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重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积极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等市级创新平台
快讯· 2025-07-17 19:26
重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积极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平 台等市级创新平台 智通财经7月17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 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 术创新投入,积极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等市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加 速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快速智能检测评估、智能化精细化拆解、有价元素精细化提取、残余物质无害化处 理等关键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核心装备研制,重点向再生利用等价值链高端环 节跃升,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行业盈利能力。 ...
重庆:加强政策支持 利用超长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支持我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快讯· 2025-07-17 19:23
智通财经7月17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 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利用超长期国债资金及 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支持我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设。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与溯 源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等要 素资源依法足额予以保障。 重庆:加强政策支持 利用超长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支持我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 设 ...
印尼坐拥全球60%镍储量,65%产能却血亏停产,300亿出口化泡影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35
镍价暴跌与印尼镍产业困境 - 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跌至五年最低点每吨1.4万美元接近印尼生产成本线9000-10000美元 [2] - 印尼28条RKEF生产线停产导致镍矿石积压投资者面临数百亿美元损失 [2] - 印尼镍产业从全球精炼镍市场占比6%飙升至65%年产能达220万吨另有150万吨在建 [4] - 印尼镍年出口创汇3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0%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 [4] 中国技术升级对镍需求影响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崛起降低镍需求电池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 [10] - 中国2024年底趁镍价低迷增加10万吨国家战略储备 [12] - 印尼镍产能过剩本土消耗不足需从菲律宾进口镍矿石 [14] 资源与技术对比案例 - 越南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储量但提炼技术落后客户倾向选择中国加工 [17] - 澳大利亚锂矿占全球33%但57%需运往中国提炼 [17]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92%精炼稀土出自中国企业 [17] 技术创新与产业主导权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60%带动镍产业技术全链条发展 [21] - 中国政策稳定性保障新能源战略长期执行而印尼政策摇摆影响投资者信心 [21] - 未来竞争核心是创新实力与战略定力而非资源禀赋 [28]
越南电动车商VinFast与BatX Energies签署协议 合作开展高压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项目
快讯· 2025-07-11 18:21
合作内容 - 越南电动车商VinFast与印度清洁技术企业BatX Energie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BatX Energies将为VinFast提供高压电池回收、锂钴镍等材料回收以及电池再利用的全面解决方案 [1] - 合作涵盖VinFast在印度制造工厂和售后系统的电池再利用 [1]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VinFast在印度市场推进本地化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合作有助于优化VinFast产品生命周期战略 [1]
2025年中国废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已形成“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三足鼎立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39
废电池回收行业核心观点 - 废旧电池回收具有显著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通过提取锂、钴、镍等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024年中国废电池(铅酸除外)回收量达75万吨(+22.95%),回收价值172.5亿元(+17.83%)[1][11] - 政策密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2022-2024年国家发布超10项政策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明确要求提升废旧产品设备规模化、清洁化利用水平[4][6] - 产业链形成"电池生产-回收-材料再生-储能应用"闭环,上游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提供主要原料,下游梯次利用拓展至储能、电子设备等领域[7] - 竞争格局呈现三足鼎立: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材料企业(赣锋锂业)、第三方回收企业(格林美)各具技术优势,2024年宁德时代电池回收业务收入287亿元(占营收7.93%)[13][15] 行业分类与回收技术 - 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最完善,含铅和硫酸需专业处理[3] - 锂离子电池:回收价值最高但需防爆拆解,2024年中国产量294.6亿只(+20.1%),新增消费量363.3万吨[3][9] - 镍氢/镍镉电池:含重金属需防污染,镍镉电池因剧毒镉元素逐步淘汰[3] - 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后多按普通垃圾处理,但仍建议集中回收[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 - 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要求完善"互联网+"回收模式[6] - 2024年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意见提出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链[6] - 部委层面: - 工信部推动"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6] - 商务部目标2025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15%以上[6] 代表企业业务模式 - **宁德时代**: - 通过子公司广东邦普构建"生产-梯次利用-回收"生态闭环 - 欧洲布局正极材料及回收合作,2024年总营收3620亿元[15] - **格林美**: - "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回收20余种关键金属 - 2024年营收332亿元,三元前驱体占比48.42%[17]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区块链溯源+AI分选提升拆解精度,降低人工成本[19] - 政策深化:碳足迹核算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动车企与回收企业绑定[19] - 市场集中:环保执法趋严加速淘汰无资质小作坊,ESG指标影响融资[19]
