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电图机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首个!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成都温江区揭牌成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2:20
目前,通过深度整合四川锦弘中医药科技公司和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的优质资源,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已成功汇聚了70多位业 内知名专家及各类人才,建成投用了3个万级洁净区、1个有源普通区,配备了50余台专业设备,具备有源、无源医疗器械生产及注册能力。同时, 正在进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共性技术及工程转化研究和睡眠仪、注意力调控仪、单导脑电图机等一系列脑机接口产品的中试生产。 为确保平台建设高质高效,温江区政府将主动搭建供需对接桥梁,为上下游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速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产业 生态圈,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打造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四川乃至全国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力争2-3年建成西部脑机 接口应用高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揭牌现场图片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提供 7月22日,作为西部首个贯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注册生产-场景落地"全链条的专业平台,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成都市温江区三医智造 中心揭牌成立。 据介绍,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由四川锦弘中医药科技公司牵头,联合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共建,旨在建构具备"技术研发-中试 验证-注册 ...
重大进展!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最新规划:2026年让盲人重获光明,2028年让全体人类变AI【附脑机接口行业前景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27
Neuralink最新研究成果及规划 - 核心突破为植入式N1芯片,硬币大小,支持无线充电,通过1024个电极实时捕捉大脑神经信号并转化为数字指令 [2] - 目前7名受试者(4名脊髓损伤、3名渐冻症)平均每周使用超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可实现意念操控机械手、玩电子游戏等 [2] - 2025年目标:言语皮层植入解码"意图言语";2026年电极数量提升至3000个;2027年实现多设备同时植入;2028年电极超2.5万个并探索与AI深度融合 [3] - 长期规划包括"盲视"项目(2026年帮助失明者)、全脑接口(数十万通道)、控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3] 脑机接口行业概况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12亿美元增至2023年20亿美元,CAGR超13%,预计2029年达76.3亿美元 [6][7] - 技术应用覆盖医疗(瘫痪/神经疾病治疗)、科技(人机交互)、娱乐(沉浸式体验)三大领域 [4][6]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百亿元,老龄化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基数大驱动需求 [10] 中国脑机接口企业进展 - 头部企业临床注册情况:品驰医疗(侵入式脑起搏器)、脑虎科技(医用级BCI)、博睿康(临床手术案例)、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等 [10] - 海天智能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被工信部认定为首台核心技术装备 [10] - 行业技术突破方向:提升大脑认知理解能力,推动人机融合与机器人控制效率 [12]
脑机接口走进现实!华中首位患者在同济医院完成大脑信号采集
长江日报· 2025-06-06 08:48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为全国第二家启用脑机接口专病门诊的医院,标志着湖北在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该门诊采用无创大脑信号采集技术,结合32通道电信号系统和90通道近红外信号系统,将信号采集准确率提升至75% [5] - 团队正在研发在线分析技术,未来可将脑信号分析时间从2-3天缩短至10分钟 [5] 临床应用案例 - 首例患者夏女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在接受30分钟脑信号采集后,有望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改善运动功能 [2][4][5] - 门诊通过行为学评分系统(满分57分)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夏女士左侧上肢仅得13分,被判定为中度偏瘫 [4] - 脑电帽实时捕捉患者"意图—执行—感知"闭环信号,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工复核双重解读生成治疗建议 [4][5] 行业发展趋势 - 脑疾病占人类已知疾病总负担的23%,脑机接口技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6] - 同济医院将开展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意念指挥受损肢体 [10] - 技术未来可能扩展至截瘫、失语、失明、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等疾病治疗领域 [10] 医院战略布局 - 脑机接口门诊面向全国开放,提供评估与治疗咨询,优先纳入临床试验队列 [10] - 同步启用研究型病房,聚焦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的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技术并行探索 [10] - 医院强调技术转化目标为解决患者生存质量难题,而非追求"科幻级"应用 [10]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脑机接口驶入发展“快车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3:57
