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光伏电站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来自福建省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2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 [1][4] - 从单一水电依赖转向多能互补,形成"622"结构:火电与核电占60%,水电与抽蓄占20%,风电光伏占20% [4][6] - 海上风电装机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4.25%,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4] 清洁能源项目 - 三峡集团福清海峡59台风机年发电12亿千瓦时,漳州核电"华龙一号"单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千瓦时 [1][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发电3亿千瓦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 水口水电站累计发电1700亿千瓦时,增容改造后新增21万千瓦装机 [2][6] 智慧电网技术 - 构建AI驱动的智慧调度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实现100%消纳 [5] - 开发"三全"供电服务平台,故障定位响应达"分钟级",馈线自动化覆盖100% [6] - 布局10个微电网示范项目,如湄洲岛微电网实现77%用电清洁化,翔云镇台区光伏100%就地消纳 [6][7][8] 产业链创新 - 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聚集金风科技等企业,形成60亿元产值集群,下线全球最大26兆瓦风机 [9][10] - 东方电气建成国际领先的风机测试平台,太阳海缆公司具备750千伏海底电缆生产能力 [9][10]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体系,台风灾后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绿电经济模式 - 开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渔光互补"等综合开发,漳浦六鳌风电场试点深远海养殖 [13] - 2024年绿电交易量19.49亿千瓦时(+154%),绿证交易135万张(+495%) [14][15] - 创新"绿电贷""绿证贷"金融产品,跨省购入山西、新疆等地绿电6060万千瓦时 [15][16]
累计装机规模超10亿千瓦— 光伏发电实现历史性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3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 - 前5个月光伏发电累计新增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 同比增长57% [1] -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达10.8亿千瓦 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30% [1] - 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中近一半来自中国 [1] - 2020年光伏累计装机仅超2亿千瓦 2023年突破6亿千瓦 2024年突破10亿千瓦 [2] - 5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相当于去年全年三分之一 创单月历史新高 [2] 重大光伏项目进展 - 内蒙古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 形成"板上发电 板下养护"模式 [1] - 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 [1] 光伏产业链发展 - 光伏产业链企业总数超100万家 年产出价值超万亿元 [2] - 从高纯晶硅到组件效率各环节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 - 大尺寸硅片 高效电池技术不断突破 组件效率屡创新高 [2] - 智能逆变器 储能系统集成应用取得进展 [2] 输电工程建设 -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3]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 配套新能源装机1020万千瓦 新能源占比超70% [3] - 投运特高压工程接入新能源规模已超13亿千瓦 [3] 政策与市场影响 - 6月1日起新投产新能源发电项目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 电价市场化 [2] - 企业抢在新政实施前完成装机 推高5月光伏装机量 [2]
新能源,重大突破!
天天基金网· 2025-04-30 14:08
新能源赛道重大利好 -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平均发电量3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2][4]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多桩+斜撑"支架结构和抗台风设计,攻克强风浪冲击技术难题,为同类海域开发提供可复制经验[4] - 配套建设110千伏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未来计划实施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渔业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4] 海上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核心赛道,处于试点示范向商业化运营过渡的关键阶段[2][6]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装机将突破60GW(6000万千瓦),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2][6] - 2025-2027年将迎来大规模装机加速期,2030年前后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成本有望降至4000元/千瓦以下[6]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三峡东山项目是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最大风速48米/秒)成功并网的海上光伏项目[4] - 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GW项目为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采用2934个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4] - 海上光伏支架及装机工程成本占比最高,与传统陆上光伏组件主导的成本结构形成差异[6] 政策与市场前景 - 在"双碳"目标下,海上光伏能缓解陆上用地紧张,就近消纳沿海电力负荷[6]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海上光伏装机达500GW,中国将占据重要份额[6] - 沿海省份计划建设千万千瓦级基地,江苏目标2027年达10GW[6]
利好来了!新能源,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新能源赛道重大利好 -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 年均发电3亿千瓦时 节约标煤9 0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 [2][4] - 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核心赛道 政策推动下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 2025-2027年将加速推进大规模装机 [2][7]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装机突破60GW 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 2030年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 [2][7] 里程碑技术突破 - 东山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多桩+斜撑"支架结构和抗台风基础设计 攻克48米/秒风速海域建设难题 配套18MW/36MWh储能系统 [4] -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GW项目采用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技术 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 首创66kV海缆长距离输电技术 [4][5] - 项目探索"上层光伏+下层养殖"模式 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对实现"双碳"目标具示范意义 [4] 行业发展前景 - 海上光伏可缓解陆上用地紧张 靠近沿海负荷中心降低输电损耗 当前以桩基式"渔光互补"为主 漂浮式技术处实证阶段 [7] - 成本结构差异显著 海上项目支架及工程成本占比最高 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降至4000元/千瓦以下 [7] - 中国沿海将形成多个千万千瓦级基地 江苏计划2027年达10GW "风光储氢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效益 [7] - IEA预测2030年全球海上光伏装机达500GW 中国占重要份额 产业生态将趋于成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