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辣椒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抢进度保丰收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2
农业科技应用与成效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重点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和无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玉米种植密度从每亩4500株提升至6500株以上[1] - 科技配套措施包括北斗导航播种、自动化水肥调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现"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确保多产粮和产好粮[1] - 磴口县合作社采用密植高产技术使玉米亩产达2200多斤,比往年多收150斤[1] 主要作物生产与收获情况 - 巴彦淖尔市517.89万亩玉米进入集中采收期,组织2000多台玉米收获机参与作业,机械收割率达98%以上,确保10月底前完成收获[1] - 通辽市开鲁县红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采用"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使红鲜椒单产从5000斤提升到6000斤,椒农亩均增收500元[2] -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总播面积581.11万亩,截至10月9日收获面积450.63万亩,进度达77.5%,涵盖小麦、油菜、大豆、玉米等作物[2] 区域整体收获进度与措施 - 截至10月9日,内蒙古全区粮食已收获5448.2万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小麦收获基本完成、马铃薯收获超八成、杂粮杂豆收获超七成、玉米收获近四成、大豆收获近三成[3] - 针对阴雨天气,呼伦贝尔农垦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安排专人监测小麦成熟度,抢抓晴好天气窗口期进行机械化收获作业[3] - 内蒙古全区加强农机调配,加快收获进度,确保作物颗粒归仓[3]
中国农民丰收节|晒出一年好“丰”景
新华社· 2025-09-24 09:41
农业收获与晾晒活动 - 2025年9月多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集中晾晒收获的农作物 包括稻谷 玉米 红辣椒 南瓜 豆角 花生和笋干等 [1][3][5][7][8][10][11][12][14] - 晾晒活动广泛分布于甘肃省 江西省 安徽省 贵州省 山东省和重庆市等多个省份的乡村地区 [3][5][7][8][10][11][12][14] - 晾晒场景与乡村景致相结合 形成五彩缤纷的丰收画卷 [1]
瓜果飘香、田野金黄、收获正忙 秋日大地“调色盘”绘就富农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9-11 17:10
新疆塔城食用型葵花产业 - 新疆塔城食用型葵花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 迎来丰收 [2] - 葵花种植采用切割插杆晾晒及机械化脱粒方式提升效率 [3] - 食用型葵花因适应性强和经济效益高成为当地农业新亮点 [5] 贵州威宁苹果产业 - 贵州威宁苹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年产量约28万吨 [6][12] - 苹果产业采用自动化分选流程 包含清洗 拍照测色及分装环节 [10] - 高海拔(2200米)和年日照超1800小时的自然条件赋予苹果高甜度优质口感 [12] - 产业带动近10万户果农增收 通过品牌优化和产业链延伸提升质效 [12] 安徽池州西山焦枣产业 - 安徽池州西山村种植枣树8000亩 预计年产值达2500万元 [13][18] - 鲜枣经杀青 晾晒和烘干传统工艺制成特色西山焦枣 [15] - 枣树栽培历史超千年 产出的枣具有皮薄肉厚和个大核小特点 [15][16] 江西婺源晒秋农旅产业 - 晒秋传统吸引年游客量超300万人次 带动农家乐 民宿及农产品销售 [17][24] - 农作物晾晒(辣椒 玉米 南瓜等)与古建筑形成独特景观 设置多个游客打卡点 [20][22] - 农旅融合使农作物转化为伴手礼 显著增加村民收入 [24]
乡村振兴丨黑龙江桦南:农技创新激活黑土地潜能
科技日报· 2025-09-10 16:25
农业科技应用 - 辣椒种植通过技术团队指导实现科学种植 亩产提高20% [2] - 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用量20% 玉米产量增加20% [6]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累计入户指导150余户 解决40余个技术问题 [3] 产业链升级模式 - 高粱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企业投资1500万元改良土壤 [4] - 有机高粱基地带动331名村民就近务工 人均日工资150元 [4] - 蓝靛果种植基地45亩 通过订单销售7000斤果实 村集体增收5.6万元 [5] 数字化农业创新 - 推行会员制+订单农业模式 全国500余名会员通过App实现透明溯源 [4] - 物联网系统实现300亩稻田云端定制 每亩多收2000元 [6] - 采用短视频形式进行技术传播 实现零时差知识普及 [3] 特色作物发展 - 红辣椒成为致富作物 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2] - 蓝靛果被选为第三代小浆果之王 计划扩大规模提升附加值 [5] - 高端水稻品种包括稻花香2号和长粒香 聚焦高端市场需求 [6]
