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安多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量化精选市值上浮了吗
雪球· 2025-09-02 16:40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张翼轸 来源:雪球 在七八月份,对于小市值策略一个重要"利空"消息,莫过于被视为小市值策略受益者和招牌的招商量化精选基金经理王平,在二季报中提示小市值 的风险。 所以我也很好奇,招商量化精选自身,是不是有市值上浮呢? 终于等到了招商量化精选的2025年中报,有了全持仓数据,就可以开动试算了。 下图是试算结果,可以看到招商量化精选的沪深300成分股持仓,从去年年中的2.48%,增加到了最新的10.85%,而"其他",也就是比中证2000还 要小市值的持仓,从去年的16.24%减少到10.37%。 | | J has 1 to 1 1 to 1 to 1 to come band 1 Vid 1 1 1 doub rocken ( at | | | | --- | --- | --- | --- | | 宽基成分股 | 2024-06-30 | 2024-12-31 | 2025-06-30 | | 沪深300 | 2.48 | 5.39 | 10.85 | | 中证500 | 13 ...
137只“翻倍基”出炉 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00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共有137只基金回报率超过100%,其中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均超过200% [1][3]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率达249.27%,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达225.42%,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达216.91% [3] - 主动管理北交所基金超额收益显著,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过去一年回报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 [4] 北交所主题基金 - 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70%,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50% [3] - 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回报率超过140%,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超过130% [3] - 北交所基金高弹性伴随高波动,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历史最大回撤幅度达41.45% [4] 港股主题基金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回报率达176%,上周累计成交近1200亿元,创2020年3月上市以来单周新高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率162.8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回报率超过100%,重仓地产、消费、医药等行业 [5] - 今年以来23只翻倍基金中多数为港股创新药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52.75% [2][5] 科技主题基金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回报率172.28%,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浙江荣泰、凌云股份等 [6] -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回报率174.11%,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覆盖AI基础设施、应用及国产产业链 [6]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回报率162.55%,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牛股 [7] 其他主题基金 - 诺安多策略等小盘风格量化基金表现突出,近一年回报率121.79% [7] - 基金公司近期提示小盘股风险,但未影响翻倍基金数量统计 [7]
2只涨超200%,百余只基金近一年业绩翻倍!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0:41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233.32% [2]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205.11% [2]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193.02% [2] - 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涨幅均超150% [2] -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涨幅均超130% [2] - 主动管理北交所权益基金超额收益显著 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相比业绩基准超额收益达161.84个百分点 [3] 港股主题基金表现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上涨173.82% 为唯一跟踪香港证券指数的ETF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涨幅156.25% 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4] -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近一年涨幅超100% 重仓地产、消费、医药、金融等行业 [4]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上周成交额近1200亿元 创2020年3月上市以来单周历史新高 [3]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上涨168.68% 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 [5] -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上涨166.36% 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应用领域 [5]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涨幅153.22% 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股 [5] 其他高收益基金 - 近一年百余只基金收益超100% 包括103只"翻倍基" [1][2] - 诺安多策略近一年回报119.59% 属小盘风格量化基金 [6]
