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景浏览器

搜索文档
昔日最好用的浏览器将关停中国版?网友直呼“好事”
猿大侠· 2025-07-18 13:04
火狐浏览器中国区运营现状 - 火狐浏览器可能关闭其在中国运营的公司,并终止中国区账号服务 [2] - 火狐浏览器员工已在社区发布数据备份等常见问题总结 [5] - 火狐社区的站点已无法打开,官方微博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8月 [8] - 中国区运营主体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20人降至2024年16人 [12] - 该公司2024年被强制执行金额超过3600万元人民币 [13] 用户体验与数据迁移 - 火狐国内版已不能同步书签,登录界面可能跳转至国际版账号入口 [9] - 中国区账户数据与国际账号不互通,数据仅保存在国内服务器 [16] - 若中国区账户服务终止,用户需进行数据迁移以避免数据丢失 [17] - 国内用户仍可下载使用火狐浏览器国际版 [19] 浏览器市场竞争格局 - 火狐曾是最强浏览器,但市占率持续降低,部分网站已停止支持 [20] - 1998年IE市场份额超越网景,2002-2003年达到峰值95% [27] - 2004年火狐推出后,2009年市场份额达32%,2014年达35%-40% [32] - Chrome浏览器崛起后,火狐面临严峻竞争 [34] 中国区运营历史与用户反馈 - 火狐2004年进入中国,2007年成立谋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5][36] - 用户支持关闭中国区运营,因国内版广告多且无法安装去广告插件 [37] - 国际版同步功能可用且广告较少,受到国内用户青睐 [38]
跳出人形机器人聊泡沫:顶级VC如何预警“非理性繁荣”
钛媒体APP· 2025-05-08 19:47
人形机器人行业泡沫争议 -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提出"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企业"引发行业对泡沫的激烈辩论 [2] - 争议焦点包括行业是否存在泡沫、泡沫定义标准及泡沫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 - 讨论涉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视角的碰撞,需重新审视泡沫对科技商业的价值 [2] 泡沫的经济学历史演变 - "泡沫"概念源自16世纪荷兰郁金香投机,首次系统性金融泡沫案例 [3] - 1841年查尔斯·麦基将郁金香狂热、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归类分析,确立术语标准 [3] - 早期泡沫基于商品/金融套利,未产生社会增量价值且伴随剧烈反噬 [3] 科技泡沫的差异化价值 - 互联网泡沫(1995-2000)催生云计算/电商基础设施,留存企业如亚马逊定义数字经济规则 [5] - 光伏泡沫(2000年后)促使80%专利集中头部企业,加速晶硅向薄膜技术转型 [5] - 区块链泡沫(2018)吸引35%传统金融人才进入,奠定Web3.0创新基础 [5] 风险投资的双重策略 - 需平衡技术进步下注与防范投机性资产价格炒作 [6] - 核心能力体现在"造风"(催化泡沫)和"逃顶"(预判破裂时点) [6] - 评估标准具有主观性,依赖掌舵人经验与信仰体系 [6] 泡沫预警指标体系 **资产总量指标** - 互联网泡沫期间美国新增超1万家.com公司(1998-2000) [9] - 共享经济泡沫全球注册企业超6000家(2014-2016),中国占1800家 [9] - 企业数量年增速超200%或达GDP增速5倍时触发预警 [8] **融资热度指标** - 共享经济融资额200亿美元(2015年,同比+120%),中国共享单车90亿美元(环比+200%) [9][10] - 天使轮占比超30%为非理性信号,元宇宙赛道曾达41%导致半年估值跌67% [10] - 融资轮次压缩:O2O泡沫种子到B轮从2年缩至6个月,ICO泡沫缩至1个月 [10] **非理性定价指标** - 2021年SaaS泡沫未盈利企业PS达30倍,Adobe仅10倍形成倒挂 [12] - 市销率超40倍提示"单位经济失灵"风险 [12] **退出渠道指标** - 2021年SPAC上市首年破发率63%,并购交易量同步下降 [13] - 破发率超60%标志进入挤泡沫阶段 [13] **跨界资本指标** - 新能源车泡沫前百度、恒大等传统企业密集入场 [13] - 跨界资本占比超30%时估值偏离度上升40%,三年洗牌概率超60% [13] **人才虹吸指标** - 区块链程序员年薪达30-50万美元(2017),超硅谷均值 [14] - 元宇宙岗位薪资同比+120%(2022),90%项目停滞概念阶段 [14] **媒体热度指标** - 比特币暴跌前媒体头版报道量+300%,元宇宙搜索量环比+700% [15] - O2O赛道百度指数与融资峰值重合度92%(2015) [15] **监管行为指标** - 强监管领域合规成本年均增150%-200% [16] - 灰色地带商业模式占比超70%时预警 [16] 泡沫的动态评估逻辑 - 历史阈值(如高盛300%融资增长线)需随技术/政策变量调整 [17] - 颠覆性创新常诞生于泡沫退潮后,核心企业能转化泡沫为产业基石 [17]
中金 | 复盘互联网Dot-com浪潮:对AI应用有何启示?
