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系统

搜索文档
高危工艺危化企业如何实施“两减两提”
中国化工报· 2025-07-25 10:21
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 应急管理部提出2025年危化品安全监管核心目标为"两减两提"(减量、减人、提自动化、提学历)[1] - 高危细分领域风险排查治理将持续开展 高危工艺企业为重点实施对象[1] 实施难点分析 减量减人障碍 - 危化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企业因经济效益不愿主动减产[1] - 政府缺乏完善激励政策 企业减量积极性不足[1] - 精细化工等复杂工艺难以全流程自动化 仍需大量人工操作[1] 自动化提升挑战 - 高温高压等高腐蚀环境自动化技术存在稳定性问题[2] - 中小型企业面临自动化改造资金压力 单次投入成本高[2] - 自动化系统维护需专业人才 企业招聘培养困难[2] 人员素质瓶颈 - 企业培训体系单一 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2] - 行业工作强度大风险高 员工学习动力不足[2] - 社会认知度低导致高素质人才吸引力弱[2] 解决方案建议 减量减人措施 - 开发在线量减量技术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危化品使用量(如微通道反应器技术)[3] - 调整生产布局减少高风险区域人员活动时间[4] - 建设智能化仓库 实现储存量实时监测预警[4] 自动化升级路径 - 重大危险源企业实施全流程自动化改造 实现参数实时监控[5] - 推广气体泄漏检测 智能机器人巡检等先进技术装备[5] - 构建化工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 整合大数据动态监控[6] 人员素质提升 - 建立分层级资质体系: - 高管需化工类大专以上学历+实践经验[7] - 安全管理人员需中级化工职称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7] - 一线操作人员需化工职教背景或高中学历+专项培训[7] - 采用VR模拟等创新培训方式 强化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挂钩[6][7]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镇江主城区度汛安全
镇江日报· 2025-07-24 07:51
防汛准备工作 - 公司统筹开展汛前全面检查、防汛预案修编和应急抢险能力提升等工作 [2] - 完成长江堤防主城区防洪墙15.3公里及三条骨干河道20.27公里的巡查 [2] - 对5座闸站(引航道水利枢纽、京口闸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开展复查 [2] - 成立防汛度汛党员先锋队,采用每周巡查、雨后检查等方式强化巡查 [2] 防汛演练与运行 - 开展引航道水利枢纽等闸站反向试运行和移动电站应急演练 [3] - 模拟强降雨导致水位上升及市电故障场景,检验设备运行情况 [3] - 组织防汛培训及桌面演练,提升应急操作能力与协同作战水平 [3] 科技赋能防汛 - 构建"人防+技防"协同体系,融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全链条 [4] - 实现闸站雨水情、气象等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 [4] - 引入无人机巡河技术,提高巡查效率与监测全面性 [4] 后续防汛措施 - 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极端天气动态研判与联动响应 [5] - 持续监控主城区水情雨情,排查整改并提升防汛能力 [5]
海上油气田迈向“智慧时代”
中国化工报· 2025-05-14 11:17
海上油气田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 行业关注焦点转向深水远海开发场景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1] - 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海上油气田综合平台的生产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 [1] -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高度集成化与自主化 [1][3] 大中型平台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需采用大中型DCS/PLC系统实现就地检测与集中监控 [1] - 设计需整合PCS、ESD、FGS三大系统并确保适当集成 [1] - 核心要求包括人员设施安全、环境污染防护及生产连续性保障 [1] 无人井口平台技术方案 - 中小规模无人平台采用PCS+SIS组合方案,ESD与FGS可共用安全系统 [2] - 小规模平台可采用ICS集成方案合并三大系统 [2] - 网络架构需实现分层管理与物理隔离以保障数据安全 [2] 国内外差异化技术路径 - 国内垦利6-1项目采用星型控制网络架构,通过海底光缆连接8座子平台 [2] - 缅甸Zawtika气田采用低成本无线通讯方案,仅对供电与通讯模块冗余设计 [3] - 国内方案侧重可控性与冗余安全,国外方案强调经济性与本质安全 [3] 未来技术突破方向 - 需解决高温高湿高盐环境下的硬件稳定性问题 [3] - 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3] - 亟需实现控制器、安全仪表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3]
诚益通(300430) - 300430诚益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6:38
行业发展态势 - 2024 年工业自动化和康复医疗器械两大行业处于压力与机遇交织态势 [2] - 工业自动化领域呈现国际巨头把控高端市场、本土企业谋求差异化突围格局,技术创新带来新机遇,如合成生物等催生新兴业务,低碳战略引领绿色转型,行业迈向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阶段 [2] -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长期看合规监管推动竞争模式从“关系型竞争”向“质量型竞争”演进,人口结构、健康需求和市场潜力释放带来增长动能 [3]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 9654.84 万元,截至年末总资产规模达 35.7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资产达 22.32 亿元 [7]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8.49%,净利润同比下降 43.23%;智能制造营收 6.64 亿元,同比下降 21.85%,净利润 2441.12 万元,同比下降 71.24%;康复医疗营收 2.94 亿元,同比下降 9.73%,净利润 7213.72 万元,同比下降 15.34% [1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秉持“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战略,智能制造板块完善产品矩阵,融合前沿技术,拓展新兴行业版图;康复医疗领域构建高附加值产品体系,下沉基层市场,推进 C 端与出海业务;脑机接口方向推进康复产品技术赋能与迭代,推出 C 端消费级产品 [5][12] - 脑机接口采取“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布局,非侵入式在严肃医疗赛道 2024 年 7 月发布三款康复设备样机并筹备注册申报,2025 年 4 月推出首款 C 端产品样机;侵入式以科技储备为主,研究处于实验阶段 [8][9][10][11] 公司经营问题与应对 - 2024 年业绩下降,智能制造受下游行业压力、经营策略调整和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康复医疗受医疗治理和研发投入影响;2025 年一季度因节假日和同期基数高回落,业绩波动因智能制造业务特性 [15][16]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积极宣传价值并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16] 其他问题回复 - 未来若有符合战略的合作机会会审慎考量并披露 [4] - 目前未与华为合作,期待有协同业务或合作机会 [9] - 暂未有增发计划,如有将按法规披露 [14] - 广州龙之杰经营正常,康复医疗板块 2024 年有营收和净利润 [16] - 暂未和程天科技合作,康复板块暂无外骨骼产品,关注前沿科技 [16]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1:59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配电电器、终端电器、控制电器等低压电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EPC工程总包、户用光伏开发建设、逆变器和储能产品研发销售等[2] - 公司正向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升级,把握新能源发展契机和新型电力系统机遇[2] - 智慧电器板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7.04亿元,同比增长2.79%[4] - 户用光伏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8.26亿元,净利润28.61亿元,新增装机容量超13GW,持有电站装机容量突破19GW[5]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2%,电网工程类投资处于较快增长阶段[3] - 2024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93GW,同比增长29%;国内新增装机规模277.57GW,同比增长28.3%,累计装机量突破880GW[5] - 行业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保持较高增速[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5.19亿元,同比增长12.70%;净利润52.09亿元,同比增长5.26%;归母净利润38.74亿元,同比增长5.10%[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02亿元;总资产1,380.81亿元,同比增长14.30%;所有者权益507.07亿元,同比增长9.03%[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剔除中控技术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6.22%[62] 战略举措 - 智慧电器产业深化产业融合协同,以数字化为引擎提升运营效率,加速打造国内外业务增长新曲线[4] - 新能源开发采取"国内多元布局、海外精准突破"双轮驱动策略,2024年位列中国光伏电站EPC总包企业第3位、投资企业第8位[6] - 逆变器储能业务聚焦重点市场突破,加强多元化场景应用,推动产品技术创新[6] 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约12.8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3.28%[1][12] - 拟新增对外担保额度不超过414.99亿元,用于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15] - 2024年7-12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8,189.24万元,减少2024年度合并利润总额58,189.24万元[21][28] 风险管理 - 拟开展不超过3亿元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锁定电解铜、白银等原材料价格[34][37] - 拟开展不超过3亿美元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对冲美元、欧元汇率波动风险[49][53]
产业链协同培育发展新动能 正泰电器2024年实现净利润约3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5.19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母净利润38.74亿元,同比增长5.10%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7.65% [1] - 智慧电器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217.04亿元,同比增长2.79% [2] - 户用光伏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318.26亿元,净利润28.61亿元 [4] 业务发展 智慧电器 - 持续深耕高价值高潜质行业和核心区域市场,深化产业全链条协作,提升交付及服务能力 [2] - 国内市场聚焦电网、新能源场站、OEM等专业行业市场,以及算力中心与智慧城市重点项目 [2] - 数字化驱动提升要素资源运营效率,实现产业效能与竞争力综合提升 [2] 海外业务 - 重点聚焦欧洲、中东、北非、亚太等高潜力区域,深化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 [3] - 欧洲市场保持传统元器件渠道业务稳定增长,构建德法国家新增长曲线 [3] - 亚太市场以新加坡为辐射中心,利用区域工厂产能优势打造新业务 [3] - 西亚非新兴市场探索沙特和迪拜双总部驱动新模式 [3] 绿色能源 - 户用光伏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超13GW,电站交易规模超8GW,持有电站装机容量突破19GW [4] - 正泰安能招募代理商近3700家,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市占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4] - 建成温州乐清湾共享储能项目,开创沿海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 [5] - 推进肃北马鬃山300MW风电建设,与蔚来能源合作开拓"储能+换电"综合能源市场 [5] 逆变器与储能 - 正泰电源发力北美及韩国市场,加快欧洲订单突破,签约两单大型储能项目 [6] - 与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渠道商建立合作,在波兰、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实现光储项目突破 [6]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7%至12.67亿元,各产品系列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3%—12% [6] - 新产品上市率达90%以上,拥有近百项核心和专利技术 [6] - 通过UL、VDE、KS等发达国家电网认证,获"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PCS供应商奖等多项荣誉 [6] 战略规划 - 2025年战略聚焦产业一体化与全球区域本土化发展,构建数字正泰3.0及中台战略体系 [6] - 培育新动能与新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