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模块

搜索文档
强信心·走进百企丨从“做不了”到“卖全球” 华工科技的创新之路
新华社· 2025-06-25 16:5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研发国内首台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 可实现不同光照和天气条件下快速识别并清除杂草 无需化学药剂 对绿色农业有重要意义 [1] - 2006年启动"猎鹰计划" 突破高性能光纤激光器、紫外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核心技术 推动中国激光产业进入黄金十年 [3] - 2024年发布Laser Intelligence AI智能平台 通过"交互助手-行业专家-自主决策"三级跃迁 系统性整合AI与激光智能制造 [7] - 即将发布"筑砺"智能基座系列产品 以自适应标注算法和工业知识图谱构建工业智能应用生态 实现从机械自动到认知自动的跨越 [8] 智能制造与产业应用 - 实施50余个智能工厂项目 在船舶海工、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落地 与中联重科联合打造工程机械行业首条"黑灯下料产线" [3][5] - 智能备料中心采用AI视觉分拣与多机器人协同编队技术 4分钟完成钢板切割-分拣-配送全流程 支持50多种原材料和近万种零件混线生产 [5] - 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赋予原材料数字化身份 AI驱动设备自主决策生产流程 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柔性化生产 数据算法算力构成"智慧大脑" [5]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产品足迹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买全球"转向"卖全球" 在发达国家市场可见中国品牌标识 [3] - 华工高理2003年打破温度传感器外企垄断 2007年首次出海 2013年成为马自达全系列温感供应商 2018-2023年为德国博西高端家电配套"高理标准"传感器 [10] - 华工正源预研硅光技术并成为全球第一梯队交付企业 光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50亿美元 硅光芯片份额将有6倍增长 [12] 企业战略与发展历程 - 产品战略调整为"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 目标从"替代"转向"引领" 强调国产替代体现价值而非价格优势 [3] - 1999年成立 2000年上市成为"中国激光第一股" 同年完成跨国并购 4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牵头制定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 创造70多项"中国第一" [12] - 2021年完成校企分离改革 连续15年利润增长(2009-2024) 培育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12]
英伟达加速欧洲拓展,展望Marvell AI day和上海MWC展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通信行业、光通信行业 - **公司**:英伟达、新易盛、旭创、中兴通讯、Oroco、元晶、世纪长光华芯、泰晶科技、Marvell、天孚通信、泰能光、博创科技、世家光子、德科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通信行业近期表现不错**:6月到现在两周内通信行业在万德排名中位列第三,主要受光模块和光器件等细分领域带动,英伟达巴黎GTC大会及Oroco财报数据等因素推动行业发展[1][2] - **光模块市场需求上升**: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量从3000多万支上修至近4000万支,2026年预计进一步增长至小4000万支,1.6T光模块2026年预期达到600 - 700万支[1][4] - **部分公司在光模块领域表现突出**:新易盛出货排名提升至第三,净利润与旭创基本持平但毛利率差约15个百分点,旭创通过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中兴通讯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1][5] - **未来通信行业发展受催化**:Marvell AI Day及云计算厂商持续投入将催化行业,MPU、DCI等细分领域及天孚通信等器件类厂商将受益[1][6] - **光通信领域部分公司和技术值得关注**:无源器件如FPGA、MPU等受益于CPU发展,预计利润增长20亿至25亿,MPO厂商受益于光模块增长,德科立是DCI领域稀缺标的,硅光模块渗透率预计达50%或更高使部分公司受益[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近期重要行业活动**:6月17日Marvell的AI Day展示新技术可能催化相关厂商发展,6月28 - 30日MWC上海大会讨论5G和6G无线通信、涉及AI应用端侧展示等[8][9] - **未来细分领域和企业表现**:长距离单模光芯片缺货时硅光模块相关企业受益,5G - A到6G迭代周期中头部器件类厂商如泰晶科技可能持续受益[2][10]
4股年内获龙虎榜机构席位大额加仓
快讯· 2025-06-06 07:57
据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5日,上述30只获机构密集看好的潜力股中,润泽科技(300442)、新易盛 (300502)、赤峰黄金(600988)、天孚通信(300394)4股年内获龙虎榜机构席位大额加仓,净买入 金额均超3000万元。其中,新易盛已连续2年获龙虎榜机构席位净买入,2024年净买入金额为999.53万 元,2025年以来净买入金额为1.56亿元。公司获22家机构积极看好,机构一致预测其2025年净利润增长 率达114.28%。中原证券(601375)表示,新易盛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800G LPO光模块等研发项目 取得突破,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高速率光模块需求旺盛。从二级市场上来看,公司近年股价 表现亮眼,年K线已三连阳,年内累计上涨17.85%。(人民财讯) ...
