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糟粕醋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化糟粕醋“透明工厂”在陵水运营
海南日报· 2025-10-20 09:00
项目概况 - 热带特色食品产业园于10月18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产业园正式运营 [3] - 项目由海南东榕餐饮集团、海南年百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旗下一小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3] - 产业园总投资超过3亿元,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 [3] 产能与设施 - 园区内糟粕醋"透明工厂"年产量可达1万吨 [1][3] - 园区集综合办公、仓储冷链、果蔬加工、糟粕醋生产、高新实验室等功能于一体 [3] - 工厂配备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智能发酵控温系统与无人化可视化车间 [3] 技术与智能化 - 工厂采用投料机器人将蒜、辣椒等原料与发酵好的糟粕醋进行混合 [3] - 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大屏智能监控发酵状态,实现发酵过程的精准化控制 [3] - 通过智能控温系统维持温度、湿度、菌群动态平衡,保证产品自然发酵酸香和久煮不散的特性 [3] 研发与产业链 - 园区依托海南热带特色食品研究院,联合大连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高校科研力量 [4] - 通过科学选育发酵菌种和极简配方工艺,实现"零添加纯发酵" [4] - 已构建从大米种植、生产加工到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 [4] 发展战略 - 未来将深入挖掘糟粕醋文化内涵,并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 [4] - 致力于推动海南糟粕醋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4]
文昌市糟粕醋协会成立
海南日报· 2025-10-15 09:45
文昌市糟粕醋协会推动成立"糟粕醋技艺传承中心",系统梳理酿造技艺脉络,打造"糟粕醋文化 节""酿造体验工坊"等IP活动,让百年醋香承载文昌故事走向全国。 为推动"产业升级",该协会将加快制定生产技术规范与质量分级标准,搭建行业共享平台,推动产 品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助力"铺前糟粕醋"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 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与本地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建设乡镇加工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产业 兴、乡村美、农民富"的良性循环。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通讯员 马誉嘉)10月13日,文昌市糟粕醋协会成立大会在 文昌溪北书院举行。这标志着文昌糟粕醋产业从"民间传承"迈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为推进海南特色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擦亮"海南味道"金字招牌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文昌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造铺前糟粕醋文化体验街区,推动"美食+文旅"深度融 合。截至目前,文昌全市共有糟粕醋加工企业7家、传统加工小作坊26家、传统店铺70余家、相关餐饮 门店137家,初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辐射"的消费矩阵。 文昌市糟粕醋协会成立 将打造"酿造体验工坊"等IP活动 成 ...
海口:城市漫游“醉”惬意
海南日报· 2025-10-08 09:05
旅游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海口骑楼老街游客众多,人群在铺面中进出穿梭[2] - 游客消费行为包括品尝本地小吃如辣汤饭、糟粕醋、清补凉,以及购买特色伴手礼[2] - 家庭游客倾向于安排松散行程,享受慢节奏的城市漫游和度假体验[2] 热门景点与活动 - 海口骑楼老街上《老爸茶》特色铸铜雕塑成为游客热门拍照打卡点[2] - 海口湾区域的自在湾(FUNbay)是观赏晚霞的热门地点,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驻足拍照[3] - 瑰丽绚烂的晚霞现象被游客视为旅行中的超大惊喜,显著提升旅游体验满意度[2][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 - 江西游客阮培宁全家因享受海口悠闲体验而决定在返程前重游骑楼老街[2] - 河南游客彭照认为见到美丽晚霞使旅途物超所值[3] - 本地晚霞爱好者通过晚霞预报提前至海口湾蹲守,实际观赏体验超出预期[3]
从地方小吃到国际化商品 海南特产糟粕醋加速“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4:35
