒业与Z世代高效沟通的桥梁,更催生了行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消费主力的 ...
ESG评级稳居黄酒行业领跑地位 古越龙山以责任匠心焕活千年黄酒复兴路
全景网· 2025-08-28 14:10
ESG评级与行业地位 - ESG评级获华证指数BBB级、商道融绿A-级、中诚信绿金A级 在其他酒类行业中排名均为第一 [1] - 入选2025年A股酒业上市公司ESG排行榜TOP20 并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1] - 2025年首度发布ESG报告 系统梳理环境友好、产品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实践路径 [2] 质量管控与食品安全 - 构建从一粒米到一滴酒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 原料入厂合格率、辅料验收合格率、外部抽检合格率、出口商检合格率、出厂检验合格率均达100% [3] - 全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0发生 [3] - 对供应商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覆盖率达100% 经评估后同意实施改进措施的供应商比例达100% [4] 技术传承与科技创新 - 酒药(菌种)代代相传已逾362代 为绍兴黄酒最古老完整的传承菌种 [5] - 拥有轻工大国工匠1人、国家级酿酒大师3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国家级黄酒评酒委员27名(行业第一)及一线酿酒师400多名 [5] - 2024年研发投入3020.10万元 同比增长7.03% 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合作攻关黄酒不上头技术 [6] 产品创新与年轻化战略 - 新业态事业部及线上渠道酒管家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2.64%和15.31% [8] - 打造逾60家品鉴馆与慢酒馆 推出黄酒咖啡、黄酒奶茶等创意饮品 [8] - 状元红联名卡皮巴拉咖啡黄酒/青柠黄酒上半年销量突破2万箱 同比增长127% [9] - 精酿黄啤上市首月获2.5万箱订购大单 [9] - 2025年618期间全网GMV突破5000万元 京东黄酒销售榜排名第二 [9] 智能化与绿色制造 - 黄酒智能工厂入选2025年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第一批) 为行业唯一获评企业 [10] - 黄酒产业园一期投资23亿元 占地416亩 应用仿生态生麦块曲制备系统等技术 [10] - 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 并获评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 [10]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关系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1646.00万股(占总股本1.81%) 增持金额约1.50亿元 [11] - 2025年宣布以2-3亿元实施股份回购 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1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4次 总金额14.15亿元 分红率38.38% [12]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73亿元 占年均净利润比102.03% [12] 社会责任与产业协同 - 2025年上半年共建青梅共富基地种植6000余株树苗 签订6400亩绍兴糯稻种植合同 [13] - 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160余人 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13] - 收购青梅40吨(上虞、柯桥基地)及25吨(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用于青梅酒开发 [13]
古越龙山营收19.36亿中高端酒增速12.47%,线上线下融合推动黄酒文化传承与创新
全景网· 2025-03-31 09: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营业收入达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 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战略、国际化布局和线上渠道拓展实现业务增长 中高端酒营收13.98亿元同比增长12.47% 海外收入4247.66万元 线上销售2.67亿元同比增长35.16% [1][2][3][5] - 公司注重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结合 研发投入3020.10万元同比增长7.03% 并积极推进智能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5][6][7]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 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酒类主营业务收入19.05亿元同比增长10.41% 其中中高端酒营收13.98亿元同比增长12.47% 毛利率44.32% [1][2] - 线上销售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5.16% 毛利率50.62% [1][5] - 海外市场销售收入4247.66万元 [3] - 研发费用3020.10万元同比增长7.03% [5] - 向股东分红7292.34万元 占净利润比例35.47% [6] 产品战略 - 聚焦核心高端产品 重点开拓"国酿1959""青花醉"等高端系列 [2] - 开发青花醉十二年、越糯绍兴酒、高度黄酒等战略新品 [2] - 布局微醺经济产品线 推出咖啡黄酒、果露酒等创新产品 [4] - 多款新品荣获"青酌奖"和浙江省酒类优秀新品奖 [1] 生产与研发 - 坚守传统酿造工艺 拥有360代传承的酒药菌种 [2] - 建有全行业最大手工生产厂区 加快推进黄酒产业园一期项目 [2] - 2025年计划完成生产研发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建设 引入光伏发电设施 [2] - 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 牵头承担3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5] - 浙江省黄酒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通过认定 "国科黄酒酵母中心"挂牌成立 [5] - 科研成果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5] 品牌与营销 - 品牌价值533.98亿元 第14次蝉联亚洲品牌500强并首次跻身300强 [1] - 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举办1000余场推介活动 包括23场海外大型活动 [3] - 在法国开设首家海外绍兴酒品鉴馆 在日本打通电商和抖音销售渠道 [3] - 启动北美跨境电商项目 填补秘鲁、越南等5个空白国家市场 新增15个海外客户 [3] - "只此青玉"系列海外销售增长显著 [3] - 举办第二届"7·9"节活动 在30多个城市吸引数万名年轻消费者参与 [4] 渠道建设 - 线上销售通过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占据领先地位 [5] - 首个入驻抖音平台的黄酒品牌 与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合作 [5] - 与酒仙网、交个朋友等头部MCN机构达成常年合作 构建直播与内容营销体系 [5] - 旗下品牌布局酒馆 包括"古越龙山·慢酒馆"、女儿红"温渡酒馆"等网红打卡地 [4] 人力资源 - 拥有研发人员93名 [6] - 拥有黄酒行业唯一轻工大国工匠 2名国家级酿酒大师 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6] - 拥有24名国家级黄酒评酒委员 位居行业第一 [6] - 培养一线酿酒师400多名 [6] - 员工合同签订率100% 提供全面福利保障 [7]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1亿至1.5亿元公司股份 [6] - 连续保持30%以上分红比例 [6] - 首次发布ESG报告 全面梳理ESG工作 [6] - 纪检监察部梳理监察对象200人 制定风险防范措施100条 [7] - 建立禁止交易企业70家 推行公议公示公开制度 [7] - 组织580人次学习纪律处分条例 550人签订廉洁承诺书 [7] 质量与安全管理 - 制定《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每月现场检查 每半年总体检查 [7] - 2024年重大安全事故为0 产品召回事件为0 [7] - 外部监督抽检合格率、出口产品商检合格率、出厂产品检验合格率均达100% [7] 社会责任 - 投入50余万元用于乡村振兴 建设糯稻基地、青梅基地和强村公司 [7] - 设立"古越龙山爱心帮困基金" 累计捐赠超150万元惠及近千人 [7] - 通过"久久红"共富工坊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 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