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拟面试
icon
搜索文档
太原科技大学:“三位一体”促学生高质量就业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00
AI技术在就业服务中的应用 - 太原科技大学构建"AI模拟面试系统",涵盖职业测评、虚拟实训、简历优化等环节,帮助学生提升面试技巧[1][2] - AI系统能智能识别学生的表达逻辑、肢体语言等细节,提供精准的职业画像和技能提升方案[2] - 2025届毕业生中超过80%通过AI实训系统提升了面试技巧[2] - 学校推出"求职技巧云课堂""求职准备云实训"等线上服务,将AI技术融入就业育人全链条[2] 求职游学活动 - 学校联合浙江台州人社局组织学生走进杰克科技、水晶光电等企业,通过"沉浸式游学+零距离求职"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3] - 游学活动中学生投递35份简历,其中12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 - 学校与宁波市建立稳定合作,连续两年带队参加宁波高洽会[3] 校地企合作与组团招聘 - 学校与长治、台州、宁波等地市合作开展组团招聘27场,吸引622家企业参会,提供1.3万余个岗位[4] - 岗位覆盖机械制造、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等领域[4] - 学校与威海市、荆州市、平阳县等地开展人才战略合作洽谈会,与包头市、泰州市等10个地区签署校地企合作协议[4][5] - 建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拓展人才汇聚渠道[5]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观察|挖掘AI潜力 数字化让就业服务更智能
新华网· 2025-06-19 21:0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海康威视合作开设"杭电—海康威视嵌入式特色课程班",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学资源,涵盖计算机系统、Linux、嵌入式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1] - 课程班采用企业专家设计授课模式,三年来共招收148位学员,优秀学员可获得海康威视实习就业机会,近4年该校331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进入海康威视关键岗位[2] - 合作模式扩展至华为、恒生科技等企业,形成产教融合矩阵,2019-2023年已有22个工科专业完成"互联网+、数字+"转型,2024年将覆盖所有专业包括人文社科类[3] 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浙江大学上线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提供100个固定岗位模拟场景,覆盖近20个行业头部企业题库,帮助学生提升面试准备效率[3] - 开发"AI生涯导师智能体",整合学校政策、职业指南、就业平台功能及校友经验,提供就业资讯、疑难解答和情绪支持服务[4][5] - 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岗位信息匹配效率,改变传统低效的招聘网站搜索模式[4] 政府就业保障政策落地 - 杭州市西湖区青荷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7天6晚免费住宿,累计服务5598人次,节省人均1400元求职成本,配套开展28场技能培训服务1045人[6] - 西湖区推出"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开展重点产业培训超5000人次,带动岗位练兵8600余人次,建成2个技能型社区和3个"30分钟技能培训圈"[7] - 杭州"青荷计划"通过八大维度举措支持青年人才,截至4月已设立84个驿站、3500套房源,提供超19万人/天次安居保障[8]
浙江大学:AI助力拓展学子求职路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AI在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应用 - 浙江大学推出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提供100个固定岗位的模拟场景,题库覆盖近20个行业头部企业[1] - AI面试过程中数字人擅长追问细节和事例,帮助面试者提升表现[1] - 浙江大学开发人岗智配模型,整合用人单位需求库、企业技能画像、学生档案等数据,提供精准岗位推荐并附带理由和鼓励话语[1] 浙江大学就业服务创新 - 构建"数据挖掘—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反馈优化"全链路闭环,实现从信息筛选到职业发展的智慧转型[2] - 化学系学生反馈通过学校推送发现就业面拓宽,可覆盖传统制造业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 - 即将上线AI生涯导师智能体"小叶",整合校内政策、职业指南和校友经验,提供职业规划、就业资讯和疑难解答服务[2] 校内资源整合与特色AI开发 - "小叶"智能体注重整合浙江大学校内资源,如毕业生经验分享,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知识库[2] - 管理学者指出"小叶"作为特色AI将帮助学子全方位提升就业竞争力[2]
热评丨织密“服务网” 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1 09:09