行业趋势 - 糟粕醋从传统小吃转型为国际化商品 持续进入美国和新西兰等多个国际市场[1] - 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加强特色农食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推动形成产业集群[2] - 2025年以来海南新增2家糟粕醋企业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资质[2] 公司表现 - 定安啊喔哦食品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糟粕醋酸辣可口且味道纯正 吸引多家出口贸易公司关注[2] - 该公司2024年成功向美国出口2714千克糟粕醋产品[2] - 企业通过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自检自控水平 强化国际市场竞争力[2] 政策支持 - 海关为企业解读境外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指导企业规范生产流程[2] - 海关协助企业将国际技术标准转化为实际生产规范 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2] - 海关下一步将加大AEO认证培育力度 通过关企协调机制助推本土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2]
文化赋能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路径
海南日报· 2025-08-20 09:11
产业文化价值 - 糟粕醋产业承载海南历史、地域记忆与侨乡情怀的文化符号 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2] - 文化内涵为产业提供精神内核和价值基础 使经济产品延伸为文化符号和地方名片 [3] - 文化叙事打造"踏浪南洋""渔家酿造""百年酸汤"三大文化IP 连接侨乡情感并体现海洋资源利用智慧 [4] 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共有生产、餐饮主体270余家 其中51.9%在近5年内成立且规模较小 [5] - 2024年全年行业产值约1亿元 存在品质不稳定和标准化生产难题 [5] - 需通过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推动传统作坊向现代化工业转型 [5] 产业链建设 - 按照"特色化建基地、产业化扩规模、科技化筑基础、标准化提质量、品牌化增效益、体系化促融合"路径发展 [6] - 建设原辅料生产基地 形成"糟粕醋+旅游+文化+教育"复合型产业链 [6] - 挖掘祛湿开胃功能推动"文化+养生" 吸引健康消费群体 [6] 品牌与传播 - 培育"铺前三婆""海岛永芳""琼州糟粕醋"等龙头企业 借助名人效应和数字平台传播 [7] - 运用故事化叙事+场景化营销策略 通过文化节、烹饪大赛增强体验传播 [7] - 参与国际食品博览会 制作海外传播纪录片 开拓东南亚华侨市场 [8][9] 创新发展方向 - 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设计包装及文创产品 举办设计大赛激发创新 [6] - 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工厂 探索"产业小镇"发展模式 [5]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申报区域公共品牌 打造从地域文化标识到国民级调味品形象 [7]
长桌宴上,铺前糟粕醋玩出“百般花样”
海南日报· 2025-07-20 09:24
行业创新与产品多样化 - 糟粕醋行业通过创新菜肴和饮品形式实现产品多样化,包括糟粕醋咖啡、糟粕醋饺子、糟粕醋水果捞、糟粕醋小龙虾等30多道创新菜肴 [4] - 行业主理人开发"糟粕醋果饮"系列产品,如糟粕醋凤梨饮、黄皮饮、柠檬饮,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迎合年轻消费者口味 [6] - 产品创新周期约1个月,涉及创意、试验和烹制全过程,7家当地品牌参与创新展示 [6] 市场推广与品牌活动 - 文昌市铺前镇举办"百变糟粕醋,疍式浪里鲜"主题长桌宴活动,集中展示糟粕醋创新产品 [4] - 活动吸引60多位岛内外网络达人和拍客参与,通过社交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 [4] - 活动与2025年"九九杯"海南乡镇排球联赛结合,形成"体育+美食"的复合推广模式 [3][8]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接受度 - 创新产品获得中外消费者积极评价,包括俄罗斯国际旅游推荐官和孟加拉国消费者的认可 [6] - 网络达人评价糟粕醋咖啡"酸苦碰撞出奇特香味",糟粕醋水果捞"酸甜带辣",糟粕醋小龙虾"鲜辣酸香" [4] - 外国消费者表示产品"刷新认知",部分口味与其家乡风味相近 [6]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尝试突破传统调味品和火锅底料的定位,向多元化食品饮料方向发展 [6] - 产品开发注重保留传统发酵酒香和醋酸香,同时调整口味以适应更广泛消费群体 [6] - 活动展示行业通过创新实现从地方特色食品向更广阔市场拓展的潜力 [4][6]
海南赴狮城开展琼剧文化周、美食文化推广周等系列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6-17 08:55
海南文化推广活动 - 海南在新加坡开展琼剧文化周、美食文化推广周及旅游交流座谈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与文化魅力 [1][2] - 新加坡琼剧传承中心揭牌,为海外琼籍侨胞搭建感受乡音乡情、传承文化根脉的平台 [2] - 海南省琼剧院与新加坡海南协会围绕系统化人才培养、联合创排机制、常态化文化交流平台展开合作 [3] 琼剧文化周 - 海南琼剧文化周在新加坡掀起海南非遗传统艺术热潮,海南省琼剧院名家新秀带来《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等经典节目 [2][3] - 新加坡琼剧传承中心将推动海南琼剧非遗艺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高质量传承与传播 [2] - 合作计划包括每期培训学员不少于10人,每年复排经典折子戏1-2部,每两年共创大戏1部 [3] 美食文化推广周 - "香飘狮城・情系海南"2025新加坡海南美食文化推广周开幕,特级琼菜大师制作"海南全家福"等菜品供约400位新加坡华人华侨品尝 [4] - 海南特色美食市集展销文昌鸡、糟粕醋、兴隆咖啡等美食,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4] - 推广周期间举办海南椰子鸡汤品鉴日、海南糟粕醋品鉴日等系列美食主题活动 [4] 旅游交流合作 - 海南(新加坡)旅游文化座谈举行,两地旅游企业及航司代表就加强旅游合作发展深入探讨 [4] - 座谈会围绕旅游产品创新、客源市场开拓等提出前瞻性与实操性建议,为两地文旅合作规划清晰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