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新材料
搜索文档
鼎际得(603255):POE项目稳步爬坡,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长江证券· 2025-11-02 20: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POE高端新材料项目已成功产出合格POE产品,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12] - 假设POE及α-烯烃产能满负荷贡献1个月利润,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5.5亿元、6.1亿元,对应PE为62.1X、8.0X、7.1X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上升12.16%;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15.49% [2][6]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下降0.58%,环比下降17.34%;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下降10.57%,环比下降35.96% [2][6] POE项目进展 - 一期项目规划20万吨/年POE、30万吨/年乙烷制α-烯烃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56亿元,占地113.30亩 [12] - 一期工程已完成中交,预计2025年9月30日前投产 [12] - 2024年国内POE消费量约91万吨,全部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12] - POE中试样品已获多家客户认可,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道恩集团等 [12] POE市场分析 - 2025Q3国内POE价格环比下降9.78%、6.82%、9.72%,价差环比收窄12.45%、15.25%、9.62% [12] - 全球POE消费以改性为主,汽车领域需求占比51%,光伏、建筑、家电分别占比18%、15%、11% [12] - 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及POE胶膜渗透率提升,推动POE需求快速增长 [12]
华鲁恒升(600426):短期业绩承压,新项目建设提供新动能
东兴证券· 2025-10-30 20:28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华鲁恒升短期业绩承压,主要因主要产品价格整体偏低,但新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1][2] - 公司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52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23.74亿元,同比下降22.14% [1] - 第3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7.89亿元,同比下降5.07%,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下降2.38% [1] - 公司充分发挥"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优势,不断提升降本增效能力,未来新产品相继落地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2] 财务业绩分析 - 前3季度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但营收同比下滑6% [1] - 化学肥料销量同比增长35%,营收同比增长11% [1] - 有机胺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营收同比下滑6% [1] - 醋酸及衍生品销量同比增长2%,营收同比下滑17% [1] - 产品销量增长未能抵消价格降幅,拖累整体业绩增长 [1] 项目进展与未来发展 - 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已建成投产,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接近收尾阶段 [2] - 荆州基地的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均已接近收尾 [2] - 多个储备项目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2] - 公司正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能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合成气下游深加工项目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4.71亿元,对应EPS为1.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倍 [2]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8.14亿元,对应EPS为1.8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4倍 [2]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49亿元,对应EPS为1.9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倍 [2]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332.29亿元,同比下降2.91% [3]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为347.95亿元,同比增长4.71% [3]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为366.20亿元,同比增长5.24% [3] 公司概况与市场数据 - 华鲁恒升是多业联产的现代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肥料、多元醇、有机胺、醋酸及衍生品、己二酸及中间品等 [4] - 公司总市值为536.54亿元,流通市值为535.59亿元 [4] - 52周股价区间为27.99元至19.88元,52周日均换手率为1.27% [4]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卫星化学“买入”评级,成本优势显著,后续新增项目众多
格隆汇· 2025-10-28 13:29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38亿元,同比增长3.6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环比下降13.95% [1] 业务与运营 - 公司依托C2与C3全产业链优势,在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领域深耕 [1] - 主要产品如聚乙烯、丙烯酸及酯、乙二醇等市场需求旺盛,产能与销售实现高效对接 [1] - 在绿色低碳与技术创新驱动下,公司不断提升ESG水平与运营效率 [1] 发展前景与竞争优势 - 随着公司C2、C3新项目的持续推进,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 [1] - 公司是轻烃一体化龙头,成本优势显著,后续新增项目众多 [1] - 公司布局高端新材料,续力成长曲线,加速产业链升级 [1]
卫星化学(002648):25Q3扣非净利环比改善 新项目继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34
10 月24 日晚,卫星化学发布2025 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347.71亿元,同比+7.73%;实现归母净利 润37.55 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扣非净利润42.38 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Q3 单季度实现营 收113.11 亿元,同比-12.15%/环比+1.6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 亿元,同比-38.21%/ 环比-13.95%; 扣 非归母净利润13.42 亿元, 同比-27.63%/+11.45%。 C2 检修影响三季度业绩,扣非盈利环比改善单季度盈利来看,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下滑,主要是由于 白银租赁价格上涨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变动,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实现增长。同时考虑到三季度有2 套 聚乙烯装置、1 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及配套原料装置例行检修因素,检修时间45 天,对产销量产生 影响及导致相关费用计提,因此实际经营盈利环比改善明显。 25Q3,美国乙烷价格淡季继续下滑,丙烷价格小幅下跌。三季度乙烷均价23.13 美分/加仑,较上季度 24.11 美分/加仑环比-4.05%,丙烷均价4625.53 元/吨,环比-8.32%。Q3 主要产品价格分化,乙二醇/聚 乙烯/丙烯 ...