政策动态 - 四川发布《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系统性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计划到2027年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加快实施省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1][4] - 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从标准及监管层面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4] - 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 [4] - 北京和上海相继发布脑机接口相关产业培育行动规划 [4] 市场规模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自2019年起逐年攀升,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5% [2]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预计2025年将突破38亿元,到2027年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3]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应用占比约为46% [3] 技术进展 - 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医疗保健领域是当前主要应用场景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有27款医疗类脑机接口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上市,大部分为非植入式产品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开展168项脑机接口相关的临床试验,其中2024年新增50项 [3] - 阶梯医疗的超柔性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让截肢者实现"脑控"玩游戏,计划2028年上市 [1][6] - 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承担"北脑一号"脑机接口设备的临床试验 [1][6] 国际合作 - 苹果与Synchron达成合作,Synchron将首家实现与苹果发布的BCI HID配置文件原生集成,植入Synchron脑机接口设备的用户可凭意念控制苹果设备 [1][7] - Synchron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对使用BCI HID兼容功能的试验参与者进行受控推广 [7] - 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设备Link获得FDA"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主要面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7] 产业建议 - 支持共性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 [5] -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设专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引入社会资本 [5] - 突出应用牵引,加速脑机接口商业化进程,推动临床试验,建设临床试验基地和临床评价体系 [5]
2025年中国电生理器械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境、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心律失常患者早筛治疗率不断提升,国产电生理器械加速渗透市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1
行业概况 - 电生理器械用于监测和研究生物体电活动,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临床诊断领域,产品包括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心脏电生理仪器等 [2] - 2024年我国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4.2亿元增长至125.5亿元,预计2032年有望达到400亿元以上 [1][10]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增加、早筛率提升、术式成熟及集采政策推动 [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核心部件、生产设备及软件辅助供应,包括电极、单腔管、外管等核心部件,以及CARTO系统、EnSite系统等软件 [4] - 中游为电生理器械生产制造,代表厂商有微电生理、惠泰医疗、乐普医疗、锦江电子等 [4] - 下游为应用环节,主要是综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电生理手术 [4] 产业环境 - 2024年我国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数量达2820万人,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从2017年的13.8万例增长至45.6万例 [6][8] - 国内电生理治疗渗透率仅128.5台/百万人,远低于美国的1302.3台/百万人,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8] - 心脏电生理手术具备创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优势,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 [6] 竞争格局 - 强生、雅培、美敦力等海外厂商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分别为43%、17.3%、4.4% [12] - 国内头部企业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市场份额分别为3.6%、3.2%,较2020年已有显著提升 [12][14] - 政策支持国产替代,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推动国产品牌发展 [14] 重点企业 - 微电生理2024年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产品覆盖36个国家 [17][23] - 惠泰医疗2024年电生理产品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9.73%,覆盖全国超1250家医院 [19][21] - 乐普医疗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 [16]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抢占高端市场 [21] - 技术创新聚焦智能化与精准化,如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人工智能融合、脉冲场消融技术等 [22] - 基层与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基层医疗机构需求激增,本土企业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3]
资本持续加码,傲意科技、灵御智能获融资
机器人圈· 2025-05-14 17:31
傲意科技融资与业务进展 - 公司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英飞尼迪资本、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沃美达资本共同投资,升氪剂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1] -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灵巧手技术研发、推动新一代产品上市、加速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上市进度,并建立国际领先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年产能100%增长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脑机接口与机器人两大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构建了"神经接口-机器人-AI算法"三位一体的自主研发平台 [1] - 公司已开发出多款兼具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可行性的创新产品,产品性能与性价比获全球市场广泛认可 [1] 傲意科技产品与技术优势 - 灵巧手产品已服务多家本体机器人客户,成功解决行业"不可能三角形"难题(成本+系统参数+系统稳定性) [2][4] - 自2017年至今已完成数十个版本迭代,推动手型机器人在多个场景落地,包括智能仿生手、灵巧手产品、手指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等 [4] - 新一代灵巧手ROH-AP001将具备触觉、压力等感知能力,预计近期推出市场 [5] - 在脑科学领域拥有超过80件专利,旗下产品包括脑机接口OB系列、智能仿生手OHand™系列、神经康复外骨骼ORF系列等 [8] - OHand™智能仿生手已取得FDA/CE认证及美国PDAC商保支付代码,进入美国、中东、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全球市场 [8] 灵御智能融资与业务模式 - 公司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水木校友种子基金、远镜创投跟投 [16] - 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团队技术积累,构建了包括人侧数据采集、机侧灵巧执行器及智能操作平台在内的通用操作整体解决方案 [17] - 提出"高质量、低成本、低门槛"的遥操作方案,打造数据采集机器人并推动人机混合智能技术应用 [17] - 已推出"灵巧操作末端+双七轴机械臂+轮式底盘"的机器人原型机,搭载自研具身操作智控云平台 [18]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企业灵御智能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团队创立,专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 [17] - 灵御智能成立仅三个月即推出机器人原型机,解决人形机器人依赖全自主模型决策的"不可靠"问题 [18]
脑机接口新科技涌现 医疗应用场景广阔(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5-08 10:10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能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 [1] - CyberSense已支持多种规格柔性微电极植入 服务于脑机接口和神经电生理研究 [1] - 科研团队将继续开发柔性电极植入机器人系列产品 促进国内脑机接口与脑科学发展 [1] - 第七届神经科技国际创新论坛将探讨自适应脑刺激技术等前沿突破 为癫痫帕金森病等提供新治疗手段 [1] - Neuralink公司脑机接口设备Link获FDA"突破性设备"认证 将为严重语言障碍患者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 [1] 脑机接口市场发展 - 湖北省率先落实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价格项目 制定政府指导价分别为6552元/次3139元/次966元/次 [2] - 中国脑机接口发展以非侵入式方向为主 2024年非植入式占比82% 市场规模达26.3亿元 [2] - 脑机接口是新质生产力最具潜力方向之一 国内外企业积极推动医疗工业娱乐等多领域商业化 [2] 脑机接口相关企业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 [3] - 微创脑科学是神经介入领域领军企业 产品技术优势显著 已实现盈利并保持快速增长 [3] - 微创脑科学附属公司参与成立10亿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私募基金 出资2亿元占20%权益 [3]
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产业十大创新企业:强脑科技、脑虎科技、脑陆科技、博睿康、诚益通……
前瞻网· 2025-05-05 09:24
文章核心观点 脑机接口技术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通信的技术,集成多领域先进技术,对社会、健康和竞争有颠覆性影响全球积极抢占制高点,中国和美国有企业/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半侵入式表现更佳,中国在该领域领跑全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距大规模产业化有距离 [2][6][55] 行业整体情况 - 全球主流国家积极抢占脑机接口行业制高点,中国和美国有企业/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半侵入式效果更佳 [2]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9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规模将达76.3亿美元 [4] - 2024年七部门发布政策将脑机接口定义为未来产业并提出重点发展任务,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6] - 截至2024年初,55.62%的专利技术源于中国,美国申请专利402项位列第二 [6] - 全球相关企业活跃在40余国家,美国和中国企业数量破百,处于第一梯队,截至2024年底中国存续在业企业300余家 [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累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276项,历年申请量波动上升,主要申请人为高校 [50]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技术研发主要方向是提高系统或设备精度、准确性,近年对反馈速度、实时性、安全可靠性重视度提高 [5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脑机接口相关医疗器械备案注册222项,二类194项,产品研发聚焦非侵入式领域 [53]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有大量初创企业,专利申请、融资等增长,百家企业产品进入临床,但竞争仍处初期,距大规模产业化有距离 [55] 各国头部企业及研究方向 增强、自然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 - 头部企业有强脑科技、品院医疗、博音康,主要研究神经反馈训练与心理健康、脑机接口与智能城市、医疗康复与运动控制 [3] 虚拟现实整合、智能保肤控制 - 头部企业有InteraXon、NeuroWave Technologies,主要研究机器人控制、虚拟现实与脑波交互、脑波监测与疾病预防 [3] 其他地区 - 加拿大头部企业有Corti、g.tec、Neuronet等,主要研究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精神健康应用、BCI在教育中的应用 [3] - 以色列头部企业有Fujitsu、Hitachi、NeuroJapan等,主要研究神经接口与医学应用、增强现实与虚拟互动、神经信号解码 [3] 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十大创新企业 强脑科技 - 2015年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2018年迁至杭州,注册资金2.2亿人民币,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多领域 [10] - 发布多款脑电接口产品,2017年固体凝胶电极量产,2020年完成B轮融资跻身独角兽,2022年智能仿生手获FDA上市批准 [11] - 是全球首个获FDA认证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企业,产品覆盖30多国,截至2025年有核心专利超200项,60%为发明专利 [12] 脑虎科技 - 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192.8952万人民币,依托中科院科研力量,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突破,产品主材料为蚕丝蛋白 [13] - 