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中兴通讯(00763)再跌近5% 高毛利率运营商业务下滑 富瑞称第三季业绩远逊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1:24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兴通讯(00763)再跌近5%,截至发稿,跌4.68%,报33.42港元,成交额7.89亿港 元。 富瑞发布研报称,中兴公布2025年第三季收入、核心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跌115%及跌 88%,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毛利率从40%同比下降至26%,导致毛利下降33%。此因电信设备交付延 迟,使部分运营商收入从第三季递延至第四季,以及电讯需求疲软所致。因此该行预期第四季毛利率将 改善。然而,整体而言,随着中国电讯商进一步削减资本支出,高利润的电信收入在2025年可能出现双 位数下降。该行未见新业务领域(服务器、交换器)能提供足够抵销。 消息面上,中兴通讯发布前三季度业绩,该集团取得营业收入1005.2亿元,同比增加11.63%;净利润 53.22亿元,同比减少32.69%。单季度来看,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9.7亿元,同比增加5%,归 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减少88%。华泰证券认为,利润下滑主因公司高毛利率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同比 下滑、占比降低,而收入结构偏向于低毛利率算力业务。 ...
欧洲双线施压中国!电信限制,钢铁加税,中国反制下却遭更大冲击
搜狐财经· 2025-10-24 16:36
中国对欧洲电信设备的限制措施 - 中国正收紧国内电信网络对诺基亚和爱立信设备的使用权限,要求移动运营商、公共事业单位等国营采购方对外国电信设备的投标实施更严格的安全审查 [2] - 爱立信和诺基亚需向中国网络安全审查部门提交全套资料,整个审查流程最长可能耗时三个月 [5] - 审查模式为“标准不公开、结果不反馈”,模糊的流程会压缩欧洲企业的报价策略与工期规划空间,使其在与本土厂商的竞争中陷入被动 [7]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中国此次行动是对欧洲限制华为、中兴的“对等反制”,2022年《网络安全法》修订将采购审查与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深度绑定 [7][9] - 爱立信和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2%降至去年的4%,诺基亚在华收入出现两位数下滑 [11] - 审查流程延长与本土厂商技术迭代双重作用,国内运营商在5G组网中更注重设备兼容性与后期运维成本,本土品牌凭借快速响应能力承接了释放的市场份额 [11][13] 欧洲对华为的既有限制 - 英国全面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并要求2027年前拆除现有设备;法国限制华为参与核心区域的网络建设;德国多次在政府层面讨论禁用华为设备的可行性 [15][17] - 三国限制策略的核心诉求高度一致,旨在5G领域降低对非本土企业的依赖,但忽视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合规记录,带有单边主义色彩 [17] 欧盟对华钢铁贸易措施 - 欧盟计划对中国钢铁征收最高50%的关税,并参照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把外国钢材进口配额削减一半 [22][24] - 欧盟工业战略专员称不能再“天真”地开放市场,任由中国钢铁“倾销”,此举受能源价格上涨与供应链紊乱影响,欧洲钢铁企业成本优势持续丧失 [25][27] 贸易保护措施的风险 - 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后,相关企业的综合成本增加了526亿美元,每辆美国汽车的生产成本因此增加近2000美元,部分车企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 [27][29] - 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已让钢铁冶炼成本飙升,再加征关税会推高下游汽车、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的生产成本,可能削弱整个制造业体系竞争力并引发“产业空心化”风险 [29][31]
上半年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内资外流增加,国际收支结构更趋成熟
中银国际· 2025-10-23 08:08
经常项目 - 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186%至2941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3.2%,处于±4%的国际合理范围内[2] - 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8%至4567亿美元,对经常项目顺差增幅贡献88%[2] - 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减少13%至1064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逆差减少35%至238亿美元[5] 资本与金融项目 - 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长212%至3348亿美元,与经常项目顺差呈镜像关系[11][12] - 民间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同比增加1794亿美元至3859亿美元[11] - 外来投资净流入规模相对稳定,同比减少261亿美元至677亿美元[11] - 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由969亿美元增至1547亿美元,或与港股表现强势有关[16][18] 外汇储备与估值效应 - 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151亿美元至3.32万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新高,主要受正估值效应驱动[36] - 黄金储备数量增至7390万盎司,余额为2429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比重为7.3%[37] 国际投资头寸与结构 - 民间部门对外净头寸首次转正,6月末净资产规模为1819亿美元[41][42] - 对外投资收益率处于低位,一二季度分别为2.9%和2.8%,低于利用外资成本率6.2%和6.1%[41]
美国严控中国停品,下架数百万电子货,电商巨头遭遇大洗牌?
