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cal战略
搜索文档
凤凰网财经《知行》深度对话宝洁:在进博会,看见消费创新的未来
凤凰网财经· 2025-11-19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以创新为DNA 通过持续的产品技术创新和以中国消费者为中心的战略 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市场实现持续领跑 其商业理念强调长期主义价值创造 拒绝内卷 致力于与行业共同将市场蛋糕做大 [1][3][5][17] - 公司通过Glocal战略将中国市场从“市场腹地”升级为“创新策源地” 实现95%产品的本地研发 并将中国创新反向输出全球 认为“China is the future” 中国市场的今天预示着海外市场的未来 [14][15][17] 创新的理念与执行 - 创新最重要的点是不要忘记消费者 用“Day 1心态”对抗成功包袱 最大的创新灵感来源是永远在前进的中国消费者 [3][4] - 创新突出三个要素:产品创新带来更好体验 AI智能让创新更高效敏捷 持续创新为绿色发展做贡献 创新不是炫技 而是专注用户体验 [3][10] - 公司坚持以5-10年为周期规划业务 着眼于品牌和品类的长期成长 在市场下行时反而加大创新投入 新品上市周期从24个月缩短到6-9个月 [5]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中国化妆品市场是明确的增量市场 2023年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达10445.45亿元 2024年达10738.22亿元 预计“十五五”期间可达1.3-1.5万亿元 [6][7] - 消费人群持续扩大 银发经济和运动人群等带来“从小到老 从上到下”的全覆盖 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进入“高水平竞合”阶段 [6][7] -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化妆品自主创新和高端品牌纳入国策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监管科学、头部企业引领等六大创新机遇 [7]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电商业务占比已达60% 线上被视为用户交互的最佳窗口而非单纯销售渠道 这倒逼了内部变革 建立了全网大数据反馈系统以每天获取消费者真实评论 [8] - AI智能体已植入公司的全价值链 从研发、品牌到生产、物流 旨在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但核心原则是AI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为消费者创造更好体验 [9] - 行业正搭建原料AI平台 整合近9000种原料安全数据 强调没有底层科学数据AI无法发挥作用 [9] 产品创新案例与哲学 - 潘婷将PRO-V与3A胜肽结合 通过复配调试使发丝吸收率提升150% 真正重塑角蛋白结构 解决“吸收”关键问题 [10] - 海飞丝的二硫化硒洗发水解决成分不稳定和气味问题 护舒宝PRO坚持物理隔菌不干扰私处微生态 不追逐“杀菌”风口而是坚守对消费者真正有益的价值 [10] - 针对产品两极分化现象 公司认为这往往是好产品的标志 表明在特定人群高度契合 并利用数字化能力精准触达细分人群 例如为北方冬季推出专门的油霜配方产品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绿色投资被视为对未来的承诺而非成本 公司聚焦气候、水资源、废弃物和自然四大领域 目标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 [12][13] - 绿色承诺贯穿从研发到供应链到品牌的每一个环节 太仓工厂园区已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自投项目 与行业伙伴推出的软塑新生活动三年来累计回收三万多吨塑料 [13] 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 Glocal战略的本质是让中国从“市场腹地”升级为“创新策源地” 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起点 反向输出技术至全球 [14] - 宝洁北京创新中心已成为公司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创新中心 拥有超800名科研人员 实现95%产品的本地研发 年均助力100多款新品上市 [14] - 公司认为做好多个极致本地化就是全球化 正帮助中国供应链企业通过其网络进入北美、欧洲市场 强调服务好本地消费者是关键 [15]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未来将从“零和博弈”转向“高水平竞合” 实现长期繁荣 消费者将享受更高品质、更细分、更安全的产品 [16] - 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倡导“政产学研金用传”彩虹架构协同发展 未来可能出现针对运动人群、出差场景等更细分的产品 [16]
凤凰网财经《知行》深度对话宝洁:创新点亮美好生活,解码全球化新范式
凤凰网财经· 2025-11-19 12:14
创新的核心理念 - 创新是公司188年来的DNA,今年参展进博会突出产品创新带来更好体验、AI智能让创新更高效敏捷、持续创新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三大要素[3] - 创新最重要的点是不忘消费者,用"Day 1心态"对抗成功包袱,最大的创新灵感来源是永远在前进的中国消费者[4] - 公司拒绝通过做更低价更劣质的产品进行"内卷",而是坚持让产品更好更有品质,基于188年经验坚持长期主义价值创造,以5-10年为周期规划业务[5] - 公司扩建北京研发中心二期,新品上市周期从24个月缩短到6-9个月,同时加大对用户的调研沟通,实现创新和品牌双轮驱动[5] 市场前景与机遇 - 行业明确是增量市场,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达10445.45亿元,2024年达10738.22亿元,中国已是第一大消费国[7] - 消费人群持续扩大,银发经济和运动人群需求增长,预计"十五五"期间市场规模可达1.3-1.5万亿元[7] - 行业已进入"高水平竞合"市场,靠共同努力和创新驱动,十四五规划首次将化妆品自主创新高端品牌纳入国策[7] - 