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

搜索文档
不断加码!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4:49
QDII基金限购加码 - 多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6月底获批新QDII额度后,近期限购再度加码,多只基金降低大额申购限额至500-1000元区间 [1][2][3] - 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8月14日起将A/C类份额单日申购上限从2000元降至1000元(直销渠道保持1万元),该基金7月初限额为1万元,8月7日刚调整为2000元 [3][4] - 华宝基金旗下多只QDII产品同步调整限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标普美国消费股票、标普油气股票等基金限额降至500-1000元,7月初这些产品限额为1-2万元 [5] - 其他公司跟进调整:宝盈纳斯达克100指数限额从2万降至2000元,中欧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从恢复申购状态调整为100万限额,博时纳斯达克100ETF直接暂停申购 [5]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600多只QDII产品大部分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以135%收益率位居榜首,该基金已于7月28日暂停申购 [6] - 多只医药主题QDII表现突出: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香港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等产品年内收益率均超85% [7] 全球市场展望 - 中银基金认为下半年风险偏好可能回升:上半年风险集中释放后贸易冲突谈判取得进展,地缘政治风险逐步释放,减税法案若通过将提振市场 [8] - 东方红资产指出全球资本配置趋势变化:过去两年资金集中流入美股的局面可能扭转,因美国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及高估值,资金或转向增持"非美"优质资产 [8]
不断加码!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4:47
QDII基金限购动态 - 多家QDII基金近期持续降低大额申购限额,最低降至500元[3][4] - 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在8月14日将A/C类份额单日申购上限调整为1000元(直销渠道保持1万元),此前一周刚从2000元下调[5][8] - 华宝基金旗下多只QDII产品同步调整限额,包括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QDII)、华宝标普美国品质消费股票(LOF)等,最新限额500-1000元[8][9] - 宝盈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从2万元降至2000元,中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QDII)调整至100万元,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暂停申购[10]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600多只QDII产品中大部分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以135%收益率居首[12]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产品收益率超85%[12] 全球市场展望 - 中银基金认为下半年风险偏好可能回升,贸易冲突谈判进展及减税法案通过预期将助力市场[12] - 东方红资产管理指出全球资本或削减美股配置,转向"非美"优质资产以追求更高性价比[12]
创新药板块“过热”?绩优基金限购背后的投资逻辑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22:38
基金限购举措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暂停单账户单日超过10万元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自7月28日起全面暂停申购及定投业务 [1][3]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自8月4日起实施单账户单日100万元申购限额 [1][3] - 中欧科创主题基金与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分别设置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2] - 限购原因均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及保护现有持有人利益 [1][2][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102%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近100% [4] -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收益率超90%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涨幅超过130% [3]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80% 截至8月8日数据 [2] - 板块近4个交易日出现调整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跌幅超3% [4] 基金经理与持仓结构 -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由葛兰管理 二季度末规模81.14亿元 [2] - 基金重仓股集中于医药板块 重点配置创新药产业链 [2] - 三生制药(国产EPO龙头)同时出现在多只限购基金重仓股中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主要持仓港股医药股 永赢睿信混合重仓港股创新药及科创板生物制药公司 [3] 行业前景分析 - 国内企业在ADC等前沿领域竞争力持续增强 [5] - 政策层面持续优化支持创新药企业发展 [5] - 葛兰在二季报中明确看好创新药板块发展前景 [5] - 尽管部分个股估值偏高 但行业仍具备基本面支撑 [5] - 市场情绪经过回调后趋于理性 投资热度有所降温 [5]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这轮牛市特有的味道?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33
基金限购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多类型产品集中限购现象,包括主动权益、量化策略、QDII等,限购行为从绩优产品扩散至多元策略产品,反映基金公司对资金管理、策略执行和行情预判的全面权衡 [1][7] - 限购动因从传统的业绩驱动(如防止资金过快涌入稀释收益)扩展到分红安排、份额调整、清盘准备等技术性原因,以及行业政策导向变化(如"限薪令"推动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5][6] - 限购潮背后隐含市场风格轮动预警,尤其是小盘股占优环境下量化策略面临规模与流动性矛盾,同时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控制申购以稳定持仓 [7][8] 绩优产品限购特征 - 年内涨幅居前基金集中限购: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年内涨超60%)、永赢睿信混合(涨46.91%)、信澳匠心回报混合(涨65.97%)等均设置100万元以下申购上限 [2] - QDII高弹性产品限购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年内回报144.41%居市场第一,7月28日起暂停申购以避免非理性资金稀释收益 [3] - 量化策略产品规模敏感性强:诺安多策略上半年净值涨近60%,规模从7.72亿膨胀至25亿后启动5000元限购,防止策略失效 [3][4] 限购驱动因素分类 业绩与规模管理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年内回报超90%)限制单日申购5万元,控制资金流入节奏 [3] - 国金量化多因子、招商成长量化等"绩优+小盘"策略产品因规模承载力有限,设置1万-500万元不等限额 [4] 技术性原因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因新增F份额(直销专属)限制C类份额单日申购1万元、F份额15万元 [5] - 分红前限购防套利:海富通悦享一年、东方红欣和积极等基金在8月初分红前设限 [6] - 清盘风险隔离:大成丰华稳健六个月等发起式基金提前限制申购以避免放大清盘成本 [6] 行业政策影响 - "限薪令"推动激励模式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头部公募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护净值表现和持有人利益 [6] 市场风格关联 - 小盘股行情下量化策略限购密集,如诺安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等面临"买不进卖不出"的流动性矛盾 [7] - 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限购(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优先保障老持有人利益 [7] - 限购行为从"爆款信号"转变为基金公司成熟度的体现,强调合理节奏吸纳稳定资金 [8]
年内最强基金“闭门谢客”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3:52
港股市场热度高涨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C类份额年内净值涨幅高达13912% 截至7月28日数据 [1][6] - 多只QDII基金因投资者购买热情高涨导致外汇额度紧张而暂停申购 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国泰标普500ETF等 [1][4] - 华安基金旗下3只QDII指数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包括华安法国CAC40ETF联接 华安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华安日经225ETF联接 [3] QDII基金表现与配置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重仓港股创新药 二季报显示其投资主线为创新药和进口替代率低的设备耗材龙头 [7] - 法国CAC40指数年内上涨646%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9707% 日经225指数上涨196% 截至7月29日数据 [3] - QDII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611318亿元增长至今年6月底的683773亿元 份额从579108亿份略降至573751亿份 [9] 资金流向与市场特征 - 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净流入额达2885亿元 为股票型ETF中最高 [9][10] - 市场呈现杠铃策略特征 一端配置红利股 另一端配置成长股 [10] - 港股流动性充裕 国内低利率环境和高回报资产稀缺推动资金南下 [10] 行业配置与趋势 - 互联网和非银资产为今年资金关注重点 港股通科技30ETF和港股通非银ETF年内净流入均超百亿元 [10] - 医药行业未来2至3年预计展现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 [7] - 港股估值偏低吸引海内外资金流入 推动牛市行情 但需防范结构性回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