报废的汽车去哪儿了 可用零部件标注“出身”后进入售后市场
长江日报· 2025-07-08 09:04
报废车拆解流程 - 一辆超过15年车龄的东风日产SUV经过四小时拆解后只剩下空壳 拆解过程包括轮胎、车灯、保险杠、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的拆卸 [2] - 车况较好的零部件如车门、保险杠、车灯等经检测功能正常后 会刻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和可追溯条码 [2] - 发动机、变速箱等大件经过再制造修复后也会刻印标志和条码 进入售后市场 [3] 零部件再利用 - 报废车85%以上的零部件和材料可以再利用 主要供应汽车后市场如汽车厂售后维修、保险维修等 [3] - 变速箱作为废钢铁处理仅值200多元 再制造后进入售后市场可为车主节省成本五成以上 [3] - 公司是东风公司下属唯一的循环经济业务板块 也是武汉市9家拥有报废车拆解资质的企业之一 [3] 新能源电池回收 - 公司拓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通过检测剩余容量将电芯划分为三个等级 [4] - 电池容量60%-80%可用于电动车、旅游观光车、储能等场景 低于20%则拆解提取金属循环利用 [4] 报废车来源与政策 - 报废车来源包括回收商和个人车主 个人需先提交报废申请并通过审核 [6] - 根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车主报废旧车购买新车最高可获得2万元国家补贴 [6] - 湖北省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精细化拆解、数字化转型 扩大回用件销售规模 [6] 业务规模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回收拆解报废车辆2400多辆 预计全年回收量将比去年翻番 [6] - 公司入选2025年度第一批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名单 [3]
锂电“反内卷”破局点初现
高工锂电· 2025-07-06 19:25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四川邛崃举行,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的系统性变革 [1] - 专场二"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汇聚天目先导、金汇能、尚水智能、华友循环及合肥恒力等企业,展示从材料创新到循环再生的完整产业链 [1][6] 负极材料创新 - 天目先导CVD法硅碳负极技术可支持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高性能电池,河南许昌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6万吨,一期1万吨已试生产,2025年预计贡献600-1000吨产能 [2] - 天目先导供应链深度整合,通过管道直连硅烷供应商优化成本,产品已导入CATL、三星、LG等头部客户 [2] - 金汇能依托中科院金属所技术攻克硅材料体积变化痛点,雅安基地年产能10万吨,重庆基地2024年新增10万吨负极材料及3000吨硅碳负极产能,盐城项目总投资50亿元 [3][4] 制造工艺突破 - 尚水智能干法电极工艺无需溶剂,降低生产成本15%以上,同时提升电极压实密度与机械强度 [4] - 公司推出A4纸大小的桌面智能装备加速实验室研发,创业板IPO拟募资5.87亿元建设高精智能装备基地,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市占率达60% [4][5] 电池回收与再生 - 华友循环构建全球化回收网络应对2025年中国预计82万吨退役电池,2025年5月发起全球循环网络共建倡议布局海外市场 [5] - 合肥恒力推出废旧电池回收连续化生产线,实现带电破碎和低能耗分离,设备已应用于北辰循环等实际产线 [5] 产业链协同价值 - 专场企业形成完整价值链:天目先导和金汇能推动材料创新,尚水智能赋能工艺升级,华友循环与合肥恒力实现循环再生,展示新能源产业性能与可持续性并重的发展路径 [6]
晋景新能(1783.HK):打造ESG价值创新典范,荣获“可持续发展卓越企业”奖
格隆汇· 2025-07-04 14:09
ESG投资趋势 - ESG已成为长线投资者的必要考量因素,全球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的机构已近5100家,管理资产总额突破100万亿美元 [1] - 早期投资者主要关注财务指标,但成熟投资者逐渐增加ESG因素的决策权重 [1] - ESG是识别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的有效核心标准 [2] 晋景新能ESG表现 - 公司荣获"金格奖·可持续发展卓越企业",因其在动力电池回收平台的突出表现 [2] - 作为港股唯一的海外电芯循环标的,业务具备环境友好特征,构建了覆盖28国的回收网络和香港首张动力电池处置全牌照 [4] - 从建筑主业转型为动力电池回收标杆,仅用三年时间 [4] 财务与业务增长 - 2025财年营收同比激增92.3%至8.7亿港元,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服务业务贡献80%营收,增长率达204% [4] - 经调整EBITDA从-4010万港元跃升至4480万港元,显示绿色转型是价值创造引擎 [4] - 运营模式轻资产化,与菜鸟供应链等合作降低运输环节碳排放 [6]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 - 构建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化网络,与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企业战略合作 [5] - 回收网络延伸至28个国家,建立70余个服务节点,形成"政策研判-技术协同-网点建设"路径 [5] - 通过合作将全球回收体系转化为锂、钴、镍等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池 [5] 市场潜力与政策红利 - 香港处理设施将投产,承接内地政策红利与海外高端市场,欧盟标准认证撬动海外溢价 [7] - 2026年香港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市场规模达百亿港元 [7] - 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普及加快,为公司盈利改善提供良好环境 [7] 行业前景 - 全球动力电池退役量将在2028年突破400万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9] - 公司实践印证ESG是企业增长加速器,而非额外成本项 [9] - 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ESG解决方案,将环境责任内化为商业价值 [9]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以“稳五进三”战略创新领航,衡阳新质生产力驶入发展快车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1 08:57
