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04
万和证券· 2025-09-04 10:28
我们不是资讯的搬运工 而是有态度的发现者 万和财富早班车 2025年9月4日 ● 国内金融市场 · | 0 | 股 | D | 指期货 C | | --- | --- | --- | --- | | | | > | | | 品种 | 收盘 | 涨跌幅 | 品种 | 收盘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上证指数 | 3813. 56 | -1. 16% | 上证当月连续 | 2949 | -1.29% | | 深证成指 | 12472 | -0.65% | 沪深当月连续 | 4430 | -0. 96% | | 创业板指 | 2899. 37 | 0. 95% | 恒生期货指数 | 32747.4 | -0. 33% | 宏观消息汇总 1.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 金收益运作管理税收政策的通知。 2.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 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消防产品、建筑保 温材料、电动自行车等23类84种高风险产品。 二、行业最新动态 1.政策支持,多地正编制促进脑机接口发展 ...
中央汇金,大举增持ETF!三分钟看完周末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5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了不起的ETF) 点击小标题,可查阅详细新闻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持仓的 ETF明细全部出炉。 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投资)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资 产)等"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23%。 上半年中央汇金投资基本"按兵不动",但中央汇金资产大举加仓股票ETF,6月末持有的股票ETF数量是去年底的1.58倍,多只宽基ETF获得10亿份级别以 上的增持。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42家A股上市券商的半年度报告均已披露完毕,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其 中,37家券商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仅有少数券商营收出现下滑。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据 ...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1] - 现代科技革命呈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环环相扣的特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多学科、多主体、多区域协同作战 [2] -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仍存在技术短板,根源在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创新资源未形成合力 [2] 集成全省科技力量 - 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 [2] - 破解资源分散问题需构建"全省一盘棋"的创新治理体系,统筹全省科技规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打破部门、区域、主体间的行政壁垒 [2] - 江苏已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未来需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0大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需求纳入省级统筹 [2] 打造创新共同体 -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国之重器",联合高校、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2] - 紫金山实验室联合东南大学、中兴通讯等单位在6G通信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未来可推广至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2] - 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创新结对计划,鼓励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2] 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三大瓶颈,高校院所"重论文、轻转化"的评价机制未根本改变 [3] -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承接能力不足,面对高校专利"看不懂、用不上",中试平台建设滞后导致"死亡之谷"现象突出 [3] - 需构建"激励—承接—服务"的全链条支撑体系,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将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核心指标 [3] 建设中试平台 - 按"产业需求+区域布局"原则建设专业中试平台,如在无锡建设传感器中试基地,在泰州建设生物药中试车间,在常州建设电池中试线 [3] - 江苏计划新增一批省级中试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建设模式 [3] - 培育转化生态,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完善金融支持链条,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全球产业变革呈现数字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跨界融合创新三大趋势 [4] - 江苏新能源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组件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需在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未来领域提前布局 [4] - 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聚焦"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升级,实施"揭榜挂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4][5] 产业强链与创新生态 - 推进"产业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实施"链长+链主"双长制,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补链强链 [5] -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但电池回收环节仍需加强,可支持相关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基地 [5] - 构建"创新雨林"生态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宽容失败、鼓励试错"的创新生态,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5]
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0 18:44
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 [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高技术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 [5] 人形机器人产业突破 - 湖北省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已组建4个院士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推出10余款本土人形机器人产品 [1] - 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开发的"天问"机器人已应用于咖啡店服务场景 [1] - 第三届链博会上20台"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展示下棋、打太极等多样化功能 [1] 6G技术前瞻布局 - 中国信科集团在武汉东湖综保区投建基地,聚焦6G"空天地"网络装备研发制造 [3] - 该集团已掌握数千项6G核心专利,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等关键技术领域领先 [3] - 芯片、电路板、元器件等产业链企业同步开展6G前瞻布局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武钢建成0.1毫米无取向硅钢项目,10多款新能源车型密集推出 [5] -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壮大,超高速人工智能光模块等高端产品上市 [5] - 