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一味
icon
搜索文档
新里程: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
证券日报· 2025-10-31 16:40
证券日报网讯新里程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销售费用方面,主要是医药板 块的销售费用。针对独一味集采后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相应削减了销售费用的金额和比例,前三季度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5%。管理费用方面,通过一揽子降本增效的举措,包括严格日常费用预算管理、深 化绩效改革、后勤项目招标谈判等措施,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新里程20251030
2025-10-30 23:21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医疗服务与医药(独一味产品)两大板块 [2] * 前三季度医疗服务板块收入20.18亿元,同比下降13.88%,利润率6.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3] * 前三季度医药板块收入2.38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0%,主要受独一味产品集采影响,导致制药板块出现较大亏损 [2][3] 医疗服务板块运营详情 * **门诊与住院情况**:前三季度门诊人次保持稳定,每季度约80-82万人次,门诊次均费用约270元;三季度门诊人次80万次,同比增长2万次 [4] 出院人次同比降低,但降幅从Q1的近10%收窄至Q3的不到6% [5] 住院次均费用稳定在每人6800元左右 [5] * **床位使用与扩张**:前三季度床位使用率接近80% [6] 未来将新增约2000张床位,来源包括泗阳医院(新增300张,未来再增500张)、崇州二医院新院区(800张,明年初投用)、兰考第一医院医养结合项目(220张,今年底投用)及盱眙肿瘤医院 [6] * **收入结构优化**:主动调控药耗占比,从去年同期39.88%降至35.93%(药占比从25.63%降至23.54%,耗占比从14.26%降至12.38%) [13] 有效收入占比从60%提升至63%,对冲了供应链利润率下降的影响 [13] 供应链利润率为14.9%,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 [13] * **体外医院表现**:前九个月体外医院整体收入超3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不超过10%,利润率稳定在6%-8%之间 [7] 医药板块(独一味)受集采影响与应对 * **集采冲击**:独一味产品集采导致前三季度销售价格平均下跌55%,销量同比下降36% [14] 集采政策在3月至7月陆续落地,对三季度的业绩冲击达到顶峰 [9] * **应对措施与展望**:公司已调整销售策略,加强代理商管理,加大基层覆盖,引导更换大规格产品 [15] 从9月起销量止跌回升,预计四季度销量和销售收入将明显增长,总收入预计达到前三季度总和的60%左右 [14] 预计四季度独一味及整个医药板块销售将触底反弹 [2][9] 公司计划通过产品规格变化、新市场扩张、引进新品种及推动引进战略投资人等措施提升业绩 [17][18] 费用管控与效率提升 * **销售费用**: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2亿元,同比下降35%,主要因医药收入下降而削减 [8] 预计明年销售费用率与今年保持相近水平 [8] * **管理费用**: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3.3亿元,同比下降23%,通过降本增效、预算管理、绩效改革及后勤招标等措施控制 [8] 预计明年管理费用率将进一步降低 [8] 医保政策影响与应对 * **DRG结算**:DRG结算差异通过计提坏账直接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10] 目前拒付比例较低,DRG支付水平已趋于稳定,未来不会显著下降 [10][11] * **医保结算流程**:医保垫付月度结算通常在次年4月完成,比例平均80%,剩余20%年度结算 [12] 公司旗下医院已实现当月医保垫付80%的次月结算,兰考第一医院试点每周结算,结算周期缩短 [13] * **应对策略**:公司通过调整学科结构和药耗结构、发展非医保学科、新院区建设来提高收入与利润 [4][20][21] 资产注入与股东情况 * **资产注入进展**:受监管环境影响,健康科技资产注入进展慢于年初计划,但公司仍在积极推进,不限于医疗机构资产,包括外部并购和自主孵化 [14][22] 集团医疗机构改盈利性工作加速进行 [22] * **股东变动**:三季度前十大股东出现变化,部分原实控人质押股份被司法拍卖导致被动减持,部分财务投资人因持股期满减持 [16] 但控股股东、华龙证券、东北证券等持股稳定,香港中央结算及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进行了增持 [16] 业绩展望与拐点判断 * 公司预计四季度单季业绩可达到前三季度总和的50%-60%,即提升50%以上 [19] 预计四季度将是经营业绩拐点,全年业绩会有大幅改善,不再保持亏损状态 [9][19] * 信心来源于医药板块销售反弹、医疗服务板块收入降幅可控且利润率稳定,以及通过学科建设、临床路径优化等举措 [9][19]
调研速递|新里程接受中信建投等50余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15.88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31 18: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 同比下降20.63% 归母净利润743万元 通过成本管控和业务结构调整应对行业政策冲击 毛利率提升至28.2% [2]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3.8亿元 毛利率26%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医药板块收入2.1亿元 毛利率40.47% 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2] - 药耗占比管控成效显著 上半年药耗占比共下降3.3个百分点 集采药耗采购金额占比约23% [3][4] - 公司积极推进医院等级提升和床位扩张 抓住银发经济政策机遇 落实"医疗+医药"双轮驱动战略 [5][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88亿元 同比下降20.63%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3.8亿元 医药板块收入2.1亿元 [2] - 毛利率28.2% 同比上升 其中医疗服务板块毛利率26%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医药板块毛利率40.47% 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2] - 税前营业利润3373万元 归母净利润743万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亿元 同比下降15% [2] 成本管控 - 药占比24.10% 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耗占比12.81% 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3] - 人工成本占比36.24% 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 但变动人工成本占比同比下降 [3] - 折旧及摊销占比5.82% 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3] - 整体变动成本占比持续下降 [3] 医保与集采 - 医保收入占比约50.5% 医保回款月度部分1-2个月 年度部分每年清算一次 [4] - 集采药耗采购金额占药耗总金额比例约23% 其中药品占比约21% 