愿景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立半年入选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 [14] - 2023年发布七项科研成果,2025年与华山医院合作实现实时运动和解码汉语,截至2025年3月28日专利86件 [15][16] 脑陆科技 - 2018年成立,注册资金1110.2016万人民币,专注脑科学等研究,结合多技术落地应用,张钹院士任首席科学家 [18] - 自主研发脑智能开放平台,核心产品多样,被列为全球脑科学Top10,与多家机构合作,产品在睡眠领域上市获多项专利奖项 [20] - 技术集中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截至2025年4月1日专利147件 [20][21] 博睿康 - 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2000万人民币,由清华博士联合创立,核心团队实力强,专注脑机接口技术 [22] - 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研发高性能脑电采集系统,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应用广泛,2024年产品完成临床试验植入手术 [24] - 截至2025年4月专利超100件 [25] 微灵医疗 - 2019年成立,注册资金146.0891万人民币,由专家和企业家创立,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应用 [26] - 开发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优势明显,已开启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参与 [28] - 截至2025年4月专利超50件,涵盖多个关键领域 [28] 柔灵科技 - 2020年成立,注册资金1366.1617万人民币,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及应用,团队人才顶尖 [29] - 产品研发方向包括柔性电极EEG用于脑电监测和基于Metaverse的神经3D交互系统 [31][32] - 截至2024年10月专利161项 [33] 爱朋医疗 - 2001年成立,注册资金12604.8万人民币,是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研发销售 [35] - 投资成立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专注脑疾病数字化诊疗产品研发,有相关技术和专利 [36] - 参与编制行业标准,麻醉深度监测仪是重要应用,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7] 科斗脑机 - 2016年成立,注册资金278.57万人民币,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应用,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 [38] - 核心产品为高通量植入式脑机接口专用电极,采用镍钛合金材料,有多项优点 [40] - 自主研发40余种微电极与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 [41] 三博脑科 - 2003年成立,注册资金20598.7万人民币,由专家创建 [42] - 在脑机接口领域投入大,有超50项专利和超200例临床成功案例,选择非侵入式技术,应用于多种疾病诊治 [43] - 2025年完成全球首例颅骨外植入手术,启动多项合作和平台建设 [43] 诚益通 - 2011年成立,注册资金1亿人民币,是国内唯一实现“经颅磁导航”临床验证的上市公司,有技术积累和探索 [44] - 旗下龙之杰探索相关技术,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产品并开展多中心研究,成立“脑机接口植入式生物实验室” [44][45] - 2024年发布三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样机产品,正在推进注册流程,有303项专利,占国内总量24% [46] 行业技术分析 - 脑机接口是交叉型技术,对团队学术和工程背景要求高,核心环节依赖科研积累,创业团队多从高校或科研机构孵化,企业多集中在一线和沿海城市 [47] - 技术路线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和半侵入式需与医院资源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优势 [50] - 侵入式产业处于初期,教授创业是主流模式,企业城市分布围绕科研高地与产业链配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0]
21健讯Daily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恒瑞医药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38
政策动向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网络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展示资质信息、产品关键信息及警示语,并每半年核验一次入驻企业资质 [1] 药械审批 - 英矽智能INS018_055片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2] - 悦康药业注射用更昔洛韦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主要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3] - 华纳药厂枸橼酸铋钾颗粒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适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4]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拟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5] 财报披露 - 云南白药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8.41亿元(同比增长0.62%),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增长13.67%),工业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7.63%) [6] - 药明康德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主要因优化生产工艺及投资收益 [7][8] - 可孚医疗2024年营业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长4.53%),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2.6%) [9] - 泓博医药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9.61%),净利润1197.39万元(同比增长226.47%) [10] 资本市场 - 恒瑞医药拟赴港IPO,发行不超过815,094,600股普通股,有望加速全球化步伐 [11] - 德国默克将以39亿美元收购SpringWorks,企业价值约34亿美元 [12] - 招商生物拟增持人福医药0.5%-1%股份,增持价格上限25.53元/股 [13] 行业大事 - 翔宇医疗预计2025年将有7款机器人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聚焦脑机接口等六大研发方向 [14] - 声佗医疗与MED-EL旗下BHM达成战略合作,授权两款骨传导听力产品的海外商业化许可 [15][16] - 翰宇药业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聚焦多肽与寡核苷酸药物研发的AI应用 [17] 舆情预警 - 创新医疗股东上海洸焕科技减持341万股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151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