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ETF(513020)
搜索文档
港股后续修复空间可期,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09:13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 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 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11月3日港股震荡走高,最终收涨0.97%,报26158.36点。从估值上看,恒生指数PE约12.1倍,处历史分 位约63%。而恒生科技PE约24.6倍,处于有数据以来约37%分位,显著低于A股创业板与科创板同类分 位。若低估科技龙头估值修复至成分股估值分位数均值,有望推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约15%;若修复至 历史均值,抬升空间或超30%。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年内已累计净流入1.2万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以来新高。HIBOR处于高位后趋 稳,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提高全球流动性,对港股风险偏好形成边际提振。短期行情虽受到12月降息节 奏分歧的影响出现回落,但资金面持续改善的趋势不变,港股慢牛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从配置上看,现阶段科技成长+红利低波或为一个较优的选择。科技方面AI应用与互联网软件端在港股 集中度更高,业绩与资本开支驱动叙事强化,四季度科技主线有 ...
港股有望积聚反弹动能,关注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科技ETF(513020)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13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 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 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 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 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 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 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10月20日港股跳空高开,全天维持高位震荡,最终收涨2.42%,报25858.83点。上周中美贸易争端引发 风险偏好回落,港股 ...
10月20日大盘简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7:3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63%报收3863.89点,深证成指上涨0.98%报收12813.21点 [1] - 两市成交额显著萎缩至1.75万亿元,创近两个月新低 [1] - 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恒生指数跳空高开并收涨2.42%至25858.83点 [1] - 通信ETF(515880)今日上涨3.39%,红利国企ETF(510720)今日上涨1.41% [2] 行业板块分析 - 通信、煤炭板块领涨市场,有色金属板块因金银价格回调而跌幅居前 [1] - 英伟达Rubin芯片2026年出货预期上调,头部厂商将2025年1.6T光模块总需求上调至1500万,且仍有上修空间 [2] - 谷歌Gemini 3系列预计于10月22日发布,可能为人工智能及相关板块带来催化 [2] - 市场风险偏好回落,煤炭、银行等行业领涨,推动红利风格板块延续相对强势 [2] 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 市场盈利拐点尚未出现,预计后市将继续以结构性行情和震荡为主 [1] - 若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缓和,近期受情绪压制的港股有望积聚反弹动能 [1] - 在第三季度财报密集期和外部不确定性背景下,红利风格的性价比凸显 [2] - 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科技ETF(513020)、通信ETF(515880)、创业板人工智能(159388)、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红利国企ETF(510720)和现金流ETF(159399) [1][2]
避险情绪升高 港股科技资产回调 港股科技ETF跌超2%
中证网· 2025-06-13 15:38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地缘冲突导致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港股科技股全线回调,康诺亚、迈富时、微创机器人等多股回调,港股科技ETF(513020)跌超2% [1] - 国内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叠加港股资金面持续改善,港股下半年或将向上,逢低可持续关注 [1] - 2025年港股科技板块盈利增长有较强确定性,恒生指数估值盈利匹配度大致处于均衡区间 [1] - AI产业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块业绩预期良好,未来港股科技ROE有改善空间,继而带动估值抬升 [1] 资金面分析 - 外资流出收窄,内资机构发力,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中占比接近20%,但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明显低配 [1] - 前期外资持续流出的情况边际上或将有所改善 [1]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2024年及之前散户是南下资金主力,2025年一季度南下资金流入规模创新高主要由机构推动 [1] - 未来机构端增量资金有望借道港股通进一步流入港股 [1] 机构观点 - 下半年继续看好港股,港股科技更优,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发酵,港股继续震荡上行但估值仍不算高 [2] - 国际对比视角下港股估值偏低,外部环境或对港股风险偏好和盈利预期形成扰动 [2] - 国内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叠加港股资金面持续改善,港股下半年或将向上 [2] - 港股科技板块云集稀缺优质资产,可持续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投资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