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硅

搜索文档
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Q4价格有望上涨
2025-09-15 22:57
**光伏行业反内卷与价格走势分析** **一 行业与公司** *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自六月底开始 已持续两个多月[2] * 行业总产能预计从350万吨降至200多万吨[8] * 看好硅料端龙头如通威 协鑫 大全 新技术代表如爱旭 隆基 组件一体化龙头如晶澳 晶科 天河及阿特斯[12] * 辅材领域看好玻璃与胶膜 如福斯特 福莱特 美畅[12][13]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初见成效 工信部多次座谈强调治理低价竞争[1] 其政治高度毋庸置疑 得到高层明确支持[2] * 9月初棒状硅报价小幅上涨至55,000元 相较之前48,000-49,000元有所提升[4] 头部企业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微利[4] * 下游硅片 电池组件价格逐步传导上涨[1] 华润和华电组件集采招标中标价格达龙头企业7毛3以上水平 相比之前6毛大几有明显涨幅[4] * 取消出口退税预期推动海外组件价格调整[1][5] 组件期货商讨亦有助价格传导[1][5] * 行业发展围绕产能治理 限制产销和价格端推进[6] 双并购方案或于10月落地[6] 若市场化效果不佳 将加强法治化管控 如修订多晶硅能耗标准[6] * 各硅料企业已于9月实施减产计划[1][6] 预计产量约束将常态化[1] 未来几个月产量预计在12.5至13万吨之间 若维持至12月 总产量可能达50万吨[3][8] * 四季度在政策支持下 产业链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1][9] 国内需求受136号文细则推动逐步重启[9][10] 海外市场在欧洲假期后恢复[1][10] 组件排产环比增长明显 有望达50几GW甚至60几GW体量[10] * 成本端受政策要求产业链需以不低于成本价销售[3][11] 四川电力需求增长和西南枯水期电价上涨将推高硅料成本[3][11] 龙头企业有望扩大利润[3][11] * 当前光伏板块股价处于低位 基本面优于去年同期[3][12] 主流标的股价仍有30%至50%的差距[12] 短期催化因素和明确大方向推动下 板块或出现持续修复行情[3][12]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总书记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 * 预计到2026年 需求在600GW以上装机对应700多GW组件 硅料需求约150至160万吨[8] 总体上仍存在供过于求[8] 但通过开工率恢复至百分之六七十 并配合能耗和产销约束 有望实现供需持续好转[8]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光伏价格较低 但企业报出低价表明成本端信心足[10] 在机制电量保障下需求端有刚性支撑[10] * 这种动态调整类似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通过市场化为主 法治化为辅的方式解决问题[7]
华创证券:反内卷推进下硅料价格报涨 储能板块有望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57
行业观点 - 硅料挺价支撑下价格传导有望逐步落地带动产业链盈利修复 [1][2] - 反内卷持续推进或有供给端政策落地推动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1][2] - 储能电芯报价重心上移主流厂商报价重心每瓦时环比上升0.003-0.01元人民币 [3] 价格数据 - 国内头部多晶硅企业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kg颗粒硅报价49元/kg [2] - 25年8月华润华电集采开标价格明显提升 [2] 供需状况 - 短期储能需求偏强7月以来国内外储能电芯排产持续创历史新高一线厂商达满产状态 [3] - 上游碳酸锂与正极材料涨价推动成本抬升形成一定价格支撑 [3] 市场前景 - 全球储能装机主要由中欧美三国驱动国内储能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3] - 欧洲是未来重要的储能市场之一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叠加电网问题大储工商储需求旺盛 [3] - 美国储能补贴短期仍在制造业回流以及AI行业发展增加电力需求未来储能装机有望延续增长 [3] 投资标的 - 硅料及辅材环节建议关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信义光能福莱特 [4] - N型技术迭代加速电池与组件环节建议关注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钧达股份捷佳伟创帝科股份 [4] - 逆变器及储能板块建议关注阳光电源海博思创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派能科技 [4]
多重消息催化多晶硅走高 新特能源涨超7% 协鑫科技涨超5%
智通财经· 2025-09-02 09:56