衡阳市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衡阳市构建"一核两电三色四新"特色产业格局,"一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两电"涵盖电气设备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三色"指代有色金属、盐卤化工、钢管及深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新"布局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等新兴增长点 [1][13] - 实施"稳五进三"发展战略,"稳五"巩固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五大优势产业,"进三"重点突破智能计量衡器、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 [1][13] - 2024年衡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91.69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3.36亿元增速6.9%,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7亿元增速5.1% [4] 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 推动55家示范企业产值倍增新增超百亿元,钢管及深加工、智能视听产业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 [6]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9%,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59家通过认定46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0亿元同比增长14.6% [8]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 [6] 企业生态与产业集群 - 输变电装备领域集聚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金杯电工等企业,有色金属领域有水口山集团、五矿铜业等龙头企业,盐卤化工领域有建滔化工、爱洁科技等企业 [20][21] - 新兴产业代表企业包括湖南凯铭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湖南天雁机械(涡轮增压器)、衡阳镭目科技(核反应堆液位监测系统)、古汉中药(中药制剂)等 [20][21] - 引进圆通速递湘南总部基地等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吸引中航集团、京东集团等30家"三类500强"企业落户 [6] 空间布局与政策支持 - 构建"一江四屏、一圈一带"国土空间格局,打造"北部创新智造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和"南部转型示范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15][18] - 出台《衡阳市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核技术应用、电气设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10][11] - 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双轮驱动,50个省级重点项目、4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1100亿元 [6][15]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新兴产业如智能衡器计量、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成为新引擎 [23][24] -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技术应用和绿色产业基地建设 [25] - 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兴市场 [26]
晋景新能(1783.HK)逆势突围:营收激增92.3%,动力电池回收赛道跑出“加速度”
格隆汇· 2025-06-30 09:05
核心观点 - 晋景新能2025财年业绩表现亮眼 营业收入达8 7亿港元 同比增长92 3% 毛利1 03亿港元 同比增266 8% 净亏损大幅收窄至1570万港元 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至4480万港元 [1] - 公司成功从建筑承包商转型为新能源循环经济龙头 绿色能源业务占总收益80% 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服务贡献6 96亿港元增量 同比增204% [1][2] - 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公司转型成果 2024年股价累计涨幅265 85% 2025年6月27日市值达109 6亿港元 [10] 业务重构与增长动能 - 公司通过三年战略转型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全产业链资质壁垒 逆向供应链业务贡献超一半营收增量 毛利率跃升显示技术壁垒转化为定价能力 [3] - 纵向整合方面 收购本地再生资源企业延伸至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 形成闭环处理能力 [4] - 横向合作方面 与国轩高科升级战略合作 覆盖全球电池材料贸易和电池护照系统建设 国轩高科2025年海外100GWh产能对应228亿元退役电池处置市场空间 还与宁德时代邦普循环 亿纬锂能等共建全球回收网络 [4] - 运营模式创新 与菜鸟供应链合作利用其物流网络提升收集运输效率 实现轻资产国际化布局 [5] 政策风口与战略纵深 - 国务院《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与公司布局高度契合 公司合规资质和全球回收循环产业链成为政策转向下的稀缺资源 [6] - 2025年国内退役电池量预计82万吨 2028年将突破400万吨 但当前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行业加速出清小散企业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7] - 公司全球化布局取得重大突破 在28个国家建立回收点位网络 覆盖欧洲 东南亚等关键市场 [7] - 4月收购新加坡Green Jade公司 接入欧盟环保标准体系 5月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 邦普循环三方合作探索海外网点建设 与亿纬锂能等启动"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 [8] - 技术路线领先 开发多种梯次利用技术 政策协同方面逆向物流体系与国家"换新+回收"政策方向共振 [8] 资本溢价与价值裂变 - 赛道稀缺性 港股唯一海外电芯循环标的 覆盖28国物流节点网络和70个服务网点 成为头部电池企业海外产能优先处置通道 [11] - 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将投产 与2026年香港电动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形成精准匹配 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18年1%增至2024年70% 2035年前将停售燃油车 [12] - 商业模式可复制 与国轩高科共建100个全球服务网点计划 承接其海外电池产能需求 共享资源池降低边际成本 [13] - 市值109 6亿港元远超港股通50亿港元门槛 纳入预期强烈 若入通有望获得南向资金关注和流动性溢价 [13] - 相较美国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 Materials的50亿美元估值 公司存在显著估值折价 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后估值体系有望向全球龙头靠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