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特斯拉机器人“丝滑”起舞,智能化大幅提升,硬件趋向定型-20250518
开源证券· 2025-05-18 23: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斯拉机器人AI智能化及运控能力大幅提升,硬件趋向定型,核心部件迎来重大更新,丝杠进入批量化阶段,应聚焦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供应商及上游核心设备,并给出了相关投资建议及受益标的 [3][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特斯拉机器人“丝滑”起舞,AI智能化水平及运控能力大幅提升 - 5月13 - 14日,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舞蹈视频展示其从行走、全身控制到无人看管行动实现极大进步,动作连贯、自主平衡强,可无人看管自主走动和充电,马斯克将邀请其参加2025年股东大会 [13] - 自2023年起,特斯拉通过动作捕捉等提升AI算法及运动控制能力,复用相关架构和平台加速迭代,Optimus跳舞动作使用强化学习训练,智能化水平获阶段性突破,硬件趋向定型 [15][16] Optimus硬件趋向定型,核心部件迎来重大更新 - 关节模组:未来趋势是一体化,更加紧凑,对核心零部件要求更高 [19] - 行星滚柱丝杠:高负载向高柔性转变,趋向短小精密紧凑,未来可能用5000/3700/2600/500 Nm四种型号,对量产要求迫切 [21] - 灵巧手:采用微型滚珠及滚柱丝杠方案,单手自由度17个,用量约17根,需引进新传感器模拟人类触觉 [26] - 减速器:除谐波减速器外,有望使用摆线减速器等新减速器,特斯拉未来或引入国产供应链 [27] - 电机:目前续航2 - 4小时,需在结构设计、电磁线等方面迭代以实现低温升、高能量密度、低能耗 [33] 丝杠进入批量化阶段,聚焦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供应商及上游核心设备 - 丝杠是核心部件,技术收敛、价值量高、壁垒高,具备量产能力的公司集中在国内,量产百万台机器人对应丝杠市场规模230亿元 [34][36] - 应聚焦具备丝杠规模化量产能力的供应商,如长期配合客户开发、能改造核心设备、掌握核心工艺流程及批量生产能力的新剑传动、震裕科技、北方机械等 [36] - 看好受益丝杠批量化生产的上游设备环节,螺纹磨床是核心设备,高端磨床供给短缺,国内企业正加速国产替代,集智股份在丝杠检测校直领域有优势 [40][43] 投资建议及受益标的 - 总成:推荐震裕科技,受益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 [48] - 丝杠:推荐五洲新春、震裕科技、雷迪克,受益标的金沃股份 [48] - 减速器:推荐丰立智能、中大力德,受益标的隆盛科技、双环传动、斯菱股份 [48] - 电机受益标的:长城科技 [48] - 传感器受益标的:日盈电子、万通智控 [48] - 丝杠设备:推荐集智股份,受益标的恒而达、浙海德曼 [48]
603605,两连板!A股这个策略火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4-28 17:3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成交额减少至10564亿元,较上周五减少572亿元 [2] - 上证指数下跌0.2%,深证成指下跌0.62%,创业板指下跌0.65% [2] 高股息资产表现 - 银行板块上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2] - "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等个股上涨 [2] 新热点挖掘 - 影石Insta360全景相机概念走强,弘景光电"20CM"涨停,瀛通通讯涨停,联创电子、华金资本、商络电子、艾为电子等个股上涨 [2] - PEEK材料板块持续上涨,肯特股份、新瀚新材等个股涨幅居前 [11] "净利润断层"+低位策略 - "净利润断层"指公司发布超预期业绩后股价跳空上涨的现象,包含业绩超预期和股价跳空上涨两大要素 [5] - 珀莱雅跳空高开并两连板,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23.59亿元(+8.13%),归母净利润3.9亿元(+28.87%) [5] - 阳光电源上涨6.43%,一季报营业总收入190.36亿元(+50.92%),归母净利润38.26亿元(+82.52%) [7][8] - 格力电器、宝钢股份等个股也出现"净利润断层"走势 [7] - 华银电力等个股此前也出现"净利润断层",股价连续上涨 [9] - 广发证券认为,同一行业多只个股出现"净利润断层"可印证行业整体业绩超预期 [9] PEEK材料板块催化因素 - 产业化进程加速:天赐材料针对PEEK材料研发及专利布局,处于中试验证阶段并有小批量订单;万润股份完成前期研发和中试,推进下游推广验证 [13] - 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新版本硬件迭代升级,轻量化材料需求提升,PEEK材料可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部位以减重并提升性能 [13] 个股表现 - PEEK材料板块个股表现:富恒新材(+4.21%,市值14.3亿)、崇德科技(+4.18%,市值12.6亿)、凯盛新材(+3.66%,市值62.27亿)、中研股份(+3.00%,市值26.4亿)、华密新材(+2.64%,市值21.2亿)、聚赛龙(+2.08%,市值11.8亿) [13]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突破渐行渐近,积极把握产业趋势机会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电信、机械、电子、化工、机器人 - **公司**:特斯拉、智原、浙江荣泰、富林精工、祥鑫、恒力液压、三花托普、南山之上、大叶部分、汉威科技、红利液压、新闻威权制、南斯科技、新汉金台、凯胜金台、金发科技、弗莱新彩、托普集团、中顶股份、艾科迪、三联氮造、晶氮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信行业 - **核心观点**:继续坚定看好机器人板块,认为正在逐步积累走向智能化的关键要素,当前处于趣味纯真阶段,推荐相关标的 [2][6] - **论据**:从功能实现上把人型机器人分为五个能力等级,本地厂商正往正确方向做数据收集迭代,政策、供给、需求共振,如国内政策支持、海外订单超预期等;真投资机会在于全球核心本地厂链条主要供应商且有明确订单落实营收,或国产消费领域具备成功案例企业链条;推荐浙江荣泰、富林精工等标的,浙江荣泰主业受益欧洲电动化推进,是T客户一级供应商,切入机械领域,长期定位关节总成;富林精工主业稳健,在机器人卡位扎实,与华为等有合作 [3][4][5][6][7][8] 机械行业 - **核心观点**:短期T链端有望跑赢超额,长期看好临桥手和丝杠环节 [9][11][12] - **论据**:今年特斯拉目标生产5000台机器人,已订购零部件可支撑1 - 1.2万台产量,2026年目标生产5万台OPTIMUS,机器人硬件成熟度完善;GTC大会提出物理AI将是下一代AI技术浪潮,国内有多个人形机器人进展事件;T链中看好恒力液压;长期来看,特斯拉提到临桥手、大脑、电池续航有改进空间,基于第一性原理看好临桥手和丝杠环节,临桥手建省方案有望成主流技术路径,看好南山之上等标的,丝杠环节R5Q2迎来降本关键期,看好红利液压等 [10][11][12][13] 电子行业 - **核心观点**:电子板块在机器人领域有五大受益方向,T客户相关电子公司也会受益 [13] - **论据**:五大受益方向包括整机代工、大脑(SOC)、眼睛(光学)、结构性轴承关节、传输(PCB);很多公司在这些方向有布局,随着机器人量产,相关公司受益程度会增加;T客户相关电子公司因与T客户长期合作,在机器人业务上也会受益,如南斯科技等 [14][15][16][17] 化工行业 - **核心观点**:机器人在耐磨、轻量化、电子皮肤等方面有化工材料应用需求 [18] - **论据**:机器人合金关节部位有耐磨要求,如斜波减速器柔轮含铬合金、关节部位有铬岩丹华克涂层;轻量化方面,机器人骨骼核心原材料供应商有新汉金台等,临桥手健身方面超高跟的GV7应用较多,国内上市公司如南山之上等有相关材料;电子皮肤核心是算法和系统集成,产业链上有多种聚合物材料可用于上下覆盖层 [19][20][21] 汽车行业 - **核心观点**:机器人产业趋势与汽车紧密相关,推荐托普集团和中顶股份等标的 [22][26] - **论据**:机器人产业趋势使很多零部件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重估,具备AI能力的汽车整合厂可能成为机器人大脑或本体核心玩家;当前特斯拉、语速、智源等开始大规模量产人形机器人,确定性很重要;托普集团是T链核心公司,特斯拉明确今年产量目标并下了1 - 1.5万台零部件供应订单,预计拓普今年收入340 - 350亿,纯汽车业务利润37 - 38亿,市值800亿左右,当前基层额外溢价200亿左右,未来会有更多产品进入T链配套,1000亿市值以下是好布局点;中顶股份汽车业务稳定,预计今年业绩17亿多,市值16倍左右有安全垫,未来在检测器、关节总成等领域有布局,机器人业务空间大 [23][24][25][26][27][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2025年计划生产5000台人形机器人,订货端已订1 - 1.2万台,2026年计划生产5万台 [1][10] - 语速的人形机器人G1完成首次测空翻,国内美帝也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10] - 很多切入机器人细分领域的汽车业务公司如艾科迪、三联氮造、晶氮科技等,汽车业务底盘稳定向上,机器人业务有较大空间 [30]
特斯拉来的有点晚
远川研究所· 2025-03-17 20:51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一月特斯拉财报显示汽车销量十年来首跌,核心财务指标低于预期,但马斯克在电话会汇报FSD进展并给出落地进度,释放FSD上半年入华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FSD落地后评价两极分化,存在水土不服问题;特斯拉面临汽车业务与人工智能业务青黄不接、资本市场预期未兑现等困境;FSD入华面临定价不合时宜等问题 [2][3][6]。 分组1:特斯拉业绩与FSD进展 - 今年一月特斯拉财报发布,汽车销量十年来首跌,核心财务指标全体低于预期,马斯克重申FSD战略核心地位,称明年特斯拉会“好得离谱” [2] - 马斯克汇报FSD发育情况并给出落地进度条,释放FSD上半年入华强烈确定性,电话会后特斯拉股价无视糟糕业绩不跌反涨 [3][4] 分组2:FSD评价与问题 - FSD落地后评论两极分化,槽点是算法不适应中国交通规则和复杂路况,优点是“稳”,感知和博弈能力强,驾驶流程流畅 [6] - FSD采用“端到端”技术,依托大模型学习能力,但在中国落地面临数据训练问题,解决需要时间 [7][8] 分组3:特斯拉业务转型困境 - 去年特斯拉汽车销量下滑1%,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下滑,增长依赖降价 [12] - 特斯拉发展路径分汽车制造和人工智能两大板块,目前面临两大板块青黄不接、资本市场预期未兑现问题 [14][15] - 特斯拉FSD订阅率低,Robotaxi落地遥远,资本市场对其信仰欠费,FSD入华或因缓解此问题 [16][17][18] 分组4:FSD定价问题 - 机构对FSD落地比马斯克着急,曾预估其在中国的利润和收益,但如今智能驾驶普及,FSD 6.4万元定价不合时宜 [20][21] - 大部分车企将辅助驾驶定价整合进车型定价,且不超2万元,FSD兑现价格匹配体验周期长 [21][22] 分组5:尾声 - 马斯克经营思路与芯片行业不同,是迈出一大步充分利用,这或解释其不合常理的经营做法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