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商

搜索文档
【零售】大促平稳收官,即时零售热度抬升——2025年“618”数据点评(姜浩/梁丹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3 17:01
电商行业2025年"618"大促表现 - 综合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达8556亿元,同比增长15.2% [3] - 即时零售销售额296亿元,同比增长18.7%,社区团购销售额126亿元同比下降9.1% [3] - 家用电器、美容护肤、洗护清洁品类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2.9%、5.0%、2.7% [3] 阿里巴巴表现 - 453个品牌天猫成交破亿元,同比增长24%,苹果/美的/海尔/小米成交超10亿 [4] - 国补拉动家电家装、3C数码成交双位数增长,参与国补品类成交额较2024年"双十一"增长116% [4] - 88VIP会员突破5000万,品牌会员数同比增长15%,全周期购买用户双位数增长 [4] 京东集团表现 - 整体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零售/外卖/线下业态总单量超22亿单 [5] - 3C家电品类规模与增速行业第一,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市占率扩大 [5] - 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350城,全职骑手超12万,七鲜美食MALL首店实现100%后厨直播 [5] 拼多多表现 - 生鲜/手机/数码/家电/服饰等类目销量创新高,"百亿补贴"农货/新质商家数量翻倍 [6][7] - "超级加倍补"单日订单量超376万单,国补专区覆盖23个地区,国补商品销量环比增长177% [7] 行业趋势与策略 - 平台简化促销规则(如淘天提供无门槛消费券+立减模式),国补显著拉动消费意愿 [8] - 即时零售纳入大促范围,美团下单用户超1亿人,赛道热度提升助推线上渗透率 [8] - 平台聚焦生态构建与消费者体验优化,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8]
港股消费,今年为何这么high?
搜狐财经· 2025-06-04 17:39
港股消费股表现 - 港股消费股成为今年消费牛股主阵地,港股通消费指数年初至今回报达20.36%,远超A股800消费指数(-0.27%)和沪深300指数(-2.41%)[2] - 港股消费股风格新潮,如老铺黄金(涨幅266.75%)、泡泡玛特(涨幅146.86%)体现新商业价值,A股消费股以白酒等传统品类为主,表现平淡[2] - 港股消费指数弹性显著,2025年1月至3月涨幅44%,3月至4月回撤25%,5月修复18%,长期看2020年涨幅70.89%,2024年涨幅25.22%[9][10][11] 港股消费市场特征 - 港股消费股中服务消费占比达68%(零售、旅游、餐饮等),A股商品型消费占比94%(酒类、食品饮料)[5] - 港股消费股受国际资金驱动,对政策反应滞后但长期弹性更大,如2020年消费券政策后半年港股餐饮板块绝对收益53%,超额收益35%[7] - 港股聚集新消费龙头,如泡泡玛特、零跑汽车、小米集团等,同时包含出海业务和AI赋能企业(如智能推荐、广告推送)[11][12][13] 港股消费估值与成分股 - 港股通消费指数市盈率TTM仅19.88倍,处于10年8.45%分位,恒生科技指数(20.22倍)和沪深300(12.46倍)分位分别为8.41%和51.13%[16][18] -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包括阿里(16.8%权重)、腾讯(15.24%)、小米(13.75%)、美团(10.3%)、比亚迪(7.45%)及泡泡玛特(2.74%)[22] - 涨幅突出个股:泡泡玛特(157.04%)、零跑汽车(102.3%)、小米集团(85.95%)、思摩尔国际(71.4%)、周大福(66.46%)[22]
百亿美元公司动向丨京东季度盈利改善,自由现金流净流出;紫金矿业在哥伦比亚的黄金被抢
晚点LatePost· 2024-11-14 22:55
京东三季度业绩 - 三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至2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8%至117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62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入150亿元,主要因应付账款跨季度支付和库存支付[1]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38亿元[1] 网易三季度业绩 - 三季度营收262亿元,同比减少3.9%[2] -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209亿元,同比减少4.2%[2] - 净利润65亿元,同比减少14%,销售费用93亿元,同比减少1%[2] 紫金矿业事件 - 哥伦比亚金矿遭掠夺损失3.2吨黄金,价值2亿美元[3] - 公司回应称盗采在2020年前已存在,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小[3] - 三季度营收超2300亿元,净利润243.6亿元,同比增长51%[3] 吉利汽车整合 - 极氪将控股领克,领克品牌保留但部分部门整合[4] - 吉利发布《台州宣言》进入战略整合期,结束近10年扩张[4] - 三季度吉利汽车销量53.4万辆,营收创新高至603亿元,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90%[6] - 极氪三季度营收183.6亿元,净亏损收窄至11.4亿元,同环比均收窄超20%[6] Tapestry收购终止 - Coach母公司终止85亿美元收购Michael Kors母公司[5] - 美国FTC认为合并会提高品牌集中度损害消费者利益[5] B站首次盈利 - 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2.4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7] - 游戏收入同比大增84%至18.2亿元,主要来自《三国:谋定天下》[7] - 《黑神话:悟空》带动用户活跃度创新高[7] Burberry战略调整 - 可比零售销售下降20%,决定重新聚焦传统产品[8] - 不再坚持高端市场定位,回归风衣和围巾等经典产品[8] - 股价上涨超过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