卫星化学(002648):25Q3扣非净利环比改善,新项目继续推进
华安证券· 2025-10-27 11:07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卫星化学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改善,新项目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6][7][8][9] 事件描述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实现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扣非净利润42.38亿元,同比增长3.65%[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5%,但环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环比下降13.95%;扣非归母净利润13.42亿元,同比下降27.63%,但环比增长11.45%[6] 经营状况分析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下滑,主因是白银租赁价格上涨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变动,而扣非净利润环比实现增长[7] - 第三季度公司有2套聚乙烯装置、1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及配套原料装置进行例行检修,检修时间45天,对产销量产生影响并导致相关费用计提,但实际经营盈利环比改善明显[7] - 第三季度原材料成本方面,美国乙烷均价为23.13美分/加仑,较上季度24.11美分/加仑环比下降4.05%;丙烷均价为4625.53元/吨,环比下降8.32%[7] - 主要产品价格出现分化,乙二醇价格环比上涨0.95%,聚乙烯价格环比下跌1.74%,丙烯酸价格环比下跌8.82%,聚丙烯价格环比下跌3.45%[7] 项目进展与成长性 - 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将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高端聚烯烃170万吨(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60万吨、聚α-烯烃3万吨[8] - 公司为保障原料运输,已分两批签订共计12条乙烷运输船(VLEC/ULEC)的长期租赁协议,租约均为15年,分别为2023年7月公告的6艘(租金总额17亿美元)和2024年8月公告的6艘(预计2027年内交付),这些运力将为公司三期、四期烯烃项目提供保障[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考虑到非经常性损益及年内检修影响,报告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6亿元、84.84亿元、105.75亿元(原预测值为65.24亿元、88.93亿元、109.82亿元)[9] - 基于下调后的盈利预测,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65元、2.52元、3.14元[13] - 对应的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11.06倍、7.24倍、5.81倍[9][1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保持增长,分别为516.06亿元、610.42亿元、699.52亿元,同比增长13.1%、18.3%、14.6%[13]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19.2%回升至2026年的22.6%和2027年的23.9%[13]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分别为16.1%、20.3%、20.7%[13]
卫星化学(002648):25Q3业绩符合预期,看好长期成长性
招商证券· 2025-10-25 19:3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卫星化学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并予以维持 [3][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5%,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环比下降13.95% [1] -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季度业绩波动主要受原油价格走弱影响,部分产品均价环比下滑,其中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价格环比分别下降8.6%和8.5% [6] - 公司连云港石化装置完成例行检修与技术优化 [6] - 基于产品价格走弱影响,报告小幅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6亿元、71.94亿元、86.80亿元 [6]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正式落地,计划未来投入30亿元,打造高性能催化剂产业化与高端新材料集群化发展的产研平台 [6] - 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布局茂金属聚乙烯和POE产品,此类产品较普通聚乙烯有明显溢价 [6] - 公司正着力研发基于碳氢化合物的浸没式液冷冷却液,以应对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市场需求 [6] - 在C2领域已形成182万吨乙二醇、50万吨聚醚大单体与表面活性剂等产能,其中乙醇胺、聚醚大单体实际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市场占有率均超20% [6] - 在C3领域建成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丙烯酸及酯产能,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已成功开车,形成丙烯酸及酯上下游完整产业链闭环 [6] - 公司将持续推进未来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计划近年投入研发100亿元,构建全球“1+N”化学新材料研发创新平台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2.93亿元、551.07亿元、617.08亿元,同比增长8%、12%、12% [2]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6元、2.14元、2.58元 [2][6] - 以当前股价18.24元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0.4倍、8.5倍、7.1倍 [2][6] - 公司总股本为3.369亿股,总市值614亿元 [3] - 截至最近财报期,公司每股净资产为9.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9.1%,资产负债率为54.0% [3]
澄星股份:目前无固态电池硫化物产品,披露黄磷产量情况