搜狐财经· 2025-10-14 03:05
美中之间的拉锯,这些年一直没消停过,如今又闹到电子产品这一摊,2025年10月10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卡尔在镜头 前透露,主要在线零售商已经下架了数百万中国被禁电子产品,一时间风声鹤唳,气氛骤紧。 卡尔接受采访时又补了几句,说这些公司正在重新梳理流程,争取以后别重蹈覆辙,监管的绳子越拉越紧,FCC的动作显然不仅仅是一 次清场,更像是一场持续的攻防战。 紧接着,FCC又发了国家安全通知,企业被提醒要盯紧那些带视频监控功能的产品,卡尔话说得重,说有些设备可能被用来监视美国民 众,干扰通讯网络,甚至威胁国家安全,这个帽子压得不轻。 2025年10月初,FCC放话要更进一步,准备在本月投票,想把对中国公司生产的电信设备限制再收紧一圈,凡是被视为国家安全风险的 企业,产品都要被挡在门外,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这回还没回应,这份沉默,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局势的复杂和微妙,大家都在等下一步棋。 而美国这一系列操作,不仅仅影响到中国企业,也让本地零售商、消费者陷入两难,选择变窄,价格浮动,很多原本习惯的产品忽然下 架,市场供需关系瞬间打乱。 卡尔在采访中强调说会持续努力,监管不是一锤子买卖 ...
AI热潮会不会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全球贸易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0-10 18:38
A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AI相关产品支出增加提振全球经济和贸易,AI相关产品(包括半导体、服务器和电信设备)推动2025年上半年近一半的整体贸易增长,价值同比增长20% [1][4] - 2025年上半年,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年化增长率达到20%~40%,是自互联网时代以来的最快增速,科技行业的投资贡献了美国2025年上半年固定投资的全部增长 [7] - 如果没有大型科技企业大量投资建设新AI数据中心,美国今年将接近经济衰退,AI热潮正在帮助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 [1][5] 科技股估值与市场集中度风险 - 标普500指数近一半的市场收益由科技相关股票推动,科技和通信类股目前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40%以上,与2001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水平相当 [5][7] - 标普500指数前五大科技企业(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与英伟达)的合计市值占比约30%,为50年来最高水平,高度集中使市场在AI预期降温时易受冲击 [6] - 当前估值正逼近25年前互联网热潮的水平,若市场发生剧烈回调,将拖累全球增长 [1] 潜在的经济衰退情景 - 如果科技行业遭遇衰退,到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几乎不会增长,商业投资实际上还会下降 [2] - 在以美国为中心的科技衰退情景中,美国GDP增长率将在2026年降至仅0.8%,濒临衰退;若加上更广泛的国际溢出效应,2026年全球增长率将降至仅1.7% [6] - 科技行业衰退的主要拖累因素将来自对科技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减少以及股价下跌,科技股约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40% [6] AI生产力增长的可持续性质疑 - AI带来巨大且持续生产力增长的预测可能无法实现,危险在于可能会重蹈2001~2002年科技泡沫破裂的覆辙 [2][7] - 当前大部分增长来自建造新设施,AI技术和服务业尚未对GDP作出实质性贡献,资本投资需要保持抛物线式增长几乎不可能 [5] - 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技术进步推动美国生产力增长的效应仅限于1997年至2003年,之后增长趋势又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微观层面的生产力提升能否带来总体增长尚不明确 [8]
WTO上调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人工智能成核心引擎,南南贸易亮眼
新浪财经· 2025-10-07 22:45
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调整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8月份的0.9%上调至2.4% [1] - 同时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8%下调至0.5% [1] - 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为2.7%,2026年为2.6% [1] 2025年上半年贸易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以美元计的贸易额增长6% [3] - 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需求强劲、北美地区提前进口以规避关税、以及新兴经济体间贸易活跃等因素推动 [1] - 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额同比大增20%,在上半年贡献了近一半的整体贸易增量 [3] 人工智能产业链贸易扩张 -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贸易扩张覆盖从硅材料、特种气体到支撑云计算与AI应用的设备 [3] - 亚洲出口在人工智能相关商品领域表现突出 [3] 新兴经济体贸易表现 - 南南贸易总额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高于全球整体6%的贸易额增速 [4] 区域贸易增速分化 - 2025年亚洲和非洲将取得最快出口增长,南美、中美及中东地区也将保持温和扩张 [4] - 欧洲出口增速很可能会放缓,而北美出口贸易可能出现下滑 [4] - 进口方面,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预计将领跑增速,与北美的缩水形成对比 [4] 全球服务贸易趋势 - 全球商业服务出口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6.8%降至2025年的4.6%,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4.4% [5]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预计2025年增速将小幅上升至6.1% [5] - 欧洲有望在2025年领跑全球服务出口增长,随后为亚洲和中东地区 [5]
