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自由套餐

搜索文档
锅圈(02517):业绩预告点评:2025H1净利润及核心经营利润同比高增,持续验证“在家吃饭”龙头地位
国海证券· 2025-07-16 1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净利润及核心经营利润同比高增,社区央厨战略持续验证,爆品×会员×新渠道构建三维护城河,万店规模叠加供应链优势夯实“在家吃饭”龙头标的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15日,锅圈(02517)发布正面盈利业绩预告 [3] 市场数据(2025/07/15) - 锅圈1M、3M、12M表现分别为11.2%、47.6%、21.1%,恒生指数对应表现为2.9%、14.6%、36.5% [5] - 当前价格3.29港元,52周价格区间1.65 - 6.09港元,总市值8733.50百万港元,流通市值8733.50百万港元,总股本265456.00万股,流通股本265456.00万股,日均成交额54.83百万港元,近一月换手12.46% [5] 业绩情况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8 - 2.1亿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111% - 146%;预计2025H1核心经营利润约1.8 - 2.1亿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44% - 68% [6] 竞争优势 - 爆品策略:99元毛肚自由套餐2024年销售额破5亿元,抖音曝光62.1亿次 [6] - 会员生态:截至2024年底,已注册会员4130万人(同比+48.2%),预付卡沉淀资金9.9亿元(同比+36.6%) [6] - 渠道创新:2024年通过抖音账号矩阵推毛肚火锅套餐,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24h无人零售模式创新落地,看好乡镇门店下沉空间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71.83/80.36/90.80亿元,归母净利润3.40/3.96/4.6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4/21/18x [6]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470|7183|8036|9080| |增长率(%)|6|11|12|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1|340|396|463| |增长率(%)|-4|48|16|17| |摊薄每股收益(元)|0.08|0.12|0.14|0.17| |ROE(%)|7|10|12|13| |P/E|20.99|24.18|20.77|17.75| |P/B|1.54|2.52|2.41|2.30| |P/S|0.75|1.15|1.02|0.91| |EV/EBITDA|0.06|0.11|0.12|0.13|[7][8]
锅圈(02517):1H25同店增长亮眼,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7-16 09: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锅圈发布 1H25 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 1.8 - 2.1 亿元,同增 111 - 146%,核心经营利润 1.8 - 2.1 亿元,同增 44 - 68% 利润高增主因供应链持续提效,性价比爆款套餐策略成效显著,驱动店效提升及拓店加速,叠加自采比例提升及费用端规模效应释放,带动盈利能力改善 看好公司展店提速及品类扩张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迈向一站式“社区央厨” [6] 相关目录总结 基本数据 - 目标价(港币)4.30,收盘价(港币截至 7 月 15 日)3.29,市值(港币百万)9,039,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港币百万)92.06,52 周价格范围(港币)1.65 - 6.09,BVPS(人民币)1.14 [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人民币)|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6,470|7,246|8,355|9,608| |+/-%|6.16|12.00|15.30|15.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230.56|398.41|517.09|661.81| |+/-%|(3.79)|72.80|29.79|27.99| |EPS(最新摊薄)|0.11|0.15|0.19|0.24| |ROE(%)|6.94|11.82|14.49|17.53| |PE(倍)|26.75|20.26|15.66|12.56| |PB(倍)|2.55|2.39|2.27|2.14| |EV EBITDA(倍)|16.76|11.76|8.72|6.24| |股息率(%)|2.43|4.20|5.45|6.98| [5] 营收增长分析 - 预计公司 H1 收入约实现中双位数增长 同店方面,H1 推出烧烤集装箱套餐等,预计 H1 同店提升约中高单位数 展店方面,店效提升缩短加盟商回本周期,预计 H1 稳步拓店,H2 旺季开店有望提速,看好全年净增 1000 家门店目标达成 伴随自有工厂产能释放及客户拓展,预计 2B 收入保持较快提升,提振整体营收增速 [7] 利润与利润率分析 - 预计 H1 核心经营利润增至 1.8 - 2.1 亿元,测算核心经营利润率或提升超 1pct(vs 去年同期 4.7%),主因上游自采比例提升及费用端规模效应释放 后续计划进一步提升自采比例,夯实成本优势 [8] 战略发展分析 - 聚焦“方便、好吃不贵”,通过品类场景延展拓宽成长空间 依托供应链优势打造高性价比爆品,无人零售改造延长营业时间,加力布局门店直播,驱动同店提升 新型乡镇店模型跑通,B、C 两端同时获客提升单店上限,预计回本周期更优,提供展店抓手 