金秋收获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34
农业收获活动 -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长垭村一家合作社的椒农在晾晒收获的红辣椒 [2]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临涧镇农民在晾晒收获的玉米 [3] -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大卡村农民运送刚收获的水稻 [5] 农业生产季节 - 金秋时节是瓜果飘香、田野金黄的收获季节 [5] - 农民在8月底至9月初期间忙于收获劳动的果实 [2][3][5]
立秋时节:丰收在望,各地秋收秋庆活动丰富多彩
央视网· 2025-08-07 16:56
黑龙江玉米种植情况 - 黑龙江作为粮食主产区 玉米进入灌浆期 籽粒开始发育并积累淀粉 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3] -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的玉米万亩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采用智能化 水肥一体化设备 精准补水 补肥 [3] - 预计再过约一个半月 玉米将成熟 [3] 重庆水稻收割进展 - 重庆永川 荣昌等地的水稻已陆续开始收割 [6] - 永川区朱沱镇投入全部农机 并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 协调来自河南 安徽 江苏等地的跨区机收作业队 [6] - 重庆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一千万亩左右 秋收作业将自西向东 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陆续展开 [6] - 预计十月底前可基本完成水稻收割 [6]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民俗 - 立秋时节 江西婺源篁岭晾晒红辣椒 芸豆 稻谷等农作物 [9] - 篁岭"晒秋"从民俗发展为特色景观 吸引大量游客 [9] 湖南湘西苗族赶秋活动 - 湖南湘西地区在立秋当天举办"苗族赶秋"活动 包括拦门酒 打苗鼓 唱苗歌等传统项目 [12] - 活动持续三天 展示非遗技艺和特色农产品 [12] - "苗族赶秋"是国家级非遗 并随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12]
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十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5 15:46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7大类食品232批次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3.1%(不合格16批次)[2] - 餐饮食品抽检39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4.9%[2] - 食用农产品抽检76批次,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86.8%[2] - 其他25类食品(如饼干、茶叶、乳制品等)抽检117批次全部合格[2] 不合格产品具体问题 农药残留超标 - 红辣椒(江西海润餐饮)噻虫胺含量0.36mg/kg超标准值0.05mg/kg 7.2倍[3] - 小米椒(高安城南农贸市场)毒死蜱含量0.16mg/kg超标准值0.02mg/kg 8倍[3] - 生姜(樟树市黄伟蔬菜店)铅含量0.278mg/kg超标准值0.2mg/kg 39%[3] - 海南妃子笑荔枝(樟树市雨露果果水果店)氯氟氰菊酯含量0.26mg/kg超标准值0.1mg/kg 1.6倍[4] 餐饮器具卫生问题 - 消毒碟子(樟树市尚厨餐饮店)检出大肠菌群且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0.027mg/100cm²[3] - 复用餐具碗(丰城相江十里二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0.0146mg/100cm²[4] 多项目复合超标 - 红薯(江西鑫合酒店)同时检出毒死蜱0.054mg/kg(超标准2.7倍)和氯氟氰菊酯0.39mg/kg(超标准39倍)[4] - 红线椒(万载县鹏和泰广场)同时检出毒死蜱0.11mg/kg(超标准5.5倍)和噻虫胺0.10mg/kg(超标准2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