股价表现 - 新特能源早盘上涨7.48%至7.76港元 [1] - 协鑫科技早盘上涨5.47%至1.35港元 [1] 多晶硅期货市场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单日大幅上涨6%收于5285元/吨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落后产能出清及产业重组计划关注度升高 [1] - 8月供应大幅回升后预期9月行业实施限产限售措施 [1] - 头部企业报价可能进一步上行 [1] 现货报价情况 - 国内头部企业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 [1] - 颗粒硅报价达到49元/千克 [1]
港股异动 | 多重消息催化多晶硅走高 新特能源(01799)涨超7% 协鑫科技(03800)涨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9:50
硅料股市场表现 - 新特能源股价上涨7.48%至7.76港元 [1]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5.47%至1.35港元 [1] 多晶硅期货价格变动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上涨6%收于5285元/吨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落后产能出清及潜在产业重组计划关注度升高 [1] - 8月多晶硅供应大幅回升后预期9月起行业实施限产限售措施缓解供需压力 [1] - 头部企业报价或进一步上行 [1] 企业报价情况 - 国内头部多晶硅企业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 [1] - 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 [1]
硅料主力期货尾盘大幅飙升,行业龙头表示恢复盈利可期
选股宝· 2025-09-02 07:15
多晶硅价格走势 - 多晶硅主连期货午后快速拉升收盘大涨6% [1] - 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 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 [1] - 多晶硅价格维持涨势因头部企业签单量较大去库程度明显个别企业清库无余量可签 [1] 行业供需动态 - 若多晶硅限产落实到位9月份产出有望环比持平供需压力暂缓 [1] - 头部企业签单饱和后市场需求余量转至其他硅料企业 [1] - 中部企业相对较高的成本对价格形成支撑 [1] 企业盈利与战略 - 协鑫科技表示在保持颗粒硅4万余元每吨售价情况下8月底至9月左右可恢复报表层面盈利 [1] - 公司称行业整治内卷力度加大和产业有序竞争推进将助力盈利恢复 [1] - 协鑫科技首席财务官表示并购重组改革很快会有更明确信息 [1] 政策与监管影响 - 工信部对多晶硅行业发布专项节能监察通知通过能耗分类对未来供给提供依据 [2] - 环保/能耗标准提升预计推动产量刚性下降进而带来产业链价格弹性 [2] - 环保限产被视为降低排产提升价格的有效手段能巩固行业自律效果 [2] 相关企业动态 -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为N型硅料龙头公司 [2] - 双良节能主营单晶硅片业务 [2]
大股东减持惊动了法律顾问,协鑫科技减持公告为何矛盾重重
华夏时报· 2025-07-28 17:43
大股东减持异常 - 协鑫科技大股东朱共山持股从64.05亿股降至52.95亿股,减持11.1亿股,持股比例降至18.59% [1] - 公告使用罕见措辞"已委托法律顾问且正在采取适当行动",暗示减持涉及合规问题,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1][2] - 朱共山仍表态对公司业务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未来增持股份,与减持行为形成矛盾 [2] 协鑫系股权质押情况 - 协鑫能科控股股东上海其辰及协鑫创展质押比例达99.87%和100%,未来半年到期质押股占公司总股本40.92%,对应融资余额31.67亿元 [4] - 协鑫集成2024年底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达100% [4] - 协鑫科技未披露股东质押记录,与A股兄弟公司高质押形成对比 [5] 公司经营与行业动态 - 协鑫科技2024年因行业波动亏损47.5亿元,但拥有全球领先的FBR颗粒硅技术,2024年颗粒硅产能26万吨 [3] - 光伏行业近期回暖:多晶硅N型料价格7月环比上涨31.34%-36.45%,硅片价格跟涨但电池片涨幅温和(TOPCon电池片周涨3.8%-8%) [6] - 公司股价从4月9日低点0.67港元翻倍上涨,受益于行业基本面改善 [6] 新业务布局 - 协鑫科技7月宣布与太保投资香港合作开发RWA中台基础设施,推动电站收益权等资产代币化,旨在拓宽融资渠道 [7]
多晶硅近期价格变化及展望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多晶硅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情况 - 近期多晶硅价格上涨超 10%,每公斤上涨约 3 - 4 元,硅片价格随之上涨 11% - 12%,但实际成交价在 40 元/公斤左右,市场存在更高报价但成交量有限,电池片未启动涨价,涨价持续性存疑[1][2][3] - 7 月排产显示多晶硅产量增加但需求下滑,多数企业因政策端成本审核变化仍提高报价,40 元/公斤时多数硅料企业仍亏损[4] 成本审核影响 - 成本审核可能使企业按成本线以上定价,或致部分厂商退出市场,大型厂商如大全、新特能源和通威能承受,中小型厂商面临生存压力[5] - 成本审核规则不明确,可能设定行业平均成本或每家单独设定成本,各生产基地成本差异大需审查具体成本[11] 企业竞争力 - 协鑫硫化床技术取得突破,能耗大幅降低,颗粒硅纯度提升,成本远低于其他企业,对传统棒状硅构成竞争优势,在当前环境更具竞争力[1][6][22] - 