可川科技:5月19日接受机构调研,投资者、宝盈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29 18: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64.52万元,同比增长8.21% [2] - 营业成本63,697.56万元,同比增长12.55%,毛利率下降3.14个百分点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0.9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2.02亿元,同比上升27.66%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76.94万元,同比下降48.82% [8]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16.71% [8]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及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带动功能性器件产品销量增长 [2] - 销售规模恢复增长 [2] 客户资源 - 直接客户包括TL、LG化学、三星视界、联宝电子、春秋电子、宁德时代等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产业链知名企业 [4] 未来发展战略 - 巩固与现有优质客户合作,挖掘现有客户其他产品合作机会 [5] - 开发半导体、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领域新客户 [5] - 加强成本管控,优化产能布局,推进新建生产基地建设 [5] - 进行电池相关新型材料和工艺技术研发,开拓新产品应用领域 [5] - 布局400G/800G高速率光模块和激光传感器产品自建产能 [5] -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持续生产工艺创新,丰富产品种类 [6] - 向消费电子及新能源电池行业其他细分领域拓展 [6] 可转债发行进展 - 已收到交易所审核问询函,正在落实相关事项 [3] 锂电池项目进展 - 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已完成主厂房建设 [7] - 首台设备已进场安装并正在调试 [7] 子公司可川光子进展 - 首条400G/800G高速光模块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10] - 具备从硅光芯片设计到模块检测的全链条量产能力 [10] - 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批硅光芯片已完成海外流片,正在进行性能测试 [10] 行业前景 - 新能源电池行业保持增长但面临价格下调压力 [6] -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复苏 [6] - 行业向专业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9] - 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厂商将获得更多优质客户资源 [9] 机构盈利预测 - 浙商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56亿元,2026年2.53亿元 [9] - 上海证券预测2026年净利润4.04亿元 [9] - 国泰海通预测2025年净利润1.20亿元,目标价48.95元 [9] - 浙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86亿元,目标价56.79元 [9]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2.45亿元 [9]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529
浙商证券· 2025-05-29 07: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 2025 年 5 月 28 日市场进行总览,并推荐罗博特科,认为其并购 ficonTEC 有望受益产业升级 [3][5]。 市场总览 大势 5 月 28 日上证指数下跌 0.02%,沪深 300 下跌 0.08%,科创 50 下跌 0.23%,中证 1000 下跌 0.4%,创业板指下跌 0.31%,恒生指数下跌 0.51% [3][4]。 行业 5 月 28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服饰(+1.17%)、环保(+0.89%)、煤炭(+0.74%)、交通运输(+0.71%)、通信(+0.62%),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基础化工(-0.79%)、农林牧渔(-0.78%)、国防军工(-0.72%)、汽车(-0.72%)、房地产(-0.68%) [3][4]。 资金 5 月 28 日全 A 总成交额为 10338.73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35.78 亿港元 [3][4]。 重要推荐 罗博特科 推荐逻辑 硅光模块、CPO 等渗透率加速提升,带动光、电芯片耦合封装精度增长,催化精密耦合封装设备需求,公司并购 ficonTEC 有望受益产业升级 [5]。 超预期点 公司已成功并购 ficonTEC,半导体设备第二增长曲线正式成形 [5]。 驱动因素 硅光模块、CPO 等渗透率加速提升,带动光、电芯片耦合封装精度增长,催化精密耦合封装设备需求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218/1543/1724 百万元,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10.1%/26.8%/11.7%,归母净利润为 136/255/317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 112.9%/87.7%/24.2%,每股盈利为 0.9/1.6/2.0 元,PE 为 152.2/81.1/65.3 倍 [5]。 催化剂 硅光模块、CPO 等渗透率加速提升,带动光、电芯片耦合封装精度增长,催化精密耦合封装设备需求 [5]。
