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服务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
证券日报· 2025-11-05 00:08
11月4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59362.2亿 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26015亿元,增长14.4%;进口33347.2亿元,增长 2.8%;服务贸易逆差7332.2亿元,同比减少2382.4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三季 度,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的强劲拉动下实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其中,出口高速增长是服务 贸易逆差大幅收窄的根本原因,这种"强出口、弱进口"的格局,反映出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 内服务消费的相对疲软。 知识密集型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力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2705.9亿 元,增长6.4%。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3177.6亿元,增长9.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9528.3亿元,增长 2.8%;顺差3649.3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857.3亿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在专业服务领域的国际 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出海"能力增强,涵盖研 ...
CRA(CRA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23:00
CRA International (NasdaqGS:CRAI)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30, 2025 10:00 AM ET Speaker5Good day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Charles River Associates third quarter 2025 conference call. Please note that today'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The Company's earnings release and prepared CFO remarks are posted on the Investor Relations section of CRA's website at crai.com. With us today are CRA's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aul Maleh,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Eric Nierenberg, and Chief Corporate Developmen ...
税务数据显示:青海工业创新投入与绿色动能同步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20:41
工业创新投入 - 工业经营主体购进技术服务发票金额同比增长70.4% [2] - 购进知识产权服务发票金额同比增长3.7倍 [2] - 数字、软件、数据相关商品和服务采购投入同比分别增长1.5%、17.5%和20.3% [2] 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 - 用于提升生产效率的自动化设备采购发票金额同比增长6.5倍 [2] - 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求旺盛,受益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2] 绿色转型与能源结构 - 工业主体购进环境治理服务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4% [2] - 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其中风力、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分别增长9.8%和4.4% [2] 产业结构优化 - 五个高耗能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合计开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9% [3] - 数据显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节能减排成效显现 [3]
集聚5.5万家科技企业 前海科技服务业政策再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3:03
政策核心内容 -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发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并已开放申报 [1] - 政策旨在助推前海形成“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目标成为大湾区科技服务密度最高、创新浓度最足、国际化程度最深的区域之一 [1] - 政策从支持重点领域布局、加大空间供给、支持国际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支持标准制定、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提供跨境数据流通便利等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 [2] 行业发展现状与基础 - 现代服务业在高端装备中占终端50%—60%的附加值,科技服务升级为产业链的价值中枢和企业利润的新增长极 [1] - 2021年以来前海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超10%,产业链覆盖度超60% [1] - 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已集聚科技企业5.5万家,现代服务业企业超12万家,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主导产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超35% [1] - 截至2025年9月前海拥有创新载体191家,同比增长9.1%,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49家,企业技术中心22家,工程实验室15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家,同时拥有孵化器、众创空间共57家 [3] 具体支持措施与奖励 - 支持研究和试验发展、知识产权、工业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检验检测、工程服务等重点领域,单个机构每年可获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2] - 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国家级知识产权平台,予以每年100万元奖励,累计支持不超过2年 [2] - 对技术转移机构上一年度促成技术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的,按技术交易额5%予以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 - 对上一年度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的工业设计与专业设计服务机构,按研发投入10%予以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空间与人才支持 - 对符合不同条件的科技服务业机构申请创新型产业用房,分别按市场评估价的30%、50%及70%收取租金,最高予以一年免租支持 [5] - 在前海科技服务业机构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 [5] -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使用、服务保障、社会融入制度体系,建立覆盖入境签证、工作居留、便利通关全流程的入境居留机制 [5] 国际科研成果转化支持 - 支持源自港澳及国际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合作区内开展成果转化,对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1000万港元以上的项目,且上一年度在前海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的科技服务业机构,按研发投入20%予以奖励,每年最高150万元、累计不超过3年 [5] - 前海推出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1510”新发展模式,落地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等,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生命健康等一批香港科技成果在深港两地协作转化落地 [5] - 港大青创学院成立一年来,累计引进高科技初创企业67家,项目中领衔知名教授18位、博士40位、创新创业青年近300位(其中香港青年115位),各项目融资总规模已近4亿元,估值达数十亿元 [6] 区位优势与产业联动 - 2021年9月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使前海获得8倍的物理空间扩容,链接了南山的高科技产业、宝安的先进制造业及港澳的科研力量 [4]
江苏启动新一轮产业集群“产才对接”行动
新华日报· 2025-10-10 07:19
我省近日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首场活动聚焦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与 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开展,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雨花台区政府 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以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团队服务,助力相关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积极防控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我省"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始于2021年,目前已开展4轮行动,先后遴选并服务20 家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近200家科技企业。新一轮"产才对接"将面向县(市、 区)政府开展。首场活动中,产才双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热点 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审协江苏中心专家团队深入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 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聚焦企业知识产权现实需求,开展"一对一"现场对接服务。 ...
