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帽

搜索文档
4100多项科技成果拉满“创新浓度”
新华日报· 2025-09-12 06:14
□ 本报记者徐冠英张宣 谢诗涵杨易臻 实习生卢欣怡 初秋的南京,微风轻拂,舒适宜人。9月11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如 约启幕,几十位院士、百余家高校院所、数千家科技企业、超万名科技人员应邀相聚。集中发布4100多 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600多条企业技术需求,组织4000多家企业与专家教授、技术经理人、金融机构 等对接洽谈,使大会主题"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具体可感、内涵丰富。 江苏连续3年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聚焦产业重点方向和新领域新赛道,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的大会,有什么新面貌,又将催生哪些 新合作? 这一天,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也许是江苏创新浓度最高的地方。记者走进会场内的发布区,仿佛走进一座 硬核科创宝库,一系列科技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3项成果,是江苏 科技创新地基日渐坚实的缩影;7000吨级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国内首台10MW纯氢燃 气轮机整机等创新成果的模型,标注着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度。 这里的200余项标志性成果,可谓是近3年江苏产业科 ...
为何“现场观影更打动人”?清华“神奇发帽”剧场实验为你揭秘!
新华社· 2025-06-19 19:56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在真实剧院场景下首次应用无创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便携式脑电帽同步捕捉学生欣赏演出时的大脑神经活动,解码审美体验[1] - 实验采用多人多组同步采集方式,脑电帽上的银白色电极接口采集脑电信号,通过微型数据采集器记录情感相关信息,数据无线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4] - 研究发现观看艺术表演时,大脑中与情绪和感知相关的区域更活跃,这种激活与情绪体验和沉浸感密切相关,实景演出能更强烈唤起大脑共鸣[2]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 - 脑机接口是人机交互的前沿技术,通过捕捉和解码大脑信号实现大脑与机器"对话",已应用于疾病诊断、高风险作业监测、运动康复及帕金森等脑疾病治疗[2] - 研究团队正与高校、文艺院团合作,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分析艺术作品对情感情绪的影响,为焦虑症患者等情绪困扰人群提供治疗科学参考[4] 实验场景与设备 - 实验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演出现场进行,学生志愿者佩戴布满电极接口的脑电帽,配合微型数据采集器完成神经活动数据采集[3][4] - 技术突破在于真实演出现场实现了实验室研究级的脑电采集,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神经活动规律研究提供新方法[1][4]
脑机接口走进现实!华中首位患者在同济医院完成大脑信号采集
长江日报· 2025-06-06 08:48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为全国第二家启用脑机接口专病门诊的医院,标志着湖北在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该门诊采用无创大脑信号采集技术,结合32通道电信号系统和90通道近红外信号系统,将信号采集准确率提升至75% [5] - 团队正在研发在线分析技术,未来可将脑信号分析时间从2-3天缩短至10分钟 [5] 临床应用案例 - 首例患者夏女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在接受30分钟脑信号采集后,有望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改善运动功能 [2][4][5] - 门诊通过行为学评分系统(满分57分)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夏女士左侧上肢仅得13分,被判定为中度偏瘫 [4] - 脑电帽实时捕捉患者"意图—执行—感知"闭环信号,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工复核双重解读生成治疗建议 [4][5] 行业发展趋势 - 脑疾病占人类已知疾病总负担的23%,脑机接口技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6] - 同济医院将开展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意念指挥受损肢体 [10] - 技术未来可能扩展至截瘫、失语、失明、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等疾病治疗领域 [10] 医院战略布局 - 脑机接口门诊面向全国开放,提供评估与治疗咨询,优先纳入临床试验队列 [10] - 同步启用研究型病房,聚焦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的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技术并行探索 [10] - 医院强调技术转化目标为解决患者生存质量难题,而非追求"科幻级"应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