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icon
搜索文档
多只QDII基金恢复申购 助力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
证券日报· 2025-07-08 01:18
QDII基金限购松绑 - 7月以来鹏华基金、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宝基金等公募旗下QDII基金恢复申购或提高大额申购上限 例如华安法国CAC40ETF和日经225ETF自7月3日恢复申购 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及生物科技ETF自7月2日恢复大额申购 [1][2] - 鹏华全球中短债QDII基金A/C类人民币份额单日申购上限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美元现汇份额从1万美元提升至2万美元 [2] 松绑驱动因素 -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底新增30.8亿美元QDII投资额度 其中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各获批5000万美元 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获批4000万美元 睿远基金和财通资管首次获批额度均为5000万美元 [3] - QDII基金具备跨境投资优势 可分散风险并捕捉全球市场机会 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 [3] QDII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5月末全市场QDII基金达317只 规模6542.78亿元 较2020年5月末的161只、1155.01亿元分别增长97%和466% [4] - 公募机构积极布局QDII产品 推动资本市场"走出去"战略 [4] 产品表现与配置建议 - 年内业绩领先的QDII基金主要投资港股市场 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QDII)等净值增长率居前 [5] -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港股市场在政策支持下将持续扩容 未来将新增大量优质上市公司 [5]
好药,“熬”出来
点拾投资· 2025-07-07 15:47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的崛起成为投资市场的一大亮点。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创 新药相关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成为基金收益的关键驱动力,也成为主动权益为自己"正名"的关键一战。 创新药终于迎来了春天 主动权益正在回归 上半年收官,2025年上半场的激烈角逐尘埃落定。A股市场延续了震荡分化的特征,成长、消费、周期板块轮动加速。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主动权益基金重新跑赢宽基指数。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偏股基指数上涨7.86%,偏 股混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4.81%,7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了正收益。从目前的表现看,今年大概率会成为主动权益 基金跑赢宽基指数的一年。 就着半年度的节点,我们也拉了一份上半年业绩TOP10的基金成绩单: 自今年4月9日触底反弹以来,A股、港股的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截至6月30日,万得创新药概念指数涨超21%,恒生 创新药指数更是涨超66%。其中,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470888)以86.48%的净值增长荣登2025年上半 年业绩榜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跻 ...
看好创新药标的配置价值 长线资金持续进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22:57
机构动向 - 长线资金持续加码创新药板块 创新药主题基金密集上新将带来增量资金 [1] - 创新药板块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但需去伪存真 聚焦优质企业 [1] 长线资金借道ETF入场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2]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元 华泰柏瑞基金自购3000万元 [2] - 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前10名持有人中9个为企业年金计划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持有金额均超4000万元 [2]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上市以来涨幅超60%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近30% [2] 资金流向 - 6月以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近90亿元 [3] -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44.4亿元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23.05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12.35亿元 [3] 创新药主题基金密集上新 - 鑫元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正在发行 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即将发行 [4] - 交银施罗德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已上报 [4] 创新药产业长期向好 - 中国创新药产业长期向好 海外授权合作捷报频传 重要靶点临床兑现和商业化突破不断 [5] - 中国创新药高效、低成本优势有望获海外跨国大药企认可 上涨源于十年竞争力积累 关注管线兑现的优质药企及转型药企 [5] - 创新药行业短期仍可发掘投资机会 中期需收缩仓位 强调阿尔法收益 比拼基本面研究 [5]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天天基金网· 2025-07-04 13:04
巴克莱银行投资港股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份,占总份额的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3] - 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买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份,占总份额的42.02%,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 [4] -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巴克莱银行占比最高,申银万国期货和华泰柏瑞基金各持有3000万份,占比14.83% [5] 创新药ETF持有人结构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7席,东亚期货公司为第一大持有人,占比8.43% [6] -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6席 [6] -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企业年金计划占9席 [6] 创新药板块表现与政策支持 -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近68% [8]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支持措施 [8] - 华宝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板块回调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结果,机构持仓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9] 行业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将提升创新药市场空间 [9] - 富国基金赵伟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迎来关键转折点,重点关注ADC与双抗技术、二代免疫药物及出海能力强的企业 [9] - ADC赛道需警惕同质化竞争,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 [10]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0:14
【导读】上市公告显示,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位列两只港股创新药ETF第一大持有人 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再度借道ETF买入港股创新药。 巴克莱借道ETF买入港股创新药 近日,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了持有人户数、持有人结构及前十名持有人。 截至6月30日,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持有2000万份该ETF,占基金总份额的4.5997%,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 序号 | 持有人名称(全称) | 持有基金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 | --- | --- | --- | | 1 | BARCLAYS BANK PLC | 85.000.000.00 | 42.02 | | 2 | 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 30.000.000.00 | 14.83 | | 3 |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000.00 | 14.83 | | ব | 上海证券—国君资管 3189FOF 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 19.000.000.00 | 9.39 | | | 一上海证券护航 FOF 单一资 | | | | | 产管理计划 | | | | રે | 上海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股 份有 ...