餐食解决方案向居家快手菜等延伸,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场景全覆盖,具备中长期成长动能 [9]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考虑店效提升及规模效应释放超预期,上调 25 - 27 年经调整净利润 14.1%/23.8%/39.7%至 4.1/5.3/6.8 亿元(前值 3.6/4.3/4.9 亿元) Wind 可比公司 25 年一致预期 PE 为 22x(前值:18x),给予公司 25 年 26x 经调整 PE(前值:17x),上调目标价 79.2%至 4.3 港元(采用经调后 EPS 计算,港币兑人民币汇率 0.92,前值 2.4 港元) [10] 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当地币种)|PE(倍) - 2025E|PE(倍) - 2026E|PE(倍) - 2027E| | ---- | ---- | ---- | ---- | ---- | ---- | ---- | |6862 HK|海底捞|14.00|78036.0|13.6|12.8|12.1| |9922 HK|九毛九|2.85|3983.3|24.4|14.2|11.3| |9987 HK|百胜中国|375.00|138957.4|18.4|17.0|16.1| |001215 CH|千味央厨|28.02|2722.4|30.8|26.7|24.5| |603345 CH|安井食品|74.90|24963.3|15.6|14.1|12.4| |603708 CH|家家悦|10.13|6466.4|34.5|27.7|24.9| |002697 CH|红旗连锁|5.43|7384.8|13.4|12.4|12.1| |平均| - | - | - |21.5|17.8|16.2| [12] 盈利预测调整表 |项目|原预测(调整前) - 2025E|原预测(调整前) - 2026E|原预测(调整前) - 2027E|现预测(调整后) - 2025E|现预测(调整后) - 2026E|现预测(调整后) - 2027E|变化幅度(pct)/% - 2025E|变化幅度(pct)/% - 2026E|变化幅度(pct)/% - 2027E|调整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7124|8091|8982|7246|8355|9608|1.71%|3.27%|6.97%|公司同店提升,加盟商回本周期缩短,拓店有望提速,新型乡镇店模型跑通有望打开展店空间| |毛利润率|22.00%|22.00%|22.10%|21.80%|22.10%|22.40%|-0.21pct|0.13pct|0.30pct|自有工厂建设推动自采比例提升,强化成本优势|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8.1|415.5|470.2|398.4|517.1|661.8|17.86%|24.46%|40.76%|规模效应释放,推动费用率摊薄| |净利润率|4.74%|5.14%|5.23%|5.50%|6.19%|6.89%|0.75pct|1.05pct|1.65pct|规模效应释放,推动费用率摊薄| [13] 财务报表预测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营业收入、毛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在 2023 - 2027E 各年度的情况 [18][19]
锅圈(2517.HK):万店规模奠定龙头地位 爆品×会员×新渠道构建三维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7-11 19:3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立于2015年,专注于供应链管理并持续布局线下门店,截至2024年底拥有10150家门店(加盟店10135家,自营店15家),覆盖全国31省 [1] - 2022年以3.0%零售额市占率位居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首位 [1] - 自建6大单品工厂(牛肉/丸滑/底料/水产/滑类/酸汤专厂),实现核心食材自主生产 [1] - 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同比+3.1%至3.11亿元,计划5年新增1万家门店强化规模效应 [1] 行业增长与市场格局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市场规模2022-2027年CAGR达20.7%,2027年预计达9400亿元 [1] - 2022年CR5仅11.1%,行业格局分散 [1] - 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渗透率不足25%(一线城市35.2%),乡镇等下沉市场为核心增长引擎 [1] 竞争优势与护城河 - 爆品策略:99元毛肚自由套餐2024年销售额破5亿元,抖音曝光62.1亿次 [2] - 会员生态: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人(同比+48.2%),预付卡沉淀资金9.9亿元(同比+36.6%) [2] - 渠道创新:2024年抖音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24h无人零售模式逐步落地 [2] 盈利预测与业务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1.83/80.36/90.80亿元,归母净利润3.40/3.96/4.63亿元 [2] - 对应PE估值为25/21/18x [2] - 线上渠道收入增加,与线下门店联动形成即时零售体系 [2]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国海证券· 2025-07-11 08:01