我省启动新一轮产业集群“产才对接”行动
新华日报· 2025-10-10 05:27
本报讯(记者蔡姝雯)我省近日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首场活动聚焦南京市 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开展,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 心、雨花台区政府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以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团队服务,助力相关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积极防控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 力。 我省"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始于2021年,目前已开展4轮行动,先后遴选并服务20家在 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近200家科技企业。新一轮"产才对接"将面向县(市、区)政 府开展。首场活动中,产才双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热点问题进 行深入交流;审协江苏中心专家团队深入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诚迈科技(300598)(南京)股份 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聚焦企业知识产权现实需求,开展"一对一"现场对接服务。 ...
羚邦集团(02230)在日本成立新子公司以进行战略业务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23
公司战略举措 - 在日本成立新子公司Medialink Japan株式会社 将于2025年8月8日正式运营[1] - 新子公司将通过三种方式扩大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对日本IP相关公司并购或战略投资、对日本IP共同投资、与日本IP拥有者及授权方建立战略合作[1] - 此次成立子公司是业务发展"走向全球"策略的重要里程碑[1] 业务发展目标 - 通过引入更多非日本知识产权到日本市场增强收入来源[1] - 扩张将增强公司竞争力并拓宽销售网络[1] - 战略布局与公司专注于知识产权及新商机投资的策略一致[1] 行业地位说明 - 集团作为亚洲领先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1] - 新子公司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型的生态系统[1]
陕西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54
知识产权创造与积累 - 截至6月底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6个 [1] - 83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1]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 实施专利转化"灵犀"计划破解专利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双向盲区问题 [1]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探索"专利+地理标志""数据资产+商标"组合质押模式 [1] - 建立多场景牵引、多行业融入、多主体支撑的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点 [1]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知识产权综合立法 布局建设省级保护体系项目46个 [1][2] - 建立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英国、哈萨克斯坦)及技术调查官队伍 [2] - 形成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程序衔接、标准统一的"一张网"协同保护机制 [2]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聚焦3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推动商标与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2]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促进工程 [2] - 推动工业强市、农业大县、特色小镇通过知识产权增强发展动力 [2] 国际合作与开放格局 - 建立跨区域高层次知识产权协作机制 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2] - 成立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协作体 实现涉外知识产权"多个点"专业保护 [2] - 通过知识产权提升制度、产业、人文对外开放能级 [2]
创业黑马481%高溢价并购背后:业绩承诺过于“宽松”引争议,去年公司严重亏损
证券之星· 2025-08-26 10:45
收购方案 - 公司拟以2.8亿元收购版信通100%股权 其中现金支付1.33亿元 同时拟定增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47亿元 [1][2] - 标的公司评估值为2.82亿元 较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2.33亿元 增值率达481% [2] - 收购完成后将新增商誉2.414亿元 占2024年末备考归母净资产的41.04% [3] 业绩承诺 - 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00万元、3000万元、32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9000万元 [3] - 但标的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已达3024.88万元 2025年承诺目标反而低于2024年实际业绩 [3] - 承诺业绩年增长率仅-7.43%、7.14%、6.67% 远低于2024年108.66%的实际增幅 [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2023年营收2.71亿元同比下降21.92% 2024年营收2.219亿元同比下降18.12%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55亿元 同比下降1192.13% 创历史最高亏损纪录 [5] - 传统业务全面萎缩:城市拓展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下降约4500万元同比降79.24% 企业加速服务业务营收7880.53万元同比下降25.41% [6] 业务结构调整 - 人工智能培训业务2024年营收2805.4万元同比暴增2426.82% 但营收占比仅12.64%且毛利率下降22.97% [7] - 公司已停止经营财税服务业务 该业务2022年营收占比达39.31%但毛利率仅1.57% 2024年收入降为零 [7] - 城市拓展服务业务因政策调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及回款问题被战略性收缩 2024年产生约2000万元亏损 [6]
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苏州日报· 2025-07-21 08:19
苏州市专利代办处荣誉与成就 - 连续14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代办处年度先进集体称号[1] - 全国地级市中首家获批准设立的专利代办机构[1] -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年文明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1] - 成为地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窗口[1] 业务拓展与创新 - 从单一专利纸质文件受理发展为知识产权全领域"一窗通办"模式[2] - 全国首批开展专利优先权证明文件、专利查阅复制等试点业务[2] - 专利电子申请率从不到10%提升至99.8%[2] - 新申请专利质押登记"无纸化"率达100%[2] - 全省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业务试点[2] 数字化转型与典型案例 - 审核通过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案例[3] -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以数据知识产权获得300万元银行贷款[3] 体制机制改革与服务优化 - 2019年并入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4] - 2023年获准开展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全流程服务[4] - 年均服务超2万家经营主体享受专利费用减缴政策[4] - 窗口业务办件量稳居全国代办处第一方阵[4] 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 在太仓、相城区、苏州高新区设立首批专利局苏州分理处工作站[5] - 工作站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咨询[5] - 构建覆盖全市、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5] 服务效率提升 - 专利权质押登记时间从数周压缩至2个工作日[6] - 推行"三个一"服务模式[6] - 增设咨询、维权援助、自助服务等功能区域[6] 党建与业务融合 - 与波司登、科沃斯等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7] - 2023-2024年推动企业办理专利质押合同备案5600多笔[7] - 质押金额超530亿元[7] - 开展"五送"活动营造创新氛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