二三线厂商生产成本远高于行业标杆,n 型率表现不佳,面临关停风险,通过低价或少产策略维持运营[1][7][8] 库存与价格走势 - 硅料厂商库存维持在 40 万吨左右且有增长趋势,硅片厂商库存相对较少,能支撑 15 - 30 天生产,估计不超 10 万吨[17] - 高库存下价格回落风险较低,硅料和硅片环节率先涨价可能性较大,电池环节涨价难度大[19][2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 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各大厂商调整策略,不再激烈竞争,市场更理性发展[21] - 电池行业面临折旧成本和议价能力问题,发展前景不被看好,组件价格上涨或带动产业链价格传导[23][25] 政策与市场问题 - 不低于成本销售政策实施困难,缺乏监督和处罚机制,降低成本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现象普遍[3][32][34] - 出口退税取消对行业价格影响不大,外销市场面临欧盟碳足迹和涉疆问题监管[26][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行业内主要硅料企业报价:通威和大全半装硅致密料约 40 元/公斤,协鑫颗粒硅 36 - 38 元,力豪和亚洲硅料与协鑫相近,合盛硅业上周无成交单[2] - 头部多晶硅厂商采买或囤料动作较五六月份有所恢复,但未达新高峰[15] - 限制价格至 4.5 - 5 万元/吨,部分大厂能盈利,很多厂商难生存,厂商退出意愿普遍但缺乏窗口,二三线厂商面临设备供应商和银行压力[31] - 各家按成本线定价最终趋向统一,正常商业景气度下头部大型企业可能微利,毛利率约 5%[33]
光伏产业链价格继续下挫 多环节跌破行业成本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6:58
多晶硅市场 - 本周棒状硅企业罕见未出现成交 N型复投料上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3% N型颗粒硅本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下降2.70% [1] - 下游基本无集中采购 仅按生产节奏少量补库 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多晶硅企业因亏损严重不愿让价成交 [1] - 部分多晶硅企业计划将三季度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 或根据签单情况临时调整开工负荷 预计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将减少至9.6万吨左右环比下降约3% 在产企业数量或缩减至10家左右 [1] 硅片市场 -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01元/片周环比跌9.82% N型G12R成交均价1.12元/片周环比跌13.85% N型G12成交均价1.35元/片周环比跌7.53% [2] - 行业整体开工率55%-58% 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56%和58% 一体化企业开工率60%-80% 其余企业开工率55%-80% [2] - 183N硅片低价成交触及0.98元/片 210RN成交价集中在1.15-1.18元/W 210N价格朝1.35元/W以下靠拢 [3] 电池片市场 - 183N 210RN 210N电池片本周均价分别下跌至0.265元/W 0.265元/W与0.28元/W [4] - 多数厂家维持4月排产水平 上游硅片跌价与终端需求衰退导致价格持续下行 183N 210R电池片要价往0.26元/W以下试探 [4] - 当前价格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 5月价格可能跌破2024年下半年低点 并带动硅片环节继续下跌 [4] 组件市场 - 五一节后成交量较少 终端观望情绪较重 531抢装不明显 主要靠前期遗留项目拉动 [5] - TOPCon新单实际价格来到0.65-0.66元/W 中小厂家低价部分0.63-0.65元/W 前期主流交付价格0.68-0.70元/W [5]
【安泰科】多晶硅周评—节后签单放缓 产量有下降趋势(2025年5月7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5-07 18:12
多晶硅市场现状 - 棒状硅企业本周无成交 市场处于僵持博弈状态 [1] -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3 60万元/吨 环比下降2 70% 价格区间3 50-3 70万元/吨 [1] 行业供需动态 - 下游采购模式转变 由集中采购转为按生产节奏少量补库 [1] - 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企业严格控制原料成本 [1] - 多晶硅企业普遍亏损 多数无法接受当前采购价格水平 [1] 企业生产调整 - 部分企业考虑将三季度检修计划提前至二季度 [1] - 企业可能根据实际签单情况临时调整开工负荷 [1] - 在产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 [1] 产能变化 - 原计划本月新增产出的2家企业已取消扩产计划 [1] - 3家即将检修企业开始逐步减少原料输送 [1] - 预计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降至9 6万吨 环比下降3% [1] - 二季度在产企业数量可能缩减至10家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