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洗发水

搜索文档
特朗普关税到底怎样影响美国经济?这些数据在释放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8-04 18:0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整体有效平均关税率将攀升至18.3% 创1934年以来新高[1][2] - 即便消费者转向替代商品 平均关税率仍将维持在17.3% 为1935年以来最高水平[2]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挤压可支配收入[2] 经济数据表现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仅3.5万人 失业率升至周期性高点4.2%[1] - 7月制造业活动指数从49.0降至48.0[1] - 个人消费支出通胀月增0.3% 年增率推高至2.6% 核心通胀率升至2.8%[1] 贸易协议框架 - 美日双边贸易协定成为范本 核心条款被美欧 美韩协定沿用[4] - 协议包含四大原则:15%基础关税 特定行业50%差别关税 扩大市场准入 要求增加在美投资采购[5] - 日本新投资承诺相当于2024年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增长73% 韩国增长幅度达380%[5] 企业盈利与消费趋势 - 消费品公司盈利同比下降0.1% 原材料公司盈利同比下降5%[7] - 实际个人支出仅环比增长0.1% 剔除转移支付的实际收入连续第二个月下降0.2%[7] - 全球零食巨头美国销量大幅下降 日用品消费增速持续放缓[8] - 高性价比餐厅吸引高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减少消费[8] 投资承诺质疑 - 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被质疑为空洞承诺 因欧盟已是美国债券股票最大外国持有者[6] - 外国私营企业在美投资动力受质疑 因90%利润需保留美国的条件违背自由市场理念[5]
美国消费者正面临压力,宝洁预警:将涨价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凤凰网· 2025-07-29 20:5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宝洁第四财季净销售额增长2%至209亿美元 略超市场预期 [1] - 每股净收益增长17%至1.48美元 主要受益于大规模重组费用 [1] - 公司预计2026财年销售额增长1%-5% 每股净收益增幅3%-9% [1] - 关税可能使年成本增加10亿美元 较4月预测的10-15亿美元范围下限更明确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国消费者正减少支出 表现为消耗存货、推迟非必需购买、减少到店次数 [1] - 所有产品线消费需求近期均出现放缓迹象 [1] - 低收入群体积极寻找促销和小包装产品 高收入群体同样转向折扣商品 [1][2] - 美国和西欧市场需求放缓 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因素造成逆风 [2]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首席执行官Jon Moeller将于2024年1月卸任 转任执行董事长 [2] - 继任者为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 其自1989年加入公司 [2] - Moeller任期内公司股价上涨13% 与标普500指数表现相当 [2] - 公司计划本月起对美国约25%产品提价 以抵消新关税成本 [2] 行业环境与公司定位 - 宝洁被视为美国消费经济晴雨表 当前反映整体消费压力 [1] - 公司面临疫情后销售热潮消退与通胀压力的双重挑战 [2] - 管理层认为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 但未具体说明机遇内容 [2]
潘婷“三分钟奇迹”竟是商标?宝洁商标策略引争议
犀牛财经· 2025-07-16 14:50
品牌营销争议 - 潘婷"三分钟奇迹"系列产品因名称被质疑玩文字游戏登上热搜 消费者发现"三分钟奇迹"是注册商标而非功效承诺 相关说明以小字标注在不起眼位置 [2] - 网友质疑品牌未在广告中明确说明"三分钟奇迹"仅为商标 类似争议在"手打挂面"等产品中也有出现 [3] - 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商标法》第十条 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认的词汇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消费者可投诉或起诉索赔 [3] 行业营销策略 - 宝洁旗下多个品牌采用类似策略 如"炫白LUXE""佳洁士3D炫白"等商标 可能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联想 [3] - 快消行业普遍存在注册描述性词汇作为商标的现象 企业借此规避广告法限制同时强化营销效果 [3] - 北京等地已出台新规禁止化妆品广告混淆商标与功效宣传 监管趋严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命名方式 [3] 潜在影响 -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若品牌继续依赖模糊表述 可能面临集体诉讼或行政处罚风险 [3] - 争议提醒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玩弄文字游戏可能失去消费者信任 [3] - 消费者需更仔细核对产品信息 避免被商标名称误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