报告核心观点 - 锅圈万店规模奠定龙头地位,爆品、会员、新渠道构建三维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核聚变临界点已至,关键部件与材料迎战略机遇,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5][10] 锅圈(02517)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析锅圈“在家吃饭”千亿赛道可持续增长逻辑,解答万店规模转化为竞争壁垒、分散市场捕捉下沉机遇、供应链与渠道创新构建差异化护城河三大问题 [3] 公司现状与前景 - 创立于2015年,早期专注供应链管理,截至2024年底有10150家门店,覆盖全国31省,2022年零售额市占率居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首位;自建6大单品工厂,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同比+3.1%至3.11亿元;计划5年新增1万家门店强化规模效应 [4] 行业格局与潜力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市场2022 - 2027年CAGR达20.7%,2027年预计达9400亿元,但2022年CR5仅11.1%格局分散;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渗透率不足25%,乡镇等下沉市场有望成核心增长引擎 [4] 竞争优势 - 爆品策略:99元毛肚自由套餐2024年销售额破5亿元,抖音曝光62.1亿次;会员生态: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人(同比+48.2%),预付卡沉淀资金9.9亿元(同比+36.6%);渠道创新:2024年5月下旬通过抖音账号矩阵推毛肚火锅套餐,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24h无人零售模式创新落地,看好乡镇门店下沉空间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71.83/80.36/90.80亿元,归母净利润3.40/3.96/4.6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5/21/18x,维持“买入”评级 [5] 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决当前核聚变技术进展和未来关键时间节点展望、全球核聚变装置运行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磁体系统等价值量分析及关键材料拆解问题 [7] 技术突破 - ITER预计2034年开始氘 - 氚等离子体实验等;HL - 3 2025年5月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EAST 2025年1月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BEST 2025年5月工程总装提前启动,计划2027年建成,2030年演示发电;CRAFT预计2025年底建成 [8][9] 资本投入与市场规模 - 2024年核聚变行业吸引超71亿美元投资,新资金超9亿美元,公共资金增长57%达4.26亿美元;美国三大公司合计融资43亿美元,谷歌、微软计划用核聚变供电;中国聚变新能注册资本145亿元,多家获数亿融资;预计2025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3451亿美元,2037年底达63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1% [10] 关键时间节点 - 2030年BEST实现聚变演示发电;2035年左右CFETR建成;2045年左右我国可控核聚变能应用进入示范阶段;2050年左右实现聚变商业化发电 [10] 关键部件与材料 - 以ITER为例,磁体系统、堆内构件、真空室等关键部件成本占比分别为28%、17%、8%,单堆建造成本1000亿人民币时,三个部件合计价值量达530亿人民币;核心材料包括钨、铍等,高温超导、钨合金技术突破有望加速行业发展 [11] 建议关注公司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等多家公司 [13]
市场端增长乏力 冷冻食品行业需开拓新增长曲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7 08:26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国方便食品制造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911亿元,同比增长2.85% [1] - 冷冻食品行业2024年同比增长3.07%,呈现小幅复苏态势 [1] - 冷冻食品行业面临原始性创新乏力、与科技界合作不深入、对政策标准法规不敏锐等痛点 [1] 企业创新实践 - 三全食品强调创新是企业发展主旋律,需秉持恒心和初心 [2] - 世达食品专注台湾卤肉饭预制版本,在细分赛道做出特色 [2] - 锅圈食品通过"食材食品化、餐饮零售化"打造社区中央厨房,2024年99元毛肚自由套餐销售额达5亿元 [3] - 通用磨坊强调"认真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国内冷冻食品认知度低于美国 [3] - 安井食品定位"中国速冻食品国民品牌",B端高质中价,C端优质优价 [4] - 味知香关注"银发经济""小镇青年"等消费人群变化 [5] - 合口味食品将速冻米面制品做成高纤维营养食品 [5] - 豫园文化饮食集团依托老字号切入细分赛道,开发年节预制菜 [6] - 千味央厨加大研发投入,投建基础研究为主的研发中心 [6] 科技赋能与标准 - 冷冻食品行业需实现价值提升,用科学数据说明产品价值 [7] - 需做好冷冻食品功能研究,打好文化牌,建立"最短供应链" [7] - 冷链物流建设加快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7] - 预制菜标准制定围绕原料、添加剂、包装安全及营养品质要求 [9] - 行业需从手工向智能化发展,大企业应牵头突破性创新 [10] 消费趋势与场景 - 消费者追求"质价比",线上消费趋火 [3] - 需关注"在家吃饭"场景,开发多元体验 [3] - 可挖掘"放学场景""下午茶场景"等新消费场景 [7] - 产品需注重情绪价值,进行混搭或重新组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