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钻戒

搜索文档
迪阿股份(301177) - 2025年7月17日-7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8 18:08
公司产品情况 - 2024 年公司产品平均客单价约 0.9 万元,线上约 0.4 万元,线下约 1.1 万元,较 2023 年略有下降,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不足以及黄金对非黄金品类消费分流 [1] - 2024 年求婚钻戒营业收入占比约 77%,结婚对戒占比约 20%,其余为其他饰品销售 [1] 客群年龄段分布 -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24 岁以下用户数量占比 17.1%,销售占比 12.4%;25 - 34 岁用户数量占比 64.8%,销售占比 63%;35 岁以上用户数量占比 18.1%,销售占比 24.6%,25 - 34 岁是主力群体,35 岁以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 股权激励计划 - 7 月 11 日发布《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股票权益不超过 90.19 万股,约占总股本 0.23%,首次授予激励对象 27 人,包括公司董事等 [3] - 2024 年珠宝行业结构性调整,市场回暖,公司把握机遇推出激励计划,目的是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3] - 激励计划业绩指标设定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分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考核,公司层面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指标综合考虑多因素 [4] 黄金业务发展 - 2024 年是黄金业务探索期,发现婚庆消费中黄金预算占比可观且刚性,“三金”地位不可替代 [5] - 2025 年发展方向明确,但产品打磨遇挑战,部分产品需重新设计改进,处于产品优化完善关键阶段 [5] - 目标客群定位以婚庆场景为核心,契合 DR 原有目标人群,坚持“一生只送一人”理念,聚焦婚庆黄金消费需求,打造兼具传统仪式感和现代审美的产品系列 [5]
迪阿股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推出 多重亮点凸显长期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20:2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核心团队授予不超过90.19万股股票,采用第一类与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相结合的方式 [1]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超过27人,包括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首席运营官何磊和供应链中心负责人牛波各获授13.23万股,占比14.67% [2] - 董事、董秘兼财务负责人黄水荣等获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1.62万股,占比12.89%,核心骨干合计获授34.20万股,占比37.92% [2] 业绩考核机制 - 公司层面考核以2024年为基数,2025-202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需分别超10%、20%、33%、46% [3] - 扣非净利润目标依次为3600万元、1亿元、1.5亿元、2亿元,强调营收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并重 [3] - 个人层面考核分S至D六级,对应解除限售/归属比例100%至0%,将个人贡献与团队目标强绑定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游戴比尔斯等矿业巨头主动减产30%,下游婚庆刚需回暖与悦己消费升级形成"剪刀差",加速行业库存出清 [4] - 贝恩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钻石市场将进入供不应求周期,价格弹性有望显著提升 [4] - 中国珠宝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8.2%,设计专利数量年增15%,Z世代消费占比已达46% [4] 资本市场表现 - 近5年黄金珠宝指数年化收益率超过9%,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负值 [5] - 过去20年港股珠宝服饰板块相关指数年化回报率超过7.5%,显著跑赢恒生指数 [5] - 当前黄金珠宝行业PE估值低于19倍,处于历史9%分位点 [5] 情绪消费战略 - 公司"一生只送一人"情感IP契合情绪消费三大趋势:情感IP符号价值升维、婚嫁全场景深耕、Z世代消费心理把握 [6] - 2025年全球疗愈经济规模预计达7万亿美元,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6] - 与泡泡玛特等品牌相比,公司战略锚定人生重要节点,将品牌叙事与高强度情感场景深度绑定 [7]
迪阿股份董事辞职,净利创上市新低,股价破发逾七成
搜狐财经· 2025-05-31 09:58
