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类产品

搜索文档
弘则研究 科技前言:晶圆代工行业调研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晶圆代工行业 - **公司**:陶二(Tower Semiconductor)、卓胜微电子、韦尔股份、Inernet、新易盛、中芯国际、华虹、星星、武汉新芯、合肥晶合、台积电、三星、斯尼克、Texas Instruments(TI)、Skyworks、艾维、昂瑞威、中际、Marvell、博通、思密克、中冀新易盛、英纳斯、GF(GlobalFoundries)、XFAB、STMicroelectronic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陶二情况** - **优势产品**:在射频和模拟类产品方面有显著优势,擅长 BCD 工艺,还涉足特殊 MEMS、高端数字摄影摄像的 CIS、硅光类产品等小众赛道 [2] - **产能布局与稼动率**:全球有以色列、日本、美国和意大利多个生产基地,国内无实体工厂;各基地稼动率差异大,日本 12 寸合资厂达 85%以上,以色列约 60%-70%,美国加州满产,德州不足 50% [1][4] - **中国客户群体**:主要服务射频前道(卓胜微电子、韦尔股份等)和硅光领域(Inernet、新易盛等)客户 [1][5] 2. **行业竞争状况** - **中国市场竞争**:竞争激烈,国内厂商如中芯国际等积极提升产能和技术,从 55/65 纳米 CMOS 工艺起步,在中低端市场有竞争力 [7] - **价格战与并购**:国内价格战持续,模拟类产品领域成本战激烈,未来半年至一年可能有更多并购 [8] 3. **地缘政治影响** - **推动国产替代**:国家意志和大型终端客户要求使本土供应链比例增加,国内大体量公司成二供或三供 [9][10] - **企业合作调整**:一些公司打造产业链集合体,合作企业需按指定比例投订单 [10] 4. **市场需求情况** - **手机射频需求**:处于观望状态,传统周期性规律仍在,新兴市场难完全替代 [11] - **新兴市场亮点**:汽车电子和 AI 驱动光模块有亮点,但未完全替代传统手机射频市场 [8][11] - **下半年需求差异**:下半年工业需求略有下降,手机领域百花齐放 [18] 5. **不同产品线竞争态势** - **8 寸 CMOS**:斯尼克良品率高、成本优势显著,客户无意转场 [1][14] - **12 寸产品线**:竞争激烈,中国大陆厂家面临压力可能降价 [14][16] 6. **应对市场变化策略** - **产能配置调整**:晶圆代工厂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能配置 [15] - **国外厂商策略**:国外大型晶圆厂如 TI、Skyworks 降低毛利率应对中国企业竞争 [17] 7. **硅光模块情况** - **发展现状**:2024 年产出量级翻约 5 倍,占营收 15%-20%,客户群体扩大 [20] - **未来预期**: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20] 8. **国内硅光技术情况** - **发展现状**:积累不足,少数企业能进行简单工艺生产,多处于卖铲子阶段 [24] - **未来前景**:未来三五年内或有突破,但短期内难超越外国企业 [24] 9. **国内晶圆代工厂情况** - **硅光芯片进展**:中冀新易盛能生产 3.2T 硅光芯片,特定领域产品质量不逊色 [25] - **合作转变**:中冀新易盛减少对美系工厂依赖,转向国内及亚洲其他地区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设计公司竞争**:设计公司竞争激烈,与晶圆代工厂竞争取决于下游需求 [12] 2. **中际情况**:与博通等海外客户体量有差距,发展路线不同,采用多种工艺 [22][23] 3. **国内行业挑战与机遇**:面临产能过剩和技术竞争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在特殊小众领域和高端封装技术 [26][27] 4. **地缘政治对国内行业影响**:促使国内企业寻找替代方案,加快自身技术积累 [28]
【私募调研记录】明汯投资调研新莱应材、华润微
证券之星· 2025-05-01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知名私募明汯投资近期对新莱应材和华润微2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新莱应材受益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将推进国产替代;华润微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力,行业呈温和复苏趋势 [1][2] 新莱应材调研情况 - 主营洁净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2024年主营收入28.49亿元,同比增长5.08%,2025年Q1营收下降2.33% [1] - 泛半导体产品涵盖真空和UHP应用,有高真空度等特点 [1] - 半导体市场预计2024年达6112亿美元,食品无菌包装市场预计2031年达194.9亿美元 [1] - 食品业务通过收购进入无菌包装市场,已进入国内外一流企业供应链 [1] - 将推进国产替代,布局半导体设备及厂务端零部件市场,坚持“设备+包材”模式 [1] 华润微调研情况 - 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重点发力,MOSFET预期增长15%,IGBT预期增长50%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因高端掩模工厂投产折旧增加及IC类产品价格下降 [2] - 模拟类产品接单良好,MEMS产品订单好转 [2]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20亿元,用于封测基地产能爬坡及设备投资 [2] - 消费领域降本增效,汽车、工控领域提高产品可靠性 [2] - 重庆12吋产线产能利用率70%,深圳12吋产线产能爬坡 [2] - 汽车电子占比21%,新能源占比20%,家电占比18%,工业设备占比16%,通讯设备占比9% [2] - 碳化硅产品系列丰富,车规级SiC MOS和SiC模块在车企推进测试 [2] - 行业呈温和复苏趋势,产品价格将稳定在一定区间 [2] 明汯投资机构情况 - 2014年成立于上海,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由裘慧明博士创建,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和观察会员资格 [3] - 专注量化投资领域,构建程序化交易系统和资产管理平台,有多样化策略和强大策略库 [3] - 投资范围涵盖股票、期货、期权等,业务涵盖市场分析等多方面 [3] - 是国内在金融衍生品投资领域有国际视野等优势的量化投资机构,探索适合中国资本市场的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