期待小微盘的下一次大跌
雪球· 2025-08-12 16:42
宽基指数流通市值分布 - 截至8月8日沪深300自由流通市值19.82万亿元占A股比重45.75%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和剩余微盘分别占比16.67%、15.63%、13.71%和8.24% [3][5] - 沪深300流通市值占比从历史半壁江山降至45.75%与2023年末水平相近但远低于2021年核心资产泡沫时期近60%的峰值 [5][14] 小微盘历史波动特征 - 中证2000在2024年4月3日单日暴跌12.83%2024年初16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7.69%2023年末至2024年初54个交易日跌幅达35.86%其中6个交易日急跌24.68% [10][11] - 2024年初小微盘基金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增回撤24.9%诺安多策略回撤44.32%但若在2月5日低点加仓持有收益分别可达89.30%和172.58% [22][23][25] 资产配置策略 - 采用红利+小微盘组合可通过动态平衡对冲风险例如在暴跌时减持红利加仓小微盘以增厚长期收益 [19][20] - 小微盘因散户占比高量化公募基金易获取超额收益但需提前规划组合配置以应对周期性暴跌 [29] 市场流动性影响 - 2021年流动性泛滥推高沪深300流通市值占比至60%未来若小微盘持续大涨可能导致沪深300占比创新低 [14] - 当前沪深300占比处于极端低位需警惕小微盘快速回调风险但历史可能不会简单重复 [13][14][15]
时隔四年,“医药一姐”葛兰再宣布限购!在管基金年内最高涨超60%
搜狐财经· 2025-08-10 16:26
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自8月11日起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旨在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及保护持有人利益 [1][4] - 中欧科创主题同日宣布限购100万元,限购起始日同为8月11日 [4] - 2021年医药行情走高时,中欧医疗健康曾两次调整大额申购限额,代销渠道限购10万元延续至今 [1][6] 基金经理表现与规模 - 葛兰管理的3只基金总规模达399.08亿元,为医药赛道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欧医疗健康规模占比最高(308.01亿元) [6] - 中欧医疗创新A年内净值涨幅达62.28%,近一年涨幅80.12%,同类排名前3%;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涨幅21.81% [5][6] - 二季度持仓显示,中欧医疗健康新增4只创新药个股(百利天恒、信立泰等),中欧医疗创新将新诺威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6] 行业限购趋势 - 下半年以来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限购5万元)、诺安多策略(限购5000元)等绩优产品 [3][9][10]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净值涨幅一度达100.12%,永赢睿信混合A份额年内涨幅47.74% [10] - 限购原因普遍为"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规模快速扩张摊薄收益 [8][11] 创新药板块展望 - 葛兰在二季报中强调创新药领域技术进展(双抗、ADC管线推进),国内企业与海外药企合作金额创新高,国际化能力提升 [7] -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如《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三季度看好全球合作深化及临床数据披露预期 [7]
悄然“逆袭” 超百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6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25日全市场超过1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超半数基金成立时长超过1年 最长成立时间接近14年 [1] - 10只主动权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实现翻倍上涨 涨幅最高为金元顺安元启(成立以来涨幅超450%) 广发多因子(成立以来涨幅超340%)和大成景恒(成立以来涨幅接近300%)紧随其后 [2] - 今年以来约八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上涨 涨幅超10%的基金约1100只 涨幅超50%的基金中主投医药的基金占比超七成 [4] 领先基金产品特征 - 金元顺安元启主要投资小盘股 由基金经理缪玮彬管理 截至一季度末规模超10亿元 自2022年8月22日起持续暂停申购 [2] - 广发多因子采用基本面因子、管理因子和价格因子精选个股 大成景恒结合量化投资与主动投研 两只产品均偏向量化投资策略 [2][3] - 多只成立超5年的基金涨幅显著 包括金信智能中国2025、光大欣鑫、诺安多策略等自成立以来涨幅均超120% [3] 行业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超90%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医药标的 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 [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今年以来涨幅达78.59% 重仓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政策支持与业绩兑现机遇 [4][5] - 主投港股、医药、北交所、新消费和科技方向的基金涨幅居前 医药基金在涨幅领先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4] 机构配置策略 - 创新药、科技和红利成为机构共识较高的三大配置方向 "哑铃型"策略(一端进攻一端防守)受到青睐 [6] - 创新药板块基本面和情绪面形成共振 2025-2026年港股创新药企业可能进入收获期 建议关注国际化潜力和商业化能力标的 [6] - 科技方向关注AI算力供应链和应用环节(如AI眼镜、AI玩具) 因海外科技大厂用户活跃度增长和模型能力提升 [6] - 红利资产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可能加大配置 当前拥挤度和估值仍具投资性价比 [7] - 科技成长方向因拥挤度和相对收益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季节效应 可能占优 建议关注"科技+红利"哑铃策略 [7]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这轮牛市特有的味道?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33