高管变动 - 胡晓明因个人原因辞去迪阿股份董事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胡晓明原定任期至2025年7月7日,辞职后公司董事会人数符合法定要求,将尽快补选董事 [1] - 胡晓明间接持有公司3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09% [1] 财务表现 - 2021年上市当年营收同比增长87.57%至46.2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09%至13.02亿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32.01%至14.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3.01%至5302.95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26亿元,同比增亏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40%至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9.66%至2072.18万元 [2] 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新开3家直营店,关闭24家门店(21家直营店+3家联营店),净减少21家门店 [2] - 截至2024年末毛利率为65.49%,较上市初期明显缩水 [2] - "渠道网络建设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16亿元,未达预期 [3]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和"钻石珠宝研发创意设计中心建设项目"均出现延期 [3] 市场表现 - 上市至今股价破发逾七成,最新收盘价29.01元/股,较发行价116.88元/股大幅下跌 [3] - 最新总市值116.04亿元,流通市值11.61亿元 [3][4] - 动态市盈率140倍,静态市盈率218.83倍,市净率1.83倍 [4] - 52周股价区间为17.20-35.00元 [4]
从“恒久远”到“卖不动”:钻石行业经历了什么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19:52
钻石与黄金市场对比 - 国内金饰价格时隔8天重返千元大关,钻石价格持续下滑[1] - 国际钻石交易所数据显示,全球天然钻石价格同比下滑,4月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冲击,向好趋势难以延续[1] 钻石价格数据 - RAPI 0.30 ct钻石4月上涨2.8%,年初至今上涨13.2%,但同比下跌11.5%[3] - RAPI 0.50 ct钻石4月上涨0.6%,年初至今上涨2.5%,同比下跌15.6%[3] - RAPI 1 ct钻石4月上涨0.7%,年初至今微跌0.1%,同比下跌20.0%[3] - RAPI 3 ct钻石4月下跌0.3%,年初至今下跌0.9%,同比下跌14.0%[3] 钻石行业动态 - 戴比尔斯集团计划关闭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并被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列入待剥离业务名单[4] - 戴比尔斯2024年财报显示,钻石产量、销量、销售额、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大幅下降[4] - DR钻戒母公司迪阿股份2024年营收14.82亿元,同比减少32.01%,主力产品求婚钻戒、结婚对戒营收同比均降超三成[6] - 莱绅通灵钻石业务占比下滑至48%,毛利率降至41.6%,2023年占比近80%[6] - 周大福2025财年第四季度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2.1%,第三财季同比下降20.3%[6]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人消费观念更趋理性与务实,注重商品价值确定性与保值性,消费决策倾向于"悦己"而非盲目跟风[6] - 结婚率持续走低削弱钻石消费核心场景——婚庆需求[6] - 培育钻石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二十分之一,占据全球钻石首饰销售额的20%[7][8] - 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达2980万克拉,中国以75%市场份额居全球产能之首[8] 培育钻石市场 - 培育钻石通过工业化量产,短时间内生成5至20克拉晶体,颠覆天然钻石稀缺性神话[7] - 培育钻石价格持续下跌,1克拉钻戒零售价从1-2万元降至五六千元,几乎腰斩[10] - 线上原材料低价倾销导致品牌塑造困难,线下缺乏集合店模式制约场景体验[10] 行业分化与挑战 - 高阶天然钻石仍是稀缺品,GIA认证高成色、高净度天然钻石在二手市场具备议价空间[9] - 卡地亚、蒂芙尼等品牌钻戒因品牌溢价独立于原料行情,回收价格相对稳定[9] - 培育钻石行业面临价格战冲击利润体系,消费者认知仍停留在"廉价"层面[10]
2024年迪阿股份净关店155家!钻石镶嵌市场疲软,依赖投资难掩经营困境
华夏时报· 2025-04-28 18: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4.82亿元,较2021年的46.23亿元下滑68%,归母净利润5302.95万元,较2021年的13.02亿元下滑96%,扣非净利润-1.26亿元,较2021年的12.49亿元由盈转亏 [2] - 2024年求婚钻戒营收11.36亿元(同比-33.15%),占总营收76.62%,求婚对戒营收2.96亿元(同比-34.12%),占总营收19.97% [3] - 2024年线上自营营收2.42亿元(同比+6.57%),线下直营营收11.15亿元(同比-36.97%),线下联营营收1.17亿元(同比-34.01%) [6] 门店调整策略 - 2024年净减少门店155家(新开17家/关闭172家),关闭门店影响营收-2.13亿元,期末在营门店373家(直营占比91.42%/联营占比8.58%) [6] - 直营模式利于管理但灵活性不足,专家建议适当增加联营比例以分散风险 [6] 投资收益依赖 - 2024年理财产品投资收益1.75亿元,占利润总额212.62%,2023年该比例为206.16% [7] - 业内专家认为公司可能通过投资掩盖主业亏损的经营困境 [2][7] 行业趋势分析 - 钻石镶嵌品类需求疲软主因:黄金避险属性分流消费(订单量-19.96%/客单价-13.72%)、培育钻石冲击(2025年中国毛坯培育钻石销量预计达400万克拉,CAGR30%)、婚庆市场萎缩 [3][4] - 培育钻石技术(HPHT法)使生产成本仅为天然钻石1/3-1/5,将重塑市场格局形成高端天然钻与平价培育钻双轨制 [4] - 专家建议珠宝企业布局培育钻石技术、建立认证体系,同时强化设计服务构建差异化壁垒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