实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战略 [3] 创新企业培育体系 - 武汉东湖高新区"瞪羚精选"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3年单家企业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 [5] - 70%瞪羚企业位居赛道第一梯队,80%深耕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5] - 累计培育光谷瞪羚企业1862家,构建"发现-培育-资源链接"全流程服务体系 [7] 跨区域科创协同 - 黄石市在光谷设立离岸科创园,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的飞地模式 [7] - 魅客科技通过双中心联动覆盖湖北全省并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7] - 黄冈、咸宁等地相继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形成全省创新网络 [7]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推动高转矩直驱永磁电机技术在低空飞行器领域示范应用 [8] - 湖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71亿元,同比增长10.55% [11] - 全省建成600家省级以上孵化机构,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转化体系 [11] 五大优势产业规划 - 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产业 [12] - 实施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三年行动,目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2] -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建设全国影响力的发展高地 [12]
经济大省新亮点|湖北:科技创新点燃工业经济“主引擎”
新华社· 2025-08-10 16:53
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 [1][5]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持续升级,"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3][5] 人形机器人产业突破 - 湖北省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组建4个院士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推出10余款本土人形机器人产品 [1] - "天问"、"远游"等机器人已应用于咖啡店服务、医院导诊等场景,20台"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在链博会展示下棋、打太极等功能 [1][3] 6G技术前瞻布局 - 中国信科集团在武汉布局6G技术,拥有数千项核心专利,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等领域领先 [3] - 集团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投建基地,聚焦6G"空天地"网络装备研发制造 [3] 创新企业培育与成果转化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100家"瞪羚精选"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3年单家企业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70%企业位居赛道第一梯队 [6] - 黄石、黄冈等地建设"科创飞地",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本地"模式,如魅客科技通过双中心联动覆盖全省及长三角、珠三角市场 [8] - 湖北省级以上孵化机构突破600家,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71亿元,同比增长10.55% [9][11] 五大优势产业规划 - 湖北明确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为五大突破方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11] - 计划推动武汉光电子信息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规模化 [11]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行业赛打响
新华日报· 2025-08-06 07:50
大赛规模与影响力 - 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吸引5905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参赛 报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经过地方赛选拔 539个优质项目晋级行业赛 [1] - 赛事平台累计吸引超4000个创业团队赛后落地江苏 [1] - 带动金融机构为参赛企业提供贷款及融资支持超880亿元 [1] 企业培育成果 - 江苏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数量连续六年全国第一 [1] - 获奖企业中15%实现上市或挂牌 35%成长为独角兽或瞪羚企业 近70%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1] - 大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战略梯队 [2] - 整合政策、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供给 搭建服务企业一站式平台 [2] 产业聚焦方向 - 重点挖掘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高端芯片、6G通信、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 [1]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加大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支持力度 助力企业抢占新领域新赛道 [1] - 精准对接全省园区载体 推动未来产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1]
北京亦庄启动打造6G创新发展先导区
快讯· 2025-07-06 07:46
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启动6G SPACES新质生态社区,以亦庄新城全域为试验田,目标在6G标准引领、技术验证、场景示范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打造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 [1] - 亦庄发布北京市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五方面推出10项举措 [1] 关键技术研发支持 - 政策鼓励突破超大规模MIMO、智能超表面等关键技术,探索新型网络架构、内生安全架构等系统设计 [1] - 对承担国家或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提供1:1配套资金支持,最高达3000万元 [1] 产业融合与场景示范 - 推动6G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R/VR智能穿戴、空天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 [1] - 加速打造标杆示范场景,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1]
权威发声!事关人工智能、6G技术
金融时报· 2025-04-21 16:2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 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 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 设工业(002265)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 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 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同 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 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 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积极打造提振消费新模式新场景 消费品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1/4,是工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 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这是增加优质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举 措。 近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