【中际旭创(300308.SZ)】24年和25年Q1业绩高增,国内市场和1.6T产品将加速增长——跟踪报告之四(刘凯/朱宇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16 21:55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4 年实现营业收入238.62亿元,同比+122.64%;归母净利润51.71 亿元,同比+137.93%。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66.74亿元,同比+37.82%;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 +56.83%。 点评: 受益于AI产业高景气度延续,公司24年和25年Q1业绩实现高增 点击注册小程序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1.6T产品25Q1出货低于预期,但预计二季度到三季度1.6T会逐步起量。2026年1.6T产品需求总体上会 比2025有较大提升,除了AI大客户的配套需求上升外,还有CSP客户的以太网技术升级,也会有1.6T的配 套部署,开启以太网1.6T时代。公司作为1.6T光模块产品领先的供应商,届时将深度受益。 ...
中际旭创:跟踪报告之四24年和25年Q1业绩高增,国内市场和1.6T产品将加速增长-20250516
光大证券· 2025-05-16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AI产业高景气度延续,公司2024年和2025年Q1业绩实现高增 [2] - 国内互联网厂商算力资本开支加速,公司国内市场收入有望高增 [3] - 1.6T产品短期出货低于预期,但2026年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核心驱动力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800G/1.6T产品营收高速增长,上调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 [4]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8.62亿元,同比+122.64%;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137.93%;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66.74亿元,同比+37.82%;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56.8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0.04亿元、479.52亿元、574.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5.08%、29.58%、19.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8亿元、102.36亿元、119.8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8.34%、25.01%、17.05% [5] 业务分析 - 2024年公司在400G和800G方面出货量新高,1.6T光模块和800G硅光模块研发等取得重要进展,提升海外产能形成大规模出货与交付能力 [2] - 2025Q1海外800G出货量同比和环比均增长,400G出货增长暂时下降,国内客户AI相关需求增长,后续400G产品和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 [2] - 2024年H2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加大算力基础设施重视,2025年初招标增长,公司有专门子公司负责国内市场开拓,2025年招标取得优势,预计国内订单和收入加速增长 [3] - 公司1.6T产品2025Q1出货低于预期,预计二季度到三季度逐步起量,2026年需求比2025年有较大提升,公司将深度受益 [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3x/11x/9x [4]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36、21、13、11、9;P/B分别为5.5、5.8、4.1、3.0、2.3;EV/EBITDA分别为26.7、16.4、10.0、8.1、6.8;股息率分别为0.5%、0.5%、1.1%、1.3%、1.5% [5][14]
光模块:硅光模块及其新材料的应用报告(附57页PPT)
材料汇· 2025-05-14 23:32
点击 最 下方 " 推荐"、"赞 "及" 分享 ","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硅光模块是基于硅光子技术的新一代光通信器件,其应用场景跟传统光模块类似,高集成度及兼容CMOS工艺成为其核心优势。硅光模块以硅光技术为核心,将激 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电芯片都集成在硅光芯片上,再与DSP/TIA/DRVER等电芯片组成硅光模块; 传统光模块中各器件分立,需要连接与封装。硅光技术 以其材料特性以及CMOS工艺的先天优势,能够很好的满足数据中心对更低成本、更高集成、更低功耗、更高互联密度等要求,重要性将愈加凸显,Photonics- SOI(Photonics Silicon-On-Insulator)绝缘体上硅材料平台可以让标准CMOS晶圆厂实现了高速光发射器和接收器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品圆,为数据中心内链路提 供了高数据速率和高性价比的收发器解决方案。 硅光模块:下一代高集成光传输模块(从分立器件向硅光技术发展) 国信证券 图:硅光模块应用及产品工艺概览 图:传统光模块(上图)对比硅光模块(下图)结构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服务器机架/开关 光收发器 EML L Photonics- ...