政策支持与就业服务体系 - 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被明确写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成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1] - 人社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强化就业服务保障 [1] - 人社部联合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条服务举措,明确新时代就业公共服务实施路径 [1]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政策密集发布显示全链条优化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1] 地方就业服务实践 - 北京市在五所高校试点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提供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讲解就业形势、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服务 [3] - 内蒙古自治区搭建"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一人一策就业结对帮扶等精准服务 [3] - 贵州举办第十三届人才博览会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人才政策咨询、人才公寓等服务,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4] 数字化与AI赋能就业 - 浙江大学利用AI技术全面赋能大学生就业,包括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AI简历"和"AI+生涯辅导技能培训" [4]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贯通构建就业画像、绘制政策地图,提供全时化、智能化服务 [4] - "人工智能+就业"应用开拓智能招聘、政策评估等场景,提高人岗匹配精度和效率,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5] 就业服务专业化与精准化 - 就业服务需分层分类,侧重提供求职能力实训、培训见习等专业服务,加快培养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等职业化人员 [3] - 数智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便利,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5]
AI赋能高质量就业
科技日报· 2025-05-28 09:20
AI技术在就业服务中的应用 - 哈工大创新打造"AI+职涯启程街区",提供AI模拟面试、AI简历撰写、AI智绘照和AI职业咨询4项服务 [1] - AI模拟面试专区可提供360°全方位点评,帮助学生了解面试表现 [1] - AI简历专区能在3分钟内生成高质量简历 [1] - AI职业咨询专区整合了382个就业问题和40余家重点单位的定制答案,形成"求职密码数据库" [1] - 推出AI就业推荐官"工小智",提供10余项就业指导服务,构建"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模式 [1] 就业服务数字化创新 - 哈工大与40余家重点单位合作,开发"AI就业推荐官"数智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 - 整合云端就业资源,深度挖掘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期待,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2] - 设立4个体验式育人场域,完善"思考-探索-指导-试炼-赋能"的职涯成长路径 [2] 校园招聘成果 - 哈工大已为2025届毕业生举办1300余场校园招聘会 [2] - 吸引6000余家单位进校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54万个 [2]
文博会现场发offer:广东发布6万余个文化产业岗位,释放广纳文化英才强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8:00
文化产业人才招聘活动 - "百万英才汇南粤"深圳文博会专场活动共发布超过6万个文化产业岗位[1] - 活动通过线上和现场协同发力 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1] - 3600多家企业在线上平台发布招聘需求 推出文化数据分析师 人形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特色岗位 最高年薪达100万元[2] 参与企业及岗位分布 - 媒体融合和数字内容专区有600多家企业开放招聘岗位 包括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133个重点企业[2] - 品牌策划和创意传播专区有650多家企业开放招聘职位 包括广州地铁传媒有限公司等81家重点企业[2] - 文化体验和传承创新专区有700多家企业开放招聘岗位 包括广州乐都音乐集团有限公司等185家重点企业[3] - 文化科技和智能服务专区有1650多家企业开放招聘岗位 包括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等280家重点企业[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游戏行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最佳应用场景之一 从智能美术到自动化运营 AI正在重塑游戏行业每个环节[1] - 未来10年需要大批具备人工智能技能与实体产业认知的工程师人才[2] - 玄智科技联合哈工大开发贯通式"小初高大"未来工程师培养体系[2] 招聘活动特色服务 - 设置职业指导赋能站 直播带岗摊位 AI智慧体验区三大特色服务专区[3] - AI智慧体验区提供"AI易面" "AI模拟面试间"和"AI改简历"服务[3] - 邀请资深就业指导专家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 咨询服务 简历诊断等服务[3] - 线上招聘会平台将在文博会后开放至今年年底[4]
