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芯片

搜索文档
信邦智能上市三年净利骤降94% 重组英迪芯微布局汽车芯片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0
并购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汽车芯片领域,与现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形成协同[1][4] - 标的公司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4亿元和5.84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287.02万元和4641.35万元[1][8] 标的公司概况 - 英迪芯微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供应商,2024年车规级芯片收入占比超90%[4] - 公司累计出货量超过2.5亿颗,在A股上市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中预计排名第一[4][5] - 2024年研发及销售费用合计增长0.46亿元,导致剔除股份支付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2%[2][9]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将实现客户资源交叉共享,特别是日系汽车芯片市场的开拓[5] - 公司将利用全球化业务平台助推标的公司出海进程[5] - 标的公司将借助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先发优势[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整体降幅达94%,2024年净利润仅495.07万元[1][7]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海外项目定价策略、执行周期延长、珠海景胜商誉减值及境内客户订单下降[8] -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强于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保持稳健增长[1][8] 行业背景 - 汽车芯片赛道规模大、增速快且国产化率较低,是公司寻求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4] - 标的公司专注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具备车规级芯片规模化量产能力[4]
信邦智能拟并购跨界车规芯片,亏损标的仍难挡20CM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9:46
交易概况 - 信邦智能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车规级芯片企业英迪芯微控制权,并计划定增配套募资[1] - 交易方案锁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20.40元/股,可转债转股价格相同,但未披露具体股权比例和整体对价[1] - 消息公布后信邦智能股价单日大涨近20%,市值突破40亿元[1]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英迪芯微是国内少数具备车规级芯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拥有全面的车规级数字/模拟电路IP自主知识产权[2] - 产品聚焦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包括汽车照明控制驱动芯片、电机控制驱动芯片、传感芯片等,车规级芯片收入占比超90%[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出货量超2.5亿颗,2024年营收达5.84亿元[3] - 在照明芯片模组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产品覆盖内外车灯控制芯片[3] 客户资源与行业地位 - 客户覆盖国内主流合资及自主品牌车企,包括上汽、一汽、长安、吉利、蔚来、理想等,以及大众、现代起亚、福特、通用等国际车企[4] - 进入2024年全球前十大汽车品牌和前四大新能源汽车品牌供应链[3] - 若上市将成为A股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第一名,车规级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第二名[5] 财务表现与行业周期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8%(4.94亿→5.84亿),但净利润由盈转亏(242.76万元→-2899.12万元)[6] - 亏损主因行业周期变化:2021-2023年芯片短缺后,2024年海外巨头扩产导致MCU库存周期超30周,价格全年下降10%-15%[7] - 车规级MCU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国内厂商面临价格竞争压力[7] 行业竞争格局 -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计算芯片达20-25%,控制类/传感类分别达10%/20%[8] - 兆易创新、士兰微、纳芯微等国内厂商加速产能释放,未来行业价格竞争将加剧[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Melexis、Elmos、TI、英飞凌、恩智浦等国际厂商及新进入的国内设计公司[9]
信邦智能拟控股英迪芯微复牌20CM涨停 标的两年不赚钱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5:43
公司股价与交易动态 - 信邦智能复牌后股价一字涨停,报37.82元,涨幅19.99%,总市值41.70亿元 [2]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交易对方共40名,最终交易价格待评估后确定 [2] - 配套融资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 [2] 交易方案细节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为20.40元/股,可转债初始转股价同定为20.40元/股 [3] - 交易完成后部分交易对方持股比例或超5%,可能构成关联交易 [3]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经深交所及证监会审核通过 [4] 公司控制权与股东结构 - 交易前后实际控制人未变化,信邦集团持股32.29%,李罡、姜宏、余希平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67.12%股份 [5] - 实际控制人中姜宏与余希平为夫妻,李罡配偶姜英与姜宏为兄妹关系 [5]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营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标的公司专注汽车及医疗健康领域数模混合芯片 [6] - 并购旨在切入汽车芯片赛道,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提升资产质量与抗风险能力 [6] - 双方将在客户资源、技术合作及出海平台等方面形成互补 [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0.94亿元(+26.68%),净利润0.12亿元(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流0.57亿元(同比改善) [7][8] - 2024年营收6.66亿元(+33.59%),但净利润0.05亿元(-88.33%),现金流0.05亿元(-71.49%) [8][9]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5.84亿元(未经审计),剔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0.46亿元 [9][10] 上市与募资历史 - 公司2022年6月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7.53元/股,募资净额6.79亿元,略低于原计划 [10][11] - 上市次日股价达历史最高63.52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