大赚!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0:00
巴克莱借道 ETF 买入港股创新药 近日,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了持有人户数、持有人结构及前十 名持有人。 【导读】上市公 告显示 ,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位列两只港股创新药 ETF 第一大持有人 见习记者 储是 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再度借道 ETF 买入港股创新药。 如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 7 席,第一大持有人为东亚期货公司, 持有份额占比为 8.43%;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 ETF 前十大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占 6 席;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前十大持有人中,企业年金计划占 9 席。 板块近期调整,后市如何演绎? 截至 6 月 30 日, 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持有 2000 万份该 ETF ,占基金总份额的 4.5997%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 创新药板块自 2024 年年底起反弹,至今半年多涨势喜人。 中国基金报记者查阅过往 ETF 上市公告发现,巴克莱银行曾于 2024 年底买入华泰柏瑞恒生 创新药ETF( QDII )。彼时,巴克莱持有 8500 万份,占总份额的 42.02% ,位居第一大 持有人。截至 7 月 2 日,该基金成立以来 ...
2025上半年ETF榜出炉:港股医药飙涨58%,光伏ETF集体重挫超11%
华夏时报· 2025-07-03 22:20
医药赛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ETF以超58%涨幅领跑市场,涨幅前十ETF中医药主题占据主导地位 [2][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达58.77%,规模78亿元,银华和万家的同类产品涨幅均超57% [4] - 生物科技子赛道表现突出,汇添富、华夏、南方旗下恒生生物科技ETF涨幅均超51%,前十门槛高达51% [4][5]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达134.24亿元仍实现57.12%增长,显示大资金深度参与 [4] 光伏与能源板块调整 - 中证光伏产业ETF集体下跌超11%,平安、浦银安盛、鹏华等旗下产品跌幅均超11% [6][7] - 国泰中证煤炭ETF下跌12.28%位列跌幅榜首,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下跌12.13% [7][8] -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规模99.84亿元仍下跌11.21%,反映行业整体调整压力 [7][8] 产业分化驱动因素 - 创新药行业受政策支持,《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提供全链条支撑 [9] - 中国药企海外License-out交易升级,涉及ADC、双抗等前沿技术,恒瑞等与跨国药企达成合作 [9] - 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高盛预计产能出清拐点或推迟至2026年,全环节处于亏损状态 [10] 后市展望 - 港股创新药板块受益于老龄化需求、政策支持及AI研发应用,或进入收获期 [11] - 东方证券认为港股18A公司培育出全球爆款品种,部分龙头有望率先盈利 [11] - 华宝基金指出创新药需区分"主题炒作"与"价值成长",警惕短期涨幅透支 [12]
额度落地缓解“拥挤困局”,多只QDII产品放宽限购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15
QDII产品动态 - 近期至少25只QDII产品重启申购或放宽大额申购限制[1][2] -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和国泰标普500ETF分别于7月3日和6月25日恢复申购业务[2] - 工银印度市场人民币产品单日申购限额从100元逐步上调至5万元人民币[2] QDII额度分配 - 6月底全市场QDII累计获批额度达1708.69亿美元,新增30.8亿美元[3] - 证券类机构新增额度最多达21.2亿美元,银行和保险类分别新增6.6亿和3亿美元[3] - 55家基金公司合计拥有781.1亿美元额度,易方达/华夏/南方三家超60亿美元[4] 产品表现分化 - 超九成权益类QDII产品年初至今回报为正,10只产品收益率超50%[1][5] - 重仓港股产品表现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涨幅达86.48%[5][6] - 重仓美股产品普遍承压,嘉实标普生物科技ETF等跌幅超8%[6] 市场配置趋势 - 年内新发8只QDII产品多数聚焦港股医疗/科技/消费赛道[6] - 西部利得和永赢基金获批首只QDII产品,分别布局恒生科技和消费指数[6] - 外资可能转向被动配置港股,关注恒生科技和创新药等稀缺资产[8] 下半年展望 - 港股或延续震荡上行,科技/创新药/高股息资产为核心主线[1][9] - 美股受美联储政策及地缘风险影响波动可能加大[7][8] - 全球流动性改善或吸引外资回流新兴市场[8][9]