行业迎来政策支持、监管科学、头部企业引领、学科建设、人群创新、国际合作六大创新机遇[7] 科技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线上业务占比已达60%,线上被视为用户交互的最佳窗口而非单纯销售渠道,这倒逼了内部变革建立全网大数据反馈系统[8] - AI智能体已植入公司全价值链包括研发品牌生产物流,目标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与新标杆[9] - 行业正搭建原料AI平台整合近9000种原料安全数据,AI将成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部分但底层科学数据是基础[9] 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 - 产品创新专注用户体验而非炫技,例如潘婷将PRO-V与3A胜肽结合使发丝吸收率提升150%,海飞丝解决成分不稳定和气味问题[10] - 行业进入2.0美丽健康时代,创新必须是系统创新与人体生理结构微生态紧密结合,公司将医学药学化学合成生物学结合形成系统生态[10] - 针对产品两极分化现象推出细分产品如OLAY专供北方市场的油霜配方,数字化能力使公司能精准触达细分人群[1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绿色投资被视为对未来的承诺而非成本,公司聚焦气候水资源废弃物和自然四大领域,目标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13] - 公司已在太仓工厂园区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自投项目,推动上下游合作伙伴绿色发展,三年来累计回收三万多吨塑料[13] - 行业已制定可持续发展指南和4项团体标准,倡导全行业共同参与,公司在纸箱减重塑料减量等方面体现科技实力[13] 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 Glocal战略本质是让中国从"市场腹地"升级为"创新策源地",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起点反向输出技术至全球[14] - 北京创新中心已成为公司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创新中心,拥有超800名科研人员,实现95%产品的本地研发,年均助力100多款新品上市[14] - 全球化取决于科技创新和价值观,做好多个极致本地化就是全球化,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标准最高,中国市场的充分竞争数字化电商化已给出未来雏形[15]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未来将从"零和博弈"转向"高水平竞合",实现长期繁荣,消费者将享受更高品质更细分更安全的产品[16] - 行业集中度将提升,良币驱逐劣币,倡导"政产学研金用传"彩虹架构协同发展,未来将出现针对运动人群出差场景的细分产品[16]
从“造车”到“懂车”,上汽的转型样本
经济观察网· 2025-11-12 10:05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激增超6倍 [2]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猛增70.9% [1][2] - 充足的现金流为技术投入与市场开拓提供基础 [2] 销售业绩 - 10月份销售整车45.4万辆,同比增长13% [4] - 1至10月累计整车批售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终端零售383.4万辆 [4] - 1至10月自主板块销量占比攀升至近三分之二 [4] - 1至10月新能源车销量达129万辆,同比增速超过四成 [4] 海外市场与合资业务 - 在欧洲市场累计交付2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 [6] - 通过Glocal战略建立全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6] - 合资业务探索出技术反哺新模式,例如奥迪E5 Sportback融合德系豪华基因与中国电动智能技术 [6] 技术创新与产品力 - 提出智慧脑、健壮身、强劲心三大技术标签,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语言 [7] - 魔方电池系统实现零热失控安全保护,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 [4][8] - DMH超级混动系统使荣威M7 DMH实现2050公里CLTC综合续航,恒星超级增程拥有450公里纯电续航 [8] - 半固态电池产品已率先搭载于MG4,首款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落地 [8] 市场认可与用户策略 - MG4上市15天锁单2.6万辆,高配车型占比超50% [11] - 智己LS6在27分钟内锁单破万 [11] - 用户策略围绕懂车更懂你理念展开,技术转化为雨天行车更稳等可感知体验 [12] - 连续5年荣获中国汽车客户之声卓越贡献奖 [12] 战略转型与内生增长 - 通过刀刃向内体制改革,打通产品定义、研发、生产和营销环节 [6] - 增长源于改革提升运营效率和技术驱动价值增长,形成改革-技术-产品-市场正向驱动 [11][13] - 坚持长期主义,在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实现质量与效益双重提升 [13]
上汽集团(600104):深度报告:2025轻装上阵,与华为合作未来可期
国海证券· 2025-08-28 23:23