耗材占比约27% [4] - 独一味集采实际落地时间延迟至5月下旬或6月 导致上半年销量大幅下滑 近期销售数量已明显回升 [7] 业务运营 - 上半年门诊量及门诊次均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住院量同比下降约9% 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约12% [2] - 旗下医院积极推进等级提升 泗阳医院已晋升三级综合医院 盱眙县中医院推进三级乙等医院建设 [5] - 床位扩张计划包括泗阳医院东院区新增800张床位(已开放300余张) 兰考第一医院220张床位预计今年投入使用 崇州二医院新院区800张床位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盱眙肿瘤医院600张床位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5] 发展战略 - 加强学科标准化和同质化建设 实现微创化、介入化、舒适化诊疗服务 加强非医保项目拓展 [5] - 抓住银发经济政策机遇 坚持医养结合模式 推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融合创新 [7] - 落实"医疗+医药"双轮驱动战略 把握并购重组政策机遇 [7]
新里程(002219)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31 18: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下降20.63% [2]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3.8亿元,医药板块收入2.1亿元 [2] - 毛利率28.2%,其中医疗服务板块毛利率26%(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医药板块毛利率40.47%(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2] - 税前营业利润3373万元,归母净利润743万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亿元,同比下降15% [2] 医疗服务运营指标 - 医院住院量同比下降约9%,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约12% [2] - 药占比24.10%(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耗占比12.81%(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4] - 人工成本占比36.24%(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折旧及摊销占比5.82%(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4] - 医保收入占比约50.5% [7] - 集采药耗采购金额占比约23%,其中药品集采占比21%、耗材集采占比27% [6] 战略举措与成本管控 - 药耗占比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下半年目标控制在35%左右 [4][5] - 通过集采政策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收入结构优化及内部管理强化控制成本 [5] - 医保回款周期:月度部分1-2个月,年度部分每年清算一次 [7] -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 [9] 医院建设与学科发展 - 泗阳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2025年5月),兰考第一医院通过三级医院执业校验(2025年3月) [11][12] - 盱眙县中医院接受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崇州二医院推进三级医院创建 [12] - 新增床位规划:兰考第一医院医养结合项目220张床位(2025年启用)、崇州二医院新院区800张床位(2025年底启用)、盱眙肿瘤医院600张床位(2027年启用) [13] - 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及专科数量达42个,提升CMI值及三四级手术量 [16] 医药板块动态 - 独一味集采实际执行时间为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期销量大幅下滑 [13] - 集采落地后销售数量明显回升,预计下半年销售量同比增长 [13] - 通过空白市场开发、基层市场覆盖及成本控制提升效益 [14] 政策响应与长期规划 - 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集采政策,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15] - 聚焦银发经济战略,推进医养结合模式 [15] - 强化"医疗+医药"双轮驱动,深化"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融合创新 [17] - 积极推进资产注入以增厚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 [17]
多个知名品种被点名!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风暴来袭
北京商报· 2025-07-27 20:11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 - 全国多地密集开展中成药挂网价格专项治理,包括内蒙古、河北、宁夏、吉林、广西等地,要求企业对价格虚高产品进行调整[1][3] - 治理行动覆盖全国8.8万余种挂网中成药,部分药品日均治疗费用是省内同种药品最低费用的5倍以上[4] - 价格治理以"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为基础折算包装价格,例如内蒙古要求板蓝根颗粒日治疗费用不高于5元[8] 价格虚高原因分析 - 原材料价格差异:不同企业使用原材料品质和价格存在差异,且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4] - 生产工艺差异:剂型不同导致成本差异,如滴丸、软胶囊工艺复杂价格较高[5] - 质量标准差异:部分企业质量标准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5] - 市场竞争不充分: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存在市场炒作情况[5] 受影响企业与产品 - 知名药企产品被列入治理清单,包括宏济堂的香砂养胃丸、阿胶、柏子养心丸,太极集团子公司的牛黄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等[8] - 临床常用中药如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等均在治理范围内[8] - 吉林省银诺克药业的小活络丸价差倍数最高达915倍[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成药行业从"政策避风港"转入"阳光化竞价池",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1][11] - "带量采购+挂网治理"组合模式成为规范药品价格关键路径,挤压流通环节不合理溢价[11] - 长期依赖高定价、高营销费用模式的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行业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工艺创新[1][12] - 合规能力强、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场,中小药企可能被淘汰[12] - 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经典名方、独家品种集中,推动从"营销驱动"向"学术驱动"转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