基金限购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多类型产品集中限购现象,包括主动权益、量化策略、QDII等,限购行为从绩优产品扩散至多元策略产品,反映基金公司对资金管理、策略执行和行情预判的全面权衡 [1][7] - 限购动因从传统的业绩驱动(如防止资金过快涌入稀释收益)扩展到分红安排、份额调整、清盘准备等技术性原因,以及行业政策导向变化(如"限薪令"推动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5][6] - 限购潮背后隐含市场风格轮动预警,尤其是小盘股占优环境下量化策略面临规模与流动性矛盾,同时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控制申购以稳定持仓 [7][8] 绩优产品限购特征 - 年内涨幅居前基金集中限购: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年内涨超60%)、永赢睿信混合(涨46.91%)、信澳匠心回报混合(涨65.97%)等均设置100万元以下申购上限 [2] - QDII高弹性产品限购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年内回报144.41%居市场第一,7月28日起暂停申购以避免非理性资金稀释收益 [3] - 量化策略产品规模敏感性强:诺安多策略上半年净值涨近60%,规模从7.72亿膨胀至25亿后启动5000元限购,防止策略失效 [3][4] 限购驱动因素分类 业绩与规模管理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年内回报超90%)限制单日申购5万元,控制资金流入节奏 [3] - 国金量化多因子、招商成长量化等"绩优+小盘"策略产品因规模承载力有限,设置1万-500万元不等限额 [4] 技术性原因 - 广发均衡成长混合因新增F份额(直销专属)限制C类份额单日申购1万元、F份额15万元 [5] - 分红前限购防套利:海富通悦享一年、东方红欣和积极等基金在8月初分红前设限 [6] - 清盘风险隔离:大成丰华稳健六个月等发起式基金提前限制申购以避免放大清盘成本 [6] 行业政策影响 - "限薪令"推动激励模式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头部公募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护净值表现和持有人利益 [6] 市场风格关联 - 小盘股行情下量化策略限购密集,如诺安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等面临"买不进卖不出"的流动性矛盾 [7] - QDII产品因额度稀缺主动限购(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优先保障老持有人利益 [7] - 限购行为从"爆款信号"转变为基金公司成熟度的体现,强调合理节奏吸纳稳定资金 [8]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0
不过,二季度,基民用脚投票之下,基金的悲喜并不相通。一边是"回本杀"下,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另一边是一批基金成 了"吸金王"。 今年获得资金青睐,并实现规模明显增长的主动权益产品,大多具备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特点,比如聚焦于特定行业,如机器人、医 药、军工等,又或者是投资于红利、科创、小微盘等主题风格产品。 加速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一边是二季度基金净值继续上涨,另一边是基民加速赎回。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被加速赎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二季度,在主动权益基金(注:剔除新发基金影响,选择"基金成立超过1年",即基金在 2024年二季度之前成立)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被净赎回了4.75%,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被净赎回3.22%、 6.31%、3.27%,相较于2025年一季度的0.80%、2.07%、2.20%、2.62%,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赎回速度加快了。 不过,尽管比一季度加快赎回,但比起上述基金2024年四季度净赎回的6.20%、5.76%、10.63%、8.00%,二季度赎回 ...
锁定量化指增 中小公募寻觅“逆袭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量化指增产品凭借系统化投资策略在风格快速轮动的行情中受到投资者关注,口碑和规模表现良好 [1] - 自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多家公募机构将量化指增业务列为发展重点,中小公募尤为积极 [1] - 截至6月末,超90%的公募量化产品上半年获正收益,诺安多策略A等近一年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0% [2] - 上半年82.9%的量化指增基金跑赢基准,高于全市场基金70.5%和被动指数型基金79.6%的比例 [3] - 2024年公募量化产品跑赢基准比例为53%,显著高于全市场基金的38%,长期超额收益能力突出 [3] 产品结构与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达2927.59亿元,其中量化指增产品规模占比67.8%(1985.34亿元/363只) [4] - 主动量化产品规模920.66亿元(301只),量化对冲产品规模21.59亿元(19只) [4] - 头部代销平台蚂蚁基金新增"指数+"板块,重点推广博道、中金等绩优量化团队产品 [5] 策略与技术优势 - 量化指增产品通过多因子模型筛选股票,结合风险控制和交易成本控制模型,80%以上非现金资产配置于标的指数成分股 [5] - 超额收益核心在于捕捉市场有效性不足,运用估值、动量、成长等多维度因子挖掘定价偏差 [5] - 贝莱德系统化投资(SAE)利用另类数据(如社交媒体、电商数据)和AI技术构建组合,中国市场数据丰富度远超海外 [7] 政策与竞争格局 - 《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对私募量化冲击较大,公募量化因合规优势更受青睐 [6] - 中小公募以量化指增为突破口,避开同质化严重的纯指数产品竞争 [4] - 截至7月25日,年内逾100只指增基金申报,超2024年总量(110只);发行量达90余只,为2024年全年的2倍以上 [6] 机构动态与产品布局 - 中金基金计划完善量化产品矩阵,包括宽基指增、行业指数增强及"量化+"绝对收益产品 [7] - 贝莱德加速布局中国量化市场,已推出沪深300和中证A500指增策略 [7] - 博道基金迭代多因子模型框架,华商基金等年内发行3只及以上指增产品 [6][7] 下半年展望 - 博道基金认为海外流动性宽松叠加国内结构性增长亮点,量化增强类产品配置价值凸显 [7] - 创金合信基金看好北交所中长期投资价值,强调自下而上选股与风险控制 [8]
公募量化“逆袭”,超额收益亮眼,基金经理提示小市值股票回调风险
快讯· 2025-07-26 17:29
公募量化基金表现 - 7月以来诺安多策略、建信灵活配置、中信保诚多策略等公募量化基金单位净值持续创新高 [1] - 截至6月末超90%的公募量化产品上半年单位净值涨幅为正 [1] - 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C、诺安多策略A近一年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超100% [1] 市场环境与量化策略 - A股市场情绪向好,赛道轮动热点不断,结构性行情有利于量化产品获取超额收益 [1] - 部分公募量化基金经理开始提示小市值股票回调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