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7系列
搜索文档
对标苹果未被市场“买单”?小米股价跌超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21:32
股价表现 - 9月26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8.07%,收报54.65港元,单日市值蒸发超1000亿港元,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主要因市场短线资金在发布会后兑现预期,前期因发布会预期股价已上涨,存在获利资金套现离场可能 [3] - 9月25日公司股价曾大幅拉升,收盘上涨4.48%至59.45港元 [2] - 截至9月26日收盘,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为58.41% [5] 产品发布与战略 - 公司董事长雷军于9月25日晚进行年度演讲,发布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3]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3nm工艺,起售价为4499元,并定于9月27日正式开售 [4] - 公司明确将芯片作为成功必由之路,计划至少坚持10年并投入500亿元,其自研芯片玄戒O1已于2024年5月首次回片 [3][4] - 公司跳过小米16系列,直接推出“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17系列 [4] 财务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5]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在第二季度突破200亿元 [5] - 2025年2月4日公司股价首次突破40港元,进入万亿市值俱乐部 [5] - 2025年是公司成立15周年,其在汽车和芯片领域的突破被视为完成了向硬核科技公司的跃迁 [5] 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62港元,认为小米17系列的创新设计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可能推动销售超预期并加速高端市场份额增长 [5] - 高盛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将12个月目标价从65港元上调至66港元,对其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创新、汽车定制服务及空调10年保修政策表示正面 [6] - 大和证券重申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76港元,指出公司计划三年内实现7000亿元营收,并利用AI技术提升产品功能和运营效率 [6]
安利股份:9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08
核心观点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切产能利用率与订单需求基本匹配[1]控股股东未减持且已完成159.87万股增持[1]消费电子业务覆盖苹果三星等头部品牌但未明确提及苹果17系列具体应用[1]人形机器人皮肤领域处于样品接洽阶段尚未形成实质性业务[1]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10.99亿元同比降2.4%但净利润9325万元同比微增0.91%[2]机构普遍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持续增长目标价最高达28元[3] 经营与产能 - 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产能利用率受订单结构及生产衔接等因素影响与需求基本匹配[1]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2.4%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44亿元同比下降7.0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325.16万元同比上升0.91%扣非净利润8857.25万元同比上升5.53%[2] - 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4683.48万元同比下降8.41%扣非净利润4414.82万元同比下降4.26%[3] - 毛利率26.07%负债率28.55%财务费用135.34万元投资收益-119.11万元[3] 客户与产品应用 - 产品覆盖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品牌应用于键盘耳机手机机身及保护套等终端配件[1] - 未确认苹果17系列具体应用情况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1] 新兴业务布局 - 就人形机器人皮肤方向与行业头部企业接洽并推进样品递送尚未形成实质性业务[1] - 持续加大技术攻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探索新业务增长点[1]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总数为14869户[1] - 控股股东从未减持股份且于2025年6月完成增持159.87万股[1] - 公司强调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将加强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1] 机构预测 - 90天内5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4家买入1家增持[3] - 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2.04亿至2.88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2.60亿至3.64亿元2027年预测区间3.03亿至4.72亿元[3] - 目标价最高为28元最低为18.47元[3]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20:18
生产经营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 产能利用率与订单需求基本匹配[2] - 控股股东2025年6月增持股份159.87万股[3] 客户合作 - 产品覆盖苹果 三星等消费电子品牌 应用于键盘 耳机 手机机身及保护套等产品[2][3] - 苹果17系列应用情况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2][3] 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总数为14,869户[3] 新兴领域布局 - 就人形机器人皮肤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接洽及样品递送[3][4] - 相关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业务往来[3][4] - 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探索新业务增长点[3][4] 市值管理 - 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3][4] - 公司将加强市值管理 促进市值与内在价值匹配[4]