中金点睛· 2025-03-14 07:33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复盘1990年代以来互联网兴起产业历史及2000年纳斯达克互联网Dot - com浪潮,为当下AI发展趋势预判提供启示,认为本轮AI以AGI为终极目标,DeepSeek开源开启AI应用时代,发展分上下半场,对AGI速胜论存疑 [1][4] 产业篇 互联网早期发展史 - 互联网早期原型可追溯到1960年代的Time sharing计算机共享系统和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早期像不同“平行时空”的局域网,存在诸多服务提供商 [8][9] - 开放合作生态、网络效应和去中心化铸就互联网,其具有去中心化和开放性特征,普及受益于全球化浪潮和网络效应 [11] 早期互联网核心模式 - 浏览器方面,网景开启浪潮,微软后来居上。微软收购Spyglass获技术,1995年8月推IE浏览器并与Windows系统捆绑且免费,1995年IE市占率约20%,1996年达40%成行业第一。但Firefox、Chrome等后凭技术和用户体验打败微软IE [12][13] - Yahoo从信息列表发展为媒体平台,1994年创建,1996年上市受追捧,1998年成少数盈利的互联网龙头 [15] - 电商领域,亚马逊选书籍品类,靠长尾效应,重资产投资长期盈利挣扎,2008年市值超eBay;eBay是信任电商最早践行者,轻资产运行,毛利85%,一开始就持续盈利 [16] 总结 - 判断产业大趋势不难,难在把握产业发展时点和具体形式,其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 [18] - 产业发展初期,有渠道、资金资源优势的龙头能缩小与独立公司产品差距后来居上,当下AI大模型发展有类似趋势;技术发展初期会有过渡性产品,后被全能性产品替代;轻资产高毛利率模式上涨趋势强,但长期主义打造飞轮能占更大市场空间 [19] 市场篇 泡沫形成 - 1998 - 1999年开启互联网泡沫时期,是1987年以来美国13年牛市高潮期,1998年纳斯达克行情全面启动,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1999年纳斯达克跑赢标普500,公司估值泡沫化,1995 - 1999年互联网相关企业IPO数量增长 [20] 股市反向重构公司估值逻辑 - Yahoo从市值仅8亿美元的小众股成为蓝筹股,管理层举措获华尔街认可,估值采用“P/用户数”、超远期现金流折现等方法 [22] - 亚马逊1995 - 2000年营收CAGR为478%,亏损率震荡下行,市值从1997年24亿美元涨至1999年超400亿美元,市场采用远期现金流折现和情景分析估值方法 [23][25] - 微软1995 - 2000年营收CAGR为30.5%,净利润CAGR为45.3%,1997 - 2000年估值泡沫化,2000年市值高点达5200亿美元成美股市值第一 [26] 泡沫破裂 - 1990 - 2004年分三段,泡沫时期公司市值与基本面相关系数最低,市场由非基本面因素主导。2000年3月泡沫破裂,美国股市跌到2002年10月,较破裂前下跌78%,市值损失超5万亿美元 [27][28] 后泡沫时代 - 泡沫带来基础设施便利和人才红利,1996 - 2001年美国电信运营商股市融资1.6万亿美元、发行债券6000亿美元,铺设8200万英里光纤电缆,2004年带宽成本降90%,2005年85%带宽基础设施空置,为Facebook等应用奠基;互联网泡沫带来计算机人才红利 [29] 总结 - 从“跨越鸿沟”理论看,美国互联网渗透率1995年达9%与行业专家确立主流方向时点契合,1998年达30%代表行业跨越鸿沟开始产品化和商业化,中国比美国约晚10年 [34] - 互联网泡沫破裂非产业结束,资本热潮褪去后可持续商业模式和优秀团队浮现,泡沫推动的基础设施和人才红利成行业发展源动力 [35] 启示篇 产业对比 - AI以AGI为终极目标,发展路径和时点无共识,传统预训练Scaling Law发展放缓,推理环节泛化能力待验证,不确定性催生想象空间 [36] - AI进入应用阶段,DeepSeek开源有望开启类似基于开放互联网的AI应用时代,当下AI发展阶段类似1990年代NSFNET开放、万维网成主流阶段 [37][38] - 互联网发展分产能为王、渠道为王、产品&模式为王三阶段,当下AI应用普及阶段随着DeepSeek实现技术平权,或进入渠道为王时代,有流量渠道优势的互联网龙头或AI应用产品化上半场胜率高 [40][41] - 信息技术革命常伴资本泡沫和基础设施投资过剩,1995 - 2001年上市运营商资本开支超5000亿美元,当下Meta等四家龙头2025年将投3200亿美元用于AI,长期看低成本算力有望降AI应用门槛 [42] 理解DeepSeek发展趋势 - DeepSeek破圈既有必然(能力和成本跨越式发展、成本效率优化、开源协议好)也有偶然(吸引人的叙事逻辑)因素,已成为全球知名AI品牌 [44] - DeepSeek降低顶尖模型成本、开源免费,加速AI应用时代普及,赋能创业者 [45] - DeepSeek产品快速增长,2025年1月11 - 31日,日活达2215万,超豆包,国内各大互联网产品纷纷接入 [46] - DeepSeek未来发展有三种商业可能性:悲观情形是失去技术优势被龙头替代;中性情形是成重要模型和应用参与者,靠技术授权产生收入;乐观情形是建立行业标准和模式壁垒,成行业龙头 [47][48][49] - DeepSeek也可能以AGI为己任,不遵循商业逻辑,推动技术前沿发展 [50] 风险提示 - 美国公司偏技术信仰驱动,可能高估技术发展速度造成过度投资;中国公司偏实用主义,难引领式创新且可能后发被动 [51] - 应警惕AGI速胜主义,当下大模型在数据、算法、性能方面存在问题,不宜对快速实现AGI乐观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