增税政策影响消退 英国8月零售销售超预期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5:04
核心观点 - 英国8月零售销售增长0.5%超出市场预期的0.4% 表明家庭消费展现出韧性并开始摆脱增税政策的影响 [1] - 强劲的消费数据为英国政府提供了支持 因其正努力重振经济增长并避免在预算中大幅增税 [1] 零售销售表现 - 英国8月季调后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5% 与7月份修正后的增幅持平 [1] - 良好的天气条件提振了服装和烘焙食品的销售 抵消了电脑和电信设备商店销售额的下滑 [1] - 消费者无视夏季裁员、薪资增长放缓和物价上涨的警告 支撑了零售销售 [1] 政府政策背景 - 英国工党政府推出了260亿英镑(约350亿美元)的薪资税上调政策及新的更高最低工资标准 [1] - 消费者支出占英国总支出的约60% 因此政府无法承受消费者保持谨慎的后果 [1] 通胀与货币政策 - 英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 与7月涨幅持平 符合英国央行及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预测 [1] - 由于对通胀再度抬头的担忧加剧 英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4%不变 并对未来降息保持谨慎态度 [1] - 英国央行预计本月通胀率将达到4% 官员们尤其担心食品价格的螺旋式上涨 [2]
爱沙尼亚7月份零售营业额同比增长1%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零售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零售贸易企业营业额达9.29亿欧元,同比增长1% [1] - 2025年1-7月零售贸易额累计62.2亿欧元,同比增长3% [2] 同比增长显著的细分行业 - 电脑及配件、电信设备、体育器材专卖店营业额同比增长27.8% [1] - 汽车燃料零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9.7% [1] - 二手商品和非商店零售(摊位、市场和直销)营业额同比增长6.4% [1] - 汽车保养及维修营业额同比增长3.3% [1] - 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营业额同比增长1.9% [1] 同比下降的细分行业 - 食品烟酒饮料专卖店营业额同比下降24.1% [1] - 汽车摩托销售营业额同比下降17.2% [1] - 其他非专卖店营业额同比下降7.6% [1] - 食品烟酒饮料非专卖店营业额同比下降4.6% [1] - 邮购或互联网零售额同比下降3.4% [1] 表现平稳的细分行业 - 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专卖店营业额与去年同期持平 [1]
印媒深度分析:印度对华贸易依赖能否抵御美国50%关税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17
贸易结构分析 - 印中双边贸易额达1270亿美元 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维持在1000亿美元高位[1] - 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电信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等资本货物持续占据印度市场主导地位[1] - 印度出口以低附加值商品为主 贸易结构存在双重隐患[1] 行业依赖风险 - 电信领域存在华为 中兴等中国企业主导地位 太阳能产业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深度渗透[1][4] - 敏感领域的过度依赖威胁经济安全 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1] - 中国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日本 韩国 欧盟及美国的替代产品价格显著偏高[1] 战略应对措施 - 通过深化与越南 东盟 日本 韩国及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3] - 加速本土制造业升级 强化与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及欧盟的技术合作[3] - 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维持对华技术合作 同时通过PLI激励计划强化本土制造能力[4] 多边合作框架 - 印度正通过金砖国家机制与欧盟 日本 加拿大等建立多元化合作网络[5] - 金砖国家推进内部贸易增强战略 部分国家抵制美国商品的行为为印度创造新市场机遇[5] - 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开展务实外交 避免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6] 经济转型现状 - 印度经济已成功转型为服务导向型模式 持有6900亿美元健康外汇储备[5] - 尽管存在对华贸易逆差 但印度在经常账户方面已实现阶段性盈余[5] - 建议将关键行业对华依存度控制在30%安全线以下[4]
50%关税生效!印度将损失370亿美元,买俄油省的钱全搭进去都不够
搜狐财经· 2025-08-28 18:09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生效 印度对美出口商品面临50%总关税 成为美国关税最高国家[1] - 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超800亿美元 主要涉及药物/电信设备/珠宝/纺织品/电子产品/水产品等行业[3] - 关税政策导致印度出口预计损失370亿美元 远超俄乌战争期间购买俄石油节省的170亿美元[3] 印度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印度成为俄罗斯石油第二大客户 其采购占比从2020年1%升至2025年36%[6] - 印度国有炼油企业转向采购美国/巴西/中东石油 俄罗斯石油进口量拟从每日180万桶降至140-160万桶[13] - 印度石油公司与巴拉特石油公司确认2024年秋季继续购买乌拉尔石油 俄罗斯维持价格优势策略[22] 地缘政治博弈与产业应对 - 美国指责印度购买俄石油是为克里姆林宫提供战争资金 要求印度在莫斯科与西方之间做出选择[8][10] - 印度政府拒接特朗普四次电话沟通关税问题 坚持在美俄之间维持平衡策略[16] - 莫迪与泽连斯基通话时支持乌克兰和平努力 但未承诺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