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调)[1]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筑底,深化管理治理改革,完成去库存、调整通用、整合自主三大核心任务[8] - 2025年公司有望进入企稳回升通道,自主改善、合资企稳、尚界突破[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6930、7788、84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5.1、151.1、181.9亿元,对应17.5、14.5、12.0倍PE[8][9] 2024年管理治理改革 - 董事长和总裁更替:陈虹退休,王晓秋接任董事长,贾健旭升任总裁[12] - 组织经营提效:通过集中采购及流程再造降低成本,上汽通用累计降本超2亿元[14] - 研发与市场响应提速:语音系统唤醒响应速度优化至0.3秒,端到端交互响应速度1.2秒[15] - 全球化与品牌重塑:2024年海外销量108.2万辆,名爵欧洲终端交付24万辆[15] - 战略聚焦大乘用车板块:整合五个部门为一个整体,聚焦资源打造"大乘用车板块"[17] - 2024年大力去库存:终端交付量463.9万辆,高于批发销量401.3万辆,去库存超60万辆[24] - 调整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同比-52.1%,2024Q4计提资产减值232.12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74.7亿元[38] 2025年自主改善、合资企稳、尚界突破 - 大自主改善: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130.4万辆,同比+21.1%,占公司整车总销量63.5%[44] - 合资企稳:上汽大众2025年1-7月累计销售57.2万辆,同比-3.6%;上汽通用2025年1-7月累计销量33.1万辆,同比+18.7%[61][67] - 尚界突破:首款车型H5定位20万元级主流市场,预售价格16.98万元起,预计稳态月销2万台[77] - 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49.4万辆,同比+1.3%,HEV车型占比稳定在30%左右[50][51]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6930、7788、84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5.1、151.1、181.9亿元[8][9] - 可比公司估值:比亚迪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18.5、15.1、12.5倍;赛力斯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20.6、16.0、13.4倍[81] - 上汽集团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17.5、14.5、12.0倍,在可比公司中估值处于低位[81]
汽车视点 | 销量“七连涨”,产品技术密集落地!上汽集团“三箭齐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10:55
电动化战略与新品发布 - 奥迪E5 Sportback开启预售,价格区间23 59万元至31 99万元,标志着上汽奥迪电动化战略重要落地[1] - 8月密集发布多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A5L Sportback、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方案、MG4纯电车型、别克"真龙"增程系统等[1] - 荣威M7 DMH即将上市,搭载新一代DMH超级混动系统,CLTC纯电续航160km,综合续航2050km[3] - MG Cyber X采用颠覆性设计语言,全新MG4预售24小时内订单超1 1万辆,预售价7 38万元起[5] 销量表现与增长 - 7月单月销量33 8万辆,同比增长34 2%,1-7月累计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2] - 新能源车7月销售11 7万辆,同比增长64 9%,1-7月累计76 4万辆,同比增长43 5%[2] - 自主品牌1-7月销量151 8万辆,同比增长23 3%,占集团销量比重达63 5%[10] - 上汽大众1-7月终端销售60 5万辆,上汽通用7月销量4 2万辆,同比大增181 68%[12][16] 自主品牌发展 - 荣威D6以7 98万元起售价成为高性价比纯电轿车,推动D序列放量[2] - MG品牌1-7月国内新增月均62家门店,吸引超600家投资人加盟,开设80家快闪店[6] - 智己L6和LS6在2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表现突出,7月交付7027辆,环比增长16 6%[8] - 尚界H5整合上汽与华为技术优势,将于8月25日开启预售[10] 合资品牌策略 - 上汽大众采取"油电同智"策略,主力燃油车型月销稳定在6万辆水平,ID系列密集焕新[12]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强化燃油车智能化竞争力[14] - 上汽通用推出"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和"真龙"增程系统,GL8新能源车型占比达52%[16] 海外市场拓展 - 1-7月海外销量57 6万辆,MG品牌在欧洲上半年销量首超特斯拉,终端交付近18万辆[18] - MG Cyberster在欧洲售价5 5万至6万英镑,已销售1000多辆,突破价格天花板[18] - 产品销往170多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和5个"五万辆"级海外市场[23] - 未来3年将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覆盖HEV混合动力和固态电池技术[23]
2025《财富》世界500强揭晓 上汽集团第21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8:00
世界500强排名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以872.239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38位 为第21次入选该榜单[1] - 2024年新能源车终端交付量达136.8万辆 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108.2万辆 连续三年保持国内新能源与海外市场"双百万辆"销售规模[1] - 2024年上半年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 终端交付220.7万辆 产销持续回升[1] 自主品牌业务发展 - 自主品牌上半年销量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 占公司总销量比重达63.5% 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2] - 