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贴息

搜索文档
上线专属模块,合规交易自动识别,消费贷“国补”今日开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21:07
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 - 消费贷财政贴息工作于9月1日正式执行 多家银行上线"贴息专区"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补贴利息 [1]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并在线签署贴息协议 系统自动扣减贴息资金 [1] 银行贴息业务办理流程 - 工商银行App可实现几分钟内审批贷款额度 客户同步签署信用贷款合同和财政贴息服务协议 [2] - 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均在手机银行设立"个人消费贷贴息"专属模块 提供协议签署 贴息记录查询及累计贴息金额展示功能 [1][2] 贴息利率与客户受益情况 - 工商银行实际审批利率低至3.05% 3年期贷款利息总额约14000元 累计贴息最高可达3000元 [2] - 贴息资金在每月还款时直接扣减 有效节省客户利息支出 [2] 贴息范围与识别条件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全纳入贴息范围 系统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消费交易 [6] - 单笔超过5万元消费在家用汽车 电子产品 家居家装 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亦可享受贴息 [6] - 线上支付 刷卡消费及绑定微信/支付宝的支付交易可被系统自动识别 [6] - 向个人账户转账 提取现金或向支付宝/微信充值等行为无法自动识别贴息 需人工审核证明材料 [7] 资金用途监管要求 - 严禁消费贷资金用于购房 偿还房贷 股票债券期货投资等违规用途 [8] - 农业银行明确禁止提供假资质 假交易等不法中介行为 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等套利模式 [8] - 对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行为 银行将追回资金并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8]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8 09:35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 - 消费支出是GDP构成中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1]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消费活力释放,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1] 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的路径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提升比重是大趋势 [2]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通过产业升级提高收入,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先行业带动收入增长 [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可释放潜力,例如体育赛事需求未被充分满足 [2] 消费领域的"反内卷"必要性 - 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长期损害消费者福利 [3] - 外部因素如逆全球化措施削弱出口动能,内部因素如产能过剩加剧内卷 [3] - 低价产品短期利好消费者,但长期不利经济健康 [3] "反内卷"的产业策略 - 需通过产业升级提升集中度,如锂电池行业因高集中度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4][5] - 向上游和海外拓展利润来源,改善产业格局以提升居民收入 [5] 政策红利的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等领域,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使用 [6]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餐饮等消费补贴,消费贷贴息可降低大件消费成本 [6] - 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均有潜力,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政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