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翻译机

搜索文档
科大讯飞AI硬件2025年618销售额同比增长42%
快讯· 2025-06-19 08:38
科大讯飞AI硬件销售表现 - 公司2025年618期间AI硬件销售额同比增长42% [1] - 搭载讯飞星火的AI学习机、智能办公本、翻译机、AI录音笔、AI会议耳机包揽5个品类销售额冠军 [1] 科大讯飞产品竞争力 - AI学习机、智能办公本、翻译机、AI录音笔、AI会议耳机等核心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1]
多维度赋能,中非经贸绘就合作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6-14 18:14
中非经贸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 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 涵盖农食产品 美妆服饰 工程机械等多元领域[1] - 主场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吸引47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 通过实物 数字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商品[1] - 配套举办30余场专题经贸活动与论坛 聚焦产业链合作 基础设施 绿色矿业等主题[1] 中非贸易数据 - 2000-2024年中非贸易额从不足1000亿元增至2.1万亿元 累计增长超20倍 年均增速14 2%[2]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 1亿元 同比增长12 4% 创历史同期新高[2] 农产品合作进展 - 博览会期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等4国签署5份农食产品输华议定书 新增夏威夷果 花生等品类[3] - 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 已有19个非洲国家的31种次农食产品获输华准入[3]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领域达成52 7亿美元合作 中非38家单位签署28项合同 涵盖交通 能源 房屋建设等[4] - 重庆欧诺医疗科技首次参展即获订单 其高性价比医疗设备契合非洲基建需求[4] - 尼日利亚采购商通过翻译设备实现无障碍交流 重点关注中国绿色农业与数字经济技术[4] 新兴合作方向 - 突尼斯采购商指出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板 现代农机等中国高科技产品在非洲需求旺盛[5] - 数字经济新业态成为中非经贸合作重点方向 非洲希望引进中国先进科技产品[5] 创新合作模式 - 设立"非洲好物"主题直播间 联动跨境电商实现线上销售[6] - 发布10亿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基金 培育跨境产业链[6] - 赞比亚创业者计划注册中国电商账户 拓展手工首饰线上销售渠道[6]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长江商报· 2025-06-04 07:51
武汉市内免税店开业 - 全国首家新政后开业的市内免税店于5月30日在武汉武商MALL六楼正式亮相 [1] - 免税店由武商集团与王府井合资运营 旨在承接湖北年均200余万人次国际旅客消费需求 [1][3] - 经营面积1818平方米 已完成百余个国际品牌跨境直采签约 覆盖香化彩妆 美酒美食 3C数码等品类 [2] 市内免税店政策与运营模式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4年8月新政批准武汉等8个城市各设1家市内免税店 此前全国仅6家 [2] - 购买资格限制:仅限60日内出境旅客持有效证件购买 不出境消费者仅可选购有税商品 [2] - 海关监管严格 设置近200个摄像头确保商品链路安全 5月16日已通过验收 [3] 国潮商品国际化与本土特色 - 店内专设"故宫文创""武汉礼物"专柜 展示200余款非遗及荆楚传统手工艺产品 [2] - 涵盖汉绣 布贴 缠花等非遗项目 将传统技艺与时尚结合 推动国潮商品走向国际市场 [2] 消费升级与首单交易 - 开业半小时内完成首笔订单:俄罗斯旅客购买科大讯飞翻译机 免税价3149元(市场价3499元)相当于九折 [3] - 武汉市商务局预计免税店将强化武汉中部国际消费枢纽地位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武商集团经营动态 - 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87亿元(同比降8.62%)但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2.85%) [4] - 武商MALL作为华中高端消费地标 2024年客流量超3200万人次 销售额突破百亿级 [4] - 公司近年转型布局二次元经济 冰雪经济 低空经济等多元业态 [4]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免退税经济或成新风潮
第一财经· 2025-05-30 15:30
市内免税店政策与布局 - 财政部等五部门2023年8月出台新政,在武汉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1] - 新政前我国已有6家市内免税店,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城市[1] - 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将转型为市内免税店[5] 武汉市内免税店运营情况 - 由王府井集团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经营面积1818平方米[1][3] - 设置免税品区、有税品区和茶歇区,涵盖香化彩妆等六大品类[3] - 开业首日即实现销售,首单为科大讯飞翻译机[3] - 已完成百余个国际品牌跨境直采签约[3] 商品结构与特色 - 国际品牌包括香化彩妆、3C数码等品类[3] - 国潮区展销故宫文创等知名品牌及湖北非遗制品[3] - 计划推动更多国内外优质商品进店销售[3] 监管与运营模式 - 采用"店内买单、口岸提货"的监管模式[4][5] - 设置近200个摄像头确保商品链路安全[4] - 仅限60日内出境旅客凭有效证件购买免税商品[4] - 开发游客行程核验系统保障购物流程[4] 市场影响与定位 - 预计承接湖北年均200余万人次国际旅客消费需求[5] - 强化武汉作为中部国际消费枢纽的核心地位[5] - 为国内品牌搭建新的出海通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