新易盛(300502):25年一季度再创新高,硅光产业线逐步丰富
天风证券· 2025-05-12 1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云计算数据中心市场高速发展双驱动下,公司客户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LPO+1.6T为长期成长点,AI有望中长期拉动800G光模块需求增长,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0/116.21/143.9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X/6.7X/5.4X,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年全年营业收入86.47亿元(YoY +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YoY +312.26%);25年Q1营业收入40.52亿元(YoY +264.13%),归母净利润15.73亿元(YoY +384.54%) [1] - 24Q4收入35.16亿元(QoQ +46.35%),归母净利润11.92亿元(QoQ +52.61%);25Q1收入40.52亿元(QoQ +15.24%),归母净利润15.73亿元(QoQ +31.95%),Q1归母净利率相较Q4显著提升4.92pct [3] - 24年毛利率提升13.73pct,费用率同比+1.17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09/-0.51/+0.34/+1.42pct [4] 业务情况 - 24年海外收入68.05亿元(YoY +162.31%),因800G产品上量,海外行业客户使用以太网方案驱动配套的800G光模块需求增长;国内收入18.42亿元(YoY +265.95%),推测因客户FTTH - CHINA对接的东欧等地客户订单增长 [1] - 24年公司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等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取得多项突破和进展,1.6T光模块已完成项目的各项样品验证、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1][3] - 24年子公司Alpine已完成技术产品2样品交付,公司利用该样品进行硅光模块生产并于2025年OFC发布及展示,Alpine2024年业绩实现金额为325万美元,公司于24年成功推出基于硅光解决方案的400G、800G光模块产品及400G ZR/ZR+相干光模块产品 [4] 抗风险能力 - 采购端拓展国产芯片在光模块中的应用,提升光模块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出口端出口目的地既有海外地区也有国内地区,且国内销售及终端为非美地区比例在2024年已大幅增长,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二期预计2025年正式投入运营 [2] 盈利预测 - 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0/116.21/143.98亿元(23年年报点评预测25 - 26年业绩为26.49/35.39),对应PE分别为11X/6.7X/5.4X [5]
直击股东大会丨海外销售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全球化战略不会动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13:3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7.09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增长21.17% [2] - 国内市场营收占比88.2%(103.28亿元),国外市场营收占比11.8%(13.81亿元),国外市场收入增速25.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 [2] - 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19.56%,一季度营收33.55亿元(+52.28%),净利润4.10亿元(+40.88%) [6]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公司已在北美、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设立四大海外研发中心和40余个销售服务中心,欧洲、北美、中东市场出口订单显著增长 [2] - 通过越南、韩国、匈牙利等地的子公司和产业基地布局,降低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目标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30%以上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光模块产品可能获得豁免或由客户承担,对利润影响不大 [2] 业务板块与技术发展 - 公司形成三大业务格局:激光加工技术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敏感电子技术支撑的传感器业务 [6] - 光模块业务增长突出,受益于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昇腾产业链爆发),市场需求呈现量价齐升 [6] - 已开发航空发动机气膜打孔装备、国产化高端晶圆激光加工装备、800G LPO硅光模块、1.6T硅光芯片及模块等新产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光模块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组件,伴随算力规模扩张呈现速率提升和需求暴涨,短期供需紧缺因大模型竞赛加剧 [7] - 算力芯片催生的跳跃式需求增长持续,供应紧缺推动行业景气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