新浪财经· 2025-10-23 17:3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方向为立足磷化工主业做大做强并积极布局高端新材料等领域 [1] - 公司目前无固态电池硫化物产品 [1] 黄磷产量数据 - 公司2024年度黄磷产量为13.94万吨 [1] - 公司2025年1-6月黄磷产量为7.07万吨 [1]
锚定“一体两翼”战略 聚焦三稀金属产业链价值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加速从传统铜、铅、锌金属领域向三稀金属综合回收与高附加值材料领域战略转型 [1] - 公司锚定“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矿产资源为主体,以三稀金属回收的绿色冶炼和新材料精深加工为两翼,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多金属全产业链资源公司 [1] - 公司通过横向拓展回收品类,从传统铅锌铜伴生的镓、锗、金、银延伸至铂、钯、铟、碲等稀缺品种,并纵向延伸产品价值,开发高端新材料产品 [1] 资源储备体系 - 公司坚持“资源为王”,通过国内挖潜与海外拓展并举,构建“双循环”资源储备体系 [1] -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围绕凡口铅锌矿、盘龙铅锌矿、万侯多金属矿、天堂多金属矿等矿山开展勘探和转采,在三稀金属上实现增储上产 [2] - 公司通过现有矿山挖潜、海内外勘探增储、产业链并购整合,形成覆盖镓、锗、铟、金、银、铂、钯等多品类的三稀金属资源储备网络 [1] 下游产业布局 - 公司定位为高端制造产业升级的“赋能者”,为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2] -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将突破高纯镓、锗、铟制备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2]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将扩大无汞电池锌合金(粉)、冲孔镀镍钢带、镀锡切拉铜网等储能材料产能,匹配新能源储能电池、光伏逆变器等设备需求 [2] - 公司未来计划通过对稀贵金属铂、钯、铑等的综合回收,为精密仪器、航空航天器件提供原料 [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以“技术突围”改写行业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话语权 [2] - 丹霞冶炼厂拥有“五个第一”的技术成就,包括国内第一家大规模成功应用锌氧压浸出工艺、第一家大规模采用针铁矿除铁工艺、第一家成功掌握大极板电积技术和自动化剥锌装备、第一家自主突破并掌握硫磺生产技术、第一家创新应用硫酸体系实现镓锗铟铜金属全萃回收 [2] - 韶关冶炼厂采用“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真空熔炼、无氯气锗蒸馏、真空提纯等专有技术,回收生产原料中的镓、锗、铟等三稀金属并提纯为高纯战略金属,原料适应性强、流程短、智能化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3] - 中金铜业掌握的两段短流程炼铜工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传统“三段工序”减少为“多元炉+火精炉”两段工序,实现革命性升级 [3] - “十四五”期间公司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十五五”期间将稳步提升研发投入,推动三稀金属从原料级向材料级跃升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安全智慧”的发展原则,推动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 [3] - 三稀金属的回收与环保相辅相成,做好回收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绿色生产水平 [4] - 公司每年实施一批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如中金铜业的“两段短流程炼铜工艺”相比传统工艺能耗降低20%,吨铜碳排放减少150kg;韶关冶炼厂的“浸没溜槽余热回收装置”可有效回收冶炼过程中的高温余热 [5] 行业机遇与挑战 - 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催生对三稀金属的爆发式需求,但行业面临原料对外依存度高、高端技术仍存短板的挑战 [5] - 公司将通过“资源+技术+战略”三位一体发展逻辑,提升全球资源掌控力、技术引领力与产业链韧性 [5]
鼎际得战略转型重大进展 POE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20:39
继今年6月份实现中试装置投产后,辽宁鼎际得(603255)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际 得")POE(聚烯烃弹性体)高端新材料项目再传佳讯。据鼎际得10月16日晚间披露的进展公告,该项目已 于近日正式投产,并成功产出合格POE产品。公告中,鼎际得还表示,POE工业化装置的投产是公司战 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公司从精细化工添加剂、催化剂生产商成长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的多元化 生产企业。 鼎际得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公司的POE中试样品已发往多家下游客户,并获得市场 广泛认可。目前,石化科技高端新材料项目POE工业化装置生产运行稳定,并成功产出合格POE产品。 "该项目以乙烷制α烯烃装置为源头,形成了'乙烷-α烯烃-POE'核心产业链,具有协同配套、上下游一体 的特点。"李鹏岩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POE仍将维持较高景气度。鼎际得POE 高端新材料项目拥有自主研发的催化剂技术及自产α-烯烃带来的成本优势,叠加进口工艺设备带来的批 次稳定性,综合竞争优势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期工程投产后,鼎际得还将择机启动二期的20万吨/年POE、30万吨/年乙烷制α烯烃 (前工段)及公用 ...
鼎际得POE项目进入投料开车倒计时,首船乙烯原料成功完成接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9:32
项目进展 - 高端新材料POE项目进入投产倒计时阶段 建设周期为一年半 [1] - 首船乙烯原料完成接卸 数量达4887吨 顺利输入低温乙烯储罐 [1] - 项目厂区建设处于收尾阶段 正在进行投料前最后准备 [1] 原料储备 - 当前乙烯原料储量接近1万吨 其他原材料已全部到位 [1] - 乙烯是POE产品主要原材料 首船原料成功到港保障生产供应 [1] 生产准备 - 公辅设施全部调试完成 主装置及机电仪系统调试完毕 [1] - 系统流程基本打通 投料条件满足后24小时内可生产合格成品 [1] - 计划于9月30日前实施投料开车 [1] 基础设施 -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液体码头完成首次接卸作业 [1] - 该基地定位为东北亚氢基能源中心 本次作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