大乘用车板块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将产品开发周期缩减至18个月 大商用车板块持续推进组织调整与资源协同[2] - 上汽乘用车销售36.8万辆同比增长9.8% 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大涨54.7% 上汽大通销售10.7万辆增长11.2% 上汽通用五菱销售75.3万辆增长32.2%[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进展 - 第二代固态电池性能显著提升 与OPPO合作完成"生态域"智能座舱开发 两项技术将应用于全新MG4车型[3] - "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已搭载智己L6量产 IM AD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能达人类驾驶6.7倍 可处理高速ETC/环岛等复杂场景[3] - 上半年国产芯片应用率超28% 与地平线等企业推进高端芯片技术攻关与装车应用[3]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 形成1个欧洲"三十万辆级"和5个"五万辆级"区域市场 海外累计销量超600万辆[4] - 上半年正式发布海外战略3.0 "Glocal战略" MG品牌以15.3万辆销量成为欧洲最畅销中国汽车品牌 在欧洲市场实现18.6%同比增长[4] - 未来三年将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 覆盖SUV/轿车/MPV/皮卡品类 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4] 新能源产品与战略合作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售64.6万辆同比大涨40.2% 海外市场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1] - 与华为共同打造"SAIC尚界"新品牌 搭载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首款产品尚界H5采用纯电与增程双动力模式[5] - 纯电版CLTC续航最高655公里 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 新车将于今年9月正式发布[5]
专访泰国天丝集团CEO许馨雄: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8:36
链博会参展情况 - 第三届链博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泰国担任主宾国[1] - 天丝集团首次参展,以"激发潜能,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展示全产业链供应体系,涵盖上游原材料采购、中游智能化生产与仓储物流、下游消费场景创新[1] - 展台设计融入"中泰友谊金色50年"元素,推出红牛®能量饮料瓶装链氪合作款,并定期进行泰国孔剧表演[1] 中国市场战略 - 近五年在华累计投资43.6亿元,设立中国区总部,在四川和广西新建生产基地[2][7] - 中国市场是天丝集团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公司坚持"立足中国,回馈中国"战略,持续加大投资力度[6] - 中国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增长7.5%至1.88亿吨,能量饮料和健康食品需求旺盛[2][10]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通过"Glocal"战略结合全球资源与本地赋能,在四川和广西新建工厂以优化区域协同和贴近市场[7] - 建立多层风险监测体系,利用数字化优化库存和物流,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与低碳运营[8] - 借助AI和大数据实时调度,完善绿色采购与环保设计,提升供应链韧性[8]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完善绿色制造与智慧物流,推动供应链减碳升级,加大本地研发投入[9] - 探索差异化口味配方和消费场景创新,聚焦年轻群体和健康生活趋势[10] - 深化与东盟合作,利用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政策红利优化区域原料采购与产能分配[12] 中泰合作 - 以中泰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探索供应链协同项目,推动双边和多边贸易联动[13] - 支持文旅、体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升级"经贸+文化"合作模式[13]
上汽深化改革销量六连增 尚界成20万级市场最大“鲶鱼”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8:17
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表现 - 6月销售整车36.5万辆,同比增长21.6% [1] - 1-6月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终端零售交付220.7万辆 [1] - 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六连增",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63.5%,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 [7] 尚界品牌合作进展 - 上汽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首款车型计划2024年秋季上市 [1][4] - 专属团队超5000人,首期投入60亿元,整车生产项目落地上海临港 [6] - 定位20万元中高端市场,瞄准家庭用户和年轻白领群体 [6] - 华为余承东预计首款车销量将"大爆",要求准备充足产能 [6] 新能源汽车发展 - 6月新能源车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29.2% [7] - 1-6月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 [7] - 智己汽车6月终端交付超6000辆,LS6与L6持续热销 [7] 海外市场表现 - 6月海外销售9万辆,同比增长11.5% [8] - 1-6月累计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 [8] - 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15万辆,MG品牌在英国销量突破6600辆 [8] - 产品行销170多国,海外累计销量超600万辆 [9] 战略布局与改革 - 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计划3年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 [10] - 整合自主品牌核心业务,集中底盘研发能力打造线控底盘技术 [10] - 推动合资车企技术共创,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起产品适应中国需求变化 [11]
年内上汽集团单月销量实现“六连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2 00:44
销量表现 - 公司上半年整车销售205.26万辆,同比增长12.35% [1] - 6月整车销售36.53万辆,同比增长21.56%,实现2025年以来单月销量同比"六连涨" [1] - 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 [1] - 6月自主品牌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17.1%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 [1] - 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29.2% [1] - 智己品牌终端交付超6000辆 [1] - 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44.1% [1] - 上汽大通新能源车销售0.6万辆,同比翻番 [1] - 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售0.9万辆,同比增长8.9% [1]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销售7万辆,同比增长36% [1] 海外战略 - 公司发布"Glocal战略",计划未来3年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应用固态电池等技术 [2] - 6月海外市场销售9万辆,同比增长11.5% [2] - 上半年海外市场累计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 [2] - 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超600万辆 [2] - 上半年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 [2] 行业专家观点 - 公司海外战略符合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和品牌优势明显 [3] - 名爵等品牌在海外具有较强知名度 [3] - 技术创新带动业绩改善,新能源转型和出口促进销量增长 [3] - 相比其他国内车企,公司海外市场基础更扎实,耕耘更早范围更广 [3] - 合资公司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 [3]
上汽智电军团亮相2025香港车博会,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15:48
香港车博会参展情况 - 公司携旗下MG、智己、大通、五菱、申沃品牌多款智能电动车型参展,包括MGS5 EV、智己L6香港版IM5和LS6香港版IM6、上汽大通Maxus ETERRON 9电动皮卡、五菱全新Air EV晴空、申沃新一代纯电动客车等 [1] - 展示"中国智造"实力和创新魅力,助推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 [1] 海外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8年蝉联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第一、连续3年海外年销量超100万辆,欧洲发达国家销量占比达25% [5] - 旗下MG品牌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在海外20多个国家位列销量前十 [5] - 2025年1-4月在欧洲市场销量达100011辆,同比增长31.2%,4月销量21677辆,同比增长24.5% [5] - 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过600万辆 [3] 应对欧盟关税政策 - 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型加征35%关税影响MG纯电动车型销售,公司通过推出MG3 Hybrid+、MG HS和MG ZS Hybrid+等混动车型维持销量 [5] - 正在对MG欧洲业务架构进行全面改革,下半年智己品牌将携L6与LS6进入欧洲市场并通过MG渠道销售 [5] 本土化战略与技术创新 - 智能汽车已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i-Smart智能网联系统全球激活量突破百万,支持近50种语言 [7] -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定制化服务,如在泰国和印尼开发"电池医生"功能,在欧洲提供低温预加热功能 [7] - 发布"Glocal战略",未来3年将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覆盖SUV、轿车、MPV、皮卡等细分市场,搭载HEV混合动力系统和固态电池技术 [9] 全球化发展历程 - 2001年首次实现乘用车产品出口(海外战略1.0阶段) [3] - 2013年建立泰国工厂,开启本地化运营(海外战略2.0阶段) [3] - 2025年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强化全球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