BOSS直聘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9.23亿元,净利润5.1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22 21:0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23亿元,同比上涨12.9% [1][2] - 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上涨111.9%,经调整后营业利润6.9亿元 [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内付费企业客户数640万,同比上涨12.3% [1][2] 用户增长与结构 -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5760万,同比上涨23.6% [1][2] - 2025年1-4月累计新增完善用户超过1500万 [2] - 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比超过45%,带动蓝领收入占比提升至39%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贡献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23% [2] - 小微企业(雇员规模100人以下)收入占比创同期历史新高 [2]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环比回暖,制造业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 [2] - 白领招聘需求企稳回升,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回调期间,公司股价上涨35%,跑赢中概大盘 [5] - 高盛、巴克莱、杰富瑞等券商给予买入/增持评级,Capital Group增持逾4000万股,Ballie Gifford建仓700余万股 [6] AI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招聘端AI agent服务提升匹配精准度,使用者达成效率提升25% [8] - 求职端AI模拟面试工具全量开放给学生和工作三年内求职者,春招期间推荐超10万个岗位 [8][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行政费用同比下降2%,AI大模型应用优化内部管理及安全审核效率 [4][7]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15%,品牌效应与双边网络效应提高市场投放效率 [2] 重点用户服务优化 - "海螺优选"入驻企业数、在线职位数、覆盖求职者数同环比稳健增长 [8] - "地图找工作"功能每日覆盖百万级求职者,优化蓝领通勤时间选择 [9] - "极速约面"功能将服务业、制造业求职者从开聊到面试时间缩短至秒级 [9] - 春招节提供数十万校招岗位,AI工具生成定制化求职报告涵盖适配度分析、优化建议等维度 [9] 技术研发与行业认可 - 基于DeepSeek-R1与自研"南北阁"模型深化AI应用,科研成果被KDD20205、ACL2025等国际顶会接收 [7][8] - 入选大摩"中国AI 60"榜单,成为互联网/软件类AI应用代表企业 [5]
深度|ARR过亿美金AI招聘00后创始人:未来最有价值的是拥有“反常识性观点”和“品味”的人,人们最应该优化自己的适应性
Z Potentials· 2025-04-24 11:10
AI赋能人才评估 - Mercor通过训练模型预测人才胜任力 准确率超越人类判断 实现招聘流程自动化 所有顶尖AI实验室已采用该系统招聘数千名工作人员[5] - 评估范围覆盖所有经济价值技能 包括咨询 软件工程 视频游戏等领域 基础模型公司和应用层公司均需上游评估任务支持[6] - 人类数据市场正经历从众包模式向筛选顶尖人才的转变 评估重点转向经济价值工作而非零样本测试[7][8] 人才评估技术演进 - 模型在文本测量领域表现超人类 可处理高体量标准化流程 但对多模态信号理解仍需发展[11][12] - 线上公开内容如GitHub Dribbble等蕴含被忽视的人才信号 模型可高效挖掘这些数据[14] - 国际背景与专业热情等隐藏信号可通过模型识别 解决人才匹配低效问题[15][16] 劳动力市场变革 - 知识型工作价值呈幂律分布 模型可识别90百分位高绩效者 显著影响企业决策[9] - 客服 招聘等领域已出现岗位替代 实体世界自动化速度将慢于数字世界[18][20] - 未来劳动力市场将碎片化转向全球化 实现人与Agent协同工作匹配[47][48] 评估系统构建 - 需按行业创建Agent评估任务 从同质化领域如客服切入 逐步扩展至复杂工作[26] - 强化微调(RFT)数据效率极高 仅需数百样本即可定制模型 优于监督式微调[42][43] - 评估系统需关注经济价值工作 如软件工程师的协调能力 而非单一任务表现[25] 企业招聘策略 - 早期阶段应优先人才密度而非速度 数据驱动识别关键人才特征[48] - 构建"数据飞轮"机制 通过绩效反馈优化招聘决策 形成正向循环[46] - 统一评估体系受限于技术 当前LMS能力突破使自动化匹配成为可能[49]
广东“招才团”空降武汉,现场被挤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0 21:18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武汉站),于武汉洪山体育馆举行 [1] - 线下招聘单位200余家,提供超1.6万个优质岗位,覆盖国企、民企、事业单位等多种类型 [2] - 岗位覆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生物等前沿领域 [2] 岗位薪酬分布 - 年薪百万岗位180个 [2] - 年薪50万至100万的岗位400个 [2] - 年薪20万至50万的岗位6000个 [2] 招聘活动特色 - 设置五大功能区:开场仪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招聘洽谈区、交流互动区、广东美食品鉴区 [2] - 采用黑科技赋能智慧招聘,包括Bole nt机器人提供职位导览和专业匹配服务、数字人"小知"解读人才政策、AI模拟面试系统等 [2] - 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涵盖职业形象指导、妆造服务、职业发展规划等 [3] - 配备免费自助打印区、茶歇区、医疗服务点等配套设施 [3] 文化展示与互动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呈现醒狮表演、岭南歌舞、恩雅吉他演奏等 [3] - 静态非遗文创及手信展区展示龙门农民画及衍生产品、惠州市博物馆文创产品 [3] - 美食品鉴区提供顺德双皮奶、惠州东江盐焗鸡、客家艾糍等地道美食 [3] - 现场备有恩雅吉他、智能穿戴设备、精品文创等城市礼遇大礼包 [3] 活动影响 - 吸引大量青年人才参与 [4] - 搭建起人才与湾区发展的双向奔赴桥梁,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