外资巨头,加码中国创新药
天天基金网· 2025-07-03 13:13
外资机构加仓创新药ETF - 巴克莱银行近期买入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1][3] - 巴克莱银行去年12月已买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8500万元 占总份额42.02% [4][5] - 若巴克莱银行持有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至今 浮盈超50% [1][5] 资金持续流入创新药板块 - 6月以来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近80亿元 [6] -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38.32亿元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23.89亿元 [6] - 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密集上报创新药主题ETF产品 [7] 创新药行业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9] - 政策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提高研发效率 [9] - 2025年预计成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复苏之年 迎来"出海爆发、国内放量、集体盈利"三重机遇 [10] - 中国药企在全球BD交易中参与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11] - 创新药板块估值优势明显 产业向好的趋势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11]
QDII基金上半年首尾差98%!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涨86%夺冠,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跌11%垫底
新浪基金· 2025-07-02 17:38
QDII基金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QDII基金规模攀升至5823.7亿元,产品总数达312只 [1] - 2025年上半年QDII基金业绩显著分化,港股与全球医药主题基金表现强劲,泛东南亚科技、原油及相关区域主题产品普遍面临调整压力 [1] - 医药生物主题基金包揽涨幅前十席位,其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的涨幅位居首位 [2][3]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以57.12%的涨幅位列第二,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以56.94%的涨幅排名第三 [2][3] - 头部ETF与小微基金在涨幅上同步领先,工银新经济人民币规模仅0.45亿但涨幅达52.92%,南方港股医药行业A规模仅0.25亿涨幅超47% [3] 跌幅显著的QDII基金类别 - 跌幅前十的QDII基金主要集中在泛东南亚科技ETF、原油主题基金和区域主题基金 [4][5]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规模20.16亿,跌幅11.66%位居末位 [4][5] - 原油主题基金持续承压,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和南方原油A跌幅均超过5% [4][5] - 两只沙特阿拉伯ETF同步下跌超过7%,天弘越南市场A下跌5.06%成为跌幅前十中规模最大的QDII基金 [5][6] 港股市场投资趋势与展望 - 港股市场经历两轮显著行情:首轮由恒生科技等新经济产业驱动,第二轮由南下资金和全球资金流入引爆稀缺性和红利类资产 [6] - 机构集中布局港股主题QDII基金,主要基于港股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推动的价值重估 [6]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港股资产仍具投资性价比,建议关注稀缺优势且能穿越经济周期的优质企业及低利率环境下的红利资产 [6] -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仍未达到超配状态,预计随着企业盈利修复将持续流入 [6] - 港股上市企业通过市场份额提升、加速渗透、成功出海等方式表